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3694800000003

第3章 世界上最古老的木船

1955年5月,几名工人在吉萨胡夫金字塔南侧18米处清理沙石时,发现一段土墙,拆除后显露出东、西两个长方形石坑,两坑相距5米,每个坑上平铺着51块磨光的白色石灰岩石板。同年11月25日,东坑第一块石板吊起,一股异香从坑内飘出,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大小和长短不齐的木块,以及一些芦苇和绳索。这些木块经5500多年沧海桑田,仍不蛀不烂,完好如初。

这是一块什么材料?为什么储藏在坑内?经考证,它是胡夫生前使用的一艘古船。胡夫去世后,其子达达夫·拉继承王位,用此船将胡夫的木乃伊从首都孟夫运至吉萨,葬入胡夫金字塔内。随后,把船拆散为650个部件,共1225块,安放于石坑里。有人称它为太阳舟。石板上达达夫·拉的名字至今清晰可辨。胡夫船的出土被认为是20世纪中叶埃及考古界最伟大的发现,它是迄今世界上发掘到的最古老的完整大木船。这对于研究古埃及造船、航运、胡夫生平和当时社会具有重大价值。

石坑长51米,宽2.6米,深5.5米。坑上覆盖的51块板代表着当时全国的51个州。每块石板长5.5米,宽0.8米,厚1.8米,平均重1.8吨。石坑口封闭严密,坑内放置麝香和其他防蛀香料。木块大多为杉木,最长的超过25米,最短的不足10厘米。据记载,胡夫之父圣法鲁曾派50艘船去黎巴嫩运杉木。上述木块可能就是此次运回的杉木。

尽管在胡夫时代,埃及已使用铁器,但全船没有一颗铁钉,而是用5千克棕绳如同缝衣一般,将全部木板上约5000个洞眼穿扎而成,依靠木材遇水膨胀、棕绳收缩的原理堵塞缝隙,使水不能渗入船内。

埃及著名文物修复家艾哈迈德·尤素夫,在没有图纸、绘画和文字资料可循的条件下,经过几年努力,终于恢复了胡夫船昔日的雄姿。由意大利工程师精心设计、装备现代设施的太阳舟博物馆,也于1982年5月6日落成开馆。

博物馆位于石坑的原址上,它设计新颖别致,外形呈船体。走进宽敞、明亮、洁净的展厅,呈现在眼前的是一艘用钢架托起的棕色庞大木船。参观者绕木船盘旋而上,可以清楚地观看它的上下左右各部位。

木船长55.5米,最宽处为5.9米,船头高6米,挺立似木柱,雕刻着纸草花图案。船尾后翘,先往里勾,后直向外,高达7.5米。靠近船尾有两间舱,长9米,宽5米。船头有凉棚,上盖芦苇席,系船长指挥室。船的中央两侧各配有5枝桨,桨长8.5米。船尾有两桨做舵用。每桨由两名水手操作,全船共需25名水手。有些桨上画有箭头,据说是登天时用以降妖除怪的。另配一篙以测水深,一把木槌和一根木楔备做抛锚用。整个木船首尾高昂,呈流线型,形态优美,宛如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

何谓太阳舟?古埃及人尊太阳为创造万物、主宰一切的拉神。人们生活在尼罗河畔,河两岸均为广漠的沙地,船是沟通河谷东西的惟一交通工具。他们见太阳每日东升西落,周而复始,想象天空是浩渺无际的海洋,太阳每日乘船做两次航行,一次在白昼,由东往西,飞流太空,另一次在夜晚,由西往东,穿越冥府。这种上天入地的船就称为太阳舟。

截至目前,在胡夫金字塔附近共发现五个藏船的石坑。1920年打开塔东三个石坑,仅得一些包金船板残片,大部分木板早已被盗。

博物馆以西的石坑,经日本早稻田大学考古专家们钻一小洞,放进微型遥控摄影机拍摄,证明坑内藏有大量木板,无疑它是另一艘古船。

现在博物馆展出的古船,一般称之为太阳舟。它究竟是不是太阳舟?学者们持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派持肯定态度,认为法老自封为太阳神之子,他们渴望享受太阳神的永恒生活,因而仿制太阳舟,置于金字塔旁,以便身后像太阳神那样,每日进行两次天上地下航行。

另一派认为,根据金字塔铭文和壁画记载,太阳舟的特点是船体长,船头高耸,下呈四方形,一条宽帷幔几乎垂到水面,船的中央有几根支柱,上面竖着古人崇拜的鸟兽等动物偶像。船上仅有一桨,航行时靠其他船牵引。国王驾崩后,升天追上太阳神,太阳神令其与众神同舟,而不设国王专用舟。但上述船的头尾呈纸草茎状,中央无任何偶像标志,桨的数目也不同,不具备太阳舟的特点,它应是胡夫生活中使用的船。至于胡夫一人为何拥有五艘船,其解释是,一艘用于加冕典礼,三艘作为巡视船,另一艘专运遗体至金字塔。此类运遗体的船在法老大臣们的墓中均有发现。结论是,它是胡夫的随葬船,供他在阴间继续“享受”生前的生活而已。

学者们的探讨尚无定论,或许第二艘船出土后将得出一致的意见。然而,最重要的是它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如同一块晶莹的瑰宝,与巍峨的金字塔相互衬托,给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增添了新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