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后来齐国被燕国的乐毅打败的原因,70多座城池被攻占,齐国就此衰弱下去。齐湣王依仗强大的国家而骄横,结果害得国家残破。古诗说:“要想毁掉它,必须首先堆起它;要想摔倒它,必须首先高举它。”(《吕氏春秋·行论》)
疏导
西汉哀帝时,骑都尉平当主管黄河河堤事务。他上书说:“古代的九河,现在都已经淤塞而找不到河道了。按照经典,治水的根本方法是决开堵塞的河道、深挖河床,而不是修筑堤坝、堵塞水流(治水有决河深川而无堤防壅)。黄河从魏郡以东多次泛滥决口,河道变化不稳,不可以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应该广泛寻求具有浚川疏河本领的人才来治理黄河。”哀帝接受了他的建议。(《资治通鉴》卷33)
治水三策
待诏贾让也就治水问题上奏汉哀帝。他首先总结古人的治水理念,认为,古人建立国家安置居民,规划土地,一定避开江河湖泽,给水留出地方,居住区域和农田选在水势达不到的地区。大河不设堤防,使小河的水可以流进去。在低洼之处利用四周高坡作围坝,形成沼泽湖泊,使秋天的积水得以容纳,水面从容地向外伸展,舒缓宽阔而不凶猛。
接着又以治水和治人相互印证。他说:“大地有河流,就像人有口,用堆土的办法来防止水患,好比为了不让小孩子啼哭而捂住他的嘴,这当然可以立即见效,然而却将孩子闷死了。所以说,‘善于治水的人,挖开堵塞的河道使水流有路可以倾泻;善于治理民众的人,使人畅所欲言从而让民众心中的想法得以宣泄。’ ;(善为川者决之使道,善为民者宣之使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筑坝阻拦洪水的治水方式呢?贾让的看法是,这是由于封建割据造成的。他指出,大肆修建阻拦河水的堤坝,始于此前不远的战国时期。之所以如此,纯粹出于各诸侯国的私利。齐国与赵国、魏国以黄河为界,赵国和魏国地势高,齐国地势低。齐国在黄河进入国界25里处筑堤,东下的黄河被堤坝挡住,无法泄流,便在赵国和魏国的地界泛滥成灾。赵、魏两国也依法炮制,各自在25里处筑起堤坝。如今,黄河从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北)到魏郡、昭阳(今河南省浚县东北),都筑起了石头堤坝,河水受阻急剧回转,百余里之间,两次向西流,三次向东流,就是因为河道不畅。
根据以上分析,贾让提出了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条对策。他说:“迁移冀州地区首当其冲的百姓,决开黎阳遮害亭的堤坝,放黄河水向北溃决,流入渤海。可以拿出数年治河费用,安置移民从业,遵循古代圣人的做法,确定山川的位置,使神和人各得其所,互不相扰。我大汉土地广阔万里,何必与黄河去争那一点点地方!这个方案实现后,黄河稳定,民众安居乐业,可保证千年没有水患,故称上策。
“在冀州地区大量开河凿渠,可以使那里的民众引水灌溉田地,同时又能分减水势。虽然不是圣人的做法,但至少是挽救败局的方案。这个方案能够带来国家富裕,民众安居乐业,控制水患数百年,故称中策。
“只是补修、完善原来的堤坝,把低的地方增高,把薄的地方加厚,消耗人力物力没有止境,却仍然频繁遭受水患,这个方案最为低下,故称下策。”(《资治通鉴》卷33)
廉范不禁夜火
东汉章帝时,廉范调任蜀郡太守。成都富有,物产丰盛,人口众多,住房十分拥挤。为了防止火灾,法令禁止民众夜间劳作,然而人们却避开官府,偷偷用火,导致火灾连续不断。
廉范到任后,撤销原来的禁令,只是加强了储存防火用水的规定。由此带来的便利使民众非常高兴,他们编了歌子颂扬廉范:“廉叔度,来太晚!官府不禁夜火,民众安心劳作。从前没有短上衣,今有五条裤子穿。”(《资治通鉴》卷46)
顺流而下的军威
三国末期,晋国灭掉蜀汉,征讨东吴,晋国大将王浚攻克武昌,随即乘胜顺长江东下,兵锋直指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扬州别驾何恽认为,王浚此行必定成功,因为敌人土崩之势已经显露出来(土崩之势见矣)。果然,前来迎战的东吴水军远远望见晋军的旌旗就投降了。这时宽阔的长江水面上满满的全都是身披铠甲的士兵,旌旗遮天蔽日,再加上顺流而下,越发显得势不可当,吴人恐惧之极。(《资治通鉴》卷81)
赤胆忠心
唐朝玄宗时,安禄山渐成气候,深得朝廷宠信。他虽然来自北方游牧民族,被称为胡人,又长期在边疆当将领,外表看上去迟钝老实,但实际上颇有心计,思维敏捷,语言粗俗而诙谐,很能讨皇家欢心。
安禄山的肚子很大,自称腹重300斤。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子说:“你这个胡儿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怎么这样大?”安禄山说:“没别的,只有对陛下的赤胆忠心!”
