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做人的哲学
3692500000022

第22章 与人为善,和谐共融(5)

做人该学会欣赏别人

欣赏别人,是一种人格修养的体现。欣赏别人,需要谦虚、宽容的气量,季老就是这样一个人。这种气量是通过几十年来的实践不断成熟与发展起来的,当他还是一个年轻人的时候,他的师长们给予了他无私的信任和赏识,他从中看到了信任的力量,由此,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识人观与人生观,使得他日渐成长为一位儒雅而又可亲的长者。按照季老的理解,他能够给予别人欣赏与尊重,很大程度上与所受的言传身教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季羡林还在德国哥根廷大学读书的时候,遇到了几位无私而又真诚的老师,他们对他的一生影响非常大。1936年开始,他在哥根廷大学主修梵文,他的第一位老师是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在世界梵文界颇有名声。当时由于只有季羡林一个人选了这门课,他很担心教授会因为学生太少而宣布此课停开,但是教授不但没有宣布停开,而且笑容可掬地与季羡林寒暄问候,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严肃认真,对每个观点都讲得精确细致,很晚才下课。他十分懂得尊重学生的想法,当博士论文选题时,他与季羡林一同商量,两人最后确定下来一个既是季羡林感兴趣,又具有学术价值的题目。他是季羡林的引路人,帮助季羡林找到了为之奋斗一生的道路,后来因为战争,瓦尔德施米特教授被征从军,季羡林称他为“博士父亲”。紧接着接替他给季羡林上课的是当时已经退休了的西克教授,他是著名的梵文大师,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读通了吐火罗文的大师之一,季羡林对他很崇敬和敬畏。然而这位教授并没有想象中名人的架子,在第一次上课时,它就宣布要把毕生所学传授给季羡林这个来自异邦的青年。当时,季羡林心里十分矛盾,他认为自己不是外语天才,又身为异邦人,一举一动都代表了中国人的身份,担心自己学不好会给国家丢脸,因此,当时他并没有多少自信。但是西克教授非常诚挚认真,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其他问题,提出要教季羡林吐火罗文之后就着手排课与准备了,他的真情实意以及对学生的信任深深感动了季羡林,季羡林下定决心好好跟着教授学习。于是,在他们上课的3个学期中,西克教授把他最擅长的印度古代诗歌集《梨俱吠陀》、印度古典语法《大疏》和吐火罗文,手把手地亲传给了季羡林。而事实证明,季羡林的确没有让老师失望,也没有丢国人的脸,他在回国后,虽然由于条件的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从事吐火罗文的研究工作,但是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拾起旧业,写出了吐火罗文A残卷《弥勒会见记剧本》,并出版了该书的英译本,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规模最大的吐火罗文作品的英译本。在这项工作完成时,西克教授早已作古,季老仍在文章中写道:“我心里感到了很大的安慰,我可以告慰恩师在天之灵了。”几位异国导师对季羡林的知遇之恩让他终身难忘,他们对他的欣赏和栽培,化为他研究和工作中前进的动力,并终于取得不小的成就,不负众望。他在一生的工作中,一直不忘导师们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对待后辈一样遵循恩师们的原则,懂得欣赏和尊重,并对青年们给予很深的厚望。比如李铮是季羡林最中意的秘书,在回忆李铮的时候,大家的评价几乎一致,那就是严谨、踏实、没有任何私心。李铮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是季羡林在1946年时发现的,当时李铮才17岁,是在校内晒图的一个杂工,季羡林发现这个孩子中午从不休息,只知道认真干活,丝毫也不偷懒,很诚实肯干。几经观察,对他极为欣赏,于是就把他调到了东语系的办公室,起初只是让他做做杂役,后来见他成长得很快,在时机成熟时让他做了自己的秘书。后来,人们惊奇地发现李铮是个奇迹,只有初中学历的他能够辨认出梵文、巴利文、德文、拉丁文,季羡林的英文因为写得很快,有时会很草,只有李铮能辨认清楚,他的字迹甚至跟季老的一模一样。季羡林的赏识和培养改变了李铮一生的命运,让他从一个勤杂工转变为一个文化人,而他自身的勤勉与好学也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主观因素。由此可见,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主、客观因素是同样重要的。欣赏别人必须基于对人的准确判断,以及推心置腹的真心表达。《孟子》中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意思就是说仁慈有爱的人爱护别人,懂得礼让的人尊重别人,爱护别人的人,别人也会一直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反过来尊重他。可见,人际关系是相互的,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对周围的人能够给予理解、尊重和包容,这样的人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敬重。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人格修养、一种胸襟气度,它能使人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懂得欣赏别人的人,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以善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不骄傲、不自馁,能够以广阔的胸襟为别人祝福,这样的人,心胸开阔,内心充满了阳光,值得人们用真心对待。正如佛语中所说:“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存善心,积善德

