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3691200000035

第35章 家庭不是战场,聪明女人要幸福需动心思(3)

而且,在请求或要求孩子做事时,应尽量用“……好吗”的句式,而不用“能不能……”“可不可以……”“上床睡觉去好吗?”比“你能不能上床睡觉去?”要好得多。很显然,后一句在理解力还不是很精准的孩子看来,里面有诸多命令的成分,因此是孩子不愿意接受的。

技巧二:让孩子参与到自己的活动中来。比如去超市,你可以让孩子帮你找需要的物品,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很乐意帮助你完成这些工作。或者在购物时,你边看边和孩子一起讨论哪种食品更好吃,这时候孩子一般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选择,并会积极主动帮助你寻找。

技巧三:与其大声喊叫,不如付出行动。眼看着孩子爬上窗台,而窗户又没有关紧,此时你大声喊“下来”或“危险”,都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而如果此时你快步上前赶紧将孩子抱下来,既解除了一次危机,又让孩子知道了窗台的危险;孩子磨磨蹭蹭就是不穿外套,而你又赶着把他送到学校后去上班,此时你大声叫嚷“快点、快点”,不如过去将外套拿过来给他穿上,并且对他说:“来,穿上外套,我们要迟到了。”

技巧四: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你把孩子的每一次小错误都看在眼里,并且对他不依不饶,结果只会让你和孩子都陷入压力和挫败中,谈合作就变得很难了。太多的“不许”只会让孩子丧失信心,变得胆小、畏缩不前。而对一些小错误,你做到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忽略不计,那么孩子在亲身体验中,也能感觉到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否则他们也不会在你面前唯唯诺诺地说自己“错了”。

技巧五:让孩子形成一个惯例。比如孩子每天都要看电视到很晚才睡,这时与其吼叫着让他去洗澡睡觉,还不如每天都给他规定一个洗澡的时间,然后让孩子上床睡觉。如果孩子执意不想睡觉,那么你就以讲故事为由让他上床睡觉。这样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惯例,按时洗澡,按时睡觉,睡觉前你讲一两个故事给孩子听。

技巧六:当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家长更聪明的做法就是树立权威,在孩子服从权威的前提下,让他自己做出选择。就像上例中的冰冰,家长完全可以让孩子来做选择:“该上幼儿园了,你是想让爸爸送,还是想让妈妈送啊?”

当然,还有很多技巧可以鼓励孩子合作,只要你用心,一定会让孩子成为一个很棒的合作者。

如紧箍咒般的唠叨,只会让孩子想逃

“起床,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刷牙,记得梳头!这是你的衣服和鞋,有没有在听啊……”一位美国老妈演唱的“唠叨之歌”在内地网站上一度大热。由此可见,天下所有的子女们都在饱受着家长的“唠叨”之苦。更有一份针对儿童进行的心理问卷分析显示:90%以上的孩子都认为自己的母亲“太唠叨”。很多时候,家长的过多唠叨、反复说教,会让孩子的大脑自动地产生一种保护性抑制,在这种抑制下,家长说得越多,孩子越听不进去。因此,“唠叨”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眼看就要到7点了,妈妈已经催了杨昊无数次起床,但杨昊就是赖着不起,眼睛也不睁。妈妈气急了,过去就将他拽起来。杨昊此时大叫道:“你干什么,我自己会起,不用你没完没了地催催催。”经过一番争执,杨昊还继续磨蹭着不着急。

结果杨昊迟到了!老师将杨昊叫到办公室,问他迟到的原因。“每天早上,我妈都一遍又一遍地喊个没完,我又不是不知道起床。今天早上,我刚要起床,妈妈就又开始不停地喊,我都烦死了!所以,她越催,我越不起,我就是要气气她。甚至有时候我都不想回家了,真想逃到一个没有唠叨的地方去。”

当老师打电话将杨昊的话转告他妈妈时,妈妈无奈地说:“我还不是为了他好吗?为了不让他迟到,为了让他在家里吃完早餐后上午精力充沛地学习,我很早就要起床。但他就是要枉费我一片苦心啊!”

