书城励志淡定的人生不生气
3689600000028

第28章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1)

中国有句俗话说:“失之坦然,得之淡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对于失去的,要知道有得必有失,不要为失去东西而耿耿于怀;对于得到的,要不愧对他人,不损人利己;对于真理,要坚持原则而不去强辩;万物自有其理,不可强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生不管遇事还是处事,都要淡然地对待,凡事莫强求,遇事顺其自然。

包容不完满,才能获得完满

小姑娘在佛法学院念书,对训导老师非常不满,总是抗拒并排斥老师的要求与言教。

一日,院长明镜法师将她找来,问道:“听说你对训导老师不以为然,说说看,你对他有什么不满?”

小姑娘抓住机会,开始数落老师的不是,一说就说了半个小时。

明镜法师并没有打断她的话,还要求她再举几个例子。直到她想不起来还有什么例子可以举证老师的过错时,明镜法师说:“你讲完了,现在可以换我说了吗?”小姑娘点点头。

明镜法师说:“你是一个黑白分明、疾恶如仇的孩子。”

小姑娘满意地点头说:“师父,您说得真准,我正是这样的人呢!”

明镜法师又说:“你知道,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一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很可惜,你拥有的是不全的世界。”

小姑娘听了之后,愣了半晌,问道:“您为何说我拥有的是不全的世界呢?”

明镜法师说:“因为你要求完美,只能接受完美的一半,不能接受残缺的一半,所以你拥有的是不全的世界,毫无圆满可言。”

小姑娘顿时好像失去了重心,不知所措,问道:“那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明镜法师慈悲地说:“学习包容不完美的世界,你就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了。”

世界上哪里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东西呢?正是因为不完美,我们才知道完美的意义。

对于一些事物,能追求到最好,不能拥有也不要强求,否则痛苦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身边的人。

明月先生很小的时候,母亲把他寄放在吟泉寺,求师于大智法师。

一天,明月问师父:“什么是圆满?”

大智师父那时很年轻,也很英俊,对明月的这个问题,他却充耳不闻,没有做出回答。

明月很尴尬,知道拜师学佛其实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第二天,大智师父拿来一个器皿交给明月,说:“这个瓷器名叫扑满,你独自下山,去化缘。”

大智师父交给明月的扑满是类似于存钱罐的东西,上面只有一个小口。明月揣摩了半天,摇着头想:师父要我去化钱啊!

化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化钱更是一件伤脑筋的苦差。好在明月乖巧伶俐,长得惹人喜欢,每到一户,总是不言不语,微笑着手捧扑满,站在施主的门口,施主怜爱他,自然会一分、两分地朝明月的器皿中放钱。

第一天化完缘,明月乘着月色,朝吟泉寺归来,听到扑满里叮叮当当的硬币相碰的声音,明月心中美极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扑满里的硬币一天天增多。渐渐地,明月已经听不到金属相碰时发出的叮叮当当诱人的声音了,而那份喜悦的心情却随着扑满的越来越沉而逐渐增强。

有一天,明月化完缘归来,抱着扑满,像完成了一件功德圆满的事情跑进师父的禅房,高兴地说:“师父,满了,满了,装不下了。”

大智师父此时正在给政协写提案,望见明月高兴的样子,对他说:“孩子,这是你这段时间辛苦换来的成果,瓷罐里的东西全归你了。”

明月高兴地抱着扑满跑出禅房,来到院子里,找来一张柳席,铺在院子的井台边,把扑满倒过来。倒了半天,扑满里的钱一分一厘也倒不出来。

明月急了,朝禅房里喊道:“师父,倒不出来。”

“你想办法吧!”师父在里面应道,“你能把它装满,也能把它取出来。”

明月找来树枝,朝扑满的小口里捅,扑满里的硬币相互交错,相互挤压,一枚硬币也捅不出来。

明月累了,躺在席子上喘气,他想:化缘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很容易是因为带着希望把扑满装满了,很不容易是因为这段化缘的经历本身就充满了艰辛。

明月望着身边的扑满,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装满了硬币的扑满却一分也流不出来,他对着禅房有气无力地说:“师父,我还是弄不出来。”

大智师父在里面应道:“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此时太阳已经西下了,阳光从寺院高大的梧桐树的缝隙中透出一道道金光,洒在院子里,洒在柳席上,洒在明月的身上,闪着一道道跃动的美丽光环。

明月若有所思地从柳席上跃起,跑进厨房,拿来榔头,对着柳席上闪着光芒的扑满砸下去。柳席上顿时滚满了无数闪闪发光的硬币。

望着被自己砸得粉碎的扑满,明月对着屋内的大智法师说:“师父,我明白了。”

大智师父在禅房里应道:“你明白什么了?”

