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气度 做事要有尺度
3690400000007

第7章 上篇:做人要有气度(6)

人和人之间在交往中难免会出现摩擦。当你受到利益上的损失或人身伤害时,你会以牙还牙还是宽恕忍让呢?

明代王琦在《寓圃杂记》中记述了杨翥的两件小事。杨翥的邻居丢了一只鸡,便指骂被姓杨的偷去了。

家人告诉杨翥有人骂他,杨翥说:“没关系,又不止我一家姓杨,随他骂去。”

还有一个邻居,每遇下雨天便将自家院中的积水排放进杨翥家中,杨家深受其苦。

家人告诉杨翥,要他前去找这家邻居理论,他却劝解家人:“总是晴天干燥的时日多,下雨的日子少。”

日子久了,邻居们都被杨翥的忍让所感动。有一年,一伙贼人欲抢杨家的财宝,邻人得知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去了一场灾祸。

人生的很多时候要学会退却,退也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智慧。但退却并不是没有原则地一味忍让,也不是面对困难的怯懦和畏缩。退却要懂得方法,懂得策略,要明白退却是为了更进一步,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

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

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如果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相处。假如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4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是为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发生了战争。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90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重耳利用以退为进的战术取得了胜利,既遵守了当年的承诺,显示了极大的宽容之心,又借此机会,使敌人大意,从而成为最后的赢家。可见,退让只是一种策略,它并不是最后的结果。

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时会遭遇沟坎,很多人或绕道迂回,或直接逃避,没有挑战自我的勇气,这样的人只能与机会擦肩而过,是很难取得成就的。

退,绝不是遇到机遇犹豫不决、不敢前行,更不是人生溃败、意志崩垮;退是为了养精蓄锐、积蓄力量,化被动为主动,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因而适时退让是一种大智慧。

偶尔也要顺从别人一下

宽容不仅是懂得宽恕的人的智慧,也是理性的顺从别人的智慧。顺从不是屈服,也不是妥协,而是目标未达成前的以退为进。在靠强攻而不奏效的情况下,不如学会顺从,从长计议。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的奢侈在历代帝王里也是无人能及的,可就是如此的人物在登上帝位之前却是一个生活俭朴、不贪女色的人。

隋文帝杨坚有5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太子杨勇生性宽厚,但过于任性,不懂得如何讨人喜欢,而杨坚素来节俭,见杨勇生活奢侈,心中不快。

独孤氏堪称天下第一妒妇,绝对不允许丈夫和后宫其他妃子有什么来往,甚至对儿子和大臣的此类事情也不放过。

杨勇有很多内宠,其中昭训云氏尤得欢心,而他对嫡妃元氏却十分冷淡,独孤氏为此忿忿不平。

元妃不久病故,独孤氏怀疑元妃是被云氏毒死的,便派人专门调查杨勇的过失,想把他废掉。

当时杨广正在阴谋夺取太子的位置,看出了父母的好恶以后便刻意迎合,虚情矫饰,把自己装扮成十分俭朴规矩的模样。每当父母来到他的居所时,他便事先将自己那众多的宠姬美妾以及他们所生的子女另藏别处,只留下明媒正娶的萧妃在身边,连往来侍候的奴婢,也都是一些非老即丑的女人,穿戴质朴无华。室内原有的华丽陈设全都撤除,换上陈旧的家什,乐器上的浮土也留着不擦,还故意将琴弦弄断,仿佛好长时间无人摆弄一样。

隋文帝果然上当了,对大臣们一再夸赞他的这个儿子不近女色,不好声乐。

杨广又暗中笼络大臣,通过杨坚最信任的仆射杨素设计诬陷杨勇,把他定罪后打入大牢。

这样,杨广终于如愿以偿迁居东宫。

一味顺从是错误的,该顺从的要顺从,该回避的应该回避。恰当的顺从可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杨广虽然登基后成为暴君,但是他走向皇位的这番忍耐和顺从的本事却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韩信若不忍胯下之辱,一怒之下杀人泄愤,恐怕只会落得个杀人偿命的下场,而日后那个驰骋疆场的大将也就会在这一念之间化作云烟了;刘邦灭亡秦朝后自知不能与项羽交锋,主动退让至汉中,而骄横的项羽却在刘邦积蓄实力时自我放任,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刘备依附于曹操时以种菜度日,忍辱负重,终于让曹操相信自己心无大志,逃过一劫,倘若刘备也像关张二人一般每日习武练兵,只怕早已成为曹操的刀下鬼。

