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3690500000014

第14章 借力使力,生意有多面法则(5)

而且,大家都知道巡抚黄大人和藩司素来有隙,在平日里就貌合神离,各不相让。而藩司在朝中的关系,黄大人心里也非常清楚,所以,他也只求相安无事。然而这次事关重大,从洋人手中购买炮舰花费数十万两,他们得到的好处并没有向黄宗汉汇报。本来这件事情,藩司就心虚,拉上周道台来做这件事情,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他是黄大人亲戚的缘故。藩司毕竟是在黄宗汉统治下,万一东窗事发,巡抚大人也因为周道台的关系不能轻易翻脸。

王有龄听完胡雪岩的话后非常高兴,瞬间觉得喉咙里的那根骨头消失了,神清气爽。他命下人给自己更衣,然后对胡雪岩说道:“我这就去面见黄大人。”

胡雪岩急忙阻止道:“雪公,这件事情万万使不得。我想了想,虽然我没有读过很多书,知道的道理也没有雪公多,但我把我平日里做生意的经验和雪公做官的事比较了一下,这两件事情是有相同之处的。我知道雪公脾气耿直,但是雪公这样一说,得罪的可不是周道台这一个人。况且,周道台的为人雪公也十分清楚,这件事情就算黄大人处理了,他也不会善罢甘休,咱们不如这样做。”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有龄,王有龄觉得十分有道理,决定按照胡雪岩的方法做。

当天夜里,何师爷就揣着两封信来到了周道台的家里。周道台拆开信一看,脸色就变了。何师爷说:“今天上午,几个衙役在巡抚院中捡到了这封信,正好我路过看见,将这两封信拆开来一看,才知道大事不妙。出于同僚之情,我没有把信拿给黄大人。”

周道台闻听此言,对何师爷感激涕零。他也不是个蠢人,对于这两封信的目的也十分清楚,大概是谁想要报复他。但是,这一时无从查起。况且现在当务之急不是要查这个人,而是赶紧将眼下的事情解决了。周道台向坐在一边的何师爷请教,何师爷沉吟了一番说道:“黄大人心里不喜欢藩司,周兄你也清楚。其实,黄大人并不反对购买炮船,如果你们已经同洋人谈好了,但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要巡抚院来出这笔钱的话,一时之间也难以凑出来。周兄你向黄大人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提起藩司,只要你能将买炮船的这笔款项解决了,黄大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周道台一时六神无主:“何兄,这笔钱我到什么地方去弄啊?这可不是小数目。”

何师爷道:“周兄不瞒你说,黄大人一向器重的人就是王有龄。如果让王大人参与这件事情的话,可能就好办多了。”

周道台听到这句话,脸色不禁更加难看。何师爷说:“周兄你不必多虑,我此前已经试探过王大人的口气,他丝毫没有觉得周兄和他之间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况且,周兄你也知道,王大人义弟胡雪岩是这里首屈一指的富人,这笔银子大概还得靠他。”

说完,何师爷又把其中的利害关系一一地分析给周道台听,无奈周道台只得硬着头皮去王有龄府上求见。

周道台说明来意,王有龄沉吟了半晌,然后走到他的面前,诚恳地说道:“这件事情,兄弟本来不应该插手,但是,既然是周兄来找我,我也不能袖手旁观。如果周兄愿意的话,我这就托我兄弟去办,我无偿给周兄帮忙。”

王有龄的话简直让周道台受宠若惊,他一时竟然不知道怎样回答。办完这件事情以后,周道台亲自向王有龄道歉,从此以后两人成为朋友。

胡雪岩此计不但帮助王有龄扫清了障碍,间接也帮助自己赢得了一个帮手。倘若周道台真的和王有龄关系敌对,那么对胡雪岩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周道台毕竟是官场中人,而且和巡抚黄大人又是亲戚,所以于情于理都应该与其结交。商人本该如此,对于避不开的敌人,一味地害怕或是干脆老死不相往来都不是好办法。在适当的时候,还是要想办法化敌为友,毕竟多一个朋友总是要比多一个敌人好。俗话说“和气生财”,只有和气,才能广结天下友,广揽天下才。

结交洋商,广聚财源

胡雪岩曾经说过:“做生意,有的不仅仅是勇气和魄力,最重要的是要有眼光。生意做得规模大小,时间长短都源于经商者的眼光,小商小贩,只能看得见一村一庄、一条街的生意。而做大生意的人却能看得见一省乃至全国的生意。”

胡雪岩的确算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商人,自从清朝开埠以来,有很多洋人就已经加入了国内商人的商圈。但是,与洋人做生意,而且是做比较大的生意却没有几个人。胡雪岩在商场上待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感觉到,与洋人做生意可以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胡雪岩曾说过:“我胡某人之所以有今天,是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两个可遇不可求、可一不可再的机会凑成的。”他说的可遇不可求的两个机会,其中有一个就是指朝廷大开海禁,可以与洋人做生意,可以说与洋人做生意成就了胡雪岩的事业。

当年,清朝政府放开海禁以后,懂得和洋人打交道的人本来没有几个。胡雪岩那个时候却因为认识了古应春这样一个朋友,开始频繁地和洋人进行接触。在古应春的帮助下,胡雪岩和洋人周旋,斗智斗勇,开始和洋人进行丝、茶以及军火交易,并且从这些交易中取得了可观的收入。

