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两代人的成长
3750000000002

第2章 序言二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以父子关系为主题的叙事作品,以儿子回忆父亲的为多。像马瑞祥老师《两代人的成长》这本书,由父亲亲自动笔写的不常见。

因为是由父亲来记录,反映的时代必然比前者更靠近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细想一下,比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今,我们的确是缺乏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对于非“富二代”、“官二代”或“星二代”的年轻人的真实描写和热情鼓励。

然而,当今普通百姓的父子关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跨界课题。不仅是家长、教师,包括人力资源的经理、军队的各级领导、关注心理健康的医生,乃至寻求佳偶的妙龄少女在内,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人们对于这个话题都有着无法回避的切身思考。在书中,马老师就以浓烈的排比道出了它的沉重:“如果有异族侵犯我边防,我们是否允许自己的孩子去扛枪,去保卫国家的领土,不怕牺牲在战场?如果有歹徒侵犯我家乡,我们的孩子是否可以勇敢地保护爹和娘,不怕棍棒匕首往前挡?如果有自然灾害突袭我家乡,我们的孩子是否能够不怕困难,冲锋陷阵独自去抵挡,沉着应对不惊慌?如果远离父母周游黄河和长江,我们的孩子是否能够不怕暴雨和风狂,欣赏美景有修养?如果中考、高考失误没有理想的学校上,我们的孩子是否能够承受痛苦乐观能向上?如果天天读书学习辛苦忙,仍然‘一分之差’没考上,我们的孩子是否能够正确对待擦干眼泪,懂得明日还会有阳光?”总之一句话,不像我们的祖辈、父辈经历过战争、饥饿、陷害和背叛,今天我们如何教儿男子气?

这是摆在父亲面前的难题,这方面父亲的责任面要大一些,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毋庸置疑,在这个问题上,马老师优先占有话语权。青年人成长所需要的三个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马老师先天就占了两样——他早在当家长之前就已经是杰出的青年教师了。因而,马老师在“社会教育”这个层面上的努力,是本书最大的看点。在培养儿子的问题上,马老师着力调动同事资源、朋友资源,有意识地让儿子与一些品质高尚、学有所长的优秀人才做朋友。儿子进入职业生涯以后,义无反顾支持儿子去地方上工作,一去就是五年……这些都是马老师借用“社会教育”的苦心,使得儿子三十而立之前就获益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这是马老师的职业智慧,是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

马老师的“社会教育”突出表现在儿子成长的不同时期。

第一个阶段是在学龄前的“养子时期”。在这一阶段上,一般来说,家长们都期待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马老师则把锻炼孩子的筋骨为第一目的,具体的方式是每个周日陪着孩子长途步行,一路上遇到什么给儿子讲什么。“我们俩从早上八点出去,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晚上快10点啦。路上走得慢,回来时儿子疲惫得睁不开眼,走着走着就睡着了,我就让他躺在自己怀里睡会儿,自己则坐在路边看书学习,那时候,我已经考上了北京教育学院,还有许多作业要完成。看着书想着问题时间就过去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冷也好、热也罢,刮风下雨不管它,下雪路滑也不怕。”15年后,儿子高考前,父子俩又重走了一遍这条路,想必是感慨万千的。

第二个阶段是求学阶段的“教子时期”。儿子上学和父亲任教在同一所学校,是父亲迫于家庭内部压力的无奈选择。想必懂教育的马老师对于“易子而教”的传统是认同的。《孟子·离娄》记载,公孙丑问孟子:“为什么君子要易子而教呢?”孟子回答:“这是实际情况所限制,教育孩子,必须以正确的道理去教,做父亲的如果照此去做,而孩子不听,做父亲的必定会生气,会责罚孩子,这样就会伤害孩子的感情;另一方面,孩子如果根据平时所见,反问父亲的言行并没有依循正道,这岂不又伤害了做父亲的感情和颜面?”《颜氏家训·教子》里又补充了另一层面的意思,“君子之所以易子而教,是因为(《诗》)里面有讽刺骂人的诗句,(《礼》)里面有不便转告的告诫,(《书》)里面有悖理作乱的记载,(《春秋》)里面有对淫乱的指责,(《易》)里面有备物致用的卦象,这些都是父亲不便向自己的孩子直接言明的”,这就是古人都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来教育的道理。这样看来,我们中有不少尽责任的自豪的父亲们,不注意在孩子面前规束自己的言行,不懂得和孩子之间尚有不能直言的道理,不注意避免伤害父子感情的沟通和交流,这些父亲是否应该补上我国古人教子这一课呢。

