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家具里的中国
3749900000005

第5章 榫卯

今天,成千上万的人每天只需要坐在电脑前面,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他们使用的唯一工具,就是一台计算机。而今天的木工们跟过去相比,不知轻松了多少倍。

别具匠心的木加工工具

现代化的木工工具,除了大大节省了人工劳力,也创造了很多现代工艺。今天,用于制作家具的材料,比过去更加丰富了。金属、塑料等各种新材料都加入了家具这个大家庭。同时,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催生出了更新、更完备、更省力的木加工工具。

制作家具的历史,也包含着木工工具的发展史。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妙严谨的榫卯、或曲或直或圆或方的构件,都需要凭借各种工具来实现匠师的心愿。从一根原木开始到一件家具的成形,历经锛凿砍削、锯切铲刨、剔雕刮磨等等几十道工序,所用的工具更是多达数百种。

然而,最早出现的木工工具或许是斤。斤有些像今天的镐,把儿比较长,是用来伐木的。而使用它的人被称为匠。古时候匠这个字就是指木匠,由此可见,木工在当时的地位是很高的。

有了得心应手的工具,匠师们才能把自己的技艺展示出来。中国的工匠可以说把榫卯结构发挥到了极致,而榫卯的类型也层出不穷。

传世精品的榫卯结构

这是一张古人专为弹奏古琴制作的琴桌,用八根方木和一块面板就形成了主体架构,除了掩藏桌面下看不见的横牚,以及加强牢度的霸王 外,再没有丝毫多余的构件。然而,如此简约的四面平结构,却把复杂的榫卯连接隐藏得天衣无缝,如果不拆开的话,只能通过电脑特技才能看到它高超的工艺水平。

木工们引以为豪的,就是让复杂的工艺看上去非常简单。尤其是很像粽子的桌角部分,用的就是工匠们称为粽角榫的结构。它把面板的两条边框以及桌腿,这来自三个方向的构件,相互垂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家具的四面平齐,看上去素雅大方。

传统家具的榫卯样式数不胜数,各自都有各自的功能,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现在常见的圈椅的圆弧扶手使用的则是另外一种很有意思的榫卯结构。

传统的圈椅,椅圈通常由三截或五截弯曲的圆材相接,构成圆润顺畅的马蹄形;每截弯曲的材料是由整根直木削修而成,与现代工业的热弯成形不同,非常费料。一截截做好的圆材之间是用楔钉榫连接的。

楔钉榫是将相连的两端,分别削去一半互相搭接,榫头上有伸出的榫舌,与另一端的榫槽相扣;在衔接面的中部,各凿出一个小方孔,方孔由外而内逐渐缩小,将一枚大头小尾的楔子,插入方孔,使两片榫头不能左右拉开,因此叫楔钉榫。这样上下左右前后都有了约束力,两根圆材便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楔钉榫不仅用来连接椅圈,很多圆形家具,如圆香几、鼓墩等圆弧部分,也经常使用这种榫卯。

口口相传的手艺

几千年来,这些独特的工艺依靠口口相传的师承关系传承下来,并加以不断创新。直到明代万历年间,一位名叫午荣的人,将木匠们流传的口诀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汇集整理,编成了《鲁班经》,于是木匠们有了一本专业的教科书了。这本书除了记载建筑、农具外,还讲述了家具制作的要领,并列举了家具款式三十五条,记录了家具的尺寸、用料、构件、线脚、雕饰、工艺造法等等,并附有图纸描绘家具的形状。

日本的一位著名的古建筑师泷川先生,他曾经主持修复了香港志莲净苑、广东云门山大觉禅寺、日本奈良法隆寺等等。

泷川说:“四百年前,日本的古书里面就有鲁班的记载,室町时代(1338—1573),鲁班的名字就已经出现了。当然,这是从中国传来的文化。当时是作为秘传,在弟子当中,只有最优秀的弟子才能得到传授,这叫做亲传。所以这种传授,使日本的古建筑师始终保持着独一无二的传承。”

工具的出现,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和劳动强度,也让工匠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工具多了,当然就能做出更多的样式来,线脚、雕刻也多了起来。对比宋画里的家具,明代的家具明显地更加细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家具品种。

特别是到了明代中后期,家具开始崇尚用珍贵的硬木,于是家具的造型便朝着简约的样式发展,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硬木价格高,必须要省料;二是木材硬度高了,也就不需要厚实的料;三是硬木比重大,家具沉重,不容易搬动。当然,为了显示财力而故意做成复杂的家具也不是没有,特别是到清代中期以后,工艺复杂的家具比较盛行。而明代中晚期的家具,就如何在简素的造型上体现变化和艺术追求,工匠们应该是想了很多办法的,不过,当时最为流行的就是处理线脚的工艺。

所谓线脚,就是在家具面上做出来的凹槽或凸起的装饰线。明式家具,尤其讲究线脚的应用。

从事红木家具制作的苏州老师傅钱琪林先生说,线脚有阳线和阴线之分,现在制作线脚的工艺都是用机器加工了,而以前他们都是纯手工制作。

这是一件名副其实的大画案。长度超过了两米。画案用料宽厚,案面、牙板、腿足的尺寸均超过了普通的案子,它的造型简约,没有任何多余的构件。

这张画案独特的地方就是远看雄伟神奇的造型,近观却透露着非同寻常的细腻的工艺处理。

案面边沿平缓地向下收敛,层次逐渐递减,每层之内,又有细微的起伏跌宕,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它若有若无的变化。而这正与古代文人含蓄内敛、不事张扬的性格特征相契合。

