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前,李治的一颗心都扑在她身上,两个人一起克服了重重压力,走过了艰难的岁月。但是这样两个同患难的人,是否能够经受共富贵的考验?怎样的遭遇,使武则天在权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又是什么促使她开始新的权力之路?
杀鸡骇猴
李治自从陪着武则天回了趟娘家之后,回到洛阳就开始生病。这是李治第一次风疾发作,当时太子李弘才只有八岁,而武则天平时就有帮李治处理工作的经验,所以在他病重,“目不能视”的时候,武则天自然要为亲爱的老公分担一些义务。
武则天虽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宠爱,但是在当武才人的近十年时间里,为了获得李世民的欢心,她事事以李世民为楷模,将他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下了不少功夫,储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后来武则天在争取皇后之路上,又使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有了很好的结合。
就这样,武则天对于丈夫交给自己的工作处理得像模像样,李治对她的工作能力越来越欣赏,在身体不适的时候更是放手让她去干。
风疾是李唐皇室的遗传病,李治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得这个病死的。这个病虽然不会让人立马就死掉,但是在当时就相当于慢性癌症,只能慢慢养着。在病发的时候会出现头痛眩晕、抽搐、痉挛、肢体颤抖、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步履不稳,甚至晕厥、半身不遂等症状。
自从第一次发病之后,李治就再也没能完全摆脱风疾的困扰,这给了武则天越来越多接触国家最高权力的机会。
本来当上皇后是武则天的最高目标,但是当她开始真正接触最高权力之后,她仿佛发现了另一片新天地,并且在这片新天地里越来越沉醉,心里的野心也逐渐萌发。
在武则天的权力欲望越来越膨胀的过程中,李治的心理也渐渐起了变化。当他发现原本乖巧的妻子,俨然已经在朝中培植了一股和自己相抗衡的势力的时候,他的内心开始失去了平衡。
皇帝的心理变化通常是政权走向的风向标,当李治的内心失去平衡的时候,有一个人正好撞在了枪头上,这个人就是打响拥立武则天革命第一枪的李义府。
李义府由于在拥立武则天过程中的出色表现,被委任为中书令,并且极力撺掇武则天修《姓氏录》,可以说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
李义府虽然文采很好,李世民还招过他编《晋书》,但是很多时候人的品性和才华是不成正比的,显然,李义府就是这么个人。
当初他投降武则天的原因就是他干了坏事,面临着被长孙无忌发配到老少边穷地区的命运。在他抱稳了武则天这棵大树之后,他又旧病复发,干了不少仗势欺人的事。
有一次,他视察监狱,看见一个女犯人长得漂亮,就色胆包天地把这个女犯人给弄到家里当了自己的小妾。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里面关押的都不是一般罪犯。他做这件事的时候又没有跟大理寺的主要领导人打招呼,这大理寺卿发现监狱里少了一个犯人后,吓得不轻,立马就上报给了上级领导。
这个重大工作事故,上报之后,上级部门立马组织专人进行调查。李义府情急之下就把当初那个帮他放出女犯人的大理寺丞杀人灭口了。
于是乎,案件进一步升级为朝廷官员的命案,当然经过调查,谁都知道是李义府干的,但是又没有多少人敢说。
其中有个叫王义方的御史也为此事很纠结,如果对此事视而不见,良心和职责上过不去;但是要管的话,又怕惹祸上身,谁都知道李义府是李治和武则天身边的大红人。
这个时候王义方的老母亲站出来对儿子说:“孩子呀,你既然当了这个官,就要报效国家。如果实在因为这个事情而丧命,那也是尽忠而死,可以成就一生的名声。你不要担心我被连累,能够为此而死的话,我死而无憾!”
