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3692400000007

第7章 多疑——精神上无形的枷锁

古语有云:“长相知,不相疑”,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不相疑,才能长相知。但是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也一直都是害人害己的祸根。

多疑会让人们对身边的每件事情习惯性地往坏和消极方面想,一个人一旦掉入猜疑的陷阱中,就容易对每件事神经过敏,让别人对自己也产生疑虑,这对正常的人际关系是不利的,而且疑心最终也会使自己陷入紧张和焦虑之中。所以与其怀疑身边的每件事每个人,不如拓宽我们的胸怀,加强对别人的信任,排除疑心这种不良心理。必要的时候可以把疑虑公之于众,这样做比相互猜测好得多,否则,多疑既会伤害别人,又有可能让自己裹足不前。

是谁错了

一位正在等火车的先生突然感觉很饿,于是他急匆匆地到附近饺子馆要了一盘饺子和一碟小菜。正在他准备吃的时候,电话响了起来,店内人声嘈杂,他不得不去外面接电话。他回来的时候,发现他对面的位置上坐着一个看上去穿着很考究的淑女。他看了看店内确实因为人多有陌生人挤在一起,也没有说什么。可是在他刚开始夹起第一个饺子的时候,那位淑女突然开始恶狠狠地盯着他,好像他是个十恶不赦的人物,之后,让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这个看上去很淑女的人居然把筷子慢慢地伸向他的盘子里,从中夹了一个饺子放到自己嘴里……这令他愤怒到了极点,刚才那个第一眼看上去安详而有教养的淑女变成了一个不懂礼数的疯子,他也不甘示弱,拿起筷子来快速地吃饺子,在这样的气氛中,他们很快就吃完了一盘饺子。直到那个女人起身离开的时候,这位先生的心脏还因为恼怒而狂跳不止——居然在餐馆中遇到了一个无所顾忌地从陌生人盘中吃东西的无礼女人。

可是就在站起身来想长出一口气时,他突然发现后面的桌子上有一盘已经冷却的饺子,还有一碟小菜,当他回头看桌上吃剩下的小菜时,才发现这并不是他要的小菜。原来匆忙之中,他坐错了位置,那个无礼之人居然是他!

在我们开始确定自己是被害人的时候,就极容易从别人的脸上捕捉到不快的情绪,从而把对方原本的无心当成有意,也正是因为我们这种思维模式,才让自己更加怀疑对方对我们不利。其实在生活中,有些时候我们就像那位等着上火车的先生,我们的恼怒和狂躁只不过是因为自己错误地把自己放在了被他人刻意侵犯的受害者的位置上,而且比那位先生还可怜的是,你一直没机会发现后面才是你的餐桌,无从意识到因为自己错误的疑心和判断让自己和他人都难过。

所以当我们开始怀疑别人的行为时,不妨先回头看看后面的桌子,也许那个作怪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另外,即使对方真是那个从你的盘子中取走食物的人,也不要轻易就判断他是故意想侵犯你的地盘,也许他和你一样,只是忘了自己的位置而已。

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

战国时期,齐国曾经很强大,他们多次打败周边的国家。于是,齐湣王开始蛮横自大、目中无人了。

燕国曾经在国丧时遭到了齐国的攻击,甚至连他们的祖庙都被破坏了。燕昭王的时候,他发誓要报这个仇,灭掉齐国。但是战国七雄以燕国和韩国最弱小,而且齐国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于是昭王听了郭隗的计谋,用千金买马骨以示自己求贤若渴。乐毅是位军事天才,他的到来让昭王得到了报仇的好机会。

齐湣王的自大和蛮横很快就遭到了天怒人怨,燕昭王趁机发动其余五国一起讨伐齐国,出任上将军的就是乐毅。乐毅果真没有辜负昭王和其余五国的信任,他奇迹般地连续攻下了七十余座城池,强大的齐国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到了灭亡的边缘。

本来有些傲慢和懒散的齐国人终于开始同仇敌忾了,他们抱成一团一心死守着菅和即墨这最后的两座城池,乐毅用了好长时间也没攻下这两座城池。燕国一时流言四起,很多人都对昭王进言说乐毅对这两座城围而不攻是收买人心,他一定是想自己做齐王。但是昭王并没有听信谣言,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对乐毅极为信任,他骂退向他进言的人,并决意亲封乐毅为齐王,以表彰他的赫赫战功。乐毅对此感激涕零,可是对齐王的封号坚辞不受,而且他越发努力攻打齐国的最后两座城池。

也许是天不灭齐国,雄才大略的明君燕昭王突然病故,继位的惠王却因听信谗言开始怀疑乐毅的动机,居然下命令让别人顶替乐毅并动了杀机。乐毅在惊惧之余,只好逃亡到赵国。乐毅逃亡后不久,齐国的将士在田单的带领下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军,迅速复国了。