忍耐就是恰当的顺从,就是要学会作长远的打算,将有限的精力放在重要的目标上,这样才有成功的机会。

人处在复杂的社会中,面对无法更改的或者强大的困难,抱怨、叹息、哭泣都是没有的,有智慧的人会顺从环境。当你改变不了世界时,就学着去适应世界,顺从才可以生存。懂得顺从的人才能保持心态的平和,不骄不躁、不愠不火。

顺从,不是屈服,想要得到必须先学会失去,想要生存就必须得学会顺从。

第三节 聪明外露,不如智慧深藏

一个有才华的人能做到虚怀若谷,喜怒不形于色,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收敛起锋芒,既能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发挥自己的才华,何乐而不为呢?

凡事不要太张狂,正所谓“花要半开,洒要半醉”.当一个人顺风顺水时,且不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否则只会使自己成为众人的靶子。不论才智如何出众,都要时刻谨记: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做人还是要“夹起尾巴”。

虚怀若谷,喜怒不行于色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只有圣人和出家人才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普通人与之相比,摆脱不了七情六欲,也不会像他们一样做到不惊不怒,任何时间都镇定自若。但是,假如一个人的喜怒全部从脸上表露出来,那么自己内心的想法就从这些小方面完全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哪怕是一闪而过的一些想法,也会被捕捉到这些信息的高手们识破。因此做人要谨慎,要虚怀若谷。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登基继承帝位,开始论功行赏。5月,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大宴群臣。刘邦问群臣:“你们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又为什么会失掉天下?”群臣议论纷纷。最后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有他们,所以我能够得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重用,因此最后败在我手中。”

从个人才能上看,可以说刘邦远不如项羽;但从谦虚的态度上看,项羽却远不如刘邦。刘邦战胜项羽得到天下,不可谓不是得益于虚怀若谷、善用人才。

虚心向别人请教而获益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传说:黄帝带领6位随从到贝茨山见大傀,在半途上迷路了。他们巧遇一位放牛的牧童。黄帝上前问道:“小童,贝茨山该往哪个方向去,你知道吗?”牧童说:“我知道啊!”于是给他们指明路向。黄帝又问:“你知道大傀往哪个方向走吗?”他说:“我知道啊!”黄帝暗自吃惊,便继续追问道:“你年纪不大,却似乎什么事情都知道不少啊!”接着又问道:“那么你知道治国平天下的办法吗?”那牧童回答:“我知道,和我放牧的方法有相同之处,如果我把牛的劣性都去除了,那放牛中一切都平定了呀!治理国家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黄帝听了他的回答,十分佩服,原本只把他看做一个普通的牧童,却全然没想到这个孩子从日常生活观察中总结的道理,在治国平天下方面也是通用的方法,真是后生可畏。

的确,经验不在年龄的长幼,幼童尚能给皇帝带来启示。我们只有抱着虚怀若谷的态度,谦虚谨慎地学习他人的经验,借鉴别人的长处,才能叩响通往成功的大门。

另一方面,做到虚怀若谷,还要能够喜怒不形于色,哪怕是自己心里已经波澜起伏,都要尽可能地藏在心里,不要表现出来。这里面有原因也有道理,一是自己的事情,倘若是忧伤的事情,没必要拿出来让大家跟着一起来承受,因为这对别人不公平;二是所有的事情都表现在脸上,别人会断定这个人是个浅薄之人,不仅没有心机,还是个沉不住气的人。

在生活中,那些能够成大事的人大多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这么做不代表卑躬屈膝,自己装出的笑脸,也不是为了逢迎领导,强露笑齿,是为了保持自然的神态。从古至今,那些成功的人很少会因外界的烦扰而亦喜亦忧。当然,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遇见令人高兴和忧愁的事情,但是不要被情绪左右了自己的情感。如果有高兴的事,在脸上表现出开心就够了,而有悲哀的事情,尽量放在心里,所有的情绪都表现在脸上,会使不好的情绪恶化。同样的道理,把气愤写在脸上,心里的怨恨也会加倍。因此,想要成就大事业的人,都会尽量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君子之交淡如水

