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读王朝 重臣卷
3751800000027

第27章 比富竞奢 因财致命(2)

下个月的初二这一天,石崇果然让人备好了他的华车,到王恺家去出席宴会。石崇的华车比当年贾谧的华车阔多了!马的辔头镶金饰银,闪闪发光;车的华盖镂花嵌玉,熠熠生辉。四匹高头大马,走路都能踩出鼓点来。道路两边多有驻足观看的人,表情各不相同,有的仰慕,有的睥睨,有的赞叹,有的唾骂。石崇并不让车快跑,他是不准备按时到达的。他明白,王恺的这次宴会就是做给他看的。不管他去得多晚,王恺也一定等他。

王恺的请帖请客人巳时到达。应邀的客人都到了,只有石崇还没有踪影。王恺心里着急,脸上却是不在乎的神情。好在那时人们崇尚清谈,客人们都在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大约到了巳时三刻,才“吧嗒嗒,吧嗒嗒”地传来了石崇华车那慢慢腾腾然而节奏分明的马蹄声。

石崇下了车,笑容可掬地说道:“石崇不才,公务家务多有拖累,让诸位久等,抱歉,抱歉!”那些客人知道石崇有钱,都要巴结他,一齐拱手拜道:“卫尉客气,卫尉客气。我等得与卫尉共饮,三生之幸,三生之幸!”石崇手持一件铁如意,边拜边行。“如意”这东西,从作用上讲,有点像现在老人们使用的“老头乐”、“痒痒挠”,本是用来给背部手够不到的地方搔痒用的,可如人意,所以叫“如意”。一般的用竹、木制造,讲究的用骨、角、铜、铁等制造。那时冶铁技术落后,所以铁比铜更珍贵。因为它的这个名字叫得吉祥,很多人也用它做装饰品或吉祥物,随身携带。

客人刚刚坐定,有人问道:“王将军,你家的屋墙为何光滑如镜,颜色粉红?”王恺现任后将军之职,所以人称王将军。其实,王恺这间大厅的墙确实涂得特殊,石崇一进来就发现了。他知道这是王恺对他花椒涂墙的答复,提问的人也肯定是他特意安排的。王恺对着那人大声答道:“四面墙均涂以赤石脂,所以才有这样的效果。”听的人无不咋舌。赤石脂是一味矿物性的中药材,在当时来说是相当贵重的。做药尚可,用来涂墙,得用多少啊!说话间,有几个仆人挑着几担木桶走过。桶中装着一种黏稠的浅褐色的似水非水的东西。又有人问:“王将军,这桶中装着何物?”王恺说:“菜已经凉了,我令他们倒掉重做。他们挑的是饴糖浆,刷锅用的。”听者无不瞠目结舌。饴糖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糖稀,是用麦芽、粮食等制成的。在众人的惊诧声中,只有石崇故作无动于衷。但他叫过一个小厮,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那小厮就回家了。

酒席宴上自然少不了弹唱歌舞。只是没有一个可以同绿珠相比的美人。但使王恺感到欣慰的是,他的乐队舞女在数量上大大压倒了石崇:石崇的只有二十几人,他的有四十余人。酒兴将尽的时候,只见四个仆人抬着一件东西,用锦罩着,摆到了屋中央。王恺说:“我给大家看一件稀世珍宝。”说着,令仆人揭去锦罩。在一阵“呀”的诧异声之后,全场一片寂静。原来,那锦罩下面是一株三尺高的珊瑚树。它颜色晶莹,姿态婆娑,半埋在玉石雕刻的花盆里面。在座的人几乎没有人见过这样珍贵的珊瑚。大家纷纷围过来。石崇开始时端坐未动。王恺心想,妒忌,还是颓丧,还是不好意思过来看?嘴里说道:“卫尉大人,随便看。我王某一向是大度的。”石崇站起来。原来围得紧紧的人圈看石崇慢慢走过来,便让开一个缝,让他走进来。石崇端详良久,口中说道:“这东西像石头一样,想必是挺坚硬的吧?”顺手就用手中的铁如意敲了一下。谁知那珊瑚外表像石头一样坚硬,却经不住铁如意这一击。只见它应声而碎,撒落满地。顷刻之间,一件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就变成了一堆一文不值的破烂。人们立时目瞪口呆。客厅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过了一段时间,王恺才如梦方醒。他看着眼前这一片惨景,怒火中烧:“你,你即使妒忌,也不能下此毒手。这是先帝赏赐给我的……”

石崇说:“对不起,我赔。”

“你赔?你用什么赔?用你的绿珠?十个绿珠也比不了我这一棵珊瑚!这样的珊瑚,一百年也找不到一棵!”

“请将军放心,就是倾家荡产,我也一定赔给你。”他又转向大家说,“诸位,我石崇今天不慎失手,打碎了王将军这无价之宝。我无论如何也要抵偿王将军的损失。现在我就请诸位到我家里去,看我如何抵偿王将军的损失,也请大家作个见证。”

大家心知这是石、王两家在斗富。但他们觉得石崇这一招太过分了。也许他真的是失手了,那么,王恺这一下子就真能让他倾家荡产。但是常言说,看热闹的就怕打架的打不起来。很多人都唯恐他俩干不起来,有了这个机会,都说:“好,我们这就去!”说着,都登上各自的车,呼啦啦向石家驶来。

石崇的家宅可不一般,高高的门阙,厚厚的院墙,亭台楼阁,飞桥长廊,怪石立在流水边,异草种在假山旁,牡丹嫣红一片,秋菊翠绿成行,笼中八哥对对,水里鸳鸯双双。石崇看客人都下了车,大声说道:“请各位正厅落座。”正厅门前,一百多位俏丽佳人列队站立在两边,欢迎来客。众人找好座位坐定,石崇命令仆人道:“去!抬来几株珊瑚,任王将军挑选。”

