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治术
3752800000033

第33章 经权(3)

韩咎的弟弟

韩国君主韩襄王死了,立谁为国君的事情一时还定不下来。

当时韩咎最有可能被立为新君,他的弟弟当时住在周国。周国君主打算把他送回韩国做韩咎的帮手,从而讨好韩国,但又担心韩咎不能当上国君,由此得罪韩国的另一派势力。如何是好?周君进退两难。

一个姓綦毋(qí wú)名恢的人对周君说:“不如派百辆兵车送韩咎的弟弟回国。如果韩咎被立为国君,就说周国派的兵车是给他的弟弟做护卫的;如果韩咎当不上国君,就说周国是来向韩国敬献叛贼的。”(《韩非子·说林下》)

此一时彼一时

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项羽旧将丁公归顺刘邦,丁公曾经在刘邦命悬一线时放他一马,不想刘邦不仅不念恩,反而以不忠的罪名杀了丁公。

司马光评论道:汉高祖刘邦自丰、沛起事以来,网罗豪杰,招降纳叛,手下不良分子很多。一旦登上帝位,便以不忠而拿丁公开刀,为什么呢?是因为前者处于进取,后者处于守成,二者的势不同。(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当初,群雄并起,角斗追逐,民众没有确定的君主,所以来者不拒,这样做是适宜的。等到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臣服,这时候要是不彰显道义以昭示天下,那么身为臣民的人就会心怀二意,唯利是图,如此国家还能长治久安吗!所以汉高祖依据道义作出决断,使天下所有的人都明明白白地看到,身为臣子却不忠诚的人是没有容身之地的,那些出于一己之利而以恩惠结交他人的人,即便救过自己的命,也不能跟他讲义气。杀一人而使千万人畏惧,这样看问题不仅深刻而且长远!汉高祖的子孙享有上天赐予的福祉400多年,是完全应该的啊!(《资治通鉴》卷11)

背誓

西汉景帝时,发生了诸侯王的叛乱。诸侯国齐国的临淄被叛军包围。齐王派路中的大夫向景帝报告。景帝命令路中大夫返回齐国,叮嘱齐王坚守阵地,告诉他朝廷的军队已经打败了吴国和楚国的叛军。路中大夫无法入城,叛军将领与他盟誓,让他到城下喊话,说朝廷的军队已被击败,齐国应该赶快投降,否则将遭到屠城之灾。路中大夫答应了。来到城下,远远望见齐王,叫道:“朝廷已经派出百万大军,太尉周亚夫击败了吴楚叛军,正率兵赶来援救,齐国一定要坚守到最后!”叛军将领杀死了路中大夫。后来朝廷大军赶到,齐国终于解围。(《资治通鉴·卷16》)

东晋孝武帝时,前秦进攻东晋,彭城被围。兖州刺史谢玄率军援救,打算派人先去联系。将领田泓自告奋勇前往,被敌人抓获。秦人重重地贿赂田泓,让他报告说晋朝援军已经失利。田泓同意了。到了城下,田泓对守城人说:“朝廷援军马上就到,我独自前来报告,被敌人抓获,你们要顶住啊!”秦人杀掉了田泓。后彭城解围。(《资治通鉴》卷104)

南北朝时,西魏大军围困南梁的江陵,湘东刺史王琳率军驰援。镇南府长史裴政先行报告消息,被抓获。裴政答应按照敌人的要求向城内通报。他被用铁链锁住,拉到江陵城下喊话,大意是,梁朝重臣王僧辩听说皇帝被围在江陵,已经自立为帝。王琳孤掌难鸣,已经放弃救援。裴政却大声喊道:“援军大批赶来了,你们要各自努力。我因报信被擒,应当粉身碎骨报效国家。”看管人击打他的嘴,主帅怒不可遏,命令赶快杀死他。有人劝道:“此人众望所归,要是杀掉他,江陵别想攻下来。”这才释放了他。(《资治通鉴》卷165)