燕国的两代国君,一位善于用人、信人,所以创下了以弱攻强的奇迹;另一位猜疑心过重,以至于功败垂成、前功尽弃。其中的差别值得人深思细省。

感情经不起猜疑的伤害

猜疑常常是从某一假设开始的,最后又回到假设目标,就像一个循环,只是在循环过程中,假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一个小镇上,有对双胞胎兄弟一直相处得十分愉快。这对兄弟长大后合伙经营了一个商店,利润平分。

生活就这样一天天地继续着,直到有一天丢失了10美元之后,他们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了。哥哥将10美元放到钱箱里,就匆忙和客户外出办事,当他回到店里以后,却发现钱箱子里的10美元不见了。于是他问弟弟:“你看到箱子里的钱了吗?我刚刚放在那里的。”弟弟回答说:“我没有啊。”虽然只是10美元,但哥哥一直耿耿于怀,咄咄逼人地追问,怀疑是弟弟把钱拿走了。哥哥说:“钱不会长腿跑掉的,是不是你拿走了。”他用强烈的语气质问弟弟,弟弟心里的怨恨由此产生,兄弟间渐渐地出现了严重的隔阂。开始是不说话,后来决定分开居住,他们在商店中间砌起了一道墙,从此手足之情也就断了。

这件事过去了很多年,双方的敌意丝毫没有减少,尴尬的气氛感染了他们各自的家庭。后来,一位开着豪华轿车的男子在哥哥的店门口停了下来。他走进店里问哥哥:“你在这个店里工作多长时间了?”哥哥说:“我是这个商店的老板,一辈子都在这个店里上班。”这名男子说:“我有件事不得不告诉你,20年前,我还是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来到这个镇的时候,我有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于是我偷偷地从你商店的钱箱子里拿走了10美元。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我一直无法忘怀。10美元虽然很少,但是我觉得良心上过意不去,我必须回来向你道歉。”这名男子说完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位店主已经热泪盈眶。然后他哽咽着请求:“你可以到隔壁把这件事再说一遍吗?”当这个陌生男子到隔壁重复了这个故事后,他惊愕地发现两个面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门口相拥而泣,泪流满面。

猜疑往往就是从小得可怜的事情开始的,人们的感情是脆弱的,经不起一丁点儿的伤害,我们应该注意呵护好自己和周围人群的关系,避免猜疑的产生。

疑心过重反而对自己不利

疑心太重的人,不会轻易受到他人的欺骗,这是积极的一方面。可是,疑心过重的人得不到其他人的帮助,甚至会失去本来愿意帮助他的人。

梁王非常喜欢吃水果,他给全国各地下命令,把最美味的水果进献给他。即使这样,他还怕自己有什么奇珍异果吃不到,于是派人四处明察暗访,发现私藏水果的就斩首。

在梁王尝遍了自己国内的水果后,就派人到吴国去找自己没吃过的水果。派去的使者到了吴国以后,吴国的外交大臣接待了他,大臣告诉使者吴国最美味的水果是橘子。那位使者自然不相信这么普通的水果是他们国家最好吃的,他担心自己这样回去交不了差。于是,吴国的大臣就派人陪着使者在吴国各地明察暗访。凡是使者到过的地方,问起当地的人什么水果最好吃时,吴国人都回答是橘子。

后来,使者就从吴国带上橘子献给梁王了。梁王吃过吴国的橘子后,发现它真的比自己国家的橘子好吃得多,他一边吃一边说:“吴国的橘子酸酸甜甜的,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吴国居然有这么可口的水果,我想他们一定还藏着比这更好吃的东西,只是他们不愿意拿出来给寡人吃罢了。”于是,梁王又让这位使者到吴国去找更好吃的水果。

使者再次来到吴国后,到了上次没有察访过的地方,他在那里发现了一种柑子,尝过之后感觉味道很好,他马上带回国献给梁王。梁王吃后,感觉柑子的味道比橘子还要好,就更对吴国有疑心了,这么好的水果居然没在第一次暗访时献给他!于是梁王立刻又让使者再去吴国察访。

那位使者走遍了整个吴国,都没再发现更好吃的水果。正在他打算回国交差的时候,他在集市上发现当地人正在抢购一种水果。他大老远就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从水果摊上飘了过来,以前他从来没有闻过这么清香的味道,于是急忙过去看那种水果。

那种水果是黄颜色的,外表看上去亮晶晶的,好像宝石一样光彩夺目。他从没见过这种水果,感觉非常新奇,于是他向抢购的人们打听了一下。当地人告诉使者,这水果叫香橼,是不能吃的,是专门放在屋子里闻香味的。使者听了人们的解释后并不相信,于是,他带着这个消息回到自己国家去了。回国之后,他就匆忙告知梁王:“我在吴国又找到一种奇珍异果,它比橘子、柑子更香甜、更漂亮,但是那里的人说它不能吃,是专门用来闻香味的。”

