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腐是造成民众穷困的直接原因
西汉时,景帝颁布诏书,说:“眼下只要有一年歉收,人民的口粮便告急,原因在哪里?多半是由于奸诈虚伪之人做了官吏,以受贿行贿为交易,盘剥百姓,侵夺民众。县官,乃是地方长官,却强奸法令,与盗贼相勾结一起进行盗窃,实在太不像话!现在命令俸禄二千石的高级官员,各守其职;对于不履行职务以及政绩差的官员,丞相要向我奏报,议定处置的罪名。布告天下,就是为了使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心意。”(《资治通鉴》卷16)
卖官的帝王
西汉时,武帝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一打就是多年。每次都要征调十几万人,仅奖赏将士就要用去黄金20多万斤,要是算上兵器衣甲和运送粮草的费用,消耗更是可观。终于府库枯竭,无力支持战事。武帝下诏,允许百姓出钱买爵,可以花钱免除囚禁以及免除盗窃贪赃罪。同时增设“赏官”,称“武功爵”,最低一级价值铜钱17万枚,依次递增,卖出这些爵位,可获黄金30多万斤。武功爵的最高爵位是“千夫”,购买这一级的人可以优先被任命为官吏。这条路一开,官职便混乱败坏了。(《资治通鉴》卷19)
东汉时的灵帝,登基前被封在河间为侯,没有多少收入,经常陷入钱不够花的窘境;等当上皇帝,又时常叹息前任皇帝不懂经营家产,没有私钱。于是便想出了出卖官爵的主意,为此专门成立一个名叫“西邸”的机构负责这件事。“西邸”卖官明码标价,俸禄等级两千石官职售价2000万,四百石官职售价400万。这是基数,届时双方还要具体商谈,根据买者的口碑德行进行浮动,最好的可以打半折,甚至可以降到三分之一。凡是卖官收入的钱,作为灵帝个人财产均贮藏在“西邸”的专设钱库里,不移送国库。他还暗地里安排亲信在大臣中出卖三公、九卿等重要职位,公卖钱1000万,卿500万。一个叫崔烈的人进献500万,当上了司徒。正式任命那天,灵帝亲自出席,百官都来参加。看这气氛,灵帝不由有些后悔,对左右说,其实本来是可以要他1000万的。(《资治通鉴》卷57~58)
南北朝刘宋明帝即位之初,战乱四起,财源不足。朝廷号召民众捐钱捐粮。依照捐献数额,分别任命到荒凉偏远地区当郡守、县令,或者给予五品至三品之间的散官职衔。(《资治通鉴》卷131)
这是南朝,北朝也有卖官情况。北魏平息动乱,国库空虚,孝庄帝下诏:凡是向国家交纳8000石粮食的人赐予散侯爵位,平民百姓交纳500石粮食的人赐给做官资格,如果是僧人则授予本州僧统或本郡本县的知事僧。(《资治通鉴》卷152)
罪有应得
东汉政权建立之初,由于战乱,各地上报朝廷的耕地面积严重失实,光武帝刘秀下诏命令各州郡查验核实。不少刺史、郡守阳奉阴违,借查田之机,弄虚作假,从中渔利,民众反映强烈。于是刘秀派人对高官明察暗访,发现大司徒欧阳歙在担任汝南太守时,通过丈量土地作弊,获赃款1000余万。朝廷逮捕了欧阳歙,入狱关押。欧阳家八代博士,世代教授《尚书》。欧阳歙被捕后,学生门徒1000余人集聚到宫门外为他求情。甚至有人把自己的头发剃掉,自受髡刑;更过分的是一个17岁的青年竟然请求替欧阳歙去死。刘秀不为所动,没有宽赦欧阳歙,让他死在狱中。像欧阳歙这样在土地丈量中作弊的高官,一下子被刘秀清查出十多个。一个不饶,全部处死。
后来,刘秀跟虎贲中郎将马援闲聊,说起这件事,道:“那次杀的郡守和封国的国相多了点,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悔!”马援说:“他们的死是罪有应得,谈不上多!再说死人是不能复生的!”刘秀一笑而过。(《资治通鉴》卷43)
贪腐与虎害
东汉明帝时,东海国相国宋均被提升为尚书令。他曾经担任九江郡太守,实行无为而治,将掾、史等官职一概裁掉,把督邮留在府内,不让他外出巡查。结果所属各县全都平安无事,百姓安居乐业。
九江地区一向多虎害,官府常年招募猎手,命他们设置机具和陷阱捕杀猛虎,然而效果不佳,猛虎伤人伤畜的事情仍然经常发生。宋均下达命令说:长江、淮河一带有猛兽活动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就像北方有鸡、猪之类的动物一样。如今猛虎为害百姓,完全是官吏的苛政使然,况且督促猎户如此辛苦劳作,也不符合体恤百姓的为政原则。当前首先应该做的是,清除贪官污吏,提拔忠诚善良之士,可以一并撤去机具和陷阱,同时减免百姓的赋税。各县遵照办理,从此再也没有听说猛虎出来害人的事。(《资治通鉴》卷45)
史上最大贪官的下场
东汉大将军梁冀,从冲帝朝开始以外戚身份掌权,经过质帝到桓帝,把持朝政20余年。他的家族中出了3位皇后、6位贵人、2位大将军、7位侯爵、3位驸马、57位高级文武官员。梁冀权倾朝野,就连皇帝也得让着他,各地敬献朝廷的贡品,先尽他挑,剩下的才是皇帝的。