一直以来,“父母爱唠叨”长期占据着亲子矛盾冲突的首要原因。一些家长习惯了事无巨细地管孩子,容不得孩子出一点儿问题,整天千叮咛、万嘱咐,但往往是对孩子管得越多,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性越强、身上的毛病也越多。其实,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中,逐渐具备管理自己的能力,也具有独立做事的权利。在案例中,如果妈妈不一遍遍地催促,杨昊完全可以自己起床,只是妈妈不放心孩子,自己制造了紧张心理。即使孩子不能主动起床,妈妈提醒一次就足够了,大可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如果提醒无效,也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不起床导致上学迟到的后果,这其实也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观音菩萨教给唐僧紧箍咒,并且不忘叮嘱他千万不能告诉别人。而父母的唠叨这一“紧箍咒”却是让每个孩子都再熟悉不过了,无外乎“要听话、不要跟谁在一起,要认真学习,不要早恋,不要迷恋游戏”之类的话,像这样的话孩子们几乎都能背下来。

不可否认,但凡父母唠叨的内容几乎都是正确的,而且孩子们也都已经了然于胸。可是,为什么父母偏偏要不停地、反复地说呢?

很简单,因为唠叨是最简单、最容易做的事情。唐僧“肉眼凡胎”,却能制住72变的孙悟空,就是利用紧箍咒这个法宝,既省事,又有效。父母的唠叨就如同紧箍咒,明知道孩子不喜欢,像备受折磨一般,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趋势,不得不经常提醒孩子注意这、注意那,总是对孩子放心不下。

然而,父母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唠叨,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对他的不信任、不尊重。尤其是等孩子慢慢长大后,他们逐渐地有了独立的意识,对事物和自身也有了一定的判断力,这时候如果家长还是不停地唠叨,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厌烦。

平日爱“唠叨”的家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对孩子过分关心的家长。家长“唠叨”的本意都是出于关心。不管孩子多大,家长永远都会将孩子看成是长不大的“小不点”,总对孩子不放心,不敢放手让他们独立做事。

(2)对孩子过分干涉的家长。比如像上例中的杨昊,他已经打算起床了,但妈妈却又不停地唠叨,因此让他越来越反感,所以才做出让妈妈更着急的举动来。

(3)对孩子过分期待的家长。像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看电视,随口就说:“像你这样喜欢看电视,将来我还指望你什么呀。”

(4)对孩子过分影响的家长。有的家长因为工作或生活上的压力,让自己很容易就变成了一个爱唠叨的家长。这类唠叨其实是家长对自己不良情绪的一种无意识的转移,本来可以让孩子做的事,突然就成了孩子的错。这会让孩子一时间不知所措,心里还会埋怨家长。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在气愤之下不仅没有捐钱,还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

马克·吐温的反应正应和了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就是说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了他人心里极度烦躁或逆反心理的出现。而“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适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一句话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对孩子的作用逐渐减弱,如果再持续下去,不仅不会出现期望的效果,反而会引起更大程度的心理逆反。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唠叨过多。孩子不用心学习,家长如果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就很容易使孩子的态度从内疚不安变为反感和讨厌。被“逼急”之时,孩子便出现了“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无论哪个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心理平衡。如果受到重复批评,他心里就会嘀咕:“怎么总这样对我?”挨批评的心情无法平静,在这种情况下,反抗心理则高亢起来。

因此,想要做孩子喜欢的父母,就要在平时减少对孩子的唠叨,还给孩子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一个安静的环境。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保持冷静和理智。作为父母,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如果实在控制不了自己想唠叨的欲望,就替孩子想想,他们需要的是民主、开明的父母,而不是唠叨的话筒。

第二,重视身体语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信任、重视与赏识等,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有时一个拥抱也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第三,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有些父母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愿意,也不管孩子有没有能力做到。而一旦孩子不愿意做,或做不到时,父母就会旧病复发,唠叨没完。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父母又何必去为难孩子呢?

