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1946.1—),山东临沂人,1995年全国劳动模范,时任红阳机械厂(现中航工业贵州红阳机械(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红阳)厂长。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航空电器专业。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贵航)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等职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张军担任红阳机械厂厂长,为贯彻军转民方针,带领干部职工,转变等、靠、要观念,从日本引进汽车密封条生产线,经过拼搏努力,使红阳机械厂成为“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高质量”的汽车密封条生产基地。红阳机械厂密封条产量占据全国市场的50%,产品品种扩展由最初的15种迅速扩展到300多种。在担任中航工业贵航总经理期间,扭转了贵航集团经济效益多年徘徊不前的低谷状况,集团形象和企业凝聚力极大增强,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所属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数首次超过国家标准,集团持续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4月退休。
张军一直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建设强大的国防,加强三线地区的战略地位,是航空报国理念的具体体现,贵航集团一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2003年,张军与广大贵航员工一道共同奋斗、顽强拼搏,以航空报国的理念和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精神,把新机研制摆在突出位置,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将贵航研制开发的“山鹰”新型高级教练机和多用途无人机如期送上蓝天,实现了首飞成功。
“山鹰”高级教练机是贵航集团根据国防建设需要和市场需求,按照企业化、市场化运作,自加压力、自筹资金、自主开发的军用飞机。“山鹰”飞机研制中最大的难点是时间太紧!从零部件制造、部件装配、总装首飞,每个节点只有3个月的时间,加上各项重大试验、材料采购等,特别是当时又正是“非典”肆虐时期,都给研制带来了重重困难。为此,张军多次到有关生产厂、科研所现场办公,统一思想,消除顾虑,协调一致,全力确保研制一线,有力地保证了新机生产研制工作有序推进,并按节点要求完成了目标任务,成功实现了研制首飞。
张军在对贵航集团自身条件和优势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母子公司体制,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深化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他担任总经理期间,贵航集团所属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本上都建立了较为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全部实行了年薪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贵航集团总部从1998年第一次改革到2002年的第二次改革,在岗人员全员竞聘,干部岗位全部实行招聘、竞争,分配制度实行岗效工资制。使贵航集团总部从根本上彻底扭转了长期形成的陈旧观念,建立了用人、分配的新机制,在三项制度改革的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效。
贵航集团民用产品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2002年,集团试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自走式采棉机,为集团进入农用机械行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生产这种大型机械设备的国家。2004年实现了整机销售。贵航控股的三鑫玻璃幕墙装修业,其业绩快速成长,承揽了当时首都国际机场三期、广州白云机场、上海浦东机场、重庆江北机场及不少城市上亿的大工程。年营业额从2001年的两亿多元,到2005年达到9亿多元。积极跟踪汽车零部件、研究相关新技术,加强新品研制和预研,以提升技术档次和配套能力,巩固和扩大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占有率,使集团汽车零部件达100余项共2000多种产品,配套于各大汽车厂的主要车型。2001年12月,贵航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与地方有关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后,成立了“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使贵航集团汽车零部件产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在锻铸件、发动机叶片、散热器、标准件、航空零部件等专业化产品上,面对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专业化技术的纵横向发展,积极开发上下游新产品,拓宽市场定位,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集团开始进入煤矿机械行业,当年形成工业产值2270万元,空调压缩机滑片、新型特种合金锻件、环保机构等新产品朝着系列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997—2005年,张军担任总经理的9年间,贵航集团工业总产值由24.9亿元增长到67.68亿元,翻了一番多;销售收入由28.4亿元增长到71.1亿元,也翻了一番多,利润由0.06亿元增长到1.03亿元;工业增加值由8.3亿元增长到20.7亿元,翻了一番多;出口交付由2415万美元增长到12.23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集团形成了航空产品转包生产、工程机械零部件、医疗器械零部件、高档工量具、空调压缩机滑片、汽车零部件等一批机电产品出口的骨干企业;资产总值由71.1亿元增加到126亿元。
张军于2008年4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