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给年轻人的财富管理课
3746100000030

第30章 钱是赚不完的,发达后要懂得回报社会(2)

对于弱势群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关心,不能因为他们有残疾或者其他劣势,就不给予足够的尊重。相反,对于弱势群体的态度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作为企业的领导人更应该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商,这直接影响你的企业在公众之中的形象。

成功者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

李嘉诚当了 50多年的老板,对于管理、领导有深切的体悟,从容应对生意上错综复杂的关系,经受激烈市场竞争的考验,其中有什么成功经验呢?李嘉诚这样回答:成功没有绝对的公式,如果能依赖某些原则的话,能将成功的希望提高许多。

李嘉诚曾经以“管理的艺术”为题发表演说。他强调:“我不敢和那些管理学大师相比,我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在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识和学问,管理有没有艺术可言?我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的确,每个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看法,总结出一些大的原则。李嘉诚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生意经。李嘉诚说:“正正当当做一个商人是不容易的,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个人没有原则,从一个不正当的途径去发展,有的时候你可以侥幸赚一笔大钱,但是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同时后患无穷。”

对一个生意人来说,可以失去一切,但是不能失去信誉。一个有信誉的商人,即使破产了,也能凭借以前的客户关系重新搭建销售网络,凭借良好的商业记录从银行贷款。成功的商人,一般都会把信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商业活动中不做任何违背信誉的事。不聚小流无以成江海,李嘉诚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此。

在经商过程中坚持灵活变通的原则,因地制宜,是李嘉诚一直以来的成功之道。此外,在其他方面,李嘉诚也坚持自己独特的做人做事原则,学会照顾他人的利益,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无疑增加了他在商业上建功立业的成功机会。

“人一生中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所以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是李彦宏在2008年北大毕业生典礼上给学弟学妹们的第二条忠告。专注,是李彦宏在业界最为人称道,但有时也是颇受争议的一点。但不管外界怎么评论,李彦宏始终坚持他对搜索技术的虔诚之心,在很短时间里,百度从 1999年创业时的 120万美元、7个人,迅速蹿升到资本过千亿人民币、员工数千。

“在人生选择道路上,每个人都时时刻刻面临着一些选择,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我相信搜索将对网络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我的理想是‘为人类提供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方法’,至今未变。”李彦宏这样评述自己的性格。

正是李彦宏知道自己应该坚持什么,应该舍弃什么,不盲目地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而是专注自己的强项,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才将百度逐渐带入辉煌。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经商取利,无可厚非,商人毕竟也不是什么慈善家。我们不能强求社会上到处都是雷锋,官员个个都是焦裕禄,但是做一个既追求自身利益而又不损害他人利益的人,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惜“金钱至上”的原则被很多人追捧,连最起码的做人的良知也被丢弃,更不用奢谈什么社会责任了。如果商家只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的话,那么三鹿集团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从一个白手起家的小作坊,一路上筚路蓝缕,发展到一家品牌价值 170多亿人民币的大型企业,抛弃了社会责任,自戕、自贱,终致自绝,巍巍大厦便在千夫所指中轰然坍塌。

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生意,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底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食等,这些都是他们做人的底线,他们把尊严看得比官位还重,他们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在高官厚禄的诱惑面前,在个人的生命与爱国情怀面前,他们恪守住了自己的底线,还赢得了人们的颂扬和尊重。

商人赚钱,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钱是不能赚的。比如,违法的生意不做,伤害天理的生意不做,破坏信誉的生意不做。李嘉诚认为,经营企业的主要动机是盈利。传统的儒家思想推崇道德标准的作用,而今天很多商业管理课程则强调效益和盈利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这两种有着明显冲突和矛盾的取向都是不完整的,做人跟做生意一样,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原则。诚信,就是商人必须恪守的一个底线,要知道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获得社会的认可是另一种财富

商人对钱的看法往往十分一致,但李嘉诚却不同,他长期以来怀着这样一种思想,钱来自于社会,更应该用于社会,他非常注重社会公众对他的认可。李嘉诚认为:“一个人发了财,不应该只顾自己的挥霍,也不应该做守财奴,更没有必要把财产遗留给自己的子孙!而应该为社会多做一些公益事业。把多余的钱分给那些残疾及贫困的人。特别是要用在教育和医疗方面。”一个企业家拼搏的动力最重要的是来自肩负的社会责任,来自要为社会多做贡献,来自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事业成功后的李嘉诚,为社会、为故乡做贡献,明确无误地告诉世人,李嘉诚不但善于创造财富,还敢于向社会贡献财富,他是能够担当重任的人,也有能力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从商业角度看,李嘉诚的善举是他在商业活动中的无形资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无形资产要比有形资产更宝贵、更具有价值,是他另一笔可观的财富。

早年的香港商战中,不少房地产商置自己的正业于不顾,将用户缴纳的楼花首期(款)物业抵押用以获得的银行贷款,然后悉数投放到股市,大炒股票,以求牟取暴利,这种做法无疑加大了房产开发的风险,导致后来爆发了香港著名的“银行挤兑风波”,那些铤而走险的商人最终受到了经济规律的惩罚。

李嘉诚与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不同。当年,李嘉诚从事房产的开发是有原则的,他十分注重自己公司的公众形象,以期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例如,1977年中期,李嘉诚曾购入 15万平方英尺的大坑虎豹别墅的地皮。他购得地皮后,在上面建起了一座大厦。可是没想到,李嘉诚在征求游客意见时,游客居然对这座大厦持否定态度,批评大厦与整体别墅风格不一致。李嘉诚考虑再三后决定:停止在该地大兴土木,尽量保留别墅花园的原貌。虽然此大厦的建造使李嘉诚损失了很多金钱,但却赢得了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认为李嘉诚是一位对社会负责任的商人。

