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主要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
他是个老人,独自驾了条小船,在墨西哥湾流捕鱼。出海八十四天了,连一条鱼都没有到手。前四十天,还有个男孩跟着。可是一连四十天都没捕到鱼后,孩子的父母就说,这老头真是晦气,倒霉透顶。孩子听从吩咐,上了另一条船,第一个星期就捕到了三条好鱼。
——《老人与海》
他观察着鳟鱼怎样迎着水流保持稳定,许多鳟鱼待在水流湍急的深水处,透过玻璃一样凸张的水面,它们看上去稍稍有点变形。在木头桥桩阻力的作用下,平坦流畅的水面皱起水波。大鳟鱼都待在水潭的底部,尼克刚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后来他看见了它们,它们看上去像是要把自己固定在底部的沙层上,水流把沙子砾石冲出一股股荡起的迷雾。
——《乞力马扎罗的雪》
那年夏末,我们暂宿于一个村庄的农舍里,目光越过河流及平原,望得见群山。河床上裸露出的鹅卵石和大圆石头,在阳光下晒得又干又白。河水清澈,水流湍急,深处的水蓝汪汪的。部队从农舍旁走过,沿大路前行,身后荡起的尘土纷纷扬扬落在树叶上,连树干上也积满了尘埃。
——《永别了,武器》
在山洞里,罗伯特·乔丹挨着炉火坐在角落里一只蒙着生牛皮的凳子上,听那女人说话。她正在洗碗碟,那姑娘玛丽亚把它们擦干净,放在一边,然后跪下来放进当作柜子用的壁龛里。“真怪。”那女人说,“怎么聋子还不来?一小时以前他就该到了。”
——《丧钟为谁而鸣》
我们驶进位于高地另一侧的城市,两侧绿树成荫的公路灰尘扑扑地陡然上升,然后下降,穿过老城墙外人们正在建设的新城区。我们路经斗牛场,这是一座高大的白色建筑,在阳光里显得很结实,我们接着从一条小巷驶进大广场,在蒙托亚旅馆门前停下。
——《太阳照常升起》
罗杰望着面前的路,他驾车在这条路上跑,这辈子也不知跑过多少回了。只要一看到那不绝向前伸展的路面,就知道是这条路,两边有沟渠,有森林,有沼泽。路还是这条路,只是今天车子换了,坐在身边的人不同了。一想到这里,罗杰觉得先前的那种空虚之感又涌上心来了,他意识到这必须压下去。
——《那片陌生的天地》
这个胆小鬼曾一度勇猛非凡,技艺高强,到斗牛季节他第一次作为正式剑刺手出场时,小肚子就被牛角狠狠地戳了一下,负了重伤,从此便成了胆小鬼,不过仍然保留着走红时的许多豪爽的派头。
——《世界之都》
作家小传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奥克帕克。他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也是第一个儿子。他的父亲克莱伦斯·爱德蒙兹·海明威是一名内科医生,毕业于奥柏林大学,喜欢打猎、钓鱼、在森林中露营。他的母亲曾经是一名歌剧演员,是一个颇具天赋的女低音,后来因为患有眼疾,无法承受舞台上的强烈灯光,被迫放弃了歌唱事业。
海明威不到1岁时,家人在密歇根的瓦隆湖建造了一所农舍。夏天里,海明威常常跟着家人到这里度假,他的童年基本在这里度过。小时候,他喜欢读图画书和漫画,还喜欢模仿故事里的不同人物。
海明威的母亲希望他能在音乐上有所发展,海明威却喜欢像父亲那样,拿着猎枪进入山林里,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呼吸。这个爱好一直保持到晚年,他甚至为了和大自然更亲密地接触,深入到荒无人烟的山林中旅行。
1913年,海明威进入中学学习。在学校里,他在英语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曾经为两个文学报社撰写文章,升入高中后,他还成为学报的编辑。高中毕业后,他在上大学、参军和工作之间选择了工作。当年海明威只有18岁,他进入了《堪城星报》当记者。
《堪城星报》在当地很有影响力,任职的记者都是才华横溢的人,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写小说,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堪城星报》的风格是简洁明快,用最短的段落说明事情,用强有力的英语进行表达,这种环境的熏陶让海明威受到了很好的写作训练。虽然海明威只在那里待了六个月,他已经萌生了写小说的念头。
一战爆发后,海明威带着强烈的渴望想要亲临战场。身体强健的他最后因为视力缺陷不能入伍,转到了红十字会的救伤队,投身到意大利战场。1918年,海明威在运送补给品时被迫击炮弹击中,后又被扫射中的机关枪射中。在他体内残留的炮弹弹片和弹头多达230多块。在疗伤期间,他一共做了十三次手术,还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
在红十字会工作期间,海明威常以看报和喝酒打发时间。后来,他结识了来自美国的修女安格妮·库洛斯基,虽然比库洛斯基小六岁,他还是爱上了她。后来,海明威返回美国,库洛斯基并没有和他一起返美,他们的关系就此终止。不过,海明威并没有彻底忘记这段往事,后来,他将这段经历写进了小说《永别了,武器》中。
1920年,海明威居住在芝加哥北部,开始为一家报社工作。第二年,他和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察逊结婚。同年12月,由于妻子觉得居住的公寓过于昏暗和消沉,海明威一家迁居国外。
