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厚黑处世智慧全集
3693500000043

第43章 慧眼识人,心中藏先机(2)

观察一个人失意和得志之时的言语举动,可品读他的品行。欲成大事者,必须像李克这样能够慧眼识人,或者身边能有李克这样的贤臣、忠臣,毕竟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贤才更是不可多得。

此外,若无其事地试探对方,对明明知道的事假装不知道也可以达到识人的目的。

战国时期,韩昭侯有一天在剪指甲的时候,故意将剪下的指甲屑藏在自己的手中,并对侍从们说:“我刚才不小心将剪下的指甲屑弄丢了,心里一直都毛毛的,难受死了,现在大家快点给我找出来。”

众人手忙脚乱地忙活了好一阵子之后,仍然没有发现任何踪迹,正在这时,有一位近侍偷偷剪下了自己的指甲,并禀报韩昭侯说找到了。

就这样,韩昭侯便发现这人是一个说谎之人。

另有一次,韩昭侯命令下属去四处巡视,看是否有事情发生。下属察看完之后回报说没有看见任何异象,经韩昭侯再三追问,下属才说南门外有牛进入旱田偷吃了谷苗。

韩昭侯知道了具体的情况之后,遂命令报告之人不要把这个消息泄露给任何人。韩昭侯又派遣其他人出外巡视,并且告诉他们:“近来屡屡发现牛马牲畜践踏旱田的行为,你们速去探查,将结果禀报于我。”

调查结果很快都呈了上来,但是所有呈上来的报告中,没有任何人提及南门外事件。韩昭侯大发雷霆,命令属下再去调查,最终把南门外的事件查出来了。

从此,韩昭侯的部下都十分恐惧于韩昭侯的料事如神,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不敢再马虎处之。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识人知人上同样是值得学习的楷模。

刘邦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在多年的宫廷纷争中练就了一套出色的识人本领。他对于人性的把握,达到了鞭辟入里的地步,往往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行为细节看透其内心。

吕后有一次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何丞相过世,谁能接替他呢?”

刘邦便郑重其事地回答:“曹参,这个人虽然说没有什么奇才和谋略,但学习能力很强,他可以代替萧何。”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

刘邦答:“王陵可以,但王陵为人很憨,脑子太直,有时拐不过弯,须有人随时提醒;陈平足智多谋,胆子却小,两个人都难以单独挑起重任,只有让他们通力合作才行。”

他又特别叮嘱:“大臣里面唯有周勃敦厚质朴,虽说文才少了点,可日后能够安定刘氏天下的必定是他。此外要让周勃做太尉,执掌军权。”

吕后想从刘邦嘴里套出个能听从自己使唤、帮助自己篡权的人,于是继续问:“周勃之后,还有什么人可以任用呢?”

刘邦不答,就此闭上了眼睛。

实际上,刘邦对于吕后妄图祸乱朝政、颠覆刘家天下的想法早已洞悉于心。他生前就曾对自己的重臣周勃和陈平说:“吕后这个女人,对于权力的野心是很大的。每次让她挑珠宝的时候,她虽然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只选一些中等的,但眼睛始终盯在那些高等的珠宝上。我死之后,她一定会颠覆朝政,你们要做好准备。”结果一切都在刘邦的预料之中。

刘邦死后,萧何、曹参、王陵和陈平成为汉朝的栋梁。公元前187年,吕后不甘心在后台当权,开始“临朝称制”,为以后取代汉家的天下做准备。

这时,周勃、陈平等按照刘邦的遗志积极发动政变,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得到了兵符,一举剿灭了吕氏政权。

在刘邦的安排中,陈平和周勃是最为关键的人物。陈平善谋,是张良之后第一谋略家;周勃敢断,“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刘邦把他们留作吕后所知的最后丞相、太尉人选,一方面是因为两人组合起来有勇有谋,可以担当恢复汉家江山的重任;另一方面,他们身居高位,可以掌握更多的权力,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实力。由此可见刘邦卓越的识人本领。

人是善于伪装的动物,人们经常将自己的想法深藏于内心,害怕被别人看出来,而无论他如何掩藏,细微之处的行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他的本性。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就能拨开表面的云雾见到青天。

科考之年,秀才王德贵和刘运海结伴进京赶考。

一路上,两个秀才相互结伴,相互照顾,无话不谈。两人谈个人的志趣,谈仕途前景,一路上相处下来,情同手足。刘运海坚定地说:“今后发达富贵也好,贫穷没落也罢,兄弟之间的情谊永远不割舍。”

王德贵问刘运海:“假如你这次大考过了关,做了官,你怎么来做好这个官呢?”

