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明的人会说智慧的人会听
3693200000012

第12章 说话要到位(11)

在口语中,人们接收信息不像看书可以一目十行,句子长一点也可以一眼扫到。听话时语音信号是按线性次序一个挨一个进入耳朵的,如果句子长了或者结构复杂了,那么当句子末尾进入脑海中时,句子的开头或许已经印象不深了。在听话人的脑海中,句子便不完整。所以,口语中的句子千万不要太长。如果说话者感觉自己使用了较长的句子时,就需要用适当的重复来唤醒别人的注意,加深别人的印象。

有些人在说话时会出现机械地无意义重复的现象。有的人总是重复一句话的末尾几个音节,甚至不管这几个音节是否是一个词。这种重复时间长了就会令人生厌。特别是夹在句子中间的“这个”、“的话”、“就是说”等口头语更是一种毫无积极作用的冗余成分,会使语句断断续续,使听众感到语句很不流畅。听这种讲话不但不是美的享受,反而有一种受折磨的感觉。因此,这种口头语的重复是讲话时应该避免的。

但是,这并不是反对在口语表达中加进一些冗余成分。冗余成分在口语中适当地穿插可以使语气舒缓,还有助于听众理解。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出现的冗余成分的重复是有积极作用的。

1停顿性的冗余

在语句的主谓语之间,或者在话题说出后加一个语气词“呢”(当然不能重读)可以起到停顿作用,句中多一个停顿可以使语气变得舒缓、亲切。例如:

话语一:这个时候呢,活动筋骨也是必要的,所以我就喜欢打羽毛球。

话语二:不去呢有点抱歉,去呢实在没有兴趣。

这两句话中的“呢”都起了停顿的作用,并且也使语句变得舒缓、亲切了。

2强调性的冗余

这种冗余部分是为了强调句中某一个词。多半用重复的方法来加强信息。例如:

话语一:何况我们都是同龄人,我们同龄人相处应该是非常融洽的。

话语二:他就是阿里,阿里是最棒的!

在话语一中,后半句重复了“同龄人”,这是为了强调。话语二同样如此,是为了加强别人对“阿里”的印象而做出的刻意性的重复。

3解释性的冗余

这种冗余是为了使听众更清楚明白。例如:“近日的上海街头出现了无人售报摊,无人售报摊就是没有人卖报纸,是靠每一位读者自觉地把钱投进箱子里,然后拿一份报纸。”

这段话里“无人售报摊”如果写在书面上,应该说很容易理解,但在口头一晃而过时,就难免抓不住要领,而且这是一个新出现的、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所以,说话的人先重复了这个词,再加上一段说明,这是出于解释的需要。

有时候,一件事在脱口而出之后,觉得说得不够清楚,也可以用加上修饰语再重复的方法来为自己的话作某些注解,这也是一种解释性的冗余。例如:“就在那天我花了半天的时间制作了,亲手制作了一张卡片”。

这句话中后半句“亲手制作”就是说话人为了进一步强调说明,这张卡片不是一般性地制作而临时加上去的。口语与书面语相比,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可以边说边修正。这种修正部分常常是通过冗余部分的重复来完成的。

第七节 知识增加力量

天下的学问无不显示出知识所带来的巨大力量,说话也是如此。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说出的话怎么能有让人信服的力量?那些成功的演说家、政治家、军事家等无不是学识渊博、知识底蕴深厚的人,他们说的话之所以能够让人信服,就是因为知识给他们带来了依托。只有学识渊博、博览群书的人才能在说话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知识丰富才能用词准确

福楼拜曾告诫人们:“任何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称呼,只有一个动词标志它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如果讲话者词汇贫乏,说话时即使搜肠刮肚,也绝不会有精彩的谈吐。”

语言的“巧”首先在于用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说,一定要摸准对方的心理,然后一针见血地“攻击”,才能使他迅速做出有利于你的反应。

唐文宗时,有个身挂太学博士头衔的著名诗人叫李涉。有一次他途经九江遇到强盗拦劫,李涉手无寸铁,眼看就要被擒。面对强悍的大盗,李涉机智地张口吟出一首七绝:“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强盗们听后大喜,于是对他以礼相待,说愿将其放回,只求能把诗留下。

