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1948年,第二飞机制造厂除设计制造“28甲式”教练机、“中运”1、2、3型运输机外,还先后制造了仿德国产H-17型中级滑翔机30架,仿捷克斯洛伐克产初级滑翔机6架、仿苏联产伊式驱逐机3架。
飞机厂除组织生产和安排职工生活外,还组织防空、防特、防盗等工作。在厂内驻有1个营的部队,在后沟炮台山建有防空、战壕等工事。日军知道南川丛林有飞机厂后,派飞机来轰炸,先后有五次,因工厂隐蔽防护较好,未炸到。1939 年10月13日上午,日军飞机18架来炸飞机厂未找到,在南川县城投弹142枚,造成死伤310人(死168人),房屋、商店等财产损失158万多元。
1946年国民政府航委会决定,第二飞机制造厂迁回江西南昌。1947年底人员、设备、器材分批迁走。工厂迁走后在重庆海棠溪民生码头71 号设有驻川留守处,由叶永安任处长,后改为驻渝办公室。制造的“中运”2号飞机,试飞成功后无空运队接收,厂长马德树下令在渝拆卸,运往南昌青云谱机场。飞机厂迁走后留下的房屋地产,以出租形式交南川县政府每年由南川县向飞机厂交50市石[1]租谷,或折款交租。
第二飞机制造厂迁回南昌,驻三家店机场。1948年12月1日厂长马德树召集全厂员工宣布:第二飞机制造厂奉周至柔总司令令撤销迁台。除“中运”3号飞机设计人员暂并入航空研究院外,其余人员不愿赴台的可调为部属附员,允许到昆明第一飞机制造厂、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或广州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厂长马德树随厂人员迁到台湾。
五、第一修理工厂
第一修理厂于1930年8月1日成立于南京明故宫,第一任厂长是林福元。1931年7月该厂扩大,由航空署机械科科长石毓彬兼任厂长,于南京光华门外大校场另建新厂。淞沪战役时,上海航空工厂被炸关闭,遂将员工并入该厂,于是再行扩大,并于1933年3月改称首都航空工厂, 6月委派刘敬宜为厂长。1935年5月,航委会把该厂改为第一修理厂。该厂共有职工200多人,每月可修理飞机五六架。除维修外,也曾试验仿造,曾有印度尼西亚华侨赠捐资助,由技正田培业设计仿造“爪哇”号轻轰炸兼教练机一架。1935年11月,调第二修理厂厂长陈昌祖为该厂厂长,厂务和设备又有发展。1937年4月,陈昌祖调离,由技正田培业代理厂务。10月,由陈鸿汉任厂长。这时沪战爆发,日机经常空袭轰炸,工厂被迫疏散于南京和平门、午朝门及高桥镇等地。11月底,国民党老巢南京危急,工厂迁至衡阳,选定江东岸杨家花园为厂址。1938年2月,正式开始生产,全年共修理飞机213架,是维修能力较好的一个厂。
六、第二修理工厂
第二修理厂于1934年2月在南昌开始筹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内战围剿红军。这个厂核定年修理能力为90 架飞机。第一任厂长是航委会第14 科科长陈昌祖。10月开始接受修理任务,主要承修菲亚特、道格拉斯、弗利特、可塞等型飞机。1935年11月,厂长陈昌祖与第一修理厂厂长刘敬宜对调。1937年9月,王承黻任该厂厂长。不久南京沦陷,南昌危急,遂于1938年2月由技正李立德率领一部分员工西迁芷江,并在长沙成立修理所,由课长易维祺负责主持这一地区的飞机修理工作。不久又在吉安成立修理所,由课长郑开举主持工作。自7月开始,将大部分人员及设备迁往常德,准备在此办厂。此时武汉、洛阳相继沦陷,常德吃紧,遂于11月13日开始将第七修理厂及长沙修理所合并于芷江。吉安修理所独立。此时厂长为王士倬(原航空机校教育长,与王承黻对调)。
七、第三修理工厂
第三修理厂是1928年第四集团军创办的武昌南湖飞机修理厂,原为修理民航飞机的。1929年桂军退出武汉,由国民党中央接收,委任宵祜承为厂长。1934年3月,改称第三修理厂。编入一部分上海及东北航空机械人员,但也只有几十人的规模,维修业务一直未能开展起来。1935年成立洛阳航空分校,遂将该厂迁至洛阳,委任周嘉谟为厂长。全厂人员不足百人,每月只能修理飞机二三架。后由朱家仁任厂长。经过扩充,大体可以担任航校的修理任务。后因战局变化,洛阳航空分校他迁,修理厂迁至西北兰州。先后有黎国培、于觉生任厂长。
