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做人的哲学
3692500000020

第20章 与人为善,和谐共融(3)

季老曾多次谈到“虚荣心”和“荣誉感”的问题,他在《自传》里写道:“虚荣心恐怕人人都有一点儿的,我自问自己的虚荣心不比任何人小。我屡次讲到,我幼无大志,讲到自卑,这其实就是有虚荣心的一种表现,如果一点儿虚荣心都没有,哪里还会有什么自卑呢?”他认为,“虚荣心”是指羡慕高官厚禄、大名盛誉,害己又害人,没有一点好处。“荣誉感”则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做出了成绩,因此而得到表彰和荣誉。这种荣誉并不是有意而为之的,而是当自身修养达到一定地步后的水到渠成。虚荣心只能作祟,荣誉感才能作美。一个人的自卑感和他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是紧密联系的。季老从小就离开了父母和家乡,正如他在作品中所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他自认为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我能躺在一个非母亲的人的怀抱中打滚撒娇吗……我不能说,叔婶虐待我,那样说是谎言;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的歧视,却是可以感觉到的……”即使是亲生父母,对自己的儿女也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兄弟姐妹多的家庭,父母对某一个孩子多一些偏爱也是人之常情。这样的偏爱对别的孩子的影响或许小一点,但在那样环境下长大的季羡林说自己:“幼无大志,小学毕业后,连报考著名中学的勇气都没有,可见我懦弱、自卑到什么程度……”“从自卑到自信,从不认真读书到勤奋学习,一个关键就是虚荣心,是虚荣心作祟呢?还是虚荣心作福?”季老谦虚地认为:这一改变,完全是由于一件非常偶然的事件。他因为考试平均分超过了95分,从而获得了高中的校长同时也是前清状元的墨宝,而且是全学校唯一的一个。这一表彰对他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即使不做一条大龙,也绝不做一条平庸的小蛇……”因此,季老信心十足地报考了北大和清华。这同小学毕业时不敢报考一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虚荣心”在作福吗?季老认为“是不准确的,应改为荣誉感”。“羡慕高官厚禄、大名盛誉……走正路达不到,则走歪路,甚至吹拍并举。这就是虚荣心的表现,害己又害人,没有一点儿好处。荣誉感则是另一码事。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做出了成绩,有关人士予以表彰,给予荣誉。这种荣誉不是苦求得来的,完全是水到渠成。这同虚荣心有质的不同……虚荣心只能作祟,荣誉感才能作美。”能得到状元校长的表彰,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这样的“水到渠成”是如何得到的,他没详细介绍。但应该是在自卑的心理阴影下,自觉不自觉地一直努力着。只有这样,那“偶然”事件,才能最终成为“水到渠成”。管宁和华歆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十分和谐融洽。有一次,他们一起劳动,管宁一锄下去,碰到了一个硬东西。定睛一看是一块黄金,他自言自语道:“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便不再理会,继续干活。而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却心里一动,丢下锄头拾起金块仔细端详。管宁见状,就对华歆说:“钱财应该靠自己的亲身劳动去获得,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去贪图这种不劳而获的财物的。”华歆听了,口中虽说懂得,手里却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它。在管宁的目光注视下,才不情愿地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始终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那么努力了。管宁看在眼里却没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又有一次,两人正在读书时,听到外面人声鼎沸,一片鼓乐之声,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的车驾从这里经过,看上去威风凛凛。车饰十分豪华,富贵逼人。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座位上继续读书,而华歆却完全被这豪华的阵仗所吸引,并认为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跑到街上随着人群上前细看。管宁几次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他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对他说:“我们两人的理想和性格不同。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虚荣心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心理弱点,一个人的虚荣很可能会让他失去朋友,甚至失去很多值得一辈子珍惜的情谊。那么,要怎样去做才能趋利避害,把它向好的方面转化呢?现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对于虚荣,切不可从如何破坏它入手,而应该把想法放在如何改善和诱导它,使它向有用的地方转化。比如,对富有而虚荣的人,可以让这类人拿出来一点钱作为慈善基金,或者经营一项事业使更多的人能够多一份生活上的保障;对才华横溢却虚荣浮夸的人,则可以让他多为社会做出一些实质性的贡献,通过做贡献的过程,体会付出的乐趣。人有虚荣心没什么不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把虚荣心无限扩大化,进而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安贫者能成事,能嚼菜根,百事可做”。“虚荣心”人人都有,虚荣最大的缺点在于“虚”,它的优点在于“荣”。当然,最后这份虚荣也自然是虚无缥缈,随风而去。如何让“虚荣心”转化成“荣誉感”?只有克服自身的惰性,用坚强的意志,付诸实际行动,彻底把“虚”字放在一边的人,才能最后收获实实在在的“荣”,也就是荣誉。荣誉虽然也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它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所以也才能真正给自己带来满足感。虚荣和嫉妒一样,是人类性格中普遍存在的弱点之一。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虚荣是人生的一种矛盾体现,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特质,如果不加以恰当的利用,它会变得很可怕,而且这可怕的范围几乎是没有边界的。要想寻找一个毫无虚荣心的人,就如同大海捞针一样,除非这个人与世隔绝过着隐士生活,否则这种寻找将是相当困难的,更可能是毫无意义的。生活中,有些人往往把虚荣心同荣誉感画等号,其实这是根本不同的两码事。虚荣心是道德责任感在一些人心里的一种畸形表现,它的本质其实是个人主义。他们追求一种暂时的、表面的满足感,为此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以求骗取荣誉。在荣誉面前,他们毫无免疫力,斤斤计较,毫不谦虚矜持。而荣誉感则是道德责任感的正确反映,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它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荣誉感就会自觉地关心集体和他人,热心于事业的成功,事事希望进步,处处力争上游。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坚决克服虚荣心,牢固树立荣誉感,毕竟,虚荣只可当做生活的调味剂,并不是真实的,是应当抛弃的。人心向真,这个“真”才是我们的理想归宿。

