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气度 做事要有尺度
3690400000010

第10章 上篇:做人要有气度(9)

于是命令衙役前去拔掉那棵树,并且嘱咐,拔不动就用大锯去锯,锯倒运回来,我要亲自审问那棵树!他回过头来问商贩:“你来告状,你的妻子知道吗?”

回说:“不知道。”

知县告诉他:“你回家不要告诉她,否则我要罚你!明天早上你带孩子准时来县衙。”

商贩回到家,说起丢银的事,妻子骂他骗人,他也由她骂去了。

衙役们好容易才把树砍倒搬运回来。知县审树,真是一件奇闻怪事,大家都好奇起来,争先恐后从四面八方赶到县衙大院看热闹。

知县审树开始了,只见大树倒放在院子中间,众人挤满了院。知县早把商贩安排在审台跟前,抱着孩子佯作站着看热闹,然后命令众人一个跟一个地从审台前经过,人们莫名其妙,只好乖乖地一个接一个走过。突然商贩的孩子向迎面走来的一个男人喊道:“叔叔抱我,叔叔抱我!”那男人装聋作哑便想溜过。梅知县叫住那个想溜的男人,那男人见事败露,又怕激怒梅知县,追究奸情就更麻烦了,只好老老实实招供并如数交出全部银子,知县为了照顾商贩的夫妻关系而没再过问奸情之事。

结案之后,众人有些不解,梅知县说:“我从商贩讲述的经过中,觉察到有人偷听到他们夫妻的谈话,商贩又说早上出去时门是虚掩着的,便判断此家半夜有人出门,而这个人又是商贩回家之前就在他们家里的,大有奸夫之嫌,但究竟是谁,只有叫小孩来认。撒谎审树,不过是以癫惑人,制造一种奇闻。因为越是奇闻就会招来好奇的人前来看热闹,犯了法的人更关心审案的事,必然要来看个究竟,这就给小孩提供了指认此人的场合和对象。”一席话说得大家恍然大悟。梅县令遇事装疯卖傻,不动声色,巧装糊涂,而且装得彻底,既破了盗银案,又保全了受害人一家的幸福。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难得糊涂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表现。

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装狂诈疯以麻痹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图逃脱之计。

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胶痰诞满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号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验证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手下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便披发覆面,就势倒卧在了猪粪污水里。

庞涓后来又派人在傍晚四处无人时悄悄送食物给孙膑说:“我是庞府的下人,深知先生冤屈,实在同情你。请你悄悄吃点东西,别让庞将军知道。”孙膑一把打翻食物,面目狰狞,厉声骂道:“你又要来毒死我吗?”派来的这个人非常气愤,捡起猪粪和泥块给他,孙膑接过来就往嘴里塞,好像真疯了一样。来人回去如实禀报给庞涓,庞涓虽然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

就这样,孙膑终日狂言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最终,庞涓上了孙膑的当,相信孙膑真的疯了。不久,孙膑就得到了逃出魏国的机会。

高手过招,拼的就是胆识、智慧和忍耐力,孙膑在劣势中巧妙地运用了“糊涂”这一妙招,出其不意地化被动为主动,使自己转危为安。

第四节 无“度”不丈夫,宽容对前嫌

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进而活得舒心、畅快,就不要过分计较眼前的得失,而要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看待天下大事和身边小事,懂得忍让,做到适时进退,能屈能伸。

懂得忍耐和宽容,学会珍惜和感恩,学会在宽容中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善待他人,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宽容和由衷的赞美,这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化解恩怨的良剂。

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生在世,任何事情都不可做得太绝,得饶人处且饶人。很多时候,宽容别人往往就是宽容自己。

宋代时候的吕蒙正,胸怀宽广,气量宏大,颇有大将风度,每当遇到自己与他人意见相左时,往往以含蓄委婉的比喻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皇帝对他信任有加。