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何况李涉面对的是与官家为仇的绿林大盗,一语不慎就会招致杀身大祸。这时李涉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准确把握了对方的心理:第一,作为绿林好汉,重的是义气,因此李涉首先尊重他们,称他们为“豪客”,并在诗中表示愿意与他们为友,无论何时相见都可以亲密交往,不用“回避”,这就使得这些强盗不好再与他为敌;第二,作为强盗,忌的是一个“贼”字,李涉却用“客”、“君”的字眼相称,并且把他们粗暴的拦劫行为说成是“夜知闻”后的善意相访,这就使得强盗不能再与他为敌;第三,作为著名的诗人,他以诗作答,显示了自己的身份,以自己的名声影响强盗们的心理,又在诗中肯定了这些人在世上的地位,提高了他们的身价,如此就借机满足了这些强盗的虚荣心,使他们不能不以礼相待。这些常被人们歧视的人竟得到如此的尊重,又怎么会加害于他呢?李涉准确地把握了对方的心理,通过用词巧妙的一段诗就使自己转危为安。由此足见他知识的丰富,用词的准确。

锤炼语言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最基础的功夫,也是把文章写好、把话说到位十分重要的一环。优美生动的语言又是一连串准确生动的词语组织起来的,只有把词用得准确、生动,语言才能吸引人。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得更明确:“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的唯一需要的位置。”要找到不可替代的词,并将这个词放到“唯一需要的位置”,这样,所选用的词就是准确、生动的。一旦找到了这样的词,事物的特点自然也就凸现出来了。唯有知识丰富,才能把话说得炉火纯青、生动感人。

鲁迅先生写的《祝福》中描写祥林嫂沦为乞丐时的文字就非常传神:“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浑身一抖,放下了,伸出舌头一舐嘴唇,揭去破盖嘘嘘地吹着。”这里“破”、“空”、“裂”、“抖”、“舐”、“嘘”都准确地描摹了祥林嫂的形象,如果试图去掉这些字,祥林嫂的乞丐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了。

常言说“妙语生花”,就是指将常用的语言经过个人的精心组合,使它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曾国藩就曾巧用一词使自己转危为安。曾国藩1854年创办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于1855、1858、1860年三攻三败,最后全军覆没。但这个败军之将不仅没有被问罪,反而被加官晋爵,升任两江总督。当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清政府腐败昏庸,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曾国藩的巧语。他在奏折里写道:“臣为报效朝廷,屡败屡战,坚持不懈,终因……”好一个“屡败屡战”!这一个词竟让他成了国家栋梁、忠国英雄,使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巧言功力。

古人说:“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国。”可见,说话用词准确的重要。而只有胸中有物才能用词准确、生动,曾国藩正是利用自身渊博的知识底蕴,巧言善辩才让自己的仕途节节攀登。因此,与人交流时要想用词准确、生动,就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以更好地锤炼语言。

弄懂以后再说

徐霞客成长在江苏省江阴县,他之所以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得益于他从小受到的家庭文化熏陶。自幼他就好学且博览群书,尤其钟情于地经图志。

有一天,江阴县的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都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子,却怎么也找不到。原来,这个岸边原本有座土地庙,庙前有座石狮子。有一年河岸崩塌,石狮子掉到了江里,十多年以后要重修土地庙,大家就想把石狮子从水里打捞上来。

打捞的人都觉得经过这么多年河水的冲刷,石狮子肯定被冲到下游去了。他们几次潜入水里,把下游水域找了个遍都没找到石狮子的踪影,大家都很纳闷。但是徐霞客却不这么想,他站出来说:“我知道石狮子在什么地方。”

在场指挥的县官看了看还只是个孩子的徐霞客,十分怀疑地问道:“你真的知道石狮子在哪里吗?”

徐霞客自信满满地说:“石狮子落水已经有十多年了,当然不会在原来落水的地方。你带人到上游找找看吧。”

县官一听,哈哈大笑起来:“难道石狮子有腿吗,怎么会往上游跑呢?”

