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竹影清风
3739300000001

第1章 序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莱州籍作家赵惠民(笔名瑷瑛),是一位很有创作潜力的青年作家。惠民也是一位挣扎着奋斗、自强不息的残疾人。赵惠民天资聪颖,但年幼时身患重疾,致使下肢遭受严重戕害。他的家原在莱州市夏邱镇柳沟村,那里多岭壑,山岗薄地,十年有九年欠收,种田还要到远隔三四华里的坡地去。这对赵惠民来说实为一件难事。他就是在这种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写作的。

人生境界的准确定位,确立了赵惠民高尚的社会责任。没有杂念的纯净心态的爱最为透彻。赵惠民,用他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心实意,用他曾十多年掌握锄、镰、锨、镢、生满硬茧的手,透过泥土的芳香,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从八十年代末就实现了从初学写作的新手到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从田园小景到艺术宫殿、从草帽村夫到知名乡土作家的成功跨越

新近看到即将出版的《竹影清风》散文集的清样,十分惊喜。这是赵惠民继2007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瑷瑛散文诗选》之后,时隔一年多又推出的一本纯文学力作(将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粗略的统计一下,《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这本书的出版,证明了从事20多年文学创作期间,并从事文秘工作和写新闻稿件数百篇的惠民先生有较坚实的文学创作基础和较丰厚的地方志史、人物的历史知识。

我认为本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亮点:一、浓郁的乡土情结。作者以记实的风格写出的《奶奶的品格》一文,用小说的笔法、简洁的语言,廖廖几笔就勾划出奶奶的形象:“她高高的个子,宽宽的骨脉,慈祥的脸庞。虽也沿袭了旧社会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缠足习惯,但仍不失她那特有的民族气节和风骨。”而且为下文的虎口救人也留了伏笔——当抗日战争时期,伪匪兵抓获我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崔瘸子,并将他捆绑在村南河边的大柳树上,面对全村七百多口子乡亲严刑逼供的关键时刻,奶奶出现了——只见她巅着小步,飞也似地跑到崔瘸子跟前,两手上前揪住崔瘸子那乌蓬蓬的乱发,然后又怒气冲冲地挥起手掌“啪啪”地在他脸上掴了两耳光,痛骂道:“你这个没良心的瘸儿子,你疯出去五天五夜不知道回家,害得老娘我好找哇!”最终用认儿子的“苦肉计”救出了共产党人。这种只有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才会有的戏剧性场面,出现在惠民的纪实散文中,我相信这绝不是虚构的。我之所以重点引用这两段文学,只是想说明惠民不但具有写散文诗、散文的功力,而且具有写中、长篇和写大剧本的功力。这也是年方四十多岁,正处创作旺盛期的惠民今后努力的主要方面。二、散文集的第二个特点是亲切的语感和活泼的方言。惠民搞文学创作不是科班出身,是土生土长的一个农民作家。

他热爱他的家乡柳沟村,他熟悉生他养他的庄稼地。他懂得他家庭成员和众乡亲的心理情感,他的童年是秋高气爽的夜晚数着天上的星星,望着离家乡不远的激情澎湃的大海度过的。因此,他的散文没有学院派出身的作家的“洋腔洋调”,而给人一种广大农民读者的亲切的语感和活泼的方言。例如:《欢乐的童年》中提到的与玩伴不是下象棋,而是玩“下五局”或“跑斜角”,《雪槐花的故事》中自述我是1963年正月出生的一个男焰《想起那碗腊八粥》中写到“熬腊八粥也有学问,须用慢火、明火慢慢熬”;《心灵里的人与树》写到:“其实,人与树一样,天然的优势,有时不如劣境中陶冶出来的有一种顽强的奋斗精神”等。读来都令读者感到亲切,如亲临其境,增加地方饮食文化和引起含有哲理的深沉的思考。在《脆生生的麻渠大糖》一文中提到“逮是方言,指吃的意思。”使读者想起著名的相声《山东二簧》。读完本书的全部散文,使我想起赵树理、马烽等老一辈所谓“山药蛋”派的“乡土文学”,也使我想起了电视连续剧《刘老根》、《乡村爱情》的浓浓的乡土情结。但不知为什么,惠民于1992年春节期间,在离家出走的平度市租住的两间低矮既窄又冷的小南厢房内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只用了三整天的时间就写出四万多字上下集电视文学剧本《土地情》在省级刊物《齐鲁艺谭》发表之后,没有再沿着这条大有希望的创作道路继续闯下去。我想,生活环境的窘迫,没有宽松的创作环境可能是其原因之一吧。