受了母亲鼓舞的王义方,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就上书要求严惩李义府。谁知道李义府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使王义方得了个诋毁朝廷大臣的罪,被贬为莱州司马。
这件事情之后,李义府更加嚣张了,不仅自己横行跋扈,连他的儿子、女婿也干起了卖官鬻爵的勾当。李义府的行为让比他资格老的宰相杜正伦心里很不舒服。某一天,两个人竟然在朝廷上公然大吵起来。
这个杜正伦也是李治提拔起来的,没办法李治就将两个人都贬到地方去了。可是没过多久,出于当时斗争的需要,李治夫妻又把李义府找了回来,回来之后的李义府更加变本加厉,没过多久就把一个朝廷官员给逼死了。
原来这个李义府抱上武则天这棵大树之后,虽然表面很嚣张,但是心里还是有些自卑,他也面临着武则天一样的问题——出身不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李义府决定改家谱,于是他就找到了出身赵郡李氏的李崇德,想让他把自己给加到赵郡李氏的族谱里面去。
李崇德看到李义府权势正盛,也想巴结巴结他,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个事,把李义府的名字写到自家家谱上了。后来李义府被贬到地方去了,李崇德觉得他已经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又把李义府从家谱里面除了名。
对于睚眦必报的李义府来说,这个耻辱如何忍受得了?因此,他一回到台上,就给李崇德安了个罪名,把他抓起来,逼死在监狱里。这么大个事,李治也没有追究李义府,于是他开始觉得自己是皇帝夫妻的元老功臣,不管自己干什么坏事都有人罩着,胆子越来越大。
公元663年的时候,李义府想让祖先也沾沾自己的光,就大张旗鼓地改葬祖父。让附近七个县里都要给他派出一定数量的义务劳工,有个县里县官比较惨,没有凑够人数,又想巴结李义府,就自己亲自上阵。这平时当惯了县老爷,突然劳动强度过大,竟然就这么给累死过去了。当然这个事也没伤到李义府半根汗毛。
李义府的权力都是因为他是李治夫妻革命的排头兵,但是后来李治和武则天之间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李义府却没有察觉到,仍然以为自己抱紧了武则天的大腿,就能够永享富贵,甚至在李治面前也不知道收敛。
有一次,李治对李义府说:“爱卿啊,我听说你家里那些儿子、女婿们做事太不谨慎,搞得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回去呀,你也好好管管他们,不要闹得满城风雨的,影响不好。”
听皇帝这么说,李义府不仅不赶紧认错,反而很嚣张地反问皇帝:“这事您听谁说的?”李治脾气再好也生气了,便气愤地道:“你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管我从哪听来的!”
本来一般人看到皇帝动怒了,赶紧跪下认个错也就完了,但是李义府,竟然在皇帝说完话之后,一句话都没说,把皇帝搁那,扬长而去。
这下可把李治彻底气坏了,觉得他完全是被武则天惯坏了,现在竟然连自己都不放在眼里。于是就动了修理他的念头。
惹怒了皇帝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没罪都能给你安一个,何况李义府本来就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
没过多久,他果然又惹出乱子来了。某一天,他又异想天开,找来一个阴阳术士到自己家里看风水。这术士就说这他家里有不祥之气,他自己也有牢狱之灾,需要积钱二十万缗来消灾。
这么多钱,李义府当然习惯了找个人替他出,在心里盘算了一番,李义府把眼光瞄向了长孙无忌家。长孙无忌和他的儿子、孙子都被发配到岭南,死的死伤的伤,等到李治赦免他们的时候,只剩下一个孙子长孙延历尽艰辛回到了长安。
李义府找到长孙延,让他给自己出七百缗的钱,就让他做个从六品的司津监。卖官鬻爵的事他干得多了,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对李义府十分不满意的李治,在接到弹劾之后,立马就派人审讯了李义府。
审讯之后,除了勾结罪犯子弟之外,前尘往事也一并被牵连出来,数罪并罚,自己被除名流放,儿子、女婿也分别流放到各地。
李义府是武则天一手提拔上来的,他与许敬宗两人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一人在中书省管政策的出台,一个在门下省管人事安排。
虽然他劣迹斑斑,但是对武则天忠心耿耿,他的死去,是李治与武则天矛盾的开始,对正在致力于谋求权力的武则天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里外不是人
李义府事件,是武则天夫妻关系出现危机的标志。武则天在当上皇后之后的行为渐渐在李治心中起了反应,武则天再也不是那个善体人意、温柔乖巧的妻子了。她不仅在眼中闪烁着对权力的渴望,甚至开始监视起自己的行动来。
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就像当初的长孙无忌一样,让李治感到自己的帝王权威被限制,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这种感觉在经过长期的发酵之后,终于在一次厌胜(巫蛊)事故中爆发了。
公元664年,武则天请道士郭行真到宫里做厌胜之事被太监王伏胜揭发,这彻底刺激了李治的愤怒情绪。于是他找来西台侍郎,宰相上官仪秘密商议废后的事情。
