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读王朝 帝王卷
3751900000059

第59章 南坡,夜黑,风高(2)

老太后挥了挥手,有气无力地说道:“不必说了,我心中有数。我这病拖不了几天了。我死后,你们不要伤心。若有良心,每逢年节祭杯水酒,念诵念诵,也算你们不枉伴我这一生!”

说完,老太后不觉潸然泪下。亦列失八陪着呜咽起来,鼻涕一把泪一把,倒很伤感。

铁木迭儿看看病恹恹的老太后,想想今后的光景,也不觉黯然伤神,心里凄凄楚楚的。

老太后蒙眬睡去。铁木迭儿准备告辞,亦列失八急忙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等一会儿。亦列失八把老太后放到床上躺好,盖上一条厚毛毯,蹑手蹑脚地把铁木迭儿领到另一间屋子坐下。她倒了杯茶,递到铁木迭儿跟前,欲言又止。

铁木迭儿笑道:“是否有话要说?何不直言?”

亦列失八神秘地走到门口,向外张望一下,然后关上门回到座位上,俯身低语起来。

突然,铁木迭儿眼睛瞪得铜铃大,惊呼:“这还了得?此乃弑君逆谋,要抄家问斩的!使不得,使不得!”

“你喊什么?轻点声!看你吓得那个熊样,连个女人都不如,枉披了一身男人皮!告诉你,事若成功,你若报仇,尽管去报,还不是你说了算!”

“不成不成!恕我不能从命。”铁木迭儿连连摆手道,“不过,你尽可放心,我守口如瓶,不会说出去。”

亦列失八异常生气,轻蔑地哼了一声,看着铁木迭儿弓腰缩脖地走出房门,恨恨地一跺脚。老东西不干,我们干!她下了决心,铤而走险。

硕德八剌白天随着礼部尚书行祭奠礼,先要沐浴、更衣,接着是祭牲、焚香、叩拜和祷祝,礼节繁缛,都必须恭恭敬敬地进行,这样才能得到老祖宗的庇佑,天下才能太平,万事才能如意,国泰民安。

劳累了一天,一入夜,他便沉沉进入梦乡。十八岁的年轻皇上跟普通青年一样,正是多觉好眠的时节,连梦都是彩色的。

祭祖大典进行得很顺利。天气亦晴好。一弯月亮高挂在暗蓝色的空中,使重檐歇山式的太庙更加雄伟肃穆,还有点神秘。

三更梆声响过,太庙后墙头突然闪出一条黑影。他飘过高墙,越过屋脊,趁护卫转身走开的一刹那,又飞到寝殿窗外。里面暗暗的,传来沉沉的鼾声。硕德八剌这小子死期已近,还睡得这么香!蒙面人心中冷笑,回头向远处一挥手,立即有四五个人冲了过来。正待踹开殿门,突然一声断喝,如同炸雷一般从里面传来:

“烛火侍候!”

几个蒙面人立时呆若泥塑。

随着断喝,四周顿时亮起一片火把,如同白昼。

平章政事拜住高大威武的身影站立在火光之中。他两手叉腰,厉声喝斥道:“把面罩摘下,让我看看究竟是何等大胆奸贼,敢夜刺皇上!”

蒙面人被护卫亲军士卒团团围住,不敢反抗,乖乖地束手就擒,摘下头上的黑布,现出本来面目。

原来是黑驴、失列门等人。

硕德八剌因为太疲劳,临睡前根本没注意拜住已经布下天罗地网,拜住自己也潜藏在寝殿门后。皇上睡得正香,忽然被吵闹声惊醒,抬起身子向外一望,一片火海映得室内通亮,以为殿外烧起大火,忙高喊道:

“来人哪!谁在外面?”

拜住听见皇上呼叫,转身进殿,施礼禀道:“陛下受到惊扰,臣有罪!臣抓住一批刺客。”

“刺客?”皇上这时才看清,外面是士卒们手中的火把,不是着火,放了心。听说有刺客,只觉新鲜,有拜住在身边,他并不恐惧,问道:“是谁要行刺朕?”

“是黑驴、失列门等一班奸人。他们蒙着头面,带着凶器,趁夜黑人静犯上作乱。”

硕德八剌听说被抓获的是黑驴,马上沉吟不语了。黑驴是亦列失八的远房侄儿,亦列失八是太皇太后的心腹好友,不能轻易治黑驴之罪。他缓缓说道:

“把他们押回京城,先关进大牢,回去再说吧。”

“陛下,古法云,弑逆,凡在宦者杀无赦。亦列失八跟黑驴等人勾结,谋逆弑君,蓄谋已久。陛下决定祭祖离开京城,他们就决定行刺陛下,所以臣调集人马,严密保护陛下。今夜已经把他们抓获,臣以为不如就地正法,免得回到京城,有人出面求情,陛下为难。一旦让这些奸臣逃逸出去,对陛下大为不利!古人曰,当断不断,反受其害。请陛下三思。”

硕德八剌明白拜住话中的意思,如果回宫,太皇太后横加干涉,怎么办?但是亦列失八仍在宫中,守在太皇太后身边不好前去抓她。皇上为难了。

“杀了黑驴等人不难,谋刺朕的主谋是亦列失八……杀了黑驴,没有证据没有口供,再抓亦列失八更难了。”

“臣有一计,不知可否?”