唐高宗李渊时,刘感任骠骑将军,镇守泾州,与盘踞秦、陇一带的薛仁果作战。刘感被俘,薛仁果包围泾州,命令刘感向城中喊话,说援军已经被击溃,劝守军尽早投降。刘感答应了。却大声喊道:“逆贼粮绝,马上就要灭亡了,秦王李世民统帅几十万大军,从四面赶到,城里的人不要担心,顶住!”薛仁果大怒,制住刘感,在城边挖坑埋他,土堆到膝盖,然后纵马奔驰,放箭射他。直到死去,刘感的喊声就没断,而且愈来愈坚定。(《资治通鉴》卷186)

圣人知变

东汉桓帝时,贤人崔寔写了一篇题为《政论》的文章,回答皇帝的策问。其中说:“孔子作《春秋》,褒奖齐桓公,颂扬晋文公,赞叹管仲的贡献。难道孔子不赞美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之道?实在是想强调通达权变的道理以把天下从当时的弊端下解救出来。圣人能够随着时代变化而作出改变,而俗人却苦于不知道变化(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以为古代所采用的结绳记事的方法,仍旧可以从秦朝纷乱如麻的问题中理出头绪,以为大禹所采用的挥动兵器的舞蹈征服苗人的方法,仍旧可以解除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困于平城的包围。”(《资治通鉴》卷53)

东汉献帝时,曹操与袁绍对峙,双方都向占据荆州的刘表示好。刘表拿不定主意站在哪一边,派从事中郎韩嵩前往许都观察。韩嵩说:“圣人可以打通为人处世的原则,达到权变;低于圣人的人做不到通达,只能守持为人处世的原则(圣达节,次守节)。我是一个恪守原则的人,君臣名分一旦确定,我便至死不渝。而今我由将军派出,名分、职务都是您赋予的,唯将军之命是从,赴汤蹈火,虽死不辞。以我之见,曹操一定会统一天下。如果将军能上尊天子,下归曹操,可以派我为使者;如果犹豫不决,我到了许都,要是天子授予我职务,我根本不能推辞,那么我便成为天子之臣,与将军的关系,仅仅是从前的部属与从前的主公的关系。在谁的手下就为谁做事,我只能恪守天子的命令,道义不允许我再为将军效死。恳请您再三思考,不要辜负了我的赤诚!”(《资治通鉴·卷63》)

父子俩

十六国时,西北武都郡有一个由杨氏建立的氐族政权,曾接受东晋封号。后来刘裕取代晋帝,建立宋王朝,被后人称为刘宋。武都惠文王杨盛听到这一消息,仍旧坚持使用东晋的年号,表示继续忠于晋朝。杨盛对他的儿子杨玄说:“我已经老朽了,应当终身做晋朝的臣子,而你们却应当好好侍奉宋帝。”杨盛去世后,杨玄派遣使臣前往刘宋报丧,由此才开始改用宋朝年号。(《资治通鉴》卷120)

见机行事

南北朝时,东魏司徒、河南大将军侯景投西魏,又打算投南梁。他向梁武帝上表,说准备率领豫州等13个州前来归附;又说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都是他的势力范围,在那里办事,易如反掌。梁武帝召集大臣商议。尚书仆射谢举等人说:“近年来,我朝与魏国和睦来往,边境相安无事,如今接纳它的叛臣,我们私下认为不合适。”武帝说:“话虽这么说,但要是得到侯景,北方就可以厘清了。机会难得,怎么可以僵化凝固而不知道变通呢!(机会难得,岂宜胶柱!)”(《资治通鉴》卷160)

随机应变

南北朝时,北齐大军10万入侵南梁。梁朝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陈霸先率军抵抗。正要交战,天降大风,越刮越紧。根据兵法,陈霸先说:“军队不能迎风进攻。”部将周文育说:“军情急迫,怎么能抱着古法不放!”(事急矣,何用古法!)便抽出一支槊跃上马背,率先冲了出去。风跟着转变了方向,敌人死伤几百。(《资治通鉴》卷166)

识时务者为俊杰

隋朝末年,天下反叛。裴仁基任隋朝河南讨捕大使,每次击败义军所缴获的物资都尽数分给士卒。监军御史萧怀静从中阻挠,引起士卒的怨恨,萧怀静还屡次抓住裴仁基的过失向朝廷告状。洛口仓城作战,裴仁基过了规定日期还没有赶到,听说隋军失利,畏敌不前,但又怕朝廷治他的罪。义军首领李密知道裴仁基处境艰难,派人劝降。贾闰甫劝裴仁基投降李密,裴仁基问:“萧御史怎么办?”贾闰甫说:“萧君就像栖身在枝干上的鸡,要是不会随机应变,无非明公您抬手一刀罢了。”裴仁基听从了。(《资治通鉴》卷183)

