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能力胜过学历
3690100000021

第21章 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主导将来(1)

学历代表了一个人学问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但是学历只能代表过去。而拥有较强的学习力,不仅可以让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还能让其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并且不断发展。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总会有个人的优势。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习力,而不是学历!

成功在于努力,而非吃老本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一直以来都坚持认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并且早已走向社会,再也没有必要学习了。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成功在于努力,而并非吃老本!剑桥大学的一位专家指出:“这种看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在学校里,当然要学习,可是走出校门就不需要再学了吗?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就已经够用了吗?”

事实上,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相当多的,绝大多数的知识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一边摸索一边学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古语也可以用在人的智力增长上。只有不断学习新东西,才能保持思维的灵动,也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A是一位在日本政商界呼风唤雨的显赫人物,在30岁的时候,他便拥有了几十亿美元的资产;32岁的时候,A已经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A的个人净资产已经高达49亿美元,排行第86位。他的赚钱秘诀何在?A是这样回答的:“不断学习是制胜的法宝。”

一直以来,A都信奉“不断学习新东西”。一旦遇到了不懂的事情,或者遇到了自己不明白的东西,他总会拼命地去寻求解答。在推销外国汽车的过程中,A领悟了销售的技巧;在研究金融知识的过程中,他懂得了如何利用银行和股市让大量的金钱流入自己的腰包……

即使后来年龄渐大,A仍然不甘心被时代淘汰。他开始学习电脑,不久就成立了自己的网络公司。即使已经接近老迈之年,A依然勇于挑战新的事物,热心了解未知的领域。

正是凭借不断学习新东西,A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之上。所以,如果你想事业有成,如果你想使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就应该像A那样,把不断学习新东西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一个人,如果每天能学习一点新东西,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他抵达成功的彼岸。其实,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很多时候,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每天都在提高你自己,是否每天都在学习。如果你能坚持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每天都能学习一点,你就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位坚持学习的人。

李嘉诚很爱学习,即使到了晚年,依然精神矍铄。每天,他都要到办公室中工作,从来不曾有半点懈怠。李嘉诚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对自己业务中的每一项细节都非常熟悉。”不可否认,这和他几十年来养成的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密切相关的。

李嘉诚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以此来了解前沿的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李嘉诚说:“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我都会涉猎一些。每天都要学一点东西,这是我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一个习惯。”

李嘉诚回忆说:“年轻的时候,我表面谦虚,其实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因为当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在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我自己的学问却每天都在增长。可以说,这是自己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现在仅有的一点学问,都是在父亲去世后、几年相对清闲的时间内每天都坚持学一点东西得来的。我读过很多书,书看完了就卖掉,然后再买新书。每天都坚持学一点东西。”

不可否认,李嘉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绝非偶然。在商场上,李嘉诚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纵横驰骋,靠着自己每天都学一点点的精神,终于成就了一番霸业。每天进步一点点,使他紧跟时代的步伐,始终没有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抛到后面,也使他有足够的智慧应对商场中的各种风险。

近10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

据资料显示:世界上,IT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年,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对这些企业来说,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重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让自己的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出现老化,两三年之后必然逃脱不了“关门大吉”的命运。

剑桥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关于这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50%的劳工技能会在1~5年的时间里变得一无所用。在从前,这些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之后,工作中能够派上用场的知识还不到1/4。因此,不管在任何时间、地点,都需要学习,学习已经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

许多人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在顷刻之间成就丰功伟绩,这是不可能的,也是这些人的最大弱点。其实,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只有持之以恒,每天学习一点、进步一点,才能有助于一个人最后获得成功。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尽管自己的资质很好、条件不错,却一生平庸。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不求进步、不懂得学习,在工作中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薪水。因此,面对他们的只有黯淡的前途,毫无希望可言。

不管薪水多么微薄,如果你能时时注意去读一些书籍,去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知识,你必然不会在原地踏步。有些商店里的学徒和公司里的小职员,尽管薪水微薄,但他们工作很刻苦,尤其可贵的是,他们能利用每天空闲的时间,比如晚上和周末,到补习学校里去读书,以增进他们的知识。这些人虽然现在的工资比较低,但都是暂时的,靠着这样的学习劲头,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们必然会翻身!

成功的人永远都离不开学习。专业领域里的学识,可以让一个人在工作上一路领先。当机会来临时,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便可以一鸣惊人、脱颖而出。即使是在创业的时候,丰富的知识也可以使他们少走许多弯路,比别人更快到达目的地。

绝大多数的人是不会否认学习的重要性的,可是,能做到坚持不懈学习的人却很少,所以获得成功的人也是少数。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以几何级数增长,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如果我们不坚持学习,迟早会被时代遗弃。要想追求更大的成功,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一个颇有魄力的老总在公司的经理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

“美国的大公司,在开办新的分公司或增设办厂的时候,往往就会让50年代出生的人出任主管职位。现在,如果公司命令你担任技术部长、厂长或分公司的经理,你们会怎样回答?第一种回答是:‘我会尽力回报公司对我的重用。作为一个厂长,我会生产优良的产品,并带好自己的员工。’第二种回答是:‘我能胜任厂长的职务,请安心地指派我吧。’”