1923年,海明威在巴黎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同年,他们从巴黎搬到多伦多居住,他的第一个儿子在那里出生。由于要负担家庭生活,海明威开始忙碌起来。后来,由于厌倦了工作的沉闷,海明威在1924年辞去了报社的工作。
1926年,海明威看过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后萌生灵感,在“丁香园”咖啡馆用六个星期的时间写完了《太阳照常升起》,小说出版后大获成功,广受好评。《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他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1928年,海明威的父亲因无法忍受糖尿病和财政困难的折磨,在家里用手枪自杀。海明威收到消息后,立即回到奥克帕克为父亲安排后事。同时,海明威在巴黎认识的一位朋友哈里·克罗斯比也自杀身亡。亲人、好友的自杀让海明威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第二年,海明威完成了反映一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小说的出版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美国的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他在一战期间前往意大利担任救护车驾驶员。和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第一次邂逅后,弗雷德里克在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位于后方的米兰医院医治。
由于战地医院的护士短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弗雷德里克再一次遇到凯瑟琳时,深深爱上了这个可爱的女孩。就医期间,陷入热恋的两个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后来,凯瑟琳怀孕了。
弗雷德里克重返战场后,发现德军的进攻已经击垮了意大利军队的士气,军队开始溃退,士兵间反战的情绪高涨。在撤退中,意军开始逮捕擅离职守的军官。弗雷德里克原本也在其中,后来他跳进了河流,才得以逃脱被处决的命运。
经过战争梦想的破碎和亲历战争的残酷,作为一名士兵的弗雷德里克已经死去,剩下的弗雷德里克活着只有一个目的——找到凯瑟琳。经过一段辗转的寻找后,弗雷德里克和凯瑟琳相遇,并且顺利地逃到了瑞士。两人在瑞士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凯瑟琳却在生产中去世,婴儿也因为窒息而死。失去一切的弗雷德里克不得不继续在外流亡。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结合了战争中的亲身感受,以爱情和战争为故事主线,阐述了他对战争、对人生的一些看法。小说的文字简练,情景交融,电文式的简洁对白构成了海明威独特的创作风格。《永别了,武器》因此被誉为现代文学的名篇。
1933年,海明威跟随旅行队前往非洲旅行。他们一行人从肯尼亚到坦桑尼亚,又到赛伦盖提和塔兰吉雷国家公园的西南部打猎。两年后出版的《非洲的青山》记载了这次非洲之行,而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和《法兰西斯马康伯快乐而短暂的一生》则由这段经历写成。
1937年,海明威来到西班牙,为《北美报业联盟》报道西班牙内战的战况。海明威报道了很多法西斯的丑闻,左派共和军的丑事也没能逃出他的笔伐。海明威的行为导致了他和约翰·多斯·帕索斯的友情破裂,也导致了他的第二次婚姻破裂。海明威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天主教支持的法西斯主义正是海明威揭露声讨的对象。
海明威自从年轻时在战场上负伤后,多年来一直受健康问题的困扰。这段期间,他染上了炭疽病,患上肾病,车祸时把手摔断,还因为骑马穿过森林时伤到了脸部和脚。此后的二十多年,他一直在接受各种各样的治疗,忍受着各种病痛的折磨。
1940年,海明威出版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这是一部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位来自美国的青年乔顿,他志愿参加了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在准备炸毁一座桥梁的过程中,他和山区的游击队积极配合,最终完成了任务。虽然乔顿最后身负重伤,孤独地面临死亡,但他因为自己能为反法西斯斗争捐躯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这本书帮助他获得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对小说的成功非常满意,对获得诺贝尔奖却表现得非常谦逊。这两个奖项肯定了海明威的小说技能,令他在国际文坛上重拾声望。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桑提亚哥形象一直是他推崇的完美人的象征。他坚强、宽厚、仁慈、对身边人充满爱心。即使遭遇人生的困境,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一个“硬汉子”。在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时,他永远坚强不屈、勇往直前,即使最终失败了,也能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最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他一生的精彩写照。