玄宗曾带他去拜见太子。他只拱拱手,宫中侍从催促他行跪拜礼。他说:“臣是胡人,不晓得朝廷礼数,也不晓得太子是什么官儿。”玄宗在一边告诉他:“太子就是储君,等我千秋万岁之后,领导你的就是他。”安禄山说:“臣愚昧无知,一向只晓得陛下一人,不晓得还另有一个储君。”勉强磕了头。
安禄山的言谈,使他取得了朝廷的完全信任。玄宗在勤政楼宴请群臣,大臣们都被安排在楼下,唯独安禄山留在楼上陪伴皇帝。还特别在御座的东边摆上一张胡床,让安禄山坐在上面,以示宠爱。玄宗把杨贵妃的兄弟姐妹都叫过来,让他们共叙亲情。安禄山顺坡下驴,提出做杨贵妃的儿子。玄宗与杨贵妃坐在一起,安禄山先拜见杨贵妃。玄宗问他怎么这样做?他说:“我们胡人的习惯是母亲优先而父亲在后。”玄宗非常高兴,越发信任安禄山。直到他后来起兵造反,还怀疑是不是搞错了。(《资治通鉴》卷215)
小结
关于在顺势中利用势,故事中有三种办法。一种办法是依势。晏子、安禄山就是这么做的,他们迎合对方的要求、意志,塞进自己的私货,结果就像小孩子牵牛一样,使强势的一方为弱势的一方出力。伍子胥、王浚的做法也属于这一种,伍子胥是趁势把已经淹得半死的敌人按进水底;王浚顺的则是两个势:胜势和江势。
另一种办法是助力。楚王、勾践、燕昭王就是这么做的,他们顺着对方的运行态势,再推上一把,将其尽快送上顶点,加速它的发展进程,物极必反,从而达到削弱、抑制乃至消灭对手的目的。这也就是老子说的“欲翕之,必固张之”。(《老子》第36章)要想收缩它,必先有意扩张它。
再一种办法是疏导。平当、贾让、廉范就是这么做的,他们顺应水势和民势,加以引导,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棘手问题。自古以来,治水就有两种模式:一种叫“堙”(yīn),也就是水来土挡,筑坝填土,以鲧为代表,结果适得其反,劳民伤财不说,反而助长了水势。另一种叫“导”,也就是疏通江河水道,把洪水引入大海,以鲧的儿子禹为代表,结果成功了,治住了洪水。治政与治水虽然分属两个领域,但事不同理同,治政也存在着“堙”与“导”两种方式,效果自然不同。
(三)借势
要义
借势就是借助他人的势力来壮大自己,加强自身的影响力。韩非这样说:“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韩非子·难势》)意思是,弓弩的力量不大,却把箭射得很高,是由于借助风的推动;本身无德又无才的人却能使命令通行,是由于得到了众人的帮助。
故事
周天子的册封
春秋时期,晋国在晋文公重耳的治理下空前强大,天子也就是周朝的周襄王决定封赏晋文公,赐予他侯爵的玉圭,派太宰和内史为使臣送到晋国。内使名叫叔兴父,人称内史兴。
这时,周王朝虽然已经走向衰落,但晋文公完全按照接待天子使臣的大礼严格执行。到了选定的吉祥日子,由太宰主持,内史兴引导,在晋国的祖庙举行仪式。太宰三次宣布天子命令,晋文公推让了三次,始终保持着恭敬态度。
内史兴回来后,对周天子建议道:“应该特别看重晋国,它的国君一定能称霸于诸侯。他们迎接王命的态度十分恭敬,举行的仪式完全符合礼制。尊敬王命,说明他们顺从礼义之道;仪式合于礼,说明他们懂得道德准则。用规范的道德标准来引导诸侯,天下一定归服。”
周襄王点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内史兴继续说:“从晋侯对礼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对忠、仁、信、义的重视。表里一致,是忠的表现;三次推辞封赏,是仁的表现;遵守礼节,是信的表现;行礼适当,是义的表现。有了忠,就能够做到公正分配;有了仁,就能够做到实施恩泽;有了信,就能够做到守持约定;有了义,就能够做到行为有度。所以我说应该好好地对待晋侯。”
周天子接受了内史兴的建议,正式册立重耳为晋国君主,后来又任命他为诸侯之长。(《国语·周语上》)
晏子的忠告
曾参跟随孔子到齐国去,国君齐景公非常器重他们师生,想把曾参留下来,以下卿的待遇聘请他。曾参一口回绝了,执意要回到鲁国去。
曾参走的那一天,齐国大夫晏子前去送行。
晏子道:“我听说,君子赠送别人钱财,不如赠送良言。是吗?”
