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人们在被消极的情绪所影响时,就会出现想要逃离刺激性事件的心理,因此瞳孔就会缩小,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不愿意看到眼前的这一切。例如,当一个人看到了一个相貌丑陋的人,他就会出现厌恶的消极情绪,表现在瞳孔上,就是缩小。
当人们在被积极的情绪所影响时,他就会出现想要靠近刺激性事件的心理,因此他的瞳孔就会扩大,所表达的意思是他想要看得更加清楚或者想要靠近刺激性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十分感兴趣,那么当他在看这个事物时,我们通常会形容他两眼放光。这并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是写实性的。其实,这种从眼睛中所放射出来的光芒就是瞳孔扩大的表现。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一个人在扩大瞳孔时,他的眼睛好像真的会放光一样。
例如,一个爱财之人或是守财奴,当他看到金钱时,瞳孔一定是扩大的,而且他的眼睛还会放射出一种光芒,这种光芒传达出了他对金钱的渴望。相信巴尔扎克笔下的守财奴葛朗台,在看到大把的钞票时,他的眼睛也会放出贪婪的光芒。当然这只是文学性的描写,实际上只是瞳孔的扩大而已。
惊讶既不属于积极的情绪,也不属于消极的情绪,但是惊讶时所出现的睁大眼睛的行为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信息。所以,这时人的瞳孔不得不扩大。
恐惧的表情是惊讶和悲伤表情的结合体。而惊讶表情中人的瞳孔是扩大的,悲伤的情绪属于消极的情绪,所以悲伤表情中的瞳孔是缩小的。因此,恐惧表情中的瞳孔很特殊,是有变化的。人在恐惧时,他的瞳孔首先是扩大的,但是这个扩大的瞳孔所维持的时间十分短暂,然后马上就会缩小。
总的来说,区分惊讶和恐惧表情中眼睛的不同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观察者的细心。而如果通过眉毛来区分惊讶和恐惧的表情,就会变得相对容易。恐惧时人的眉毛有明显的皱起和下压,但是惊讶却没有这种变化。
嘴巴的区别
惊讶和恐惧的饱满表情中,嘴巴都会张开。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惊讶和恐惧的表情中,张开嘴巴的口型是不一样的。
惊讶表情中,张开嘴巴的口型没有上嘴唇提升的参与,只是下嘴唇随着下颚的垂落而自然打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入大量的空气,摄入能量。
这是因为人在惊讶的时候,还没有对刺激性事件是否会对自己产生危险做出判断。即使还没有判断出是否危险,人们也早就未雨绸缪,做好了逃跑的准备,这是所有生物的生存本能。而张开嘴吸入空气,实际上就是为逃跑的动作储存能量与体力。
人在恐惧时,张开嘴巴的口型中,上嘴唇会提升,嘴角的肌肉会大幅度地向两边拉开,下嘴唇的打开是下颚自然向下垂落和下嘴唇肌肉拉长和下降的共同作用。嘴巴张开的作用与惊讶一样,目的是为了吸入大量的空气和摄取大量的能量。只不过恐惧需要摄取更多的能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勇气去面对危险。
此外还需要注意,人在出现饱满的恐惧表情时,还会出现深呼吸的动作。这种深呼吸的动作实际上是在帮助当事人释放恐惧情绪所带来的压力。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对方深呼吸的动作,进而判断对方是否处于恐惧状态。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人极度恐惧时,会紧闭眼睛,张开嘴巴尖叫,尤其是女性。所以我们会认为,这种表情属于恐惧表情中的一种,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导。
人在出现恐惧情绪的时候,是不可能出现紧闭眼睛的表情的。因为恐惧情绪和表情的出现是由于对未发生的危险结果的想象,也就是说悲伤的结果还没有产生。因此,这个时候人们的神经是紧绷的,警惕性是最高的,需要随着危险的刺激性事物的变化,做出最快的反应,以保全自己,尽量避免出现令人悲伤的结果。既然是高度警惕的,那么人们就会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收集信息,而人们的眼睛是最重要的收集信息的器官,这一点之前已经提过。
那么,这种紧闭眼睛尖叫的表情,不是自行阻断了搜集信息的重要途径吗?这样一来,如果危险逼近了,当事人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出现的应对性动作也就会慢很多。这样一来,会给当事人带来更加严重的悲惨后果。
所以,这种紧闭眼睛尖叫的表情并不属于恐惧表情,而是当事人已经默许了最坏结果的出现,属于悲伤情绪和恐惧表情的衍生。其中,紧闭眼睛就说明当事人根本不愿意看到眼前这个悲伤的结果。
紧闭眼睛尖叫的表情属于一种本能的反应。尖叫除了能释放当事人面对悲伤结果的压力之外,还具有恐吓的作用。因为尖叫的声音实际上是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种攻击手段,当事人企图依靠高频率的声音来吓走对手。例如,狮子在和同类争夺地盘和配偶时,就会出现狮吼的现象,实际上就是威胁对方,希望对方能够从这声吼叫中感受到自己强大的攻击力,从而知难而退。