明月此时像一个大人,背着手,站在院子中央说:“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和别人留一个余地,一味地追求圆满或完美,人有时也会像装满硬币的扑满一样,被自己束缚得粉身碎骨。”

禅房里没有回声,明月透过院子里的梧桐树,看到火红的夕阳在远处的群峰中慢慢地西坠。

人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完满。不完满也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因为有很多缺失,才会有很多希望。善于包容缺失的人,也多是具有博大胸怀的人。只有真正懂得包容不完满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完满。

心无挂碍,莫执著于心

《心经》有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就是以“缘起性空”对照自己的生活,并以“止观双运”时时训练我们这颗心,放下执著,人生才能过得有意义。佛祖曾经说过,妄想和执著是人生烦恼的根源,只有放下,人生才能有好修行。也只有不执著,才能转危为安,在困境中求得生机。

夏天的傍晚,河中划船的艄公救起一个美丽的妇人,原来她是想不开才跳河自尽的。

艄公问:“看你年纪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不知道你年纪轻轻为何寻短见?”

妇人哭泣着说:“我刚刚才过结婚两周年的纪念日,可也就是在昨天,我的丈夫就遗弃了我,跟着别的女人走了,把孩子也丢给我了。今天孩子又病死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的生活怎么这么苦啊!您说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吗?”

艄公听了沉吟片刻说:“我想知道两年前的你是怎样过日子的?”

少妇擦擦眼泪,望着艄公说:“两年前的我生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没有任何烦恼,也不会因为生活而感到难过。”

接着艄公又问道:“两年前的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妇人毫不犹豫地说:“没有。”

接着艄公微笑着说:“现在的你和两年前的你又什么区别呢?只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而已。现在你又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了,不是吗?”

艄公的话让少妇觉得恍如做了一个梦,她揉了揉眼睛,看了看艄公,若有所思了一会儿便离开河边走了。

自此以后,她没有再寻短见。

人生很多时候的苦难与烦恼都是自己寻找来的,大都是自己依靠过去生活中所得到的“经验”而做出的错误判断,这时,人应该学会换个位置,不执著于此。换个角度看自己,就不会为战场失败、商场失手、情场失意而颓废和自寻烦恼,也不会为身外的名利和赞誉而得意忘形,迷失了自己。

不固执于心,只是换个角度看待自己,这样就会发现所谓的困境不过是另外一种生机而已,是另外一种生活希望。

莫执著于心,困境中求生是一种自我突破、一种自我解脱、一种自我超越的高层次的淡泊宁静。

这里说的不执著不是放弃的意思,而是懂得转身的意思,不偏执到固执得听不见任何建议或者意见。

不执著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改变策略,转变思想,寻找出路,这样才能在困境里求得生存。生命会因为思想的灵机一动而改变,命运会因为一世的不执著而不苦于心。

很久以前,有个北方的商人到南方去贩茶。当他历经艰辛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当地的茶叶已经被早来的人抢购一空了。他很着急,但是不久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将当地用来盛茶叶的篾箩筐全部买下,当其他商人准备将所购茶叶运回去的时候才发现已无箩筐可买!于是只好无奈地求助于这位商人。结果这位北方的商人轻而易举地赚了一大笔,还省下了往北方运茶叶的运费和麻烦,直接将钱带回了家。

“山重水复疑无路”与“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多数时候它们是并肩作战的。

看似绝路,但只要“灵机一动”,绝路是可以逢生的。只要有想法,命运之轮会随时转变方向。

其实很多时候这种偏执不但来源于外界的影响,更多的是内心的表现。因为心是自己的,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心理在作祟,从而使自己固执地去偏袒一些习惯,被习惯所束缚,迷失自己的心,偏执于此。