八、第四修理工厂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先后向西北转移,蒋介石的军事“围剿”也随着西进,空军几个航空队驻扎在四川境内,航委会遂派出李云谙到重庆筹设驻川飞机修理所,于3月正式成立。所内组织、设备极为简单。1937年,抗战开始,四川成为大后方,机务繁多。于是该所扩大,并接收川康航空机构,改为第四修理工厂,厂址设在广阳坝机场,于11月正式建成,任李云谙为代理厂长。1938年3—4月,人员补齐后,专司修理维护事宜。1939年3月,航委会以李立德接任厂长。工厂主要修理空军第三、第十二、第二十、第三十二中队和侦察班、通信训练班的飞机,并改装苏伊-15式飞机。该厂修理能力较强, 1939年5月,全厂一个月抢修飞机18架,创当时修理飞机的纪录,航委会通令嘉奖该厂。
九、第五修理工厂
第五修理厂原是广东空军飞机修造厂。国民党中央吞并广东空军后,于1936年改为第五修理厂。该厂基本上维持原状,厂址在广州东山。主要负责广州航空分校及驻军部队飞机的维修。此外,还装配过“羊城”号、道格拉斯等式飞机。林福元、林灿、徐学洛等人先后担任该厂厂长。1938年11月,日军占领广州后,该厂迁往祥云,负责驻祥云的空军军官学校分校的机务工作。
十、第六修理工厂
第六修理厂于1937 年春成立于湖北孝感。7 月,抗战爆发,为了适应需要,决定改设汉口,并派科长吴家铸赴沪购置设备。8 月,吴家铸赴汉口负责筹备,另从航委会懂机械的职员中抽人,以府北一路黄陂同乡会旅汉小学为厂址。9 月1日开工, 10 月1日正式成立,以筹备主任吴家铸为厂长。编制和规模较大,有500 多人。该厂先负责装修各式轰炸机。1938 年2 月,工厂由方城金率部分人员在襄阳设立修理所。3 月开工,专门承修苏式飞机,苏联工程师叶诺灼夫率机械员数人协助指导。5 月,吴家铸升调航委会技术处副处长,厂长职由朱家仁接任。6 月,航委会派空军第五和第十二中队以及南阳、驻马店、开封等航空站人员赶赴该厂接收苏机,7 月中旬接收训练完毕。8 月初,战事移近湖北,工厂开始疏散,部分西迁宜宾。9 月初,一部分人员在梁山成立修理所。10 月,工厂撤出汉口,经宜昌抵宜宾。1939 年1 月,在机场、杨湾两地先行复工。这个厂自1937 年10 月至1939 年4 月,共修理飞机146 架,修理发动机145 台,修理机枪401 挺,制造 CE 飞机炸弹箱130 余个,伊 -15Ⅱ和伊-16 飞机武器配件47 套,防弹钢板138 块及其他附件、副油箱等,是成绩较大的一个厂。
十一、第七修理工厂
1936年,中央空军接收山西航空工厂,改为第七修理工厂,以徐学洛为厂长。该厂原设太原,抗战后迁长安,专门修理苏式驱逐机。长安被炸后乃先后迁至汉中、汉口、宝庆。该厂规模不大,除了修理飞机外,还修理汽车、步枪等。1938年10月,李立德任厂长时,因湖南方面机务已有衡阳第一修理工厂担任,遂取消该厂,人员归并于芷江的第二修理工厂。
十二、第八修理工厂
第八修理厂原系海军制造飞机处设在上海高昌庙的制造厂。“八一三”后迁至衡阳改为第八修理厂。厂长为曾贻经。1937年10月,正在筹备设厂之际,衡阳遭敌机空袭,不得不再迁宜昌,于12月6日正式开工生产。1938年1月24百,日机空袭宜昌,木工股长陈立庠、组长林珊惠被炸身亡。11月战事移近宜昌,原拟再迁厂于梁山,因无合适厂址,遂在万县待命并组织生产零件。12月19日,该厂装载器材的驳船沉没于云汤江中,溺死押运人员数名。1939年1月,厂长曾贻经调往云南任职,由技正马德树接任。3月,选定成都南门外簇桥附近为厂址。6月,正式开始生产。该厂自1937年至1938年,一年中虽搬迁变化多次,但生产效果不错,共修飞机79架,装配飞机69架。
十三、第九修理工厂
第九修理厂原系广西航空学校机械厂。初由广西省政府建设厅于1927年开始筹办。厂址设在柳州东南的鸡喇村,故名鸡喇柳江机械厂,专制农具及修理汽车。1932年春改以修理飞机为主兼顾其他机器及军用品。该厂设备较为齐全,曾于1933年由工程师朱荣章设计,完成出厂“广西二”和“广西三”双翼战斗机各一架,修理飞机数十架。由于该厂业务多为军用,遂于1933年12月改为第4集团军司令部机械厂。并进一步扩充业务,购买器材,装配飞机,制造炸弹。后广西航校由南宁迁柳州,遂于1935年2月并入航校。1937年7月,航委会接收该厂,改为第九修理厂,朱荣章任厂长。继任的有林镇泰、余培等人。
