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致南洋同志函中说得非常明白,派谭根去南洋的目的是“演技筹款,开办飞行学校,招收学生,教育此项人才”。但是,马尼拉飞行学校始终没有办成,其中原因,伍平一在其自述中说:“谭根入粤,予则拒龙氏(济光)招聘,当时同志均心许予之高洁,谭似叛变,惟此中有难言者,缘予在岷(菲律宾马尼拉)筹划航空学校将成,董事已定,添购飞机亦行。乃歹人造作流言,谭亲赴东京(见孙中山)而回,忽述有人要来接予(航校)总理职,予意则让之。谭声言士为知己者死,且言总理须股东选举,予劝不获,遂匆匆赴港。未几胡展堂(汉民)到岷,而董事皆辞职,航校成画饼矣。”由于内部人事纠纷引起谭根赴港和伍平一等董事辞职,因而菲律宾飞行学校未能办成。
二、中华革命党飞行学校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内思想混乱。孙中山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重新组织革命力量,于1914年7月8日,在日本创立中华革命党。由孙中山任总理。党的纲领是:“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1915年3月,孙中山在日本经梅屋庄吉介绍与日本飞行家坂本寿一[2]相识,孙中山曾诙谐地对坂本寿一说:“假如用飞机在敌人上空飞行,撒下蒙汗药,使敌方部队全都昏睡不醒,我们不用开枪打炮,只是去活捉俘虏就行了。这岂不是战争的一大革命吗!”孙中山接着说:“我们准备在杭州修建机场,开办航空学校。你务必加入我们党,然后做我们的飞行教官。”随后,坂本寿一加入了中华革命党,并参加筹建中华革命党飞行学校。
航空学校原计划在国内杭州组建,但因战事尚在进行,遂改在日本滋贺县近江八日市的郊外。这里有一个从法国学成飞行归来的日本青年获田常三郎开辟的小机场, 1915年他因飞行失事机伤人亡,机场闲置未用,中华革命党利用这个机场建立了飞行学校。
学校的正式名称为中华革命党近江八日市飞行学校。1915 年4 月正式开学。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的130 多名华侨青年和留学生中经考试录取40 人。其中飞行班30人,有夏重民、固应时、简万杰、刘季谋、姚作宾、胡汉贤、马俊超、陈律生、曾更谟、苏暐鲲、李文耀、公当敕等;机械班10人。
用于飞行训练的飞机有2架,即坂本自己的寇蒂斯双翼机和获田常三郎飞行失事损坏修复的英国造“飞剪”号单翼机。飞行教官有坂本寿一、星野米藏、立花了观、尾崎行辉等。此外,还聘请美国人史密斯担任顾问。在进行飞行训练之前,为了使学员感受飞机在地面滑行时的速度变化,学校购置了40辆自行车,让学员在机场练习行驶。随后,梅屋庄吉又送来一辆汽车,供训练使用。由于这些学员都是一些血气方刚的青年,士气高涨,学习热心,教学配合得很好,因而训练进度很快。开学后20天,坂本报告了学员学习情况:一是在教官带领下进行了地面滑行训练;二是学习了飞机各部的名称和功能;三是学习了有关电工学、飞机设计和飞行原理;四是学员独立进行了地面滑行练习。学员学习成绩良好,其中刘季谋、胡汉贤、李文耀学习成绩突出。
中华革命党飞行学校的经费来源除了党外援助和贷款外,还得到了日本友人梅屋庄吉的大力帮助。为了从军事上打击准备复辟帝制的袁世凯,中华革命党成立了中华革命军东北军。1916年4月28日,孙中山正式任命梅屋庄吉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武器输入委员。
1915年5月初,由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华侨500多人组成的讨袁华侨敢死先锋队,奉命回国作战,进入山东潍县,归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居正指挥,改编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华侨义勇团。同时,在日本八日市的中华革命党飞行学校也奉命调回中国山东潍县,改编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华侨义勇团飞机队,执行作战任务。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暴死。“中华革命军解散,一部分仍入石龙,助邓仲元守石龙,一部归入周之贞所统华侨护国军,皆有战绩。山东一部,始因加拿大华侨依军务部命组织团体,归因效命,美国同志亦同时有数十人归。潍县既下,各同志陆续编为华侨义勇团,分为三队,夏重民、黄伯度、伍横贯、蔡鹤朋等主持之,有部分华侨立志学习飞机,遂延聘教员,组织飞行队,胡汉贤等十余人,皆日久练习,期于一试。虽未见实战,然其声威已播矣。”