马老师把儿子放在身边,果然遇到了不少烦恼:有孩子学习成绩差,在人前抬不起头来的压力;也有好同事不公平对待亲儿子,欲诉无门的两难窘境。马老师解决困境的方法是高明的,也是传统的——求高人指点、易子而教。马老师做学生的德育工作做了几十年,优质学生多得不可胜数,而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更是如数家珍,故而马老师的儿子不需要花钱撞大运去“碰”所谓名师,身边的良师益友触手可及,就看自己是不是有本事得到“强人”指点,而不被“强人”所掣。青年人能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近来媒体上有不少恶性事件都是在人才济济的环境中发生的,就说明人性中能支撑自己在强手中自由行走的品质,是需要有意识去培养的。所幸儿子和父亲在基因上一致的地方是两个人都天性开朗,好交朋友。在书中马老师讲述了他早年与一个优秀的学生张卓立的友谊故事,令我们深受启发。这个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她把学习的目的建立在求知和自我控制力上,所以能不怕考试成绩差,她坚信只要假以时日,真正地把知识弄明白,成绩上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小小年纪摆脱了分数奴隶的命运,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她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放心吧,我会追上来的,绝对不会拖班级后腿。作为班主任的马老师格外欣赏这个小女孩内心的强大,他们之间的友谊超越了年龄和性别的界限,有长达70页的信件作证。张卓立的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在女儿毕业的时候感谢了所有老师,唯独没有答谢马老师这个班主任,而是留下封信说:“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不需要假大空似的工作者……”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马老师身为高中老师,自己却没有系统上过高中,更不用说大学。马老师把张教授的信看作是对自己进一步求学的勉励。后来,马老师为儿子起名字时用了这个学生名字里的一个字,不但说明他心胸多么的宽广坦荡,而且说明其有着与这对父女俩相通的精神世界。

儿子从小就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由于父亲的职业特点,家里迎来送往总是有回来探望老师的成年人到访,“……往来交流的毕业生中有成功的企业家,也有区域的管理者,有高等学府的名流学者,也有失业下岗再就业的普通劳动者。在与这些成年人的交往中,儿子受益无限,获益匪浅。”举例来说,适逢选择大学的人生大事上,朋友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儿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先后咨询了父亲77届、85届、87届的学生,了解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对外经贸大学等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并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反复地思考、认真地确定高考目标,用了一年的时间”。儿子从小就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交往的人不一样,生活的平台不一样,生活的方向就不一样。”

第三个阶段是离开学校走入工作岗位的阶段,可以叫作“离子时期”。当同龄人追求个人幸福的时候,儿子却把目标设立在追求实力上。儿子说:“爸爸,我们单位号召年轻人到外地去,到艰苦地方去建功立业。我想申请去湖北的大峪口干一年,那是一个大企业,想当初是李先念主席建议国家拨款50亿建造的化工厂。希望您同意,希望得到您的支持。”“支持”是马老师在儿子长大成人过程中一贯性的态度。儿子爱好街道上下象棋,支持!儿子在班上做卫生委员,独揽班中的值日卫生,支持!儿子把有肝炎的朋友带回家一住就是不短的日子,支持!如今儿子要放弃安置好的单位,远离父母,独自开创自己的事业天地,更要支持!然而,社会教育哪里是一帆风顺的。谁都没有想到,艰苦的地方是要到地下采矿,要接触有毒物质;也没有想到会遇到特大洪水,缺衣少穿;更没想到要深入深山经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考验;亦没想到开发农民的土地,要解决复杂激烈的社会矛盾;更没想到亲眼看着同事因为腐败问题被检察院带走……每当儿子回家探亲,跟父亲汇报工作,父亲听着都是触目惊心,甚至心惊肉跳。这样的日子,父子俩一过就是五年,但是父亲坚信这等于儿子又在社会大学里深造了五年。正如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的那样: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着造就“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儿子的成长,不单是亲情的作用,也不单是父亲的功劳。

尽管如此,身为一个家长和教师的美丽人生莫过于呵护儿子顺利地长大成人。品味在这个漫长又温馨过程中自己的苦心孤诣和点点滴滴的付出,恐怕是任何人也剥夺不了的幸福和美好。然而,像马老师这样具有执着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工作作风的人,不会仅仅止步于致自我的青春,如果仅仅如此,他就不会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来完成这部作品了。我不由得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他也是卧病在床,双目几近失明,而决意通过写作来展现自己所处时代的面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的。

成就马老师的同样是一个伟大时代,即20世纪80年代,那是马老师青年时期和养育儿子的时期,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触及那个时代的质感,非如此不能理解这代人的思想轨迹。20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对于社会精英提出要“四化”——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那时“革命化”和“年轻化”的马老师以巨大的热忱、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化和专业化”,“我们这一代历史只给了我们生活的热情和感恩的心”,而努力学习,奋起直追,为的是要过有意义的人生。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梦想的时代,那时每一位“80年代光荣的新一辈”心中都有一个2000年的蓝图,马老师就不止一次提到2000年。“到了2000年,马立有立足之地吗?他能够有理想的翅膀去飞翔吗?”“2000年是儿子18岁的日子,是儿子迈向成年人的重要时刻,是儿子人生道路的关键一步。这一年他要高考。”时间飞逝,转眼间2000年到来了,又飞速地过去十年了,现实和梦想有了比照的答案。正如乌克兰今天已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而苏联也不存在了,但是并不妨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使读者热爱生活、励志向上、鼓舞人心的作品,马老师和他的儿子这两代人的青春理想以及对未来的信念是值得让后世纪念和细细品味的。

文学博士 李瑾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