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注定做不了大买卖。一个乐善好施的人,能博得他人的信任和拥戴,反而能广结善缘,所以生意能做大、做久。李嘉诚历来对社会公益事业鼎力捐献,无论对当地社会,还是对大陆,都坚持这个原则,对待他人和社会从不吝惜自己的金钱,广施恩德,赢得社会的广泛好评。因此,他在商场上资源丰富,游刃有余。

李嘉诚也是个道德至上的人,他的每句话几乎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不给他人难堪,给予他人最大的尊重,他承诺过的事也都绝不是应付的话,堪称道德楷模。一次在谈及捐赠情况时,李嘉诚说:“一个人生活其实很简单,需要的钱不是很多的,曾有人问我一共捐出了多少钱,我说我一向没统计,大抵有几十亿,也可能没人信。 ”

听了李嘉诚的回答,一些不知情的人会认为他是沽名钓誉,归根结底不过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然而,总有人是了解实情的。李嘉诚专职负责捐赠事宜的私人秘书梁茜琪女士对此事最为了解,她的回答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她曾深有感触地说:“李先生的捐款与别人完全不一样,他的不一样在于别人在捐出款项以后,所考虑和关心的仅仅是其善举为不为社会所知;而李先生考虑的是捐出款项之后问题是否解决了,他的捐赠是真正发自内心的。”

道德规范是构成领导伦理的基础。丧失了道德的领导必然会丧失他人的信任。要想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就必须确定自己的道德底线,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李嘉诚在商场上成功后,没有捂紧自己的钱袋,而是捐赠大量财物来兴义举,做善事。他的这一善举在中国社会广为流传,给他的商业事业带来了巨大收益。因此,无论自己在生意场上是否顺利,他都将对社会的责任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他知道,社会的认可是一个企业的坚实后盾。

有正当的财富,也要有正确的财富观

李嘉诚在出席中央电视台《名人面对面》节目时谈到的“理财观”时说: “‘富贵’两个字,它们不是连在一起的。其实有不少人,‘富’而不‘贵’。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受到关怀。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

一个人只有摒弃过时的财富观念,用新的财富观念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生。这样在我们得到金钱财富的同时,还赢得了自身及内心灵魂的升华,从而才能拥有受人敬仰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尊重,创造出非凡的人生奇迹。每一位走向财富顶端的成功人士都是以正确的财富观为引导,创造出属于他们的人生奇迹。

在谈到财富观时,马云曾说:“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而是要将钱看‘轻’,一个人头脑里想的全是钱,那他成不了大事。”而如今的马云也常回忆自己当老师的那几年,马云对待财富的方式与他人不大相同,在他看来用钱帮助更多的人就业要比自己独自享受财富更有意义。

同样,在教育界创造财富传奇的俞敏洪也用自己的财富回报社会。新东方似乎已成为一个代言,也是一项巨大的财富。俞敏洪在回报社会的财富中还包括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用自己艰难创业的经历,面对失败时的勇气和信心,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热忱都为我们当代年轻人带来了精神鼓舞,也帮助一大批年轻人重新确立了对人生、对理想、对财富的正确态度。“我这辈子什么都可以离开就是不能离开讲台”,“从自卑走向自信的人是真正的自信,从一开始就盲目自信的人其实没有自信”,这些俞敏洪语录是更大的社会精神财富,也是一种对财富观更深层次的延伸。

而牛根生“己所欲,施于人”的财富观虽然是对孔子名言的不同理解,但彰显了一个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其人生信条应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己无力为社会做贡献创造财富,但要有一个“不为社会添麻烦”的正确财富观,而不是“我不富,你们谁都别想富”的仇富心理。发达了要懂得知恩图报,回馈社会,尽到责任。个人的满足只是一种狭隘的小快乐,回馈社会才是一种大快乐。这种大快乐是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牛根生做到了这一点。

这些伟大的企业家对财富的理解和认识可谓精益求精,他们对财富的支配做得也是井井有条,可圈可点。歌德曾说:“只有那些理解财富的人才会致富。”对待财富的不同支配方式,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道德、修养、性情和品位。财富的产生绝非是哪一个脱离社会和他人独自创造的,即使是你用自己的智慧独立自主创新所获得,那也是踩着前人智慧的肩膀。因此倾力回馈社会理所当然,如果还固守着传统财富观念不放,便会像卡耐基所说那样,“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无论是在单位、公司、企业或是经商,做什么工作都可以达到取财和赚钱的目的,正常渠道得来的财富不会遭到任何人的反对和干扰,但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大家都在努力工作,可是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靠自己的权力、后台毫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到 10倍、百倍甚至更多的报酬。每个人都有个心理平衡,干活的拿不到多少钱,不干活的拿很多钱,如果一旦整个社会都出现这种不均衡、不合理的现象,恐怕不仅一个公司秩序会混乱,甚至整个国家都会大乱;更有甚者背着良心拿黑钱,完全不顾别人的死活。一个商人如果也这样为富不仁,恐怕难以得到社会认同,也难以把生意做大,走得更长远。

作为一个商人,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做生意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同时还需要兼顾对社会、对顾客的使命感,商人必须努力坚持走一条正途,产品质量有保证,对顾客服务周到,不做违法违心的事,并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才能将事业做得更长久,财富也会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