惠民从1984年11月18日在《大众日报》发表了第一篇散文诗《高高的领奖台》(外一章),继而全面开花。先后在《联合日报》、《齐鲁晚报》、《天津日报》、《中国土地》、《北京文学》、《青海湖》、《星星文学》、《中国工商报》、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文献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等数十家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电影、电视剧本、电视小品、歌词五百余篇(首),直至1989年12月被山东省作家协会收为会员是他文学创作道路上的第一个高峰;九十年代初,惠民精心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还乡》和他精心创作的电视文学剧本《土地情》(上下集,计四万余字)发表引起较大的反响,是他的第二个高峰,从去年《瑷瑛散文诗选》出版到今年散文集《竹影清风》即将出版应是他文学创作的第三个高峰。《瑷瑛散文诗选》问世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较大的反响,先后有著名诗评家、作家为他写评论;其中有严炎的《拾取撒落在生活的散金碎玉》(序)、王超(山东)的《冰心一样的童心》(见《作家报》),佟子珍(黑龙江)的《大爱无边,大爱永恒》(见《校园生活》杂志),江改银(安徽)的《时代的小画卷,灵魂的大写真》(见安徽《雷池文化报》)。上述四篇论文从不同的侧面给惠民的散文诗创作给予肯定。《瑷瑛散文诗选》出版后,有三章散文诗《正月》、《写给邮筒》、《乡野童趣》被全国文摘报刊权威之一的《今日文摘》2008年第二期刊选。这次散文集《竹影清风》的出版也必将引起全国文学界较大的反响。

惠民今年是他辛勤创作的丰收年,年内,连获七次全国性征文大赛,这目前也是全烟台市获奖作品次数最多的作者。这些获奖作品分别是:一、散文《雪槐花的故事》荣获2008年3月28日《作家报》举办的“作家报杯”全国文学大奖赛金奖囗二、诗歌《夏天的感觉》荣获《星星文学》杂志2008年5月18日全国“青年杯”文学大赛一等奖,三、散文诗《雄鹰》荣获安徽《雷池文化报》2008年5月18日举办的第三届“雷池杯”全国精短文学作品大奖赛一等奖,四、散文《一姐》荣获全国第四届“绿城杯”文学家作品大奖赛散文组金奖。五、散文《小村早集》在《科学导报社》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康乐杯“全国老少诗文、对联、书画摄影大赛中荣获中青年组文学类金奖”,六、散文《想起那碗腊八粥》在2008年由《作家报》、《中国文艺》杂志、南中国作家研究会和中共三亚市委举办的金“三亚杯”全国文学大奖赛荣获金奖,七、散文诗《奥运远帆》在2008年第六期《北京文学》月刊发表后,荣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庆祝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囗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5周年”共和国经典诗词囗格言选萃大奖赛特等奖。同时,也被授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百名文化贡献人物”。

综上所述,惠民是一个有潜力的勤奋的青年作家。千里马还需“伯乐”们来相识,惠民的创作成就、惠民的创作才华,希望能够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赏识和重视。

1992年春,原莱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惠堂同志得知了惠民的创作和生活状况,曾专门召开部委会研究帮助他解决了工作。使他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市盐业集团的机关干部,后因精简机构下放到盐场下滩晒盐,因身体有残,无奈,只好下岗。所在单位也不给缴纳劳动保险,只好自己东拼西凑免强缴保险。现在,又已经有二年没有缴纳劳动保险了。现实生活中的惠民就是这种情况。现在,惠民仍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们呼吁有关部门给惠民第二次机会,使他能有精力摆脱沉重的家庭生活负担,创造一个较宽松的文学创作环境,相信惠民必将有更大的作为。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也便行成了路。”省作协五届三次全委会最近在济召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风胜在讲活中也提到要“解决好作家生活,创作等各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同志也曾在省文学创作颁奖会上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以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做好文艺创作,积极营造文学事业发展繁荣的良好环境,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文学事业的关怀和支持。

现在,全人类和国际社会都在呼吁全社会关注和关心残疾人的生活,更何况惠民目前已是一名创作成就颇丰的优秀青年作家,我再一次真心希望各级宣传、文化领导部门能关爱这样一位有才华的青年作家。

“勤奋出天才”,惠民正值壮年创作旺盛期,其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必将创作出洪钟大吕式的长篇小说或象《刘老根》、《乡村爱情》那样轰动全国的乡土文学剧本,出现自己的第四个文学创作高峰。

我们坚信,并热切期待着。

是为序。

王光明

2008年11月19日

(本文作者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知名报告文学和全国著名散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