刘运海思考了片刻,义正言辞地说:“假如真的借兄长吉言中了举人,当上了官,我一定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正直的清官。一路上,想必兄长也真正见识了我的为人,我素来是刚正不阿之人,见到不公道之事必会站出来说的,这是我一向做人的准则。”

王德贵感动地拉着刘运海的手说:“贤弟,我要的正是你的这句话,你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做官就要做一个清官。”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京城的郊外,他们看见一个樵夫正握着一把锋利的斧子砍向一棵难得一见的百年老树。

刘运海快步走向前去,阻止了这个樵夫:“住手!你如此滥砍滥伐,真是不道德。难道你不知道这是一棵百年老树,你是如何忍心下手啊?可见你多么愚昧无知!”

樵夫回头瞟了刘运海一眼,从着装打扮上看出是上京赶考的秀才,于是冲着他点点头,什么话也没说,灰溜溜地低头拎着斧子就走了。

王德贵见状对刘运海竖起来了大拇指,说:“贤弟真乃言出必行的真君子也!”

没过多久,两人就到了京城。京城之大,让两人看都看不过来,走到哪儿都觉得新鲜。正当此时,一支官兵的队伍迎面而来,中间一顶官轿,牌子上写着“大学士周”。

刘运海急忙拉了一下王德贵的衣袖,低声说:“看到没有,这正是内阁大学士周大人的轿子,听说周大人正是此次的主考官。”

王德贵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从他俩的身后走过来两个相互搀扶的盲人,其中一个盲人对另一个说:“你别看我是一个盲人,可是我心中却自有一盏明灯,从没有撞到过什么东西。”

两个盲人正说着话,一不小心就撞到了开道的官兵身上。官兵二话没说,扬起鞭子就朝着盲人打去,两个盲人慌忙躲闪,偏巧踩在一堆驴粪上,搞得两人狼狈不堪。

这时刘运海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冲着两个盲人怒吼道:“瞎了你们的狗眼,不想活命了吧!知道你们撞的是谁吗?是内阁大学士周大人,还不赶快滚开!”

说完话,刘运海就哈着腰凑到轿子前,拱手堆着满脸笑容说:“周大人,学生刘运海这厢有礼了。”

周大人用手撩开帘子,用余光瞟了刘运海一眼,“哼”了一声又把帘子放下了。

刘运海急忙毕恭毕敬地退到道旁,直到周大人离开。

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王德贵,从后面走过来拍拍刘运海的肩膀说:“一路上我们都以对对联取乐,现在已经到京城了,我们再来一联如何啊?”

刘运海急忙说:“既然兄长提议,就你先来吧。”

王德贵若有所思,然后说:“那我就不客气了,上联是‘两盲者乱语目光如炬踩驴屎’。”

刘运海听完哈哈大笑道:“兄长出如此俗气的对子,我是不会对的。”

王德贵冷冷地说:“既然你不对,我来替你对吧,下联是‘一秀才妄言刚直不阿拍马屁’。”

说完,王德贵甩袖而去,头也不回。

刘运海面红耳赤,一动不动。

见风使舵者,言语、行动之中必然会暴露其本性,王德贵借此以一副妙对子揭开了刘运海伪君子的面纱。

人内心的活动,总会不经意地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来,细心观察其言行,即可窥探其本性。

勿以貌鉴人,要窥透内心人总是对美的东西充满幻想,而有的时候,也多容易被表象的美所迷惑。所以要以敏锐的眼光,透过表象,看其内心本质。人心向美,面貌在很多场合确实是很容易迷惑人,孔子也曾感慨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在孔子的数千名弟子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他特别善言,伶牙俐齿。孔子开始的时候对宰予的印象非常不错,但后来宰予的言行之中渐渐地暴露出真相:宰予既无仁德,又是懒惰之徒,常常连书也不读,白天躺在床上睡大觉。孔子对其失望透顶,骂宰予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子羽比孔子小很多,其体态和相貌甚是丑陋,起初他前来侍奉孔子的时候,孔子认为子羽资质低下,难成大才。但是孔子慢慢发现,子羽自从从师与他学习之后,致力于修身养性,而且处事光明磊落,从不走邪路,如果不是为了公事,子羽从来都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一路游历到长江,慕名来求师于他的弟子就有三百人,子羽的名声渐渐提高,各诸侯国都争相传诵子羽的名字。

孔子感慨地说:“我单凭言辞而判断人品质和能力的好坏,结果错误地判断了宰予;我单凭相貌而判断人品质和能力的好坏,结果又错误地判断了子羽。”

对人面相的好感,也跟贪欲一样,会使透视者的眼光变得模糊不清。对于自己喜欢之人,他的痣也被看成了酒窝,缺点也就变成了优点;而对于自己厌恶之人,美丽的酒窝也会被看做是痣,此人的优点也都可能被视为缺点了,所以美貌很容易蒙蔽人心。