可惜,这个硬汉子最后被疾病的痛楚折磨得体无完肤,最终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老人与海》出版后,海明威在一次狩猎中受了重伤,他扭断了右肩、手臂和左腿,同时造成了严重的脑震荡。当时,一些美国的报纸以为他已伤重不治,甚至发表了他的讣告。
后来,他又在森林大火中受重伤,导致身体的大面积烧伤。这些伤痛令他没能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当烧伤的情况有所恢复后,酗酒又让他的主动脉炎进一步恶化。同时,他因为忧郁症接受了电痉挛疗法。这种疗法不仅没能让他的情况好转,甚至导致他失去了大量的记忆。他的体重也严重流失,当时,身高183厘米的他只剩下不到80公斤的体重。
1961年春天,海明威曾经试图自杀,后来接受电痉挛疗法有所好转。到了7月份,他最终还是在家中的地下室里用双管猎枪杀死了自己。有人说,长期进行的电痉挛疗法加速了海明威的自杀,有人认为由于海明威无法再写出《老人与海》那样高水平的作品,陷入了创作的绝望,最后才自杀的。
海明威的一生都在勤奋创作。每天早上,他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他写作的习惯有些特别,就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作品赏析
老人与海
在古巴,一位叫作桑提亚哥的老渔民住在海边的一个窝棚里。他举目无亲、无依无靠,过着贫困的生活。他年轻的时候非常出色,曾经和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并且最终战胜了对手。可惜,如今他已经年老,自从老婆死后,他只能一个人孤独地住在海边。
有一段时间,老人每天独自乘船出海打鱼,连续84天,他一条鱼都没有捕到。他没有朋友,只有一个名叫曼诺林的孩子陪着他。虽然村里所有人都笑话老人捕不到鱼,曼诺林却将他看做是最好的渔夫。在他看来,他们捕鱼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将它看作一个共同的事业。
曼诺林的父母也是渔民,他们看见老人一直走背运,就让曼诺林搭上另外一条船出海。一个星期之后,他就捕到了三条好鱼。曼诺林每天看着老人空手而归,心里非常难过,总是想要帮帮他,哪怕只是帮他拿拿东西也好。
第85天,老人和曼诺林一起出海,他们乘了两条船,出港口后分别驶向自己选择的海面。老人放下沙丁鱼鱼饵后,目不转睛地看着钓丝。不一会儿,他看见露出水面的浮标陷入了水中,他用手指轻轻捏下钓丝,明白一条马林鱼正在吃沙丁鱼鱼饵。老人断定,水面下应该是一条大鱼。这个想法马上激起了他奋斗的决心。
老人沉了沉气,想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收拢钓丝,将这难得的收获收入囊中。谁知,马林鱼根本不肯轻易地屈服,反而向远方挣扎着,在水中慢慢拉着小船向远方游去。老人害怕鱼会死掉,于是跟随鱼游走的方向,向无边的海面飘去。
当老人回头望时,陆地已经消失。此时,太阳西坠,天气变冷,由于身上的汗水干掉了,老人觉得浑身冷冰冰的。为了能够坚持和马林鱼对抗下去,老人和鱼说话,和海鸟说话,和大海说话。在回忆往事的同时,他还想到了曼诺林。他自言自语道:“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啊,好让他帮帮我,再瞧瞧这一切。”
天亮前,老人被寒气冻得浑身打战,不得不抵着木头取暖。他安慰自己说,马林鱼能坚持多久,我就能坚持多久。太阳升起后,马林鱼还没有疲倦,可是它变得不安分了。它突然扯动钓丝,小船因为马林鱼的剧烈活动而晃荡了一下。老人的右手受伤了,他换了左手来扯住钓丝,又吃了一些鱼肉补充体力,继续和这条大马林鱼僵持。
当马林鱼露出水面时,老人欣喜地笑了。它的浑身明亮夺目,甚至比老人的船还要大。老人为这个完美的战利品感到满意,即使头昏眼花,依然和它僵持着。当鱼游到身边时,他就将钓丝踩在脚下,用鱼叉扎进鱼身。
鱼轰的一声落在水里,它的肚皮翻上来,从它身体中流出来的鲜血染红了海水。老人心满意足地收好钓丝,将马林鱼绑在船边,准备返航。没过多久,鲨鱼追随着血腥味来到了老人的船边,开始抢食老人的鱼。
