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华丽高卢:法国皇室
3752100000005

第5章 民族精神初步形成(1)

1.新王朝安内攘外

加佩王朝建立之初,王权经历了由弱至盛的过程。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要归于诸多国王们的前赴后继、不断努力。法国史家让·马蒂耶认为:“公元1,000年时,法国支离破碎,国王几乎不能使巴黎30公里开外处的地方服从自己:两个世纪后,法国远比以前统一了。随后,在历经法、英之间两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后,民族感情得到了加强,法国在两个世纪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尤其要归功于加佩王朝几位重要君主的作用。”“路易九世(1226-1270)是菲利普二世之孙,他尤以圣路易之名行世。曾以极大的虔诚亲自参加了对北非穆斯林的两次十字军远征,并在于格·卡佩与罗贝尔二世第二次远征中死去。他虽然不如菲利普·奥古斯都精明,但毕竟提高了加佩王朝在欧洲的威望。”

从加佩直系王朝起,有好几个名叫“菲力普”和“路易”的国王都为法国封建王权的加强作出了贡献:路易六世、七世父子大力削弱封建势力,给予王权以新的内容;路易九世(圣路易)改革行政,加强王权;瓦卢瓦王朝的路易十一世几乎把王权扩大到了全国;到了波旁王朝路易十四时代,专制王权则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加佩王朝初期,王室控制的地盘甚小,权力所至,也就是巴黎附近的地区,这是因为,法兰西的公国、伯国林立,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强大,“子大父难为”,中央政府根本控制不了。如911年北部的诺曼人从天真汉查理手里得到诺曼底(公国)后,于1066征服英国,从此如虎添翼,势力越发强大,对加佩王朝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南部的图卢兹伯国经济与文化发达,长期“独立自主”;同一地区的阿奎丹公国,自恃势力最大,也是与法兰西“老死不相往来”;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公国为不列颠的布列吞人移民所建,从来没有把法兰西国王放在眼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加佩王朝诞生之初,这些大封建主表面上认同法兰西的宗主地位,实际上却出自各种原因,自成一体,成为所在地区的君主,掌握行政、司法、财政等等大权,而加佩王朝自顾不暇,鞭长莫及。这种现象从于格·卡佩(987-996)开始,历经罗贝尔二世(虔诚者,996-1031)、亨利一世(1031-1060)、菲力普一世(1060-1108),直至路易六世(胖子,1108-1137)时方始有所改变。

登基初始,(巴黎)西垡岛为路易六世王室所在地,常常受到附近领主的骚扰。在大臣苏格的帮助下,他依靠市民、教会的支持,出征予以敉平,打通了巴黎、奥尔良、桑斯、布尔日等地之间的交通,确认了对法兰西岛的控制;改组御前会议,广开言路,纳谏不问出身,除显贵、封臣和官吏外,还吸收市民、教士和中小地主参加,得到了广大下层人士的支持;支持教会,允许落难教皇到法国居住,获“教会长子”的美称;展开了对诺曼底公爵兼英国国王的斗争,击溃了日耳曼皇帝亨利五世。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确立了王室的权威。路易六世去世后,儿子继位,称“路易七世”(年轻的,1137-1180),由苏格等,路易六世督建西垡岛宫殿老臣辅助朝政。对内,因娶了阿奎丹伊丽娜为妻,获得了大量的土地,疆土一度扩大到比利牛斯山;征伐图卢兹伯国,命令该地伯爵继续臣服阿奎丹公国。对外,挑起卡佩王朝与英国金雀花王朝之间的斗争,与佛兰德伯爵和香槟伯爵联手反对亨利二世;参加十字军东征。对外行动虽然未果,却表明王权无所不在,显示出了力量。