古语曾说,君子间以淡泊相亲,小人间以利相亲。可以理解为朋友之间的沟通不掺杂任何功利目的,其境界体现在心灵的沟通上。也就是真正的朋友之间的关系不需要用利益来维系,如果需要利益才能维系的朋友,顶多只能归为“酒肉朋友”一列。君子之交,重在心与心的碰触和交流。

朋友间交往的度应该是“淡而不断”。倘若交往过密难逃势利之嫌,而没有了“来往”,时间就会一点点吞噬两人之间的友情。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朋友之间在一起安静地聊天、交流已经是奢侈的事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护朋友关系用电话相互简单问候一番,也能达到加深感情的效果。

朋友之间没有利益关系的交往能使双方更加重视彼此的关系。

一次,德国诗人海涅收到一位远方朋友的来信,打开信,里面有的只是一捆厚厚的白纸,并且一张张紧紧地包着。他拆开一张又一张,在最里面的一张很小的信纸上总算看到一行小字,只见上面一本正经地写着一句话:“亲爱的海涅,最近我身体很好,胃口大开,请君勿念。你的朋友露易。”

几个月之后,海涅的朋友露易收到了他的回信,是海涅寄来的一个又大又沉的包裹,以至于需要他请人把它抬进屋里。打开一看,出人意料的是里面放着一块大石头,只在上面附了一张卡片,内容是:“亲爱的露易:得知你身体很好,我心上的石头终于掉了下来。今天特地寄上,望留作纪念。”

这封信一定会是露易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封信。他给海涅寄去的信是他“小题大做”的一封,而海涅的回信也幽默生动,他以大石头形容自己对朋友的牵挂,以“石头落地”传达出收信后放心的心情。这体现的不仅仅是朋友间的挂念和坦诚,让人感受到更多的是朋友间的热情和友爱。

音乐家贝多芬与舒伯特之间的友谊被人们广为传颂。他们共同生活在维也纳的时间超过35年,可是只见过匆匆一面,但不影响他们成为彼此的知己。

当贝多芬已经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事业也如日中天时,舒伯特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音乐创作者。而贝多芬性格天生孤僻,舒伯特知道他的个性也认为两人的社会地位差距过于悬殊,所以没敢贸然造访。

直到很久之后,源于一位出版商的诚意邀请,舒伯特才带着一册自己的作品迈进了贝多芬的家门去拜访。事有凑巧,这一天正好贝多芬外出,舒伯特没见到本人,只是悻悻地留下自己的作品,怅然而回。后来,有一次贝多芬生病了,他的朋友想缓解他生病的郁闷情绪,随手将桌上的一册书放在他的枕边,供他无事时翻阅消遣,而这本书正是舒伯特之前留下的作品集。贝多芬顿时被当中的作品吸引了,仔细品味了一会儿,兴奋地大声叫道:“这里有神圣的闪光!这是谁做的?”旁边的人告知了他是舒伯特,贝多芬不住地赞赏,只是遗憾至今尚未见面。当贝多芬生命进入倒计时阶段,托人请舒伯特来到自己的床前说:“我的灵魂是属于舒伯特的!”

贝多芬死后,舒伯特整天不开心,始终很郁闷。一次他与三四个朋友去外面饮酒,一位朋友举杯提议:“为席上先逝者干杯!”舒伯特站起来,一饮而尽。仿佛命运这次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18个月后,舒伯特也与世长辞。临终时他特意向亲友表示了遗愿:“请将我葬在贝多芬的旁边!”后人敬仰他们之间的友谊,为他们铸起了一座并立的铜像,这个铜像至今仍屹立于维也纳广场。

在事业上志同道合的两个朋友,在生活中能做到互相关心,而在私人生活上保持彼此相对独立,相互之间不打扰对方的正常生活,这才不失为一种高尚的友谊,想必这也是很多人在现实中追求的朋友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