在日本开办的中华革命党飞行学校,其宗旨是打倒复辟帝制的独裁军阀袁世凯,袁世凯既死,飞行学校也就随之解散。
三、美洲飞行学校
为了推翻袁世凯的军阀统治,恢复民主共和,孙中山决定加快培养航空人员,除在菲律宾和日本开办航空学校外,还在华侨众多的美国开办航空学校。
1913年9月,孙中山领导的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在美国的国民党党员纷纷主张开展军事教育,培养军事人才,为再次讨袁作准备。1914年春,在旧金山的谢英伯、孙哲生、张洛川、汤汉弼、黄芸苏等人组织秘密团体“救国社”,其目的在“募款讨袁及训练航空人员”。后选派朱汉彝、刘恢汉两青年入旧金山的古埠航空学校学习飞机驾驶术,6个月后毕业。两人学成后无意归国服务,仍留美工作。
美国是航空事业的发源地,当时正是“航空热”的时代,航空学校、飞机制造厂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美国华侨很多,培养航空人员最具有条件。1914年林森由北京经上海到达日本,受孙中山召见,命林森赴美筹划培训飞行人员事宜。林森抵美后担任中国国民党美洲总支部支部长,一面积极筹款,一面筹划开办航空学校。他委托副支部长黄伯耀担任航空学校校长,自己任名誉校长。旅美华侨听说孙中山要在美国开办航空学校,培养航空人员,以便将来回国参加革命,便纷纷解囊相助。许多华侨或其子弟报名入学。身体条件自不用说,文化标准为美国公立小学毕业。华侨张泳廉之子张惠长因年龄小照章不合格未能入学,经父子反复要求,并经几个分部担保后,才破例许其通融入学。
1915年中国国民党美洲总支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雷德伍德城(Redwood City)西面的机场开办了美洲飞行学校(有的资料又称中华飞行学校或民强航空学校)。聘请美国飞行教官任教,设置飞行、飞机构造、机械修理及军事等课程。学员有:杨仙逸、张惠长、陈庆云、叶少毅、李光辉、孙龙光、蔡司渡、吴东华、谭楠芳等20名。这些学员主要由中国国民党美洲各支部选派录取。杨仙逸来自檀香山支部,陈庆云来自日本党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又将这些学员送入在纽约牡蛎湾(Oyster Bay)附近的寇蒂斯飞行学校(Curtiss Flying School)继续学习。这所航空学校是寇蒂斯飞机工厂设立的。那时美国几家有规模的飞机工厂都附设航空学校,一方面为社会培养航空人才,另一方面便于推销飞机。这批学员于1917年10月相继毕业,各人取得飞行证书后,相继回国服务。
四、图强飞机有限公司
图强飞机有限公司是早年旅美华侨在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影响下,为发展航空事业,集资创办的教育与企业合一的航空机构。其目的是:培养航空人才和制造飞机,以图强救国。该公司于1919年8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成立,购有2架飞机,招生训练。8月24日,该公司在雷德伍德城飞行场举行成立典礼,由总教练佛朗氏及飞机师陈宽驾机升空表演,以资助兴。侨界前往观礼者甚为踊跃,轰动一时。图强飞机有限公司是旅美华侨在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影响下建立的一个航空组织。该公司创办人杨仙逸、蔡司渡及董事陈应权等飞行人员,后来都成为孙中山创办军事航空的骨干。
五、美洲华侨航空学校
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在孙中山逝世以后,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旅美华侨见祖国河山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都义愤填膺,激起了广大华侨的爱国热忱。纷纷集资以各种形式支持国内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海外开办航空学校,为国内输送飞行人员,则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1931年10月1日,美国俄勒岗州波特兰的华侨就“九一八”事变举行集会,商议如何救国,当晚成立“美洲华侨航空救国会”。随后,又建立筹组航空学校委员会,由巫理唐、谭光中、梅志新、李廷栋、张植庭、林若泉、李诚、梁廷位、李毓山等人组成理事会,梅志新任主席,组织筹建航空学校。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于1931年11月美洲华侨航空学校正式成立, 12 月13日在波特兰佛斯机场举行了开学典礼。该校有旅美华侨林若泉医生个人捐赠的“富烈”教练机1架和华侨集资购买的定名为“美洲”号教练机1架。第一期由航空学校筹备委员张达馗任学监,聘请美国退役飞行员乌德为教官、拉臣为机械教官。美洲华侨航空学校第二期学员毕业后,因经费困难遂停办。