“菲力普二世(1180-1223)为加佩王朝带来了以前所缺乏的领土基础(一个有了边界的国家)、行政管理和巨大威望。全国都觉得1214年他在布汶取得的胜利宛如全民族的节日,是法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胜利。”事实的确如此,菲力普执政后,继续先王的反英政策,巧使阴谋诡计,先是利用英国王父子间的矛盾,联合儿子理查打败父亲亨利二世;继之,又向英新国王理查开战,但没有捞到什么便宜;然后,菲力普又支持约翰的侄子反对其叔继位,迫使约翰对法国俯首称臣,并在1214年的布汶战争中打败约翰,占领了大量的土地,法国的疆土大为扩大。对内,继续与城市结盟,支持城市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与特权;设立邑长,监管遍布全国的邑吏和当地的封建主;开始城市建设,巴黎初具规模,成为嗣后历代王朝的首都。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菲力普二世凭借出色的文治武功,令加佩王朝的封建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路易八世(狮子王,1223-1226)为前者之子,把英国人从法国驱逐了出去(阿基坦除外),1226年领导反对阿尔比教徒的十字军远征。在位3年后驾崩,是为短命国王。但是到了他儿子路易九世(圣路易,1226-1270)时,法兰西的封建王权又上了一个台级。开始时由母后摄政,1242年亲政后,战胜了得到英国支持的南部与西部的贵族联盟;1259年与英国签约,暂时中止了两国的敌对状态;进行了两次十字军远征:1248年在埃及被俘,1270年在去突尼斯的途中死于瘟疫。在世时对内强调秩序与正义,进行司法改革,禁止决斗,统一制币,取消封建贵族私自铸币,加强了王权,被称为“圣路易”。

菲力普三世(大胆的,1270-1285)系前者之子,1271年继承普瓦蒂埃阿芳斯的遗产,特别是图卢兹的伯爵领地;在驰援安茹王朝以及在平息“西西里骚乱”(1282年)的斗争中均被阿拉贡国王皮埃尔三世打败。但是,他的儿子菲力普四世(美男子,1285-1314)因娶了那瓦尔的让娜为妻,从而扩大了香槟与那瓦尔的地盘;他在任内注重政治现实主义,主张国家至上,构建中央权力机构,封建国家机器日臻完善;为改善王国财政收入,没收圣殿骑士团骑士的财产。重又进行反对英国(1294-1297年)和佛兰德(1304年)的斗争,前者无果而者终,后则是先输后赢,把佛兰德兼并于法国的版图之内。而与教皇的冲突,则以国王获胜告终:命令教士交税,逮捕帕米埃主教甚至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后者死后,支持选举一名法国人为教皇克雷芒五世,驻在阿维尼翁,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被誉为杰出的国家元首,“首位近代君主”。“当美男子菲力普四世于1314年去世时,王国的政治与财政状况比一个半世纪以前更显得大为稳固。”

嗣后,继承王位的国王们政绩平平,如路易十世(固执的,1314-1316)为菲力普四世的长子,在位两年就遇到了贵族的骚乱,最终同意赋予其包括豁免权在内的各种优惠权利。让一世(遗腹子,1316)为前者之子,只做了四天国王。菲力普五世(高大的,1316-1322)为菲力普四世的二子,先是为侄子让一世的摄政,数日后登基称王;同意路易十世的女儿让娜放弃王位继承权,开了日后妇女不得继承王位的先河;结束了佛兰德的战争,加强因菲力普四世去世而衰弱的王权,经常咨询三级会议,后者的重要性从此越发凸现。查理四世(美男子,1322-1328)为美男子菲力普四世之第三子,进行了重大的行政改革,驾崩后无男性子嗣,王位由瓦卢瓦家族的人继承,加佩直系王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瓦卢瓦王朝建立后,菲力普六世(1328-1350)、让二世(善者,1350-1364),查理五世(智者,1364-1380)、查理六世(受爱戴者,1380-1422)和查理七世(胜利者,1422-1461)在攘外安内方面少有建树。然而,到了路易十一世(忍者,1461-1483)期间,情况就有了改观。他还在王储时就参与大贵族于1440年组织的“布拉格运动”,反对其父;称王后过河拆桥,甚至调转枪口对准布列塔尼公爵,因为1465年成立了以后者为首的“公益”联盟;1468年被勃艮第公爵查理(大胆)围困在佩鲁纳;赎身后纵横捭阖,终于挫败了旨在反对他的所有封建联盟,统一了国家,确保了王权,至1483年他去世时,法国版图已基本完整。路易十一建立了一支18,000人的常备军,并对行政和司法机构进行改革,王权大为加强。可以说,法国的王权加强始于路易六世、七世父子,经路易九世、路易十一统治期间形成了专制君主制度,至路易十四时达到鼎盛,终于通向了大国之路。

