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元璋发迹史
3745300000020

第20章 对穷寇赶尽杀绝(2)

王保保快崩溃了,他知道再这么下去,不用交战,自己就输了。所以,一定要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

王保保派出一千骑兵偷袭,他们从一条小路绕到明军的侧翼,应该说,偷袭是有效果的。只要是正常人,突然遇到敌人偷袭,都会恐慌。明军也不例外,别说士兵,一些将军也惊慌非常,导致敌军攻入了内营。这时,如果主帅也慌乱的话,后果是致命的。幸运的是,徐达是一个高素质的统帅,因为他自己也是个偷袭高手。

徐达听到外面大乱,没有像平庸的元帅一样拔腿就跑,相反,他非常平静,竖起耳朵静听,随后,断定这不过是一支小规模的偷袭队伍。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后,徐达立即上马,拔剑来到骚乱的地方。士兵们看到主帅亲临现场,顿时镇定了不少,连主帅都不怕死,我们还怕什么,杀,杀退这帮狗日的。结果,把这支偷袭的元军打了回去。

临危不乱最能显现一个主帅的素质,徐达名副其实。

王保保以为这么一搞,明军应该低调许多。可惜,他的对手是徐达。徐达一如既往,继续骚扰。王保保很痛苦:徐达,你有完没完。

吵吵闹闹了许多天。一天深夜,忽然非常安静。突然的安静往往比骚扰吵闹更恐怖,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暴风雨来临之前往往静得可怕。但是元军实在太累了,无法抵抗住睡眠的诱惑。

元军呼呼大睡的时候,徐达正在深夜里点兵。有人会问,徐达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出兵,一方面是后面的部队已陆续到了一些,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敌军以逸待劳,贸然攻击只会不利,所以徐达先采取骚扰战术,让敌军疲惫,然后再攻其不备。

王保保十万大军占据有利地势,而自己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加上粮草有限,所以绝不可以跟王保保玩持久战,应该逮住一个好机会,杀得敌人措手不及。

事实证明,徐达的判断是对的。十万大军偷袭那是什么概念,简直就是秋风扫落叶,元军还在睡觉的时候,脑袋就已经被切了下来。有些元军刚反应了过来,正准备穿鞋子逃跑,一支利箭飞了过来,元兵们一个个倒地。十万磨刀霍霍的人砍十万睡梦中的人,结果不用想象,虽然肯定有很多元兵惊醒过来,但来不及了。

王保保的十万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元廷的两个王爷被擒,接近两千的文武大臣被俘获,至于成为俘虏的士兵高达八万五千人。战果太辉煌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发现王保保。

王保保是不是被砍死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功德也算圆满。但情况不是这样的,王保保居然逃跑了。这位老兄可能有晚睡的习惯,敌军偷袭的时候他好像并没有睡觉,所以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立刻找了一匹快马,抱上自己的老婆孩子,逃得无影无踪。

王保保确实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情况如此危急,依然将家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由此,我们也理解了,为何他比徐达差了一两个档次。在他心目中,自己和家人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军队。

接近九万人被俘,王保保能够单枪匹马带着家人逃出来,这种好男人千古难求。

王保保带着家人跑到黄河边,再次发扬自己惊人的求生本能,找了一根木头,带着全家过了河。了不起的男人!

徐达完成了任务,歼灭了王保保。而李文忠的任务是赶元顺帝,不过这个元顺帝很顺,李文忠还没来,他就自己买了一张也不知道是去天堂还是地狱的门票。皇帝死了,大家化悲痛为力量,决定坚守应昌,拒李文忠于千里之外。豪言壮志,可惜,李文忠仅用一天时间就攻下了应昌,北元的朝廷被李文忠一锅端了,元顺帝幸亏死得早。

就像徐达没有抓住王保保一样,李文忠也没能抓住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看来,要想成为大人物,必须具备两种技能之一,要么会杀人,要么会逃跑。如果两种技能都擅长的话,那就天下无敌了。

肃清北元

过了黄河以后,王保保又是一条好汉。两年来,他一直过得很低调,甚至有些猥琐,其实这段时间他一直纠集力量。

两年后,王保保又现身了。明军的大部队已经撤离边境,元军又开始活跃了,他们先后占领了甘肃、宁夏、东北等大片地区,并将这些地方作为自己的据点,不断地向明军发起进攻。他们采用游击战术,你们人少我就欺负,你们人多我就闪。你们没有防备我就射暗箭,你们秣马厉兵我就藏起来。蒙古兵再次发扬他们打砸抢烧的作风,边境的百姓苦不堪言。

朱元璋很愤怒,老朱是贫苦家庭出身,老百姓的痛苦就是老朱的痛苦。老朱问大臣们:怎么办?