梁王听后,生气地拍着桌子怒气冲冲地说:“哼!我想的果真没错,吴国分明是不愿意把最好的水果献给寡人,还欺骗我们说那水果是专门用来闻香味的,寡人吃了那么多种水果,还没听说哪种是专门闻味用的!”于是,他再次派出正式的使者,通过正式的外交手续,到吴国去求香橼。

没多久,使者就非常顺利地把香橼带回来了。梁王看到与众不同的香橼,再加上早就听说它的“美味”,而且闻起来确实非常香,他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来就用力地啃了一大口。可是香橼才一入口,梁王就痛苦地“呀”了一声,之后就把香橼吐出来了,他眼睛、鼻子和嘴巴都皱成一团,用僵直的舌头含糊不清地大骂:“太酸了、太苦了,这东西又涩又麻,吴国居然如此戏弄我,真是太不像话了。”他的侍者急忙端过水来让梁王漱口。梁王一边漱口,一边训斥了使者一顿。

使者在梁王这儿受了窝囊气,出门就去责问吴国的使者:“两国相交,讲究的是信用,而你们国家却把最难吃的水果献给梁王,戏弄国君,也太不像话了!”吴国使者回答:“我们已经把最好吃的水果——橘子和柑子都献给梁王了,可是你们不信,现在闹出笑话来,不能怪我们吧!”梁王的使臣听后哑口无言,只能在心底暗自抱怨:“梁王呀梁王,只能怪你自己疑心太重,才会尝到苦头。”

我们没有那么多敌人

汉尼在上高中的时候认识了老富兰克林,那时汉尼不过是个14岁的孩子,他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那段时间他简直就是在混日子。汉尼留着小胡子,整天穿着脏兮兮的长裤和蓝色条绒外套,他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孩子,经常搞恶作剧,他曾给班上一个叫朱丽亚的女孩送过两只活的变色龙当生日礼物。

汉尼唯一的心愿就是加入到校篮球队和托姆高中篮球队好好打上一场比赛。因为他实在看不惯托姆高中篮球队那群歪带帽子的孩子。汉尼非常想加入到篮球队,自从有了这个想法,他每天都用大量的时间锻炼身体,以至于在老师带着同学们去野外活动的时候,他借口对花粉过敏而在篮球场上继续锻炼。

那时他有个“死对头”——同年级的比利,当然也许对方并没在意他的存在。比利比汉尼差不多高一头,他也非常想进入篮球队。每次汉尼在篮球场上都会看到比利在练习,汉尼心想:比利一定是我进入篮球队的最大障碍。这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扩散开来,以至于想把比利干掉。

于是,汉尼开始他卑鄙的做法。他窥视着比利的所作所为,想尽各种办法让比利在各个方面受挫,他想让比利身败名裂,成为同学们都讨厌的人。后来汉尼想到去图书馆找一些如何使用阴谋诡计的书来研究。

汉尼找到图书管理员老富兰克林的时候他正在看书,看到汉尼来了,他把手中的书放下,拿起汉尼的借书单仔细看了看,有些好奇地从书堆中抽出一本,好像自言自语地说:“找到了,我还以为这本书早就被我扔掉了。”他指着书背面的借书日期说:“你看,上次借出还是1962年,那时候你还没来到这个世上。这个借书的人叫拉瑞尔,他好像高中没毕业就自杀了。”说完,他看了看非常尴尬的汉尼,说:“你实在不该看这类书,除非你想和拉瑞尔一样。”一边说,老富兰克林一边把手中的书扔到一个抽屉中,然后拿出一本《三个火枪手》放到汉尼面前:“我小时候就看这本书,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看。至于那本书,我想它会在世界上消失。”

汉尼把《三个火枪手》还给老富兰克林的时候,他们进行了一次长谈。“你为什么想干掉比利呢?”“我想加入篮球队。”“照你的说法,假如你没能干掉比利,篮球队就不能收你?”汉尼低头想了一下,他轻轻地点了点头。因为老富兰克林的连续追问,汉尼开始非常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了,他生怕自己对问题的回答不符合自己的本意。“假如你能干掉比利,那么你可以保证自己能干掉托姆高中的孩子吗?”汉尼否认了这个说法。“那么比利并不是你的对手,托姆高中才是你真正的对手,而比利只是你的一个标准。你是不是想胜利?既然你不能确保自己会战胜托姆高中的孩子,那么不如把比利加上,你们一起努力干掉托姆高中,这样做至少要比你一个人去拼更有把握一些。”汉尼终于想通了,他和比利的目的是相同的,他们都想参加比赛打败对手。最后老富兰克林说了一句让汉尼受益终生的话:“你想做将军吗?那就去和将军一同作战,直到他先战死,而不是在他身后开一枪。”直至高中毕业的时候,汉尼才意识到自己当时想干掉比利的想法是多么可笑。