随后,老总接着说:“想想:如果你们在公司已经任职10年以上,有了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你们平时有没有锻炼自己,不断地‘充电’了吗?一旦被派往担任公司的主管,你有跟外国任何一家公司一较高下的勇气吗?有把工作做好的胆量吗?如果谁有把握,那么请举手。”可是,没有人举手。

发现没有人举手后,老总继续说:“各位可能是由于谦虚,所以没有举手。到目前,很多深受公司、同行和社会称赞的前辈,都是因为在委以重任时表现优异。正是由于他们的领导,公司才有现在的发展,他们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充电’,不断地磨炼自己,认真吸取工作中的精华。当他们被委以重任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带来良好的成果。”

成功的人有千千万万,但成功的道路却只有一条——勤奋地学习。如果一个人停止了学习,那么很快就会“没电”,必然会被社会所抛弃。如果你已经养成了不忘学习的习惯,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不坚持学习,不“充电”,那么很快就会落伍。因此,职场中人都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只有那些随时充实自己,为自己奠定雄厚基础的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现在,有很多人在工作选择上好高骛远,希望能一步到位,不愿意从底层做起,不能吃苦,一遇到困难就想到“跳槽”。他们从来都不去想,没有经验的支撑,就会像没有打好地基的房子一样,盖得越高,倒塌得越快。即使偶尔担任了公司里的一个小官职,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由于不能胜任而再次丢掉工作,从而使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学识和经验的增长是一个不断总结、积累和更新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从点点滴滴中积累知识和经验。职场新人最缺少的是工作经验,到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岗位,不要妄想一下子就能做到最好。

我们应从眼前最基础的事情做起,从手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学习接打电话,学习跟客户面谈,学习与同事沟通,学习每天给自己的工作制订一个计划……在做这些小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自己摸索,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做出适当调整,做出总结,使自己尽快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地球日日夜夜旋转,青年分分秒秒追赶。在继续教育领域的海洋里,充满了扬帆远航的年轻战舰。很多人都想通过培训、进修、深造等途径来提升自己,让自己获得高学历。所以,经常会有各个年龄的人陷入困惑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才能取得下一个人生阶段的更好开局?答案便是:学习力!

有一个自卑压抑的人来大学找自己当时的班主任:“我现在只有大专学历,想不惜一切代价实现专升本的计划。”

班主任问他:“为什么?”他说:“现在,没有本科学历是很难找到理想工作的。”

班主任听了,笑笑说:“告诉你一个秘密——本科生也不好找工作!”

个人成长的路有很多,不必拘泥于学校教育,既可以从工作中积累经验,也可以变换轨道开创事业的新天地,还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来进行“充电”。教育并不等于学习力,更不等于竞争力。

最好的学习力绝不是取得哈佛、耶鲁的博士学位,而是不断从生活中汲取知识、能量和动力的能力,让自己的学习力变为竞争力。

“S=E+E”是一条在职教育的成功公式,也可以说是提高竞争力的公式。这里的“S”代表的是“Success”(成功);第一个“E”代表的是“Education”(教育);第二个“E”代表的是“Experience”(经验)。这个公式的意思就是说:成功是教育加经验的平衡。在这里,这个公式是把实际工作经验提升到了和教育经历同等重要的地位。

或许好的教育经历能够使一个人获得某种成功,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学习而来的知识和真正的学习能力,更是和教育经历同等重要的成功保障!一旦有了学习力,也就等于有了竞争力!

一个人职场深造的最佳选择就是在既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一条通往相关行业中更高位置的学习、成长之路。

学习,就是要从发现问题和自己的能力及管理上的不足开始,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总结出更多的智慧,让学习成为你发展的引擎。

周敏是某校材料科学系的应届毕业生,春节刚过,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单位。为了推销自己,她事先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应聘的资料。

一天,周敏收到一家著名的软件公司的面试通知,周敏如约而至。人事主管先与她进行了交谈,他迅速地看了周敏带去的自荐材料,然后又请来一位软件工程师对她进行了相关的技术询问。不一会儿,主管便对周敏说:“工程师认为你专业能力很低,但是我们想让你回去准备一下,由你自己确定日期,最好不超过两周,再来试一下。”

周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走出那扇门的,因为她知道这家公司的大门已经向她开启了一条缝隙。“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她对自己说。离开那里后,周敏直奔科技书店,一口气买了十多本有关软件设计制作的书。从最初级的软件设计入门,一直到微软公司最新技术产品的介绍。

在那以后的两个星期中,周敏每天起早贪黑,把这些书一本本地啃了下来。她为自己设定了几个目标:一是了解性的知识,粗粗读过便罢;二是需要掌握的软件设计的基本知识框架,自己画成示意图,把相关知识一块一块地“读”出来再填入;三是实践操作性技能,这是重中之重,必须非常熟练地运用,每天要做一定量的复习;四是找高手过招,她请教了许多专业人员,让他们出题作模拟考试。

两个星期的时间一晃而过。周敏又一次推开了那扇大门。照例又是软件工程师做考官,问了一些技术概念后,他让周敏自己先定个具体的项目谈设计思路。接着,主管和蔼地出现在周敏面前:“你的专业基础太差,但是两周的时间进展却不小。我们建议你试一下销售职位的考试。”周敏无法选择地应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