当吕蒙正初次入朝时,有一个官员指着他说:“这个人也能参与朝政吗?”吕蒙正随之一笑,假装没听见,一同前来的同伴为此愤愤不平,要上前质问那个官员的名字。吕蒙正马上制止他们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就一辈子也忘不了了,还是不知道的好。”当时在朝的其他官员也对他的豁达大度感到钦佩。后来那个官员亲自到他家里去致歉,两人结为至交,相互扶持帮助。

吕蒙正这样为人处世,正是彰显出一个人博大的胸襟和深厚的修养。

给他人留一点缝隙,也就为自己多留一条后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为人处世的许多方面都应该这样。如果我们处处精于算计,事事想着自己,不让自己牺牲一点利益,不给别人留有半点余地,那么必定会出现相互对峙的那一天。在这个世界上,即使人海茫茫也会狭路相逢,你今日得理不饶人,处处紧逼,又怎知他日不会与那人偶然相遇呢?现在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将来留余地。于人方便,就是于己方便。让彼此都活得轻松,活得潇洒,这就是做人要留有余地的妙处。一定要谨记:言语不可说绝,金钱不可用绝,权力不可使绝,事情不可做绝。

在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难免会产生矛盾。涉及重大的原则问题,要追求真理、坚持立场,这属于道德上的正确行为;反之,则一定要给人留有余地。得饶人处且饶人,皆大欢喜;得饶人处不饶人,害了自己。

宽容是一种良好的修养,更是一种宽广的胸怀。要用自己的真心和大度去宽容他人,包括他人对自己的错与失、与自己的矛盾和分歧。我们一旦拥有了宽容大度的胸怀,就能够将心比心,宽容他人的一切,也必将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谁懂得宽容,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放低姿态,为对手叫好

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取得成功的时候总是兴奋不已,希望此时有人能为自己鼓掌喝彩。可是当你周围的人,你的对手或是你的“假想敌”取得成功的时候,你是大声叫好喝彩,还是会不屑一顾的嫉妒?尤其是那些与你平日相处得很紧张、很不愉快的人成功时,你又该怎样去面对呢?而此时的你如果能够放低姿态,为他鼓掌叫好,往往会化解对方对你的不满和成见,改变他以往对你的态度,从而打开你们之间的死结。

由此看来,在别人获得成功之时,多为他人鼓掌喝彩,这种举手之劳的付出不仅对你没有任何损失,还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1991年11月3日夜,美国大选结果揭晓。当选的新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总部前,对他的支持者们发表即席演说。克林顿先是言辞恳切地感谢主要政敌布什,虽然昨天他们之间还在互相猛烈攻击,此刻他感谢布什从一名战士到一位总统的所有时间里为美国做出的出色贡献,并呼吁布什和另一位对手佩罗及其支持者以及他的团队都能够精诚合作,在他未来4年执政期间,在全面振兴美国的大变革中继续忠诚地服务于祖国。此时远在异地的布什则打来电话首先祝贺克林顿成功地完成了“强有力的竞选”,他还调侃似地告诉克林顿:“白宫是个累人的地方。”并保证他本人和白宫各级人士都将全力以赴地与克林顿的新班子合作,圆满顺利地完成其安排交接的工作。

竞选的成败,相对于布什和克林顿来说,喜与悲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事实结果面前,两个竞争对手都保持了高度的理智及豁达的风度。美德、智慧、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处世的资本。为对手叫好,是一种谋略,更是一种气魄,能做到放低姿态为对手叫好的人,在做人做事上必定会取得成功。

亚历山大和大流士在伊萨斯展开激烈大战,大流士战败逃走,没有能够带走自己的家人。一个仆人想办法找到了大流士,大流士向他询问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孩子们是否还活着,仆人肯定地回答:“他们都还活着,而且人们对他们的殷勤礼遇跟您在位时一模一样。”大流士听完之后半信半疑,又追问他的妻子是否仍忠贞于他,仆人的回答仍是肯定的。于是他又问亚历山大是否对她有过强施无礼的行为,仆人赶紧跪下先发誓,随后说:“陛下,您的王后跟您离开时一样,亚历山大是最高尚和最能控制自己的英雄。”