第四,转移注意力。父母可以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可以找一些有趣的事情做,也可以去朋友家聊聊天,或者把想说的话写在日记里。特别是在心情不好时,不要训斥孩子,可以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平缓一下心态。

第五,家长要懂得“寓管于不管之中”的意义,适当地放开手脚,放手让孩子“犯错误”,给孩子体验生活的空间,还给孩子管理自己的权利。这不仅省去了家长的劳顿,也能使孩子在教训中获得成长。因此,为了让自己真正放心,就需要让孩子得到充分的锻炼,以便他们能够独立面对各种处境,能够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第六,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如果父母真正地了解孩子,懂得孩子身心发育的规律,就不会整天念紧箍咒了,同时也能使与孩子的相处变得轻松、愉快和富有成效。像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老师的教诲早已经烂熟于心了,已经成了一种内在的紧箍咒。但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开始在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同时,又很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内心深处一直悄悄地提醒和评判自己。此时,如果父母还继续念紧箍咒,无疑会让孩子痛苦得像孙悟空一样在地上打滚!

总之,爱孩子,家长就不要像念紧箍咒一样没完没了地唠叨,不要再让孩子有想逃的想法了。

一次拥抱胜过万千说教

拥抱孩子是一种通过身体促进亲子关系的沟通方式。研究显示,幼小的孩子缺乏拥抱,会变得爱哭、易生病,情绪也容易烦躁;即使孩子渐渐长大了,他们仍然需要家长的拥抱来给他们以最大的关怀和支持。拥抱孩子便意味着在告诉他们: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犯了多大的错误,父母对你的爱都不会变。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一个简单的拥抱要比万千次的批评、说教要有效得多。

这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妈妈让小鹏去读半个小时的书,这是妈妈和小鹏约定的每天都要做的事。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天听到妈妈让自己去读书,小鹏就是不想去。妈妈见小鹏磨磨蹭蹭不愿意读书,有些生气了,于是说如果他不遵守约定,就取消每天半个小时的看电视时间。听到妈妈这么一说,小鹏就着急了,冲着妈妈大叫起来。

妈妈见小鹏的样子实在是忍无可忍,但却一直没有说话。小鹏不听话,他感到妈妈肯定要发火了,于是把眼睛一闭,等着妈妈修理自己,而且一边做着准备,心里还一直想着:你再怎么修理我,今天我也不读书。

可就在小鹏正想着时,妈妈突然过来把他紧紧地搂在了怀里。这可让小鹏没有意料到,于是他拼命挣扎,但是,慢慢地,他不再挣扎了,而是在妈妈的怀里平静下来。妈妈仍然一句话也不说,反倒是小鹏感到不安起来,小声对妈妈说:“妈妈,明天晚上我再把那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补过来,行吗?你别取消我半个小时的看电视时间。”妈妈这时爱怜地看着小鹏说:“宝贝,妈妈只是希望你做一个遵守诺言的孩子,我们既然约定好了每天放学回来先读半个小时的书,就要做到言而有信,继续坚持下去,好吗?”

“恩,好。先读完书我再去看电视。”听了妈妈的话,小鹏一下就挣脱了妈妈的怀抱,边说边去拿书读了。

李嘉诚在回忆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时,曾深有感触并饱含深情地说:“在我的成长当中,我最难忘记的就是父亲的拥抱。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稳健而富有涵养的父亲与我亲密接触时,常常会忍不住紧紧拥抱我,并把我举得很高……”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人会有“皮肤饥饿感”,此时人们会渴望得到父母及其他亲人的拥抱。在父母与孩子的众多接触中,怀抱孩子或搂着孩子的肩膀,是最能让孩子产生强烈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形式。

有一位妈妈说,她的儿子对她说了一句话:“妈妈,如果你能像我小时候那样天天抱我该多好啊。”当她听完后却对儿子的要求很不以为然,便对他说:“你都成了大小伙子了,还要黏着妈妈抱,看看,一点独立性都没有。”其实,这位妈妈的儿子才刚刚7岁,这个时候正是孩子依赖妈妈又想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时期。他之所以对妈妈说出这句话,心里一定充满了期待。

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为了让孩子在将来能有出息,从孩子上幼儿园时就选择全托,从上小学开始就让孩子住校。他们甚至还自豪地说,孩子懂事了,会自己洗脸、穿衣、吃饭了。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成长,但心理方面又是怎样的呢?恐怕没有几个父母能认真地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