在第一次做销洋庄的生意时,胡雪岩就已经通过古应春和洋人们好好地打了一次交道。那个时候,胡雪岩就看到洋人的市场有利可图,如果好好地和洋人合作,那么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也就在那个时候,胡雪岩和古应春约好,一定要利用这样的条件打出一番市面来。

胡雪岩真正在洋人商圈里确定地位,还是因为左宗棠因为要平叛西北而在上海设立采办局这件事情。这个设立在上海的采办局管理的事情可谓是纷繁复杂,和洋人打交道也是非常频繁。先后因为借钱和购买轮船机器两件事情,后来又因为要从洋人的手里购买枪炮,所以和洋人不断地往来。

左宗棠信任胡雪岩,所以胡雪岩一直在采办局里做买办,随着时间和交易次数的增加,胡雪岩在采办局的地位已经牢不可破,可以说凡是洋务方面的事情,都是由胡雪岩一手经办的,左宗棠不会把它交给另外一个人。这样的生意一做就是二十年,为胡雪岩聚敛了大量财富不说,也让胡雪岩的洋场势力逐渐形成。有了官场势力,再结合洋场势力,胡雪岩在商场的势力自然不必说有多么强大了。

咸丰、同治年间,胡雪岩就已经开始和洋人打交道,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就与他有“交情”。在左宗棠新建船厂的时候,胡雪岩推荐这两个人任职该船厂的正负监督,负责督造船厂。

因为生意越做越大的缘故,胡雪岩经常出入上海,上海商业活动本来就比较兴盛,那个时候上海已经具备了金融、法律、城市设施、近代外贸、航运和其他外贸工业等一系列适应近代外贸商业所必需的条件。在这样的地方出入,胡雪岩不失时机地与法商洋行、德商泰来洋行、英商汇丰和丽如洋行等机构进行商务上的合作。

这些洋行来头大、资本大,胡雪岩虽然不是固定地充当某个洋行的买办,但他与这些洋行保持密切的关系,后来采办船政局机器、西征武器、筹借西征洋款,无一不是借助于这些洋行。这些洋行通过经营外国在华洋行的汇兑、进出口押汇、吸储华人存款、向清政府发放贷款等业务左右中国的政治、经济局势。因为胡雪岩和这些洋行的来往过密,所以“唯利是图”的洋人知道他是左宗棠面前的红人,而且也知道他做生意出手豪阔、讲求信誉,因而也将他推为“中国第一人”。如果遇到借款这样的情况,必须要得到胡雪岩的画押,如果没有就不予办理。从洋人的举动中,可以看出胡雪岩的影响力。

但是,胡雪岩和洋人在合作上也是保持着一种正确的态度。因为当时上海的买办们对待洋商人都会出现两种态度:第一种觉得洋人茹毛饮血,和他们合作也要抱着野蛮的态度;第二种就完全是卑躬屈膝,见到洋人恨不得叫父母大人。这两种态度胡雪岩觉得都不可取。

和洋人合作,胡雪岩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他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民族自尊心总是要有的。他也知道,有些人因为清政府闭关锁国这些年,养成了自高自大的习惯,看到洋人就喊打,还有一些更是谈洋人色变。这样的态度自然无法和洋人进行很好地合作。胡雪岩觉得,洋人有洋人的生意法则,大清国的商人有自己做生意的法则,洋人也看重利益,大清国的商人也看重利益,既然大家目的一致,何不都迁就一下对方,这样自然能够很好地合作下去。

胡雪岩不是士大夫,因为没有礼节拘束,所以也就练就了他开阔的眼光,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眼光,他和洋人的合作才得以顺利进行。也因为和洋人合作,他把眼光放得更远,看到了外国,知道同洋人做生意才是大有前途的事业。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的坚船利炮已使清政府无力抵抗,胡雪岩是商人,看重利益,他看到清政府妥协之处充满了商机。胡雪岩也看到,洋人也不能真正地占领中国,因为中国有着自己的习惯和风俗,洋人根本动弹不来。洋人在中国,也是想要攫取利益而已,为什么要把钱都让洋人赚了去,为什么不与洋人合作,也让洋人认识一下中国商人呢?在那个时代,胡雪岩有这样睿智的眼光,不能不让人佩服。

和洋商合作中,胡雪岩也认识到洋人的政府对他们充分保护的态度。他知道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贪官处处有,这样的一个体制,自然不会保护自己本国的商人。所以在和洋人合作的过程中,胡雪岩觉得非常省心省力。

他曾经说过:“和洋人合作,不必处处算计,处处小心。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自然,他们也有商人的狡猾,但是对我来说这种狡猾是一眼就能看穿的。”而且,洋人政府也会给他们那些在中国经商的洋人提供很多优惠条件,和洋人合作,胡雪岩自然也沾了这些优惠条件的光。减少了活动成本不说,赚取的利润也比平常要多。

可以说,胡雪岩从做上海采办局的买办一职开始,就借着洋人的势力,不断地创造利润价值。他先后帮助左宗棠办成了很多事情,也在洋人心中树立了牢不可破的地位。洋人因此称胡雪岩为“中国第一人”。

胡雪岩做生意,凭借的不仅仅是活络的头脑,还有卓越的眼光。而且,也是凭借着这些方面,他站在了时代的潮头,成为一个领军人物。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就是要学习胡雪岩的这种精神。无论是谁的力量、谁的势力,只要能借助的都要借助。生意本来就有很多种,做起来自然也有很多方式。只要保持一颗民族自尊心,不偏颇,赚洋人的钱,借洋人的势,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