季老曾经说过:“慈善是道德的积累”,这是一种并不依靠于外力的道德规范。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明是儒释道精神相互结合、互相补充的文明,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佛家文化,都一致主张人要存善心,积善德,与人为善。善念善行无时不刻无存在于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中,它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一个前提,它指导和纠正人们的日常行为,人们只有互敬互爱、与人为善,才能在得到他人的接受和认可的过程中,共同促成社会的和谐。善念善行不仅仅会给他人提供关怀和温暖,很多时候,也会给自身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个女人,在她很年轻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她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经营着一个农场,家里的经济每每入不敷出,一个人又分身乏术,日子过得很不轻松。因为太穷苦,村人都不愿意和她来往,生怕会惹上一个无休无止的麻烦。她忙里忙外,一个人支撑着全家的生活,勉强可以把日子过下去。在她的隔壁住着一个孤苦的老农夫,年岁已经很大了,因为患了癌症而卧病在床。村里人从来没有见过老人的家人和朋友,一直以来都是他一个人孤独生活。本来就不太常接触,如今老人这一病,大家就更不经常见到他了。除了这位带有4个孩子的女人之外,村里没有其他人前来探望过他。作为邻居,打从知道他得病那天起女人就过来照顾他的起居,为他做饭,收拾家务。即使再忙也没有耽误过他吃饭。老人在得到她的看护一年后去世,走得很安详,没有多少痛苦。而这个时候,原本老人的亲属们争先恐后地出现了。据说老人虽然过着节俭清苦的生活,但生前却拥有一笔相当丰厚的财产,亲属们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觉得好运即将临头,都不请自来地跑去律师事务所要求继承遗产。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老人所拥有的金钱、农场以及其他一切财产都依照生前遗嘱,赠给了这位照顾他的年轻女士。这一年来,女人为了照顾老人不辞辛劳,像家人一样照顾在侧,陪他排遣寂寞,老人深深明白她不是因为一时的同情,而是真真正正地心怀有爱和善,把老人当做亲人来全心全意地侍奉。女人的贫穷与辛苦,虽从未向老人提起过,但老人一直看在眼中,对于她的无私与伟大,更是感动不已,早早地在临终前偷偷立下遗嘱,将所有财产留给了这个女人和她的孩子们。以后的故事自然不用多说,自此以后,女人的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她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为了养家而辛苦地工作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抚养4个孩子上面。另外,另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收获是以往被村人排斥、疏远的情形也不再发生了。当人们得知女人的所作所为后,都对她肃然起敬,她带动了整个村子的道德氛围,大家都变得亲厚起来,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彼此关爱,村子里的气氛逐渐地平和融洽。她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赏。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它不需要太多言语,却能给人以温暖,在积聚自身德行的同时,也在社会中形成一股向善的力量,引导大众向好的、善的方面转变。怎样才是与人为善呢?与人为善大致有以下几层含义:其一是为人要有容人之量。善的对象不仅是那些善良的人,也包括不善之人,对于善良之人的善不用多说,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怀;而对于不善之人,如果能做到宽容与体谅,心胸豁达,常怀善意,那么将会化解纠纷,达成双方的和解,甚至会引导对方也向善的方面转变。佛语有云:“以情恕人,以理律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为善的一个前提。其二是要怀有善意,具备了容人之量,就可以动善念了,这主要是指对人要有怜悯、同情和爱护之心,要感念别人的难处,同时也要祝福别人的成就,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能够做到虚心学习、真诚祝福、见贤思齐就是最好的善念。其三就是乐善好施,这也就是“善”的作为,要怀有仁爱之心,乐于助人,用言语让对方开怀,用善心去帮助对方解决困难、摆脱困境,当别人危难之时,伸出援手,不求回报。要知道,很多善举会点亮别人的心灯,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与人为善的行列中来,这是将善行推己及人,是道德上的引申和升华。“与人为善”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公孙丑上》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传承这种“与人为善”的传统,对我们自身的道德修为,以及群体关系的相合相宜都是有莫大好处的,它会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中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另外,与人为善会使人得到心灵上的满足,要知道,人到无求品自高,做了善事不为某种目的,会在将来的某时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事实证明,付出比索取更能使人增加幸福感。正如季老的晚年,一心想的只是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并不要求社会回报他些什么,生活平静而充实,他享受的正是这种付出所带来的心灵的充实——他养猫、种花、阅读、写作,用心去体会这忙碌而又闲适的生活。正像一句老话中所说的:“施比受更有福”。季老懂得其中真味,是有福之人。