尘埃涤净,断了无望的根由

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一切顺其自然为好。就像古人诗中描写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然的法则是广阔博大的,同时也是残酷的,一切正如惟俨禅师说的那样——繁荣也好,枯萎也罢,一切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最终消失。

古时,有一位守寡多年的妇人和她的独子生活在山下的小村庄里。她对儿子非常疼爱,无微不至地百般呵护。可是,突然有一天这位妇人的独子染上了一种罕见的恶疾,大夫们诊视后都束手无策。这个孩子煎熬几日之后,就撇下母亲离开了人世。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妇人仿佛遭遇晴天霹雳,始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于是天天守在儿子的坟前哀伤哭泣,还常常念道:“在这个世上,儿子是我唯一的亲人和寄托,如今他竟然舍下我离开了,留下孤苦伶仃的我苟且活着,有什么意思啊?”

由于她整日沉浸在失去爱子的悲伤中不可自拔,佛陀就决定点醒她,于是来到她的面前,问道:“你想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吗?”

妇人原本死气沉沉的眼睛里立即注入了希望的火光,她如同水中的溺者抓到了浮木一样急忙说:“当然,那是我的希望,请大慈大悲的佛祖帮助我吧!”

佛陀看了一眼瞬间恢复希望的妇人,然后说:“只要你点着上好的香来到这里,我就能让你的儿子复活。但你一定要记住,这上好的香要用家中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点燃。”

佛陀刚说完,这位妇人二话不说就赶紧回到家中,准备上好的香,然后拿着香立刻去寻找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她出了家门,逢人便问:“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离世呢?”有的人说:“家父前不久刚去世。”有的人说:“妹妹一个月前走了。”

很长时间过去了,不死心的妇人问遍了村里所有的人家,却没有一家是从来没有死过人的。

她根本找不到佛陀要求的这种火来点香,失望至极的她走到儿子的坟前,痛苦地对佛陀说:“大慈大悲的佛祖,我走遍了整个村落,每一户家中都曾有家人过世,没有哪个家里从不死人的啊!”

佛陀见时机成熟,就对妇人说:“世上一切的事物,都是在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运行。春天,百花争艳,树木抽芽,到了秋天,必是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这就是自然的无常现象。人也如同自然中的花草虫鸟一样,有生必有死,谁也无法避免生、老、病、死,并不是只有你心爱的儿子才经历这变化无常的过程啊!”

生命本是一种自然境界,所以顺其自然最重要。

从前,在日本有一位修行多年的桃水禅师,他曾在日本各地教过无数的徒弟。但在他主持的一个大庙宇中,有很多僧人因为无法忍受修行的艰辛,往往半途而废。

不过继续慕名而来的信徒也越来越多,仿佛他的法席仍然非常兴旺。由此,桃水禅师顿悟到人生,便在之后辞去了教席,向信徒们告别,然后云游去了。

三年后,他原来的一位信徒在京都的一座桥下发现了与乞丐生活在一起的桃水禅师。能有这么好的机缘遇见桃水禅师,信徒马上向他请教怎样修行。

桃水禅师说:“假如你能像我一样在这里过上两三天的生活,我也许可以教你。”

于是,信徒就打扮成乞丐的模样,与桃水共度了一天的乞丐生活。

第二天傍晚,乞丐群中死了一人,桃水禅师就和信徒一起把尸体搬到山里去埋了。

事情办完之后,桃水禅师回到桥下倒身便睡,一觉到天亮,信徒却始终不能入眠。

待到天亮之后,桃水禅师忽然对门徒说:“我们今日不必出去乞食了,死了的那个同伴还剩下一些食物在这儿。”但那个信徒拿着死了的乞丐留下的食物,却一口也不能下咽。

于是,桃水禅师对他说:“我早知你不能看淡生死,看来你是无法继续跟我修行的。”

信徒听后垂首无言。

桃水禅师挥挥手说:“你走吧,以后不要来烦我了。”

信徒遂向桃水禅师拜别,黯然离去。

清人吴步韩曾写过一首对联,上联曰:“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下联道:“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言语之间尽是对生死的豁达和淡然。

其实人就如沧海一粟,缘何对生死看不开、解不透呢?只因人太过珍爱自己的生命,既然珍爱,就应该尊重生命、尊重生死,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享受生命的美好、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