上官仪说起来和武则天还能攀上点关系,他的导师是武则天的堂舅杨恭仁,当然后来他的孙女上官婉儿更是成了武则天的心腹。
上官仪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被时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的杨仁恭看重,推荐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结果以“对求贤策”、“对用刑宽猛策”二策中进士,成为弘文馆直学士,后来又升任秘书郎。
高宗即位后,上官仪被任命为太子中书舍人后来又被任命为都讲令侍讲,中书侍郎等职。到龙朔二年(公元662年)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官至宰相。
上官仪擅长诗词,而且他的诗词风格华丽,绮丽婉媚,在宫廷里十分流行,一些士大夫纷纷仿效,一时间形成了所谓的 “上官体”。
上官仪是个典型的文人,平时就有些恃才放旷,招致一些同事的厌恶。这次高宗来找他商量,他觉得皇帝这么看重自己,那肯定得尽心尽力,于是连斗争形势都没有看清楚的他,就极力跟李治说:“皇后早就不是当年的皇后了,现在呀,她行为很专横,都快骑到您头上去了,真是让海内臣民很失望,应该废了这个皇后以顺应民心。”
本来李治和武则天只是夫妻之间吵架,李治虽然对武则天最近的表现不满意,但是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两个人的矛盾也没有达到真正要离婚的地步。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李治只是萌生了废后的念头,并没有像当初废黜王皇后那样坚定。普通夫妻之间的家务事都不好管,何况是帝后夫妻,但是太过书生气的上官仪对此显然没有经验,也没有觉悟。
李治和武则天一起走过了这么多风风雨雨,两个人的感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割舍的,所以在内心深处李治并不想这么绝情。
他叫上官仪来,也许只是商量商量。一般人家都是劝和不劝分,没想到上官仪上来就说这么一番话。这让李治有些始料不及,于是两个头脑发热的人一合计,李治就让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
武则天还是小昭仪的时候,就在宫中布满了眼线,到现在她的特务网络已经非常发达了。所以这个事情很快就传到武则天的耳朵里去了。
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武则天第一反应当然是震惊,这可以说是她当皇后之后,面临的最大危机。虽然自己早就不是那个完全依附于李治的小昭仪了,但是李治要是真想废掉自己,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慌乱之后,武则天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她仔细思考了自己与李治之间的问题。她觉得两个人之间并没有真正走到那一步,前思后想之下,她决定再打感情牌。
于是在李治和上官仪还没有进一步行动之前,武则天就找到了李治,先是向李治说明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爱,属于用心良苦;继而又回忆起当初两人同甘共苦的甜蜜时光。
这一番声泪俱下的表白之后,李治的心就软了,甚至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于是当武则天委屈地责怪他为什么不念夫妻情义要废掉自己时,李治竟然不知所措地说:“其实我不想这么做的,都是上官仪怂恿我这么干的。”
就这样武则天又一次轻松地化解了危机,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李治再也没有重提过废后的事。当然对于上官仪这个挑唆犯,武则天不可能轻易放过。
没了李义府,还有许敬宗,铲除上官仪的事让他去办再合适不过了。许敬宗果然没有辜负武则天的期望,生生给上官仪弄了个谋反的罪。
上官仪曾经当过废太子李忠的谘(zī,同“咨”)议,属于有历史污点的人物,于是乎顺理成章地把谋反的帽子扣在上官仪的头上。
大逆不道的上官仪被处死,家人也受到牵连,根据情节严重情况处以不同程度的处罚。这个时候,他那聪明绝顶的小孙女上官婉儿还是个小婴儿,也被没入掖庭,做了宫里的下等服务人员。
虽然废后危机被成功地化解了,还顺便把上官仪和李忠送上了西天,但是武则天却丝毫高兴不起来。
为啥呢?
因为这件事让她没有安全感,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本来她以为坐稳了皇后,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她现在发现皇后的权力是那么的脆弱,只要李治心里稍微发生点变化,自己可能就被打回原形。
原来皇后也是一个弱势群体,武则天在心里抱怨。
上官仪事件看似就这么被翻过去了,帝后又重新恢复了和谐的夫妻关系,但是在武则天的内心已经悄悄发生过一次强震,她开始为自己的权力寻求更多的保证,皇后的位子已经不再能满足她的胃口。
泰山封禅
上官仪事件过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武则天向李治提出垂帘听政的要求。
垂帘听政一般是太后干的事,而且是针对年纪太小没有执政能力的小皇帝而设置的。武则天这么做,不是鄙视李治吗?李治不是三岁小孩,这么过分的要求他能答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