无需事事“三思而行”

古人提倡做事要“三思而行”,顾名思义,就是劝人做事不要鲁莽,凡事要仔细考虑,先思考然后再行动,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会小一些。季老对此却并不赞同,他这样解释“三思”——“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叫‘三思’。总体来说,对此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言思之多’……一个是‘君子之谋也,始终皆举之而后入焉’。”季老认为:遇事绝不能不思而行,但也不可思之过多,如果一件事总是停留在思考的层面上,那么这个人最终会成为思考的巨人、行动的侏儒。“三思而行”的典故出于《论语·公冶长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是孔子和学生的一段对话,学生问:“一件事,想三遍再去做好吗?”孔子说,不要想三遍了,只要想两遍就可以了。孔子本是一个谨慎的人,但他对于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很多次的态度却很不以为然,只是轻轻地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季文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曾任宣公、成公、襄公三朝执政(相当于后来的相国一职)。据说他在执政期间处事十分谨慎,每件事必三思而后行,但却仍然不可避免地屡屡出错。《左传》文公6年记:“秋,季文子将聘于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其人曰:‘将焉用之?’文子曰:‘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这里所谓的“过求何害”,就是“三思而后行”的意思。此外,据宣公元年记载:“夏,季文子如齐,纳赂以请会。”事情的经过是:鲁宣公篡位自立,当时各国诸侯因碍于礼数,都没有派使节前去祝贺。于是,宣公就派季文子出使齐国,并以金钱贿赂齐国,请求派出使节前来祝贺。因为在当时,齐国是诸侯国中的大国,如果齐国肯派使节,其余各国必定效仿。而按春秋时期的惯例,凡篡立者,诸侯如派使节前去祝贺,那么就等于承认了其合乎礼法。据说,季文子最初原本是愿意替宣公出使齐国的,但转念一想,觉得不太妥当——因为宣公是篡位自立,本身就不合礼法,自己如为了他而出使齐国,颜面上并不光彩。不过,经再三考虑,季文子最终还是替宣公出使了齐国,并且做出贿赂的事情。因此,才有了孔子针对季文子的行为所发表的以上评论。在孔子看来,季文子当日如能根据再思而做出决定(即不替宣公出使齐国),那么他的做法便是对的;但他经过三思后做出决定,最终选择替宣公出使齐国并行贿赂之事,则是错的。这是为什么呢?官懋庸在《论语稽》中有一段评述:“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道理就在于:生活中没有完美的决定,鱼与熊掌兼得实在是难以做到的事。一个人没有信心作为支撑,过于谨慎,而又顾虑太多,就会出现各种弊病,很难成就大事。凡事需要思考,不能鲁莽行事,但也不能优柔寡断。审时度势以后,该出手时就出手。“世界杰出职业妇女奖”获得者王一莉,就是一个有着坚决、果断性格的女性,她如今担任着诸多的社会职务,包括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亚太国际人口文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以及亚洲职业篮球协会(ABA)副会长等。当同学们大多还在为自己何去何从犹豫不决时,王一莉在完成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习后,便迅速地对自身的能力做出了评估,她凭着对自己的了解,做出了一个在当时人看来很疯狂的决定。王一莉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忙于找工作,而是果断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从1991年创建企业至今,她在房地产、文化、教育、体育、传媒等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99年10月18日,首届世界企业妇女高峰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在来自全世界98个国家的1700名代表中,王一莉成为本次会议唯一获此荣誉的华人妇女代表,并成为获奖妇女中最年轻的东方职业女性。王一莉的人生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三思而行不等于优柔寡断,我们要尽早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自己敢于决策的勇气和智慧。在人的一生中,选择正确的做法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胆识。不过对于年轻人,这样要求便有些强人所难了。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做完每一件想做的事情,重要的是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优先权,而更重要的则是要明确地知道怎样利用好自己的选择。“优柔寡断常常会比错误的行动更糟糕。”这是亨利·福特的一句名言。如果我们总是担心决定应该如何,总是让自己陷于那些无谓的焦虑,即使我们选择了所谓正确的行动,也不能够充分地享受生活。孔子又说:“多思则多私”。因为对于一件事我们从直觉上做出的第一判断是这件事的对和错,而后马上想到的则是此事对自己的利于弊。这样多次思索发生的效益就不会产生公正,因此不能算作是正确公允的决策。道家的老子讲究“无为而治”,“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指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意思是说要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那么一切事情就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做任何事情不必急于立即采取行动,而是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事先没有考虑好就着手行动,得到的效果会更糟糕!要想让自己在生活过程中更从容、更加镇定,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识,豁达一点,那么嫉妒就会远离;内心平静一点,那么生活就多一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