虎落平阳,要能屈能伸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顺境和逆境,环境与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凡是能够对人的成长有帮助的有利条件都是顺境;而阻碍人的发展的恶劣环境,以及其他限制条件都被称为逆境。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些与发展密不可分的环境呢?有句老话叫“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人人都希望一直处于顺境中,但并不是所有的希望都能变为现实,人生很多时候都会遇到挫折和坎坷,这个时候,就需要充分发挥能屈能伸的作用了。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是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很少。季老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事件,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淡然相对,遇到挫折时,充分发挥能屈能伸的能力,以至于顺利渡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中的难关,这种能力的养成也是与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密切关系的。他6岁就离开母亲身边,来到济南叔父家中生活,从此开始了十几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在叔父家中可以吃上白面馒头,还能吃上肉,条件要比在家中好得多,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毕竟没有在家中舒服自在。小小年纪的季羡林当时并不懂这些,他在叔父的安排下开始上学,虽然叔父的思想守旧,是个坚持“三纲五常”的保守的人,但是因为季羡林是季家的独苗,全家人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叔父虽然保守,但还算明事理有远见,对季羡林报以极大的希望,送他上学读书之余又出钱让他课余学习英语,这使他终身受益。随着时间的流逝,季羡林逐渐长大,也慢慢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苦楚,他曾经写道:“我不能说,叔父和婶母不喜欢我,但是,我唯一被喜欢的资格就是,我是一个男孩……我虽有娘,却似无娘,这痛苦我感受的极深。我是多么想念我故乡里的娘呀!然而,天地间除了母亲一个人外有谁真能了解我的痛苦呢?因此,我半夜醒来一个人偷偷地在被窝里吞声饮泣的情况越来越多了。”可见,这种寄人篱下的痛苦在幼小的季羡林心中有多么大的影响。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自弃,而是将这种苦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既然改变不了现状,就尽量改变将来的命运。于是他愈加努力学习,发愤图强,1930年,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从此开始了人生的转折。可见,季羡林很早就懂得了在逆境中求生存要能屈能伸的道理。梁启超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的确,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战胜困境,谋求发展。能屈能伸是一个人心念、智慧的体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能屈能伸,但凡能成大事的人都是能屈能伸的智者。做到能屈能伸是不容易的,需要有大智慧和大气量,还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如果一个人并没有远大志向,那么很容易就会妥协放弃;如果一个人没有大的胸襟和智慧,一味地刚直不屈,那么很容易就将自己的抱负扼杀在摇篮中,还没有施展就被摧毁——太刚则易折。因此,能屈能伸需要冷静的头脑、深刻的远见以及广阔的胸襟。但凡能够做到这些,即使不能成名立万,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中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孙膑,是战国中期齐国人,具有惊人的军事才能。他有一个师弟叫庞涓,也是天资过人,但总比孙膑差那么一点,于是他十分嫉妒孙膑的才能。当他得到魏国惠王赏识后,因为指挥军队得力,愈加受到宠信,但他一直没有忘记孙膑——如果没有孙膑,那么自己就是第一。因此,他去信给孙膑邀请他来魏国就任将军之职,孙膑不疑有他,立即赶往魏国,到达魏国后,被庞涓陷害,被处以膑足、黥脸之刑,从此再也不能用双腿走路。当他得知是庞涓陷害于自己时,痛恨至极。但是,虽然遭受到如此变故,孙膑并没有因此而绝望,而是想方设法逃脱出去,由于时时有人监管着他,要安全逃出去简直是不可能的,因此他选择了装疯,终于让庞涓放松了警惕,看管也逐渐松懈下来,他于是暗中加紧寻找机会,逃离这里。一天,孙膑听说齐国有个使臣来到大梁,便找了个间隙,偷偷前去拜会。齐国的使臣听了孙膑的谈话,认定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心中十分敬重,爽快地答应帮他逃走。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饱受磨难的孙膑终于回到了齐国并受到齐王的重用。这个时代,正是齐、魏争霸,战争频繁的时代,孙膑的出现对齐国来说意义重大。几年后,马陵之战上,孙膑终于计杀庞涓,大败魏军。孙膑的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终于使他报了大仇,成就大业。足见,如果具有忍耐力和坚韧的毅力,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能打压一个人的志气。人都有遭遇到困境和磨难的时候,关键在于如何处之,有句谚语说:“不敢生气的人是懦夫,不会生气的人才是智者。”不轻易表露感情,不轻易向困难低头,做到伸缩有度;在失意时,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在境遇好转时,能轰轰烈烈地施展才能、大展拳脚;时刻牢记“小不忍则乱大谋”,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挑战,受得住磨砺,担得起大任,能够做到这些,才不会轻易放弃内心的原则,受制于环境,这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