2.十字军东征发威

11-13世纪末,西欧封建主发起了8次十字军东征,其主要原因之一在“长子继承法”上。那时的西欧比如说法国,不仅国王(皇帝)去世后由长子继承王位,就是领主们死去后亦同样是由长子承继领地,其他众多的子嗣所得甚微,只得靠服兵役等赖以为生,所以渴望向外掠夺,而所谓的东地中海各国的富庶传说则大大地吊起了他们的胃口。天主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而且是各国的精神支柱,教皇企图通过征伐,确立自己的霸权,把基督教传播到伊斯兰国家去。西欧的商人希望夺取东地中海的市场。农民也是有所求,梦想寻找摆脱饥饿与压迫的乐园。领主、教皇、商人和农民各自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急不可待地放眼外部世界,而这时东地中海的塞尔柱突厥人由兴至衰,内部分裂,格斗不已,为十字军的入侵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一次(1096-1099):教皇乌尔班二世1095年在法国克勒芒召开宗教大会,号召驱逐穆斯林,解放圣城(耶路撒冷)。他说:“让一切争辩和倾轧休止,登上赴圣城的重任吧!从那个邪恶的种族手中夺回圣地吧!那个地方,如同《圣经》所说,是上帝曾经赐与以色列后裔的,遍地流着奶和蜜。耶路撒冷是大地的中心,其肥沃和丰富超过一切土地,是另一个充满欢娱快乐的天堂。”(朱庭光主编、张椿年副主编,陈兆璋著:“十字军远征”,《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第二分册,重庆出版社1986年,)1096年,法国国王菲力普一世(1060-1108)为凸显法兰西的大国地位,率先与意大利、德意志联手发起第一次十字军远征。一支人马组织欠佳、仓促起程,在安纳托利亚被土耳其人打得丢盔弃甲;另一支队伍却成功地夺取了耶路撒冷,建立王国,由博杜瓦任国王。

第二次(1147-1149):还是法兰西充当英雄好汉,国王路易七世(1137-1180)与日耳曼皇帝康拉德三世(1138-1152)一起统帅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德皇率军队先行出击,但出师不利,无奈只得等待后援部队的到来。法王率兵赶来支援,受到重创。法德两支残部合在一起,加上耶路撒冷王国的军队,全力攻打大马士革,总未能得手,路易七世和康拉德三世无功而返,相继回到各自的国家。

期间,法国王后埃莉娅诺的轶闻趣事颇为引人。1122年,埃莉娅诺生于阿奎丹领主家庭,长大成人后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后者响应教皇乌尔班三世的号召,参加十字军东征,埃莉娅诺自告奋勇一同前往。征途中,国王与雷蒙在进攻方向问题上产生分歧,而王后却胳膊朝外,支持后者。国王对王后与雷蒙的暧昧关系早就有所耳闻,见此情景妒火中烧,于是将妻子关了起来,趁着夜色进军耶路撒冷,和德意志的康德拉三世汇合,向大马士革发动了攻击,但却以失败告终。回国后埃莉娅诺与国王离婚,嫁给了安茹伯国的亨利,之后,亨利继承英格兰的王位,并最终夺取了王位,成为亨利二世,开创了金雀花王朝。埃莉娅诺从法国王后变成了英格兰王后,成了一位贤妻良母。而国王却渐渐对大于自己10岁的妻子失去了兴趣,移情别恋。王后于是唆使孩子反对国王,并与前夫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结盟。英法开战,亨利二世战胜路易七世。埃莉娅诺女扮男装,骑马逃走,却被抓住了,关了16年。一夜夫妻百日恩,最终,亨利二世解除了对她的幽禁。

第三次(1189-1192):约20多年后,埃及民族英雄萨拉丁于1171年发动政变成功,建阿尤布王朝,自立为“素丹”(1171-1250),旋即攻城略地,围攻耶路撒冷。西欧各国得知圣城被围,大惊失色,于是组织第三次十字军远征。领导人:法王菲力普二世(1180-1223)、德皇红胡子腓特烈一世(1152-1190)和英王狮心理查德(1189-1199)。德皇野心勃勃,急功近利,率先指挥军队出击,不幸“阴沟翻车”,竟淹死在一条小河里,余部不得不返回德国。法英两国的军队晚出发,中途又在西西里岛耽误了半年多的时间,直到1191年才到达叙利亚,参加对阿克城的围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得手,但未能夺取被萨拉丁于1187年收复的耶路撒冷。理查德在途经奥地利时,被利奥波德公爵逮捕,最终在母后埃莉娅诺的努力下得以释放。埃莉娅诺晚年看破红尘,遁入修道院,于1240年去世,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