“我想石狮子落水后对水流形成了阻碍,会使周围的水流得更快,阻碍水的那一侧的泥沙会被水冲走,成为空穴。时间长了,石狮就会倒向迎着水流的方向,就逆之而行了。”

县官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派人潜往上游寻找,没过多久,人们果然在上游找到了石狮。大家都称赞徐霞客很聪颖,有办法、有智慧。

徐霞客能够力排众议,不人云亦云,是因为他有学识,所以他能够把问题分析得透彻、明白。话不是乱说的,要说就要说得明白、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相声界的宗师张寿臣未成名前,曾经在文人庄荫堂面前讲过一段《交租子》的段子。庄荫棠随后讲出了《交租子》的出处和谬误。他说:“《交租子》这段相声是咸丰年间的段子,‘小七爷下天津时打21棒锣’也是那时候说的话,你把那时候的话放到现在说就错了。小七爷是谁呀?是载涛,载涛压根儿就没去过天津,即使说他去过天津,也不可能打21棒锣。为什么呢?清朝都快玩完了,他哪还有那排场呢?”

张寿臣问:“那怎么说呢?”

庄荫棠说:“不难,改一个字就行了。把‘小七爷’改成‘老七爷’就行了。老七爷是奕,奕去过天津,这样一改就合乎情理了。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呀!”

张寿臣听了庄荫棠的解释和道理心悦诚服,连连称是。他由此又联想到,自己曾向师父和前辈们学会的三百余段相声都没有细细研究过!只是别人怎样教,自己就怎样学,照猫画虎、鹦鹉学舌而已。说是下了工夫,确也下了工夫,而下的工夫只在包袱口、节骨眼儿等技巧上,而段子中的内容和细节很多都是不甚了了,似懂非懂的。出师后,他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说了四五年。想到此,张寿臣犹如芒刺在背,浑身不自在。他心里想,“要想成功,必须再下苦功”。

张寿臣计划着把已会的三百余段相声从头到尾地捋一遍。不懂的,弄懂了再说;有错的,改过来再说;而弄不懂、改不了的段子一律不说。

事情往往都是“想得容易,做起来难”。张寿臣只读过6年私塾,凭着这些知识,且不说改正谬误,即使弄懂一些细节也非一件简单的事情。简单如《报菜名》类的小段儿,“贯口”中的三百多个菜名,哪一个菜名背错了?音念倒了?不找厨师是找不出正确答案的!按照张寿臣自己定的“弄不懂、改不了的段子一律不说”的原则,他在细细梳理这些段子的过程中,表演的段子越来越少,胆子也越来越小了。这时,他好像被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地捆住了。

张寿臣将这一变化告诉了庄荫棠,庄荫棠听后笑了,说:“寿臣,这是好事,知耻而后勇嘛!今后,你要多看书,要长学问,什么叫学问?那就是连学带问,上至天文,下至风土民情都要懂,《八扇屏》里有句话嘛,‘相声演员的肚儿,是杂货铺,要什么有什么!’待你学问有成之日就是你相声成名之时,到那时,你的活路不仅不会窄,还会比现在宽。”

张寿臣正是秉着这种不耻下问,弄不懂就不说的原则,下了苦功夫来学习各种知识,把自己的段子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后来他的口才炉火纯青,每次只要有他出场的戏目,场场都是爆满。

聪明的人不会说没有把握的话,更不会说出连自己都不知所以的话。乱说话,就泄了底,让人笑话,更有可能犯错误。凡事要弄明白原委、真相再说,这样不仅显得自己实事求是,更让自己说的话有分量,能够让人信服。

不要不懂装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孔子的名言在于劝导人们应该谦虚、诚实,切勿不懂装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滥竽充数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我们不难看到周围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人,其实这些人中大部分是没有创意和主见的,他们对于别人的话也许根本就没有理解,也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满口答应或是信口开河,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雪涛小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生来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宴席上吃菱角,他连皮一起吃。有人告诉他:“吃菱必须去壳。”可是这个北方出生的官员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就强辩说:“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也。”意思是说,我不是不知道吃菱要去皮,我连皮一起吃是想用它来清热去火的。又有人问他:“北方也有菱角这种东西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其实菱角是一种水生植物,山地并不生长此物。那位北方出生的官员不懂装懂,不仅没有维护面子,反而丑出大了。

对于某件事情的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不端正,装出一副很懂、很内行的样子乱说话。这种无知的人是最可怕、最悲哀的。凡事只有搞清楚、弄明白以后再说出来才会有底气,才能让人信服。

李伟的邻居王师傅年过六旬,是位玩收藏的“发烧友”。一天上午,李伟陪着王师傅去逛旧货地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