疑心会让自己进入一种妄想的状态,即使只有一点小的诱因,也会把自己带到一个思想的笼子中无法逃出去。就拿汉尼来说,也许比利从来都不知道汉尼曾经对他有这样的想法,而汉尼自己却为这个“假想敌”寝食难安了好长时间。许多时候,我们所面对的任何痛苦和困难都不是对手强加给我们的,而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有时也许对手并不存在,是假想造就了烦恼,真正的对手往往是自己。如果把一个人当成“对手”看待,我们的心灵会痛苦,而且对方一旦有所感知,也许双方真的会形成敌对关系;而伸出双手接纳“对手”,便会多一个朋友。

无端的疑心是祸根

在一棵大树上有个鸟巢,里面住了两只鸟,它们是一对夫妻。本来甜美的日子因为一件小事而发生了变化。

冬天要来了,两只鸟儿为了储存过冬的粮食,每天都会采来许多水果,没多长时间,它们的巢里堆得满满的都是水果。

有一天,阳光非常强,有些水果被晒得脱水了,体积变得比以前小了不少。这只公鸟从外面采回水果时,看见原来满满的一巢水果突然变少了,就对妻子说:“我们一起辛辛苦苦采回来的水果,你为什么偷偷地吃了却不告诉我呢!”妻子辩解道:“我没有偷吃,我们可是一起出去的,而且我也是刚回来。”公鸟说:“可是水果明明少了很多,你怎么说自己没偷吃呢?一定是你中途回来吃了!”母鸟生气且委屈地说:“可是我真的没那么做。”说完它就飞走了。

过了些日子,公鸟才发现自己住在巢里的时候水果有时候也会变少,它这才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妻子。于是它开始想念母鸟,它昼夜不停地鸣叫,可是再也没看到母鸟的踪迹。

一个被猜疑占据心灵的人是很容易伤害到别人的,而且也很容易让自己遗憾。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遇到一些疑心非常重的人,他们整日疑神疑鬼、无中生有,觉得别人都不可信、不可交。比如,平时看到有人背着他说话,就怀疑对方是在说他坏话;有时朋友对他的态度冷淡一些,就认为朋友对他有了看法等。总之,他们总是认为别人会对自己做出不利的行为。喜欢无端猜疑的人很注意留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即使别人随口说出的一句话,他们也会猜上半天,努力从中发现一些“潜台词”,而这些“潜台词”多数是对自己不利的。这样他们就不能与人轻松自如地交往,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到人际关系,而且他本人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

比不上枯木的钻石

一位商人和他的朋友一起去了一座城市。这位商人说:“你知道吗,很多年前,这座城市里的一个人曾经救过我的命。那年,我路过这里,突发急病,而且身边没有随从,我昏倒在路边,是一位善良的人把我送到医院的,这座城市中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治愈了我的病。可是我并不知道我的救命恩人到底是谁,因为他没有留下姓名。不久后,我就离开了这座城市,后来随着财富的增加,我越来越想念这座城市和我的救命恩人,我想报答他们。”

他的朋友问:“那么,你想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呢?”

商人说:“我准备把最珍贵的2颗钻石送给这里的有缘人。”

于是,他们在这座城市找了家旅店住了下来。第二天,商人在旅店的门口摆了一个招牌:“我想把这2颗珍贵的钻石无偿送给这里善良的人。”在牌子底下,摆着那2颗闪闪发亮的钻石。可是路过的人只是驻足观赏一下钻石,就又各走各的路去了。

过了整整一天,这2颗钻石都无人问津。

第二天,这2颗钻石依然被冷落。

过了3天,商人的这2颗钻石还没送出去。商人大惑不解。他的朋友笑着说:“不如让我来做个试验吧,也许你马上就会知道原因。”于是,朋友找来一根枯木,并把它装在一个精致的玻璃盒子里,盒子里还铺上了红色的丝绒布,在盒子外放着一张标签:“一根枯木,售价2万元。”

这一举动马上引起了轰动,人们争先恐后地前来询问枯木有什么非凡来历。商人的朋友告诉人们,这根枯木是某国的君主所赠的,是皇室中的传家之物,它能保佑主人一生荣华富贵。

后来,这根枯木被一位富人买走了,其他人十分懊悔。

2颗熠熠发光的钻石依然在商人手中,只是人们把它当成假货,当成哄小孩儿的东西。而一根随便捡来的枯木却卖了上好的价钱。事后,朋友对商人说:“人们对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心存怀疑,即使拿了去也不珍惜,而对难以得到的东西却垂涎三尺,总以为它就是最好的东西,哪怕它只是一根枯木。”

人们常常被自己的疑心所蒙蔽,它往往让人们错失重要的东西,而选择那些无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