明式的硬木家具,往往在简约中露出了玄机,不多不少的一两处雕饰,让人们在看似平常的家具中透出典雅。好的家具雕刻,刀工纯熟洒脱,刀法流畅犀利。在传世的家具上,是工匠高手聚集数十年之功力,雕刻出的艺术精品。

以螭龙纹为例,我们来看几件明清家具上的雕刻。

这两件家具上的雕龙充满了立体感,龙眼圆睁炯炯有神,龙吻怒张,牙齿尖锐犀利,头上的鬃发飘动自然,发丝清晰、刀工流畅。

榫卯结构 研究发现,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榫卯了,中国传统家具(特别是用明清家具)之所以达到今天的水平,与对这种特征的运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正是这种巧妙结构的运用,提升了中式家具的艺术价值,尤为国外家具和建筑艺术家们所赞叹。中式家具之所以又被称之为传统家具,榫卯结构是核心。中国的榫卯结构,精妙神奇,变化无穷,由简单的几个榫卯可以衍生变化出各种复杂的榫和卯,经过研究证实的榫卯结构有长短榫、楔钉榫、挂榫、斜角榫、夹头榫、燕尾榫、格角榫、棕角榫、明榫、闷榫、通榫、抱肩榫等。

石与木的结合

中国人对雕刻是情有独钟的,从最早的玉器、石器、砖瓦,从动物的骨骼牙齿,到竹器木器,从巨大的房梁到桌上的笔筒,都展示了工匠们的雕刻技艺。传统工艺的水平,有时候体现为高超的雕刻技法,有时候则是随机应变的智慧体现。当石材被用来制作家具时,由于硬度的关系,就需要工匠们另辟蹊径,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古代采石是非常困难的,在古代那种工具情况下,无论你怎么打磨,石头也是不可能磨得跟镜子一样。古代的东西都不是平的,它是随形敲下来以后,经过人工打磨的,所以工匠就用木头来随它,是随着石头的高低而行进的局部调整,工匠的专业术语叫随。比如,把木头框架做出来,往石头上一套,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这时,老师傅就会说,把它随上,这随的意思就是把高的地方的木头剔去。

然而这种对局部的改变,人们站在旁边或坐在旁边,是很难察觉到它的不平的,这就是工艺绝妙的地方。新的工艺就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产生和改进的。

家具上的装饰品

在传统家具上,也经常会用到铜件,匠师们称为“铜活”。它们是一些家具上的功能件,比如柜子上的合页、面页、钮头、吊牌和拉手等。

有些则是在家具维修时增加的,比如在松散的榫卯处包镶铜活,用于加固,腿足受潮腐蚀后加装铜包脚等等。铜活除了一般的素面之外,还有鎏金、錾花等工艺,样式繁多的铜活对家具也有一定的装饰意义。

这件黄花梨上提式马扎,并没有采用常见的铜活,而是采用了罕见的铁件。上面带有银质的纹饰,仿佛像青铜器上的金银错,这种工艺叫做铁(jiǎn)银,也读铁 (wàn)银。

铁 银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首先要在铁片的表面凿剁出极细的网纹,然后将银丝或银叶锤打到网纹上,由于银比铁软,所以它能嵌入网纹里。装饰铁 银的家具,在全世界是屈指可数的。

百般锤炼的鱼鳔胶

一件家具从解料开始,经过数道或数十道到工序后,就到了组装阶段。传统家具的组装不同于现代家具,传统家具很少用金属螺丝和钉,因为钉子时间久了会生锈,生锈就会腐蚀它周围的木材,钉眼很快就会松脱,家具便散了架。当然,必要的时候也会用到胶。

古代用的胶叫鱼鳔胶,也有用其他的动物胶,比如驴皮胶,它们都统称为鳔胶。鱼鳔胶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鱼鳔俗称“鱼泡”,也叫鱼肚。古人一般用黄鱼的鱼肚来制胶。首先将晒干的鱼肚用温水泡两天,泡软之后切成细小的碎片,放在大锅里蒸四十分钟。蒸过的鱼鳔变得粘糯松软,再放在砧板上趁热捶打。

老木匠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好汉打不出二两胶”,就是说制作鱼鳔胶的劳动强度是很大的。鱼鳔温度降低后,要回到锅里加热,然后再拿出来继续捶打,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变成粘稠的胶状。将砸好的胶倒在过滤网上,一边加热一边挤压,逐渐将胶水过滤到容器里,这样就可以使用了。而剩余的胶,可以放在凉的地方凝固储存,等再次使用时,用热水烫化即可。

透过一件件古典家具,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匪夷所思的榫卯结构,鬼斧神工般的雕刻,这些工艺都渗透着古代工匠们对于工艺的严谨态度。这些工艺,除了要满足比如承重、稳定性、结实度等具体需求,还要满足礼仪上和艺术上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