择人时,万不可以貌取人,面目可憎之人,也可能是忠义之士。

齐宣王当政之时,在全国采取了一些清明的政治措施,这使得齐国逐渐变得强盛起来。齐宣王见举国上下太平安乐,国泰民安,便沉迷于后宫的享乐之事,不理朝政。这时,平日里被齐宣王信任和重用的一些阿谀奉承之徒,开始在全国范围之内对忠臣良将进行打压,使得齐国出现了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一天,齐宣王又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大摆筵席时,突然传来宫廷侍卫的禀报:“大王,大门之外有一个长得奇丑之人要面见大王,说是有急事要向大王禀告,她还要进宫伺候您呐。”

齐宣王听后当即就严肃起来,但又一转思:“我最宠爱的美女也没有如这丑女一般放肆说有资格伺候我,这个丑陋的女人或是犯精神病,或许真是有些本事吧?”想到此,遂传令召丑女来见。

当丑女走到宫殿之时,齐宣王大为震惊,放眼望去,这女人前额宽大,眼窝深陷,脸色黝黑,头发黄而发乱,驼着背,身体异常粗胖,身上衣服破旧不堪,在场的宫女和大臣们无不瞅着这丑女掩嘴暗笑。

齐宣王冷冷地问道:“你这个丑女人,为何要见我?”

丑女说:“我是钟离春,今年40,在家乡找了好多婆家,无一男人敢要我。听说大王常常在宫殿里设宴作乐,所以特来恳求大王,希望大王能够收留我做侍妾。”

齐宣王哑然失笑道:“钟离春!我宫中处处都是美丽的嫔妃,侍妾更是数不胜数,你如此之丑,连乡下人都不要你,你却来到我这皇宫大殿,莫非你有什么奇能?”

钟离春笑了笑,说:“我并没有什么奇能,更不是什么人才,只不过我会表演各种动作,来比喻国家的大事,这个是大王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齐宣王惊奇地大声说:“那你不妨试试看,比喻得好的话,我就收留你,否则立即推出宫门斩首!”

于是,钟离春的眼睛睁得偌大,紧紧地咬住牙齿,挥动着手臂,双手拍着膝盖大声喊道:“危险!危险!”

表演完,丑女便问齐宣王:“大王看懂我表演的动作的意思了吗?”

齐宣王顿感莫名其妙,于是问问左右,左右人也都摇摇头说:“不知道。”他只好问道:“你这些动作是什么意思啊?快快说来。”

钟离春回答道:“睁圆眼睛,是想您能够提高警惕,消灭国家战乱;咬紧牙齿,是希望大王您能够忍痛,听从忠臣的规劝和批评;挥动手臂,是希望大王能够把身边奸邪小人以及迫害忠良之人赶跑;拍膝盖,是希望你能够拆除供人游乐的宫殿!”

齐宣王听罢,顿时大发雷霆,大声喝道:“大胆丑女,竟敢如此猖狂,到这里来胡说八道!”于是立即命令侍卫将钟离春推出斩首示众。

钟离春大笑道:“我死不足惜,只可惜大王您也是活不长了啊。”

齐宣王怒道:“我岂会死?”

钟离春说:“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变得异常强大,常派兵东征,现在齐国的边防变得越来越松弛,所以我要睁大眼睛。一国君主只有有了忠臣,国家才得以太平安康,可是大王您现在一味地沉醉于酒色之中,不采纳忠言,无视于国家大事,难道不应该广开言路吗?所以我要紧紧地咬住牙齿,来听取忠臣的谏言。大王如今又被奸佞小人所包围,看不清身边的事情,他们只会祸害国家大事,所以我要挥动手臂,以把他们从您身边赶走。如今国家正面临危难,而大王您却在豪华的行宫里过着奢华的生活,搞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难道说这宫殿不应该拆除吗?以上正是我要说的四点。国家现在形势十分危险,只有大王您还蒙在鼓里,如此下去,大王您这不是等着让人砍头吗?我怀着一颗忠诚之心来劝告您,大王您却要杀我,不过如今我已经说完,死而无怨!”

听完这一番话,齐宣王冷汗顿生,如梦初醒,他立即宣布散席,并将钟离春带到了王宫,还封她做了王后。从此以后,齐宣王广纳贤臣,广开言路,励精图治,齐国很快就恢复了强盛的局面。

失去忠臣,则小人聚之,从而万事将被蒙蔽,那么结果就只有一种:国将不国。所以不可以人的外在表现来评判一个人,钟离春虽然奇丑无比,但是她却是一个忠正之人,而那些每天都围绕着大王转的人,内心里却是在想如何赢得大王的欢心,甚至是在谋不正当之勾当。

在昌盛年代是如此,在战乱年代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