“是的。”曾参恭恭敬敬地回答。
“好,那我就试着说说。”晏子道。“现在有一棵兰草根茎,已经生长了三年,要是生吃,没有什么味道,但要是加加工,就大不一样了。用鹿肉汤汁浸泡一段时间,它的味道变得鲜美异常,可以换回一匹马。显然,它作为佳肴,不取决于自己,而是因为借助了鹿肉汤汁的作用。对吗?”
“对。”曾参说。
晏子的话转到人身上:“君子居住,一定选择好地方;君子出游,一定选择正确方向;君子做官,一定选择贤明君主。选择正确方向,是为了修养道义;选择贤明君主,是为了做一番事业。喜欢改变习惯的人,一定容易接受欲望的驱使而秉性不稳,所以君子能够不慎重吗?”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的话真是君子之言啊!依傍贤人的人,一定不会困惑;依傍富人的人,一定不会贫穷。马蚿(xián)的脚断了还能行走,为什么呢?因为支撑它的脚很多。”(《孔子家语·六本》)
狐假虎威
昭奚恤担任楚国的令尹(相)。楚国君主楚宣王问群臣:“我听说北方的诸侯都害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
一片静默,无人开口。
这时候江乙说:“我想起一个故事。老虎以百兽为食,捉到了一只狐狸。狐狸说:‘你如果吃了我,是要犯大罪的!因为我是上天派来统治百兽的。你吃掉我,就是违抗上天的旨意。’老虎歪着脑袋,疑惑地打量着爪子下的这个小东西。狐狸接着说:‘我知道你不信我的话。这样吧,我在前头走,你在后头监督,看看百兽见了我,可有一个敢不逃跑的吗?’老虎同意了,跟着狐狸往前走去。果然,群兽见了它们,纷纷争先恐后地逃跑。人人都明白,群兽是因为害怕老虎才逃命的,只有老虎自己不知道这一点,还以为大家怕的是这只小小的狐狸呢。”
接着,江乙回到楚王的问话上:“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大权掌握在昭奚恤手里。所以,北方的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怕的是大王的军队,就像百兽怕的是老虎一样啊。”(《战国策·楚一》)
互为支撑
白圭是魏国的国相,掌握着魏国的行政大权。暴谴是邻国韩国的国相,掌握着韩国的行政大权。
白圭对暴谴说:“请您利用韩国的力量帮助我在魏国控制权力,而我将利用魏国的力量帮助您控制韩国的权力。这样,我就可以做到在魏国长期掌权,您也可以做到在韩国长期掌权。”(《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利剑与箭矢
苏秦到齐国游说,对国君齐闵王说:“圣贤做事,必定借势而为,利用时机。借势而为,是万物的关键;利用时机,是百事的关键。不懂得这个道理却能成就大事者微乎其微。(是以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故无权藉,倍时势,而能事成者寡矣。)一个人即使拥有干将、莫邪一类的利剑,但如果不施以人的力量,不能使对方损失一根毫毛;再锐利的箭矢,如果不借助弓弩,也不能自己去杀伤敌人。宝剑并非不够锋利,箭矢并非不够尖锐,为什么却发挥不了威力呢?是因为缺少了势啊。
“过去赵国攻打卫国,长途奔袭,兵车不停就包围了卫国的国都,在附近筑起土城进行围困。把国都的8个城门封堵得严严实实,还摧毁了2个城门。卫国眼看着就要亡国了。卫国君主光着脚丫逃到魏国求救。魏王大怒,亲自披甲磨剑,向赵国挑战。
“结果赵国都城大乱,黄河与太行山之间的地区也混乱不堪。卫国瞅准了这个机会,重整旗鼓,对赵国发起攻击,收复了刚平邑,还一举攻克了赵国中牟的外城。
“卫国比赵国要弱小得多,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战果是因为得到了魏国的支持。如果把卫国比做箭矢,那么魏国就是弓弩。卫国明白,攻战决胜必须借助于势。”(《战国策·齐五》)
海大鱼
田婴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相,称靖郭君,封地在薛(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他决定在那里修筑城墙,许多门客劝他不要这么做,他烦了,索性不见人,吩咐手下人说:“不要给门客通报。”
这时,有个门客求见,对掌管传达的官吏道:“我只说三个字,要是多一个字,你们用大锅把我煮了。”田婴觉得挺新鲜,同意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