大多数人都说打,徐达也认为应该打,而且应该往死里打,一次性解决北元政府,把他们全部都杀光问题就解决了。

应该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彻底解决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过,也有人不同意,这个人是刘基。他不同意并不是因为他预知后事,理由很简单也很朴实:北元是瘦死的骆驼,而且王保保虽然是个常败将军,但这个人很有毅力,屡败屡战,所以也不能轻视,我们劳师远征,想要一次性解决他们恐怕不现实。

是的,刘基的意思是不太现实。朱元璋本来也是跟刘基一样的看法的,但刘基说出来以后,他反而不赞同,他说要打,堂堂中华民族怎么能任由这帮野蛮人欺负。朱元璋是个很特别的领导,以前支援刘福通的时候,刘基不主张,朱元璋明知刘基说的对,却偏要支援。所以,也许朱元璋跟刘基的关系并不是像后人想象中的那么好。

这次朱元璋调动了十五万大军,仍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每人领兵五万,分三路出发。

徐达是中路,经过雁门关攻打和林。中路军还有一项任务,大肆宣传要把北元皇帝和王保保赶出蒙古,这招叫引火烧身再灭火,徐达的意思是想让中路军变成元军的活靶子。只要元军过来袭击的话,徐达便大开杀戒。李文忠的东路军出居庸关往和林的方向靠近,目的是庇护中路军,只要中路军和元军交战,李文忠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杀出来。

冯胜的西路军主要是干嘛的?朱元璋没有给他什么任务,只要你带着五万人在沙漠转悠就行了,这样就起到了疑兵作用,令敌人云里雾里,不知道明朝派了多少人马过来。换句话说,这次出征,冯胜是一个配角,对于这个自负的将领来说,这确实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朱元璋是个高明的军事家,在出征前,他让主将自己挑选先锋。徐达选择了一个叫蓝玉的年轻人,由于蓝玉是常遇春妻弟,所以有人怀疑徐达是不是任人唯亲。当时很多人不满,因为大家觉得这一战就是抢功啊,你选以前老搭档的妻弟,大家心里不服啊!如果徐达真是这种人的话,也不会成为明朝第一名将,事实证明,他很有眼光。

李文忠选择韩政为先锋,韩政这人史书上记载比较少,他曾经是一支起义军的统帅,后来率众归附朱元璋。这个人虽然能力不是特别突出,但为人稳重,资历也比较老。

失意的冯胜选择了失意的傅友德,傅友德怀才不遇,一直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虽然也经常打胜仗,但总是担任次要角色。冯胜选择他,或多或少跟自己的心境有关系。

然而,老天不负有心人。这次不怎么成功的北伐,因为冯胜和傅友德的出色表现划上了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

三路军三种命运

中路军进入山西境内后,徐达让蓝玉率领骑兵先出关,勇猛的蓝玉给了王保保一个当头棒喝,在蒙古境内的野马川击溃王保保。王保保再次逃跑,这次是带兵逃跑,说得好听一点便是撤退。

战场上,蓝玉跟常遇春一个性格,也是穷追不舍,在土剌河附近又击败王保保,王保保只能继续撤。这看起来很像是诱敌深入,事实还真是这样。接连两次胜利让徐达和蓝玉都产生了轻敌情绪。

其实,这还真是王保保的策略。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清楚自己打仗不如徐达,所以决定用计。王保保在内蒙古北部一个叫岭北的地方设下埋伏,通过诈败的方式一步步将明军引到这个地方,然后打算一举歼灭。蓝玉并不是一个李逵式的人物,他虽然很渴望歼灭王保保的军队,但并没有轻易地钻进圈套里。

相反,蓝玉下令停止前进,等到徐达的大部队。可惜,徐达打了一辈子胜仗,终于头脑有些不清醒了。其实,也不能怪徐达,他和王保保交手几次,王保保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徐达钻进了敌人的埋伏圈,当明军进入岭北后,伏兵四出,明军惨败,死伤过万。王保保决定一举歼灭徐达的军队,如果徐达全军覆没,也许一世英名真会毁于一旦。幸好,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