担忧、不安、害怕——恐惧的衍生情绪
当一个人遇到强烈的外界刺激,并且这个刺激对当事人具有压倒性的威胁时,当事人就会出现恐惧的情绪。但是只用“恐惧”来形容这种被威胁的感受未免有点太过笼统,所以我们需要按照恐惧情绪的不同程度而划分出不同的情绪。
面临危险的时候,人们会出现恐惧的情绪。但是,这种威胁对当事人所造成的影响有可能是强烈的,也有可能是轻微的,因此我们把恐惧的情绪给当事人所带来的不同程度影响按照从弱到强的顺序进行划分:担忧、不安、害怕、恐惧。
实际上,这四种不同状态的前三种属于恐惧情绪的衍生情绪,都涉及了自身利益受到威胁,只是被威胁的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才会有四种不同的情绪。
冉·阿让是法国文学家雨果所创作的《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让出身十分贫苦,自小就父母双亡,幸好有一个年长的姐姐,不然年幼的冉·阿让就成了一个孤儿。可是,冉·阿让姐姐家的生活并不如意,一家人总是为吃不饱饭而担忧。
有一次,冉·阿让的姐姐工作了一天,但是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这意味着一家都要饿肚子了。看着因饥饿而哭泣的外甥,冉·阿让于心不忍,就去面包店偷了一块面包。但不幸的是,冉·阿让被捕了,并被判处五年监禁。
冉·阿让是一个性格十分倔强的人,他认为自己不过是偷了一块面包而已,根本不应该被判这么重的刑罚。于是,冉·阿让在监狱服苦役期间,好几次想越狱逃走,但是都没有成功,每次都被抓回来。就这样,冉·阿让被判处的刑罚越来越严重,一直在监狱中待了十九年。
在冉·阿让刑满释放后,他拿着自己仅有的行李和在监狱中做苦役攒下的钱,前往指定的城市去谋生。但是在途中,冉·阿让却饱受歧视。
不过,这些都在冉·阿让的意料之中,他并没有在意。但是,天很快就黑了,冉·阿让决定为自己找一个暂时的安身之所。可是,他没有找到。尽管冉·阿让表示自己会付钱,但是没有一家旅馆或是一户人家愿意收留他,大家也不愿意让这样一个刑满释放的犯人住在自己家中,因为这会给自己的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在冉·阿让求助的过程中,那些人看到冉·阿让时,所产生的情绪就是担忧。因为他们担心冉·阿让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尽管这种危险发生的概率十分低。但是,那些人的内心仍然无法平静,还是有轻微的恐惧,也就是担忧,毕竟冉·阿让这个潜在的威胁还是存在的。
最后,冉·阿让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要求,只要能给自己一个像狗窝那样的住处就可以了。尽管如此,还是没有人家愿意收留冉·阿让一个晚上。不过,有人为冉·阿让指出了一条路,让他去找主教大人米里哀,米里哀是一个颇受当地居民尊重的人。那人表示,只要冉·阿让去找米里哀,米里哀一定会为他提供一个住处。
冉·阿让无奈之下只好去教堂找米里哀,米里哀果然收留了冉·阿让。由于当时正值吃晚餐的时间,所以米里哀就吩咐唯一的女仆和自己未出嫁的姐姐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并且嘱咐她们吃晚餐的时候要用银制餐具。这是米里哀的习惯,只要有客人来访,那么用餐的餐具就改为银制的,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如果只是自己用餐的话,米里哀会选择用锡制的。
米里哀收留冉·阿让和用银制餐具的决定却遭到了姐姐和女仆的反对,因为她们担心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面前的这个人是因偷盗罪入狱的,他很有可能会趁着晚上大家都睡着的时候,把这些银餐具都给偷走。
这时,米里哀主教的姐姐和女仆所出现的情绪应该是不安。不安心理产生的实质是,当事人主观预测的不好结果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明知道有可能发生,但是到底是否会发生,还是不确定。
在这两个女人的心中,如果冉·阿让没有住进这里,即使自己家有可能被偷盗,但是并没有盗贼住进家里的概率大,因此她们只会出现担忧的心理。但是冉·阿让住进了家中,那么被偷盗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其心理状态也就变成了不安。
冉·阿让过了那么长时间的穷苦日子,看到这里有银制的餐具和烛台,而且米里哀主教又没有上锁,所以冉·阿让就禁不住诱惑,趁着米里哀和那两个女人熟睡之际,把这些银制的餐具和烛台都偷走了。
冉·阿让在偷盗成功后,就把银制的餐具和烛台放进一个口袋中,匆匆忙忙地逃走了。在冉·阿让逃走的过程中,遇到了巡逻的警察。
冉·阿让在看到警察的时候出现了害怕的心理,他认为,如果警察来检查自己的包裹,那么就一定会发现银制的餐具和烛台。对于一个刚刚走出监狱的人而言,包裹中出现这种名贵的东西,一定会引起警察的怀疑。那么,自己就会被警察带到米里哀那里确认,这样一来,自己所面临的就是再度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