不一会儿,只见二十四名家丁四个人抬一盆,共抬出六盆珊瑚,株株将近四尺高。大家一看,个个傻了眼。王恺瘫坐着,不知在想些什么。石崇走过来说:“王将军,看看这里有没有抵得上你那一株的?任将军挑选。”王恺这时却没了话,只是结结巴巴地说:“卫尉何必当真,何必当真!”石崇命令家丁:“挑一株最好的,给王将军送到家里去。”

石崇又对大家说:“麻烦大家陪我跑了一趟,惭愧,惭愧。中午大家在王将军家中已经吃过大鱼大肉,今晚我请大家吃一顿我家特殊风味的红豆米粥,诸位切勿见笑,简陋,简陋。”有人说:“不用了,我们心领了。做豆粥没有多半个时辰是好不了的。”石崇却说:“就好,就好,请大家稍待。”这时只见几个家丁抬着几筐硕大的蜡烛过来。那蜡烛每支都有胳膊粗,蜡芯足有手指粗。有人问:“卫尉,你家的蜡烛好粗啊!”石崇说:“这是特制做饭用的。用数十支这样的蜡放在锅下,同时点燃,顷刻饭就熟。”王恺心里叫苦道:这是冲着我用饴糖刷锅而来的。这时,王恺听旁边的人议论道:“石卫尉好像有些绝招,他家冬天还有韭菜吃。”这句话提醒了他。去年,有一次他与石崇一起乘牛车出行。石崇的牛在前面健步如飞,他的牛并不比石家的差,可就是跑不快,被甩下一大截。这事王恺至今仍耿耿于怀。正在这时,仆人们端上红豆米粥来,红扑扑、黏乎乎、香喷喷的。王恺借上厕所的机会,看看周围没有别人,就叫过一个石家的仆人,送给他一锭银子,让他说说这三件事的原委。那仆人告诉他:红豆米粥,红豆是事先已经煮好的,用时只须煮米;冬天的韭菜,是秋天把韭根挖出来栽在暖室中;牛跑得快,是因为赶车的向后拉牛,让它的后腿撞到车辕上,它就拼命地向前跑。后来石崇知道这个家仆泄露了他的绝招,就把他杀了。在石崇与王恺的几次斗富当中,石崇都大大地出了风头。

永康元年,在宫廷斗争中,赵王司马伦杀了贾太后、贾谧等贾氏家族的人,石崇没了后台,还因为是贾氏党羽而被免了官。

一天,石崇正在金谷园游玩,在一处临水的凉亭上与姬妾们谈笑,有仆人来报:侍中、中书监孙秀派人来,要见石崇。孙秀是司马伦杀贾氏家族的同谋。司马伦也是个蠢才,所以司马伦实际上控制在孙秀的手中。他派来的人石崇岂敢不见?那人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孙大人要向你讨绿珠做妾。”石崇一下子叫出二十来个女子,个个美似天仙,说:“你看哪个是绿珠,你就领走吧。”那人说:“这些人,漂亮是够漂亮的了,不过她们都不是绿珠。我是奉命来要绿珠的。”石崇说:“绿珠是我最心爱的一个,怎么能送人呢?”那人说:“先生,您博古通今,察远知近,这里边的利害您不会不了解。希望您三思。”石崇说:“不给!我说不给就不给!”那人走了一会儿,又回来了,说:“我还是希望您能考虑一下。”石崇说:“先生请回,我是不会答应的。”

孙秀气急败坏,找到司马伦说:“大王,您还记得欧阳建吗?”“怎么不记得?那是我的仇人。”“欧阳建是石崇的外甥。这甥舅二人依仗贾氏,做尽了坏事,不能留下这条祸根!”

孙秀要加害石崇和欧阳建的消息传到了他俩的耳中。他俩找到黄门郎潘岳,与他暗中劝说淮南王司马允、齐王司马冏杀掉司马伦和孙秀。

密谋停当,石崇又回家,到楼上与姬妾们玩耍去了。正玩得高兴,有人报告,皇帝派人来传圣旨,并说很多士兵包围了宅院。原来,他们的密谋也被司马伦、孙秀等人知道了。孙秀便假造圣旨,来抓捕石崇等人。石崇一看这阵势,知道自己无路可逃了,就对绿珠说:“我是因为你才获罪的。”

绿珠说:“让我再为先生吹一支曲子吧。”说着,绿珠拿起笛子,凄婉地吹了起来。不等一曲吹罢,院内就响起了嘈杂的人吼马嘶的声音。绿珠知道兵丁冲进来了,流着泪对石崇说:“绿珠承蒙大人厚爱,我应该为了大人而死在您的面前。”说着,跳下楼去自杀身亡。

孙秀的兵冲上楼来,抓住石崇,把他推上槛车。石崇说:“这没有什么,至多不过把我流放到交州、广州而已。”出了院门,石崇发现槛车是往东市的方向去的,东市是杀人刑场,自知已经活不成了。石崇哀叹道:“他们不就是图我的家财吗?”押车的人问他:“你既然知道你是因财丧命,为什么不早点把财散尽呢?”石崇无言以对。

石崇一家十五口全被杀了。欧阳建当然也没有活成。

从司马伦夺权开始,司马氏的弟兄们互相杀戮,乱作一团,持续了十五年。因为共有八个王杀来杀去,史称八王之乱。在这中间,很多重臣,如王恺、潘岳等都被杀死。从此,晋朝也就一蹶不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