该校的经费全部依靠美洲华侨航空救国会从华侨中募集,从该会向华侨募捐时发表的文告,可以看出当时创办美洲华侨航空学校的目的和活动,以及海外华侨的爱国热忱。文告中说:祖国不幸,倭寇压境。淞沪战争,虽告停息,东北河山,尚在破碎。读三省同胞迭次血泪书成之通电,呼天唤地,惨不忍闻,呜呼!谁非轩辕后裔,而不思有以拯救之乎?国内同胞,亦已剑及履及,磨砺以须,誓以铁血头颅,与日寇对抗,我海外侨胞,当亦须乘时继起,决定整个救亡之大计。……旷观近代国防设施之必要,默审我国防空能力之薄弱,深悉今日抗敌救国之要图,厥为训练航空人才,购置飞机,以充实空军战斗力。爰于去年东三省事变之后,即竭其能力财力之所及,惨淡经营,成立航空学校一所……自开办以来,各生矢忠矢慎,苦心求学,虽未能比拟于勾践之卧薪尝胆,然孜孜矻矻,攻读于青灯黄卷之下,栉风沐雨,操劳于芳草旷野之间,自朝至暮,未常或懈。此种精神,却不能不令人钦佩而叹国事之大有可为。
吾人固知该生等抱救国之宏愿者,今兹死别,当必无憾。惟吾侪后死侨胞,翘首故国,山河未复,……壮士赴难,安忍偷生,爰本长期抵抗,人人抵抗之义,踏着先烈血迹,再接再厉,办理该航空学校,继续训练爱国青年,俾前仆后继,不致有踬蹶之虞。念敝会侨众,经济能力有限,筹办一期,动需万金。前者开办两期,已觉筋疲力尽。如今资送该生等回国旅费,及此后会务维持,为数不少,不能不仰望于各埠侨胞之援助,……尚希各埠侨胞,鼎力输助,共成航空救国义举,幸甚!
美洲华侨航空学校校址在美国波特兰。
该校的宗旨是:训练航空人才,对外为巩固国防,尽力拒敌;对内发展航空事业,永不参加任何政争内战。
招收对象:具有普通英、汉文,年龄在18~30岁,身体健康的爱国青年。
每期招生10名,不收学费。学制暂定为3个月。学员毕业后,学习成绩优异者,由学校资助继续深造。毕业学员必须在美洲华侨航空救国会服务2年,并由该会酌给薪水。毕业学员不愿服务者,除追缴全部费用外,并通知航空机关永不录用。
第一期学员于1931年12月13日开学, 1932年5月毕业,共17人:
黄泮扬、苏英祥、张爱国、林树光、李荣参、黄伟志、陈瑞钿、张勉之、张达馗、陈鸿汉、翁荡雁、林觉天、麦百川、黄景藩、邓秀生、雷国来、雷炎均。
这期毕业学员在回国之前,进行了一次长途飞行,从波特兰直飞西雅图,航程322千米。
1932年8月20日,美洲华侨航空救国会资送苏英祥、张勉之、邓秀生、张达馗、翁荡雁、林树光、雷国来、黄泮扬、陈瑞钿,以及在美国亚卡斯航空学校毕业的许子琛、梅志荣、张国森等12人回国。这批人在广东航空学校接受6个月的训练后,编入各航空部队服务。
第二期学员于1932年5月开学,在士域岛机场训练,除进行初级、高级和夜航飞行训练外,还增加飞150小时战斗飞行课目训练,1933年2月12日毕业,共13人:
林觉天、雷炎均(以上两人为第一期毕业学员留校继续学习战斗课目)、刘龙光、麦念安、李月英(女)、何子龙、黄桂燕(女)、陈鸿汉、李康、杨仲安、杨启聪、邓铨贤、孙振东。
第二批毕业学员先后回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这两期毕业学员参加了空战,不少人获得了战功,如黄泮扬曾击落日机3架,骁勇善战,名震一时,有的人在空战中壮烈牺牲。
六、旅美中华航空学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9月24日,由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华会馆等21个华侨团体组成抗日救亡组织——美洲华侨抗日后援救国总会。美国各地华侨青年为爱国主义所驱使,纷纷回国加入抗日行列,其中有些是飞行人员。
在孙中山“航空救国”的思想影响下,许多美国青年自费到美国人开办的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技术,以便随时回国服务。1932年,在旧金山的20多名华侨青年入普逊飞行学校学习,其中毕业9人,并领到美国的飞行证书,有4人先后回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