梁冀全家上阵聚敛钱财。他的妻子孙寿被封为襄城君,每年的租税收入就达5000余万钱。她把娘家十余人安排进官府,这些人在自己管辖地区专门对付富户,将他们登记造册,然后罗织罪名,逮捕关押,严刑拷打,逼迫他们出钱赎罪。有些家财不足拿不出那么多钱的人,竟被活活打死。梁冀府邸门庭若市,求见者在道路上前后相望,其中有官吏也有百姓,他们携带钱财,或者请求为官或者请求免罪。不要说主人了,就是梁冀家看门人的家财都有千金之多,人们必须贿赂他,否则不予通报。
梁冀一家生活极其奢华。他与妻子孙寿在街道两旁分别兴建住宅,互相比赛,看谁的工程更大、更阔、更奇。梁冀在京都洛阳邻近各县都修筑了园林,仅洛阳城西的一处兔苑,面积便达数十里。梁冀发文书命令当地官府向人民征调活兔,每只兔子都剃掉一撮毛做标志。如果有人误捕兔子,定斩不饶。一位西域胡商误杀了一只兔子,牵连十多人,全被处死。城西还有一座别墅,专门用来收容奸民和藏匿逃犯。
梁冀极其霸道,官员凡是调动、升迁、选任,都必须先到他家上表谢恩,然后才敢到主管官职的尚书府报到。侯猛被任命为辽东太守,不去梁府进见,梁冀找个借口把他腰斩了。对于不满自己的人,梁冀更是残忍。袁著建议梁冀应该急流勇退,梁冀派人捉拿袁著,袁著装死,但仍未能躲过,被活活打死。郝洁、胡武与袁著交好,受到株连,梁冀杀光胡武全家60多口。郝洁知道不能幸免,在梁冀府前自尽,家人才得以保全。
桓帝终于忍无可忍,发动百官以及宫中卫士1000多人,手执兵器突然包围梁冀住宅。梁冀夫妇自尽,其他人被捕,连同亲戚,不分男女老幼,一律绑缚闹市斩首,暴尸街头。受牵连的公卿和二千石以上官员,被诛杀的达数十人。由于事发突然,使者往来奔驰,朝廷失去常态,官府和大街小巷犹如鼎中的开水一片沸腾,数日后才渐渐安定下来,民众无不拍手称快。
桓帝下令没收梁冀家产,由官府变卖,共计得款30余亿,全都移交国库。由于这笔额外收入,朝廷减收当年全国一半的租税。(《资治通鉴》卷54)
“导行费”
东汉灵帝喜欢积攒私房钱,收集天下各种奇珍异宝。每次各郡和各封国向朝廷进贡,都要事先精选出一部分珍品,送到管理皇帝私人财物的中署,人们称之为“导行费”。灵帝还把钱寄存在小黄门、中常侍等宦官家中,每家各存数千万。他还在自己当皇帝之前的封地河间购买田地,修建住宅。(《资治通鉴》卷57~58)
南北朝时,元晖与卢昶深得北魏宣武帝的宠爱,两人又特别贪纵,时人分别叫他们“饿虎将军”“饥鹰侍中”。元晖升任吏部尚书,主管官员任免调动。他开出价格,大郡的主官为2000匹绢帛,次郡、下郡依次减半,其余官位各有等差。吏部参与选官的人被称为“市曹”,意为集市上协助管事的。(《资治通鉴》卷146)
唐朝中宗时,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和长宁公主、韦皇后的妹妹郕国夫人、上官婕妤(婉儿)、上官婕妤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倚仗各自权势,大肆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不管是什么人,贩夫走卒也好,奴婢下人也罢,只要能拿出30万钱向这些女人行贿,就可以直接获得一个由皇帝亲笔敕书任命的官位。因为这种敕书是斜封着交付主管官员任用的中书省的,这类官员便被时人称为“斜封官”。经她们之手任命的官员高达数千人。(《资治通鉴》卷209)
唐朝德宗时,宦官负责采办物品,称宫市,渐渐形成了低价强购的惯例,后来发展成白拿。宦官在长安城东、西两市以及一些街道要冲、繁华热闹之处安排了几百个人,他们四处张望,白白夺取商品,人们叫这些人“白望”。他们到处察看商贩的货物,只要相中,便自称宫市,商贩只好任由他们取用。
德宗朝的宰相窦参,阴险狡诈,刚愎自用,贪图钱财。凡任命官员,窦参常常与担任给事中的族侄窦申商议。窦申趁机四处招揽,从中谋取贿赂,时人把他叫做“喜鹊”。(《资治通鉴》卷234)
唐朝中后期,藩镇兴起。代宗时,藩镇节度使大多出自禁军将领。禁军最高统帅是神策军护军中尉,将领中有想担任藩镇节度使的必须向他行以重贿。由于行贿数额巨大,动不动就是数万,将领们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便去借债,所以他们是身背巨债前往藩镇上任的,于是便被称为“债帅”。到任后,这些节度使再通过征收重税盘剥百姓,用来偿还所欠本息。(《资治通鉴》卷243)
唐朝僖宗时,西川节度使陈敬屡屡派人到各县、镇打探侦听秘密。这些人被叫做“寻事人”。他们一到县镇,便向地方官要这要那,勒索财物。(《资治通鉴》卷254)
五代时,南唐朝廷将茶、盐强行配给农民,用以征收粮食布帛,称为“博征”。(《资治通鉴》卷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