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

唐宪宗下诏说:“从今天开始,各地长官到京朝见,不得进献贡物。”知枢密刘光琦上奏,为贯彻这一旨意,应该分别派遣使者携带赦书前往各地宣读。翰林学士裴垍、李绛上奏说:“朝廷使者所到之处会造成烦扰,不如只将诏旨交付驿站紧急传递。”宪宗听从了。刘光琦援引以往惯例表示反对。宪宗说:“惯例是对的则给以遵从,要是错的,怎么可以不更改!”(例是则从之,苟为非是,奈何不改!)(《资治通鉴》卷237)

大与小

唐宪宗时,御史中丞卢坦弹劾前山南西道节度使柳晟、前浙东观察使阎济美违背不准进献贡物的旨意。宪宗召见卢坦,对他进行褒奖慰问,说:“我已经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要是再追究这件事就是失信。”卢坦说:“圣上的旨意公布于四海之内,是陛下的大信。柳晟等人不顾陛下的法令,违背的是大信,陛下怎么能够为了守持小信而背弃大信呢(奈何存小信弃大信乎)!”(《资治通鉴》卷237)

五代时,后晋河阳行军司马李彦珣(xún)追随范延光造反。李彦珣的父母住在乡下,没有受过儿子的供养。范延光任用李彦珣为步军都监,派他登城防守。后晋将军杨光远通过访查捕获了李彦珣的母亲,带到城下招降李彦珣。李彦珣张弓搭箭把母亲射死了。范延光投降后,后晋皇帝石敬瑭任用李彦珣为坊州刺史。有人揭发李彦珣当年的事情,说杀母乃是大恶逆,不可饶恕。石敬瑭说:“赦令已经颁行,不可更改了。”仍旧派他前去赴任。

司马光评论道:“治理国家的人固然不可以不讲诚信。然而李彦珣的罪恶,天神地祇人鬼不容。如果石敬瑭宽赦他的背叛君主之过,惩罚他的杀母之罪,又有什么损害诚信的呢!”(《资治通鉴》卷281)

政贵知变

唐文宗时,崔郾为陕虢观察使。他实行宽政和仁政,有时候一个月经受鞭打刑罚的人连一个都没有。后来,朝廷命他担任鄂岳观察使。这一带盗贼猖獗,不仅抢劫行人舟船,还杀人,连老人儿童都不放过。崔郾到任后,训练士卒,打制兵器,建造战船追击围剿盗贼,没用一年,将其消灭干净。有人问他,同是你一个崔郾,为什么在陕虢观察使任上实行宽仁之政,而在鄂岳观察使任上却实行严刑峻法呢?崔郾说:“陕虢土地贫瘠,民众穷困,我安抚他们,忙得一点闲暇都没有,就这样还担心照顾不到;鄂岳地势险要,族群混杂,夷人风俗剽悍、狡诈,喜欢铤而走险,不借助威势刑罚,不能进行治理。为政贵在懂得变化,讲的就是这一点。(政贵知变,盖谓此也。)”(《资治通鉴》卷244)

小结

变通虽然是治政的常态,但古人对此非常慎重。故事中崔寔说“圣人能与世推移”,韩嵩说“圣达节”,不仅是对圣者的颂扬,而且还包含这样一层意思,即变通只是圣人的特权。因为一般人很难把握变通的分寸,不及达不到效果,过了必损害道义。所以韩嵩宁可死守节操,也不灵活处事。

这就提示人们,变通一定要围绕道义进行,也就是“权”必须服从“经”。大信不亏,小信灵活,就是一种服从方式。如果离开了这个关系,变通就成了阴谋,这也是儒家的权变与法家的权谋之间的根本分界。所以儒家一再告诫人们,一定要慎对变通。北宋大儒张载说:“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近思录·为学大要》)对道义没有完全把握却喜爱权变的人,可以断言他早晚会出事,权变不可以轻易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