老人用鱼叉干掉了第一条鲨鱼,几个小时后,另外两条鲨鱼咬掉了马林鱼的尾巴,老人用鱼叉干掉了它们,在搏斗中,老人的鱼叉断了,他只能改用木棍。半夜时,鲨鱼成群地涌来,老人已经没有力气对付它们了,在坚持搏斗中,他连船舵都打断了。最后,鲨鱼们还是吃光了老人的劳动成果,只留给他鱼的骨架。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并且为他迎来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创作于1951年圣诞节后。当时,海明威住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里,每天埋头写作。到了1952年2月,海明威完成了手稿,并送给拜访他的朋友传阅。小说手稿在朋友间赢得一片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觉得,《老人与海》是他“这一辈子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实际上,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海明威第一次移居古巴时,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坐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是富恩特斯救了他。从此之后,两人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捕到了一条大鱼,由于鱼太大,耗费了他很长时间,回程的时候渔船被鲨鱼袭击,最后只剩了一副骨架。海明威曾经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报道这件事,但是当时并没机会动笔写它。
1952年,海明威再次来到古巴,每天带着一壶酒,在海边尽情地垂钓。那时,酗酒是人们对海明威的第一印象。他从早上起来就开始喝酒,他还配有一个时刻为他提供酒的司机。正是在这样狂放暴烈的情况下,他凭借着多年前的记忆,写出了这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因为是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的篇幅很小,只有几万字,故事也非常简单。整部小说虽然只有“一个半”人物形象,但是海明威却通过个性鲜明的独特语言,充分地体现出人物坚硬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作为《老人与海》中译本的第一人,张爱玲在1952年的中译本后记中说:“书中有许多句子貌似平淡,却是充满了生命的辛酸,我不知道青年的朋友们是否能够体会到。也正是因为我太喜欢它了,所以有这些顾虑,同时也担忧我的译笔不能传达出原著的淡远的幽默与悲哀。”
英国当代著名的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在评论《老人与海》时这样写道:“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词都有它的作用,没有一个词是多余的。”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将一切不重要的背景信息删除,包括社会背景和人物背景,所有的内心独白和动作都是为了突出人物和故事情节。除了简单几笔勾勒出其他人物模糊的形象,作者几乎没在无关紧要的地方浪费笔墨。
海明威在小说中塑造了老人这个“硬汉”的形象,同时赞扬了他身上那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正如老人说的那样:“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人生中的厄运、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在面对厄运和失败时,放弃坚持,放弃斗争,主动缴械投降。
或许,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老人并不是最后的胜利者,他虽然战胜了马林鱼,但最后败在了鲨鱼的手下。当他带着马林鱼的骨架回到岸上时,鲨鱼变成了最终的胜利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老人已经赢得了胜利。在捕鱼、和马林鱼僵持、和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没有妥协和投降过,就像贝多芬说的那样——“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在这一点上,老人完全称得上胜利。
虽然这是一个以悲剧结尾的故事,作者却从来没有停止向读者展示坚持抗争、永不妥协的力量。海明威曾经说过:“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够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事物。”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海明威,面对着战争后遗症给自己带来的遗憾和痛苦,他总结出,人如果想要坚持理想不灭,坚持不被生活的困境打倒,就必须具有老人那种“打不败”的硬汉子精神。因此,老人被海明威寄予了英雄的期待。一个真正的英雄即使经历创伤和失败,也能够勇敢地面对,而“从未被打败”就成了一个孩子成为英雄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