“有何计谋,尽管说出。”

拜住略一思索,道:“臣连夜回京,通过燕儿假传黑驴的话,把亦列失八骗出兴圣宫。臣等埋伏在她家附近,一举便可擒获奸人。”

硕德八剌大喜,命拜住依计而行,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亦列失八抓了起来。皇上下旨,把弑君逆臣斩首示众,太皇太后尚不知道。

十天后,右丞相铁木迭儿到兴圣宫请安,才把这事禀报给太皇太后。老太后连惊带吓,又气又恼,失去了心腹亦列失八,不啻砍去自己的股肱,其苦难言,郁郁不乐,病情日益加重。不久奄然离世,临死前愤然叹道:

“痴儿负我!悔不该立此儿也!”

铁木迭儿无意中将此话转禀皇上,硕德八剌微微一笑,未予理会。按照祖制,他为奶奶举办了隆重的丧礼。

平息叛乱,论功行赏,拜住被封任中书省左丞相。朝中大事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右丞相铁木迭儿失去了太皇太后这个靠山,朝中大事不让他参与,甚至不叫他知道,心中郁郁不乐,索性装病在家。想当年自己权倾朝野,跺跺脚,地也要颤三颤!如今,门可罗雀,好不冷清。况且自己复仇计划尚未完成,心中一口恶气未除。老太后啊!你为什么先我一步离去?越思越想越懊恼,竟真的抑郁成疾,时日不久,便追随老太后而去。

硕德八剌没有太皇太后的干涉朝政,胆子大起来。右丞相铁木迭儿虽死,但死有余辜,也应治罪。皇上诏令御史查办,追回所有官爵和封赠,没收万贯家财,免去其儿子的官职。

除去奸党,年轻的皇帝擢拜住为右丞相,开始推行新政。广擢汉人儒士,发布《振举台纲制》,颁《大元通制》,行助役法,给百姓休养生息之机。眼见得天下安定,国富民强,一派升平气象。

谁能料到,一场新的阴谋正在酝酿。

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夏,依照惯例,每当夏天,皇上都要携文武大臣和后妃人等到上都避暑,秋凉时返回大都。硕德八剌也不例外,带着右丞相拜住等人来到上都。

皇上住进上都行宫亨丽殿。这个亨丽殿面积不大,又有些破旧。两年前,他就想扩建重修,只因拜住上奏,说“此地苦寒,入夏始种粟黍,此时大兴土木,妨碍百姓务农,恐失民望”,才没修建。现在看看亨丽殿,确实有些不顺眼,心中闷闷不乐。

上都与京城大都大不相同。这里地广人稀,房屋稀疏,街道宽阔,人在其中,会觉得这里的天比京都的天高远;这里的地比京都的地辽阔;这里的气候比京都的气候凉爽得多,每到夜晚,还有点寒意。

这天夜里,硕德八剌送走拜住,让宫女侍候着刚刚躺下,忽然觉得心惊肉跳、坐卧不安,好像有鬼神在左右环绕。他猛然翻身下床,在地上踱了几步,又觉得鬼神跟踪而至。第二天一大早,他烦躁地饬令左右传旨,做佛事驱邪。

拜住听说,立即进殿奏道:“陛下心里惦记国家大事,因而寝食不安。多思伤神,神疲难眠,做佛事无用。况且佛事耗资很大,国家尚不富足,劳民伤财,于事无益。请陛下收回成命。”

硕德八剌看见拜住,心里先自平静了许多,又听他说做佛事无益,很有道理,想了想道:“那就罢了。”

拜住退下之后,有位和尚求见。

和尚身披袈裟,贼眉鼠眼,口中念念有词。面见皇上,惊诧道:“阿弥陀佛!陛下面现灰暗,心有惊悸,江山社稷必有大难。只有做大佛事,行善积德,普赦罪囚,才能禳灾祈福……”

硕德八剌素来信佛,被说得有些心动,道:“右相说佛事无益,你去跟他商量商量,然后再定。”

和尚奉旨,乐颠颠跑去找拜住商议,力图说服他。

拜住眼睛一瞪,大声叱道:“大胆奸人!借佛事之名蛊惑皇上,扰乱君心,该当何罪?囚徒罪犯,与佛事有何干系?国有国法,朝廷典宪是你改变得了的吗?快与我退下,再来骚扰皇上,定斩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