在无比凶险的情况下,徐达再次变成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名将,临危不乱,力挽狂澜。终于带领军队安全撤出,并以大无畏的精神和严密的防御工事阻挡了王保保几十次的猛攻。虽然战事失败,但毕竟保存了主力,没有铸成大错。中路军的另一支由偏将军汤和率领,汤和的情况更糟糕,在宁夏断头山被元军击败。以朱元璋的标准,肯定要对中路军失望了。

东路军的情况要稍好一些,但也让人比较失望。李文忠在到达内蒙古一个叫口温的地方后,元军纷纷逃跑,留下大量牛羊辎重,刘文忠让韩政看守辎重,自己率领轻骑兵追赶敌人。李文忠跟徐达犯的是同一个错误,都觉得元军现在是一群废物。轻敌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李文忠追到阿鲁浑河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元军。不过,这些元军好像忽然变得杀气腾腾,完全不像残兵败将。这支元军的将军是蛮子哈刺章,也是一个人才,虽然他照抄王保保的技术,但确实起到了作用。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打吧!这一打就打了好几天,令人吃惊的是,这种情况下,李文忠还打败了元军,杀敌过万,当然自己人也死了不少。李文忠也是个性格非常强硬的人,如果这么回去了他心里会非常不爽,跟自己预期的目标隔得太远。所以,一定要继续打。

大家都本着见好就收的原则,当然不希望再打。这时,李文忠站起来,以非常强硬的姿态说,一定要打。一直打到外蒙古的称海,蛮子哈剌章也是个很野蛮的人,碰到李文忠这种人算是服了。

李文忠追得太过分,最后元军也火了。各路元军纷纷集合起来,准备和李文忠来个生死大决战。看到这架势,李文忠知道做人不能太绝,还是回去吧!要回,也绝对不能跑回去,那样太丢人了,来的时候狂追猛打,回去的时候脚底抹油,不是李文忠的风格。

李文忠有勇有谋,一路上故布疑阵,元军实在被这个人打怕了,所以不敢偷袭。李文忠就这么大大方方从元军的眼皮底下回去了,了不起,赞一个。虽然李文忠没有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也不能说空手而归,至少抢了不少东西。

那个本来是打算充当花瓶的西路军喧宾夺主,成为这场北伐的真正主角。

西路军到达兰州后,冯胜觉得太无聊,五万人聚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多没意思,又没美女。冯胜对傅友德说,反正现在也没啥事,我给你五千人,你去外面逛逛吧!碰到元军就杀,碰到财物就抢,总之,别空手而归就行。

五千人虽然不多,但总算可以自主指挥这些兵了,傅友德终于做了一个小舞台上的主角。

傅友德带着五千人打到西凉(今甘肃武威),击败元将失剌罕。这是第一捷。

随后,傅友德又进攻永昌(今属甘肃金昌),大败北元太尉朵儿只巴,歼敌数千。二捷。

傅友德这两仗打得相当漂亮,虽然不是什么大的胜利,但己方损失相当小。冯胜看出了傅友德的潜力,将更多的兵力交给他指挥,给兵就是给力,傅友德更加放手地打。他带兵来到今天甘肃酒泉那地方,活捉了北元平章,斩首四百多级。三捷。

傅友德多年来不得志,这时终于逮到一个机会,就像疯子一样,看到元兵就打。碰到这么一个会打仗的疯子,元军都吓怕了。这时,傅友德是寻找敌人,到处找,因为元军听说他的名字就四处躲。元将上都驴很倒霉,因为他被傅友德找到了,上都驴全军覆没,赶紧举起双手。这是第四捷。

随后,傅友德攻进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守将伯颜帖木儿听说他来了,直接开城,举行欢迎仪式。五捷。

不久,傅友德在别笃山碰上北元岐王的主力军,见面之时,傅友德没有废话,打。一战下来,击败元军几万人,抓捕文武官员27人,岐王一人孤身逃走。六捷。

之后,他又领兵追到瓜洲、沙州,再次大败元军,俘获岐王金银打印以及无数的牛羊马匹。

从五月一直打到十月,不能再打了,因为战利品已经堆积如山,总不至于一把火烧了吧!所以只好满载而归。

这场北伐西路军为大明朝争取了足够的面子,傅友德几万大军居然在北元境内长驱直入,让蒙古人胆战心惊。朱元璋虽然没有彻底消灭对手,但对手也终于意识到大明朝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对手,双方因此陷入僵持状态,给边疆带来了十几年的和平。

和平是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