十四、第十修理工厂
第十修理厂原为中央军校航空班机械组的修理所,设于南京明故宫,张维任主任。1931年7月,航空班改为军政部航空学校,该厂随同迁往杭州笕桥,利用旧营房为临时厂址,但仍未脱离修理所性质。1932午9月,军政部航空学校改为中央航校,机构扩大,待修飞机增多,决定建立新厂房,成立中央航校工厂,由航校教育长钱昌祚代理厂长,后由王承黻任厂长。其任务是为中央航校维修教练机。厂内设总务、工务两大部,员工380人。1936年2月,王承黻调任航委会第四处处长,李柏龄代理厂长。组织装配霍克、雪莱克式飞机,并培训机械士。1938年春,随中央航校迁往昆明,4月,改组为第十修理厂,直属航委会,负责修理空军军官学校和驻昆明飞机队的飞机,并装配新飞机。先后担任该厂厂长的还有刘树钧、饶国璋、吴家铸等。
十五、第十一修理工厂
抗日战争开始后,空军部队多集中于西南,飞机维修任务增多,遂于1938年5月18日,第十一修理厂正式成立。工厂位于成都北门外,将刚结束的航空机械制造所设备并归该厂,由王季冈任厂长。1939年5月,王季冈调任航委会第13科科长,遗缺由第二修理厂技正邓开举接任。机务修理主要是伊-15战斗机和SB式轰炸机等。
十六、广西航空学校修理厂
广西航空学校修理厂在1932—1936年期间先后仿造英国阿维安式、卡代特式和626式等大小飞机30余架,参考美国波音P-12式制成195千瓦(265马力)单座驱逐机一架。
以上就是从北京政府时期起,到抗战前为止,近25年时间的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简要情况。其中国民党时期大约10年多,共办了5个航空工厂,其中3个是中外合营的。共维修、仿造了200多架飞机。
第二节 民国时期制造飞机的一般过程
制造飞机的过程与飞机本身的大小、种类、数量等都有关系,同时飞机生产方法又不断进步,所以制造飞机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方式。但一般说来,制造一架新式飞机,大概要经过下面几个过程。
一、初步计划
飞机制造厂决定制造一架新式飞机,须先列下一个表,说明这新式飞机所需的型式、用途、性能(含最大速度、落地速度、爬升率、航程等)、总重量、载重量、稳定性、强度,以及其他特别需要的条件。
根据这个表,负责设计的工程师,可以开始选择发动机,选择时除了注意发动机的性能外,还须考虑到价格、修理难易,以及供应量等问题。
发动机选好后,就开始估计飞机的重量,根据这估计的重量,和所需要的落地速度,可以决定飞机的机翼面积,知道机翼面积后,便可根据比例,估计出飞机各部分的大小,如翼展、翼弦、机身长度、尾面积等。
这时候,设计者便要开始画一个侧面图,一方面决定机身的大小与形状,另一方面布置飞机各部分重量的位置。
侧面图绘好后,接着便绘制这架飞机的三面图,根据这三面图、发动机性能表,知道飞机所采用的翼剖面形状,便可计算出这架飞机的各项性能。
虽然设计者可以从这些算出来的性能中,约略知道飞机将来造好后是否能合要求,但因这些计算的结果,只是些估计的数字,不甚可靠,若要知道更清楚一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风洞试验,来作证验。
普通一个大飞机厂的实验部门里,都设有一个模型股。当接到设计者交来新式飞机的三面图后,便照比例做一架很精确的小模型,送往风洞试验。从风洞试验中求出这模型的阻力后,加以适当的修正,便可求得这飞机较准确的阻力数和发动机性能表,便可重新算出这新式飞机的性能,假如这时设计者认为飞机的性能不甚满意的话,便须加以修改,或者重新设计。
飞机的外形难已决定,但飞机内部制造的布置、座位的间隔,以及各种设施的安排等问题,尚须考虑,尤其较大的飞机,制成以后,再加修改,极不经济,在作模型时,机身内部设施,亦须完善,发动机则用木制的模型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