大流士听完仆人这句话,仰天向上,双手合十,对着苍天祷告说:“啊!宙斯大王!您掌握着人世间帝王的兴衰大事。既然您把波斯和米地亚的主权交给了我,我祈求您,如果可能,就保佑这个主权天长地久。但是我如果不能在亚洲继续称王了,我虔诚地祈祷您别把这个神圣的主权交给其他的人,只交给亚历山大,因为他的品德高尚无比,对敌人也不例外。”

为别人付出很困难,为自己的对手付出就更困难。这种付出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的一句鼓励、温暖的话就是给予,就是帮助;当别人获得成功的时候,你的掌声就是礼物,就是姿态。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一些同行冤家和竞争对手,多采取的是诸如打击报复、栽赃诬陷等阴险的手段排挤对手,而不愿意化敌为友。如果想把自己的对手变成朋友,就要舍得“付出”,对方陷入困境的时候,你要保持冷静,不能重蹈“他”辙,更不能见机踹他一脚;当你成功的时候,不要在对方面前趾高气扬,应克制自己的情绪,这些就是“付出”。

一位成功人士说:为竞争对手叫好,并不代表自己就输了,更不代表自己就是弱者。为对手叫好,非但不会有损于自尊心,相反还会收获更多的友谊与合作。为对手叫好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一种简单的赞美,得到的是无限的感激;为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他人成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对手叫好是一种修养,为对手拍手赞美的过程,也是矫正自己的自私与妒忌,从而培养自己大家风范的过程。

宽容是解除疙瘩的最佳良药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说的是一种大度的宽容,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伟大的仁慈。从古至今,“宽容”这个美德被上至圣贤、下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坚强信念,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不朽典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事实上我们知道,按照常情,任何人都不会,也不能把过去的记忆像流水一般地抛掉。人们有时会对某些事记忆犹新,甚至终身不忘。当然,这属于正常现象。但我们要知道,怨恨终究会有所回报,而宽容却是解除心灵疙瘩的良药。

《老子》中提出了“报怨以德”的宽容思想。孔子也曾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都是告诫我们为人处世时心胸要豁达开阔,以君子般的坦然胸怀应付一切。《庄子》中对如何避免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也作了一定的阐述。

有一次,有一个人远道去拜访老子。到了老子家中,却看到室内凌乱不堪,心中感到很吃惊。于是,他大声辱骂了一通扬长而去。可是第二天,他感到这样做很羞愧又回来向老子致歉。老子看到他来淡然地说:“你好像很在意所谓智者的概念,其实对我来讲,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如果昨天你说我是马的话我也会承认的。假如我顶撞回去,你一定会骂得更厉害。因为别人既然这么认为,一定有他的根据,这就是我从来不去反驳别人的缘故。”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当双方发生一定的矛盾或冲突时,对于别人的批评,除了养成虚心接受的习惯之外,还要养成坦然面对的功夫。人生百年在世,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太多了,因此,不必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一定要有心胸豁达的涵养,不要为了不值得的小事去与别人发生冲突。当然,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喜欢评头论足,论人短长,更多的时候是在背后说三道四。如果听到有人这样谈论自己,大可不必理睬这种喜欢背后说话的人。只要能自由自在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又何必在意别人说什么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过后两名战士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两人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在森林中艰难跋涉,就这样十几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取得联系。这一天,他们在树林中打死了一只鹿,依靠吃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也许是战争的缘故,动物四散逃命或已经全被杀光了。这以后的几天里,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前几天打来仅剩下的一点鹿肉,全部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的激战,他们机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都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忽然传来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不过幸亏是伤在肩膀上!走在后面的士兵诚惶诚恐地跑上前来,因为害怕,话说得语无伦次,抱着年轻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他肩膀上的伤口。

晚上,走在后面而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自己母亲的名字,两眼无神,直勾勾的。这一夜,他们都以为自己熬不过了,尽管彼此都已经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仅存的鹿肉。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早晨,部队发现了走散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