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红军的第二架飞机
1932年4月,中央红军第一、第五军团入闽作战。4 月10日,攻占龙岩,歼敌第49师约两个团,接着发起漳州战役。4月20日,占领漳州,俘敌1600余人,缴枪2000余支、飞机2架,以及其他大量军事物资。这2架飞机,有一架是在安乐击落的,已不能使用。另一架是摩斯(Moth)式通信教练机,在龙岩被红军用机枪击伤,迫降到漳州。飞行员受伤流血过多死亡。漳州之役的主攻部队是红一军团第11师,师长刘海云,政治委员刘亚楼。第11师将缴获飞机的情况报告给军团总部。军团长林彪得知后,非常高兴,立即指示对飞机要严加保护,不得损坏。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在四军军长王良和政委罗瑞卿的陪同下,到漳州机场视察了这2架飞机,并在飞机前摄影留念。刘亚楼也在飞机前留了影。谁知他却与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出任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
聂荣臻元帅后来在他撰写的《聂荣臻回忆录》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漳州缴获了2架国民党飞机。我和林彪还在飞机前面照了一张照片。这2架飞机都是小型侦察机,一架缴获时就不能开,一架能开,由一位朝鲜同志把它开回瑞金。”聂总讲的能开的那架飞机,是在漳州修复的。1932年5月1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时,由那位朝鲜同志在漳州上空作了表演飞行,并散发传单。
中央苏区得报漳州前线缴获两架飞机,特在江西瑞金的叶坪修建了一个临时机场。能飞的那架摩斯飞机飞到瑞金后,还举行过公开展览。由于战局紧张,解决不了器材和油料的供应,飞机一直弃置未用。红军长征开始后,这架飞机也拆散埋藏在地下。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移驻延安,形成了以延安为大本营的全国革命根据地中心。同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芦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和共产党倡议国共合作的情况下,蒋介石被迫同意抗战, 9月23日,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讲话。至此,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当时新疆省处于地方军阀盛世才的统治之下。他在1933年4月发动政变,推翻省督办兼主席金树仁,自任督办兼主席。盛世才在取得新疆政权之初,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和取得苏联援助,采取联苏、联共政策,对内地去新疆工作的人士持欢迎态度。中共与他建立了统一战线的合作关系。合作初期,盛世才允许在新疆出版发行中共刊物,接纳红军伤病员在新疆休养和治疗,准许中共有关人员通过新疆来往于苏联与延安之间。中共在新疆建立了驻新疆办事处,第一任代表为陈云。中共中央认为,在盛世才依靠苏联军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与其统战合作关系,在新疆为红军培养一批军事技术人才,对抗战和建立现代化军队很有意义。陈云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37年3月,在张国焘错误路线指导下的西路军彻底失败, 21000余人的队伍死伤殆尽。李先念等率领的一个支队于4月底抵达新疆边境星星峡时,尚存400余人。中共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等将他们接运至迪化(今乌鲁木齐)。这批红军部队对外称“新兵营”。陈云根据中共中央的意图,从红军未来建设需要出发,决定充分利用苏联援助盛世才的武器装备,将“新兵营”办成训练红军军事人才的学校。新兵营编成一个干部队和四个大队。第一、第二大队学开汽车;第三大队有一个排学开装甲车,其余的人学机枪等科目;第四大队学炮兵。经过半年左右的文化学习,开始学习军事技术。教材和设备借自盛世才部队,聘请盛世才部队的苏联教官和中国教官来教授技术。中共党代表陈云同盛世才进一步达成协议,用盛的名义,以苏联教官和装备在新疆航空队为红军培养航空技术人才。
1937年10月,陈云等在“新兵营”中物色学航空的学员。同年11月,他奉命调回延安,又从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和摩托学校选调了一批学员。主要条件是:共产党员、年纪轻、身体好、有一定文化。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这批航空人才的计划,毛泽东、张闻天和中央书记处与邓发(第二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有3次电报往来。对飞行学员的身体条件、人数,以及从延安去新疆的学员由谁带队、行军路线和盛世才商定的协议等,均有原则指示。此外,在驻新疆办事处还开办过航空训练班。
1940年,中共中央和军委曾筹办过延安航空学校,后因苏德战争爆发,难以得到苏援而停办。抗战末期,由于战争局势的需要,延安八路军总部成立了航空研究小组,研究未来建立空军等问题。此外,通过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共地下党的工作,在国民党空军、航校和民航系统中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团结了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准备了一批航空干部。
一、新疆航空队
1932年3月,新疆省政府正式成立新疆航空军官学校(后改称新疆航空学校)。校长由省政府主席金树仁兼任。第一批教官从苏联聘请4名(飞行、机械各2名,以后曾轮换多批,人数亦不等),从东北和南京空军中聘请6 名。飞机及教学装备均从苏联购进,航校配备有埃尔 -1 单发双翼双座轰炸机(DH -9 型)5架;乌-2单发双翼双座教练机3架;卡-5单发上单翼旅客机2架。1932 年初,招收飞行学员28人, 3月入学。1933年4月12日,新疆发生政变,盛世才接管军政大权,任命东北空军的姚雄(即姚东焕)为航校校长。是年11月,开办机械班,第一期招生20人。全部课程聘请苏联教官任教, 1935 年6 月毕业。1935 年4 月,招收第一期侦察班学员15人,当年毕业。第一期飞行学员于1936年夏毕业,正式获得毕业证书的只有11人。这批学员毕业后,加上从内地招聘的飞行员组成新疆航空队。此时,航校改名为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队(对外仍称新疆航空学校)。由省督办盛世才兼任队长,航校校长姚雄为常务队长,下属3 个中队,有飞机30架左右。机型大部分为埃尔-5侦察轰炸机和乌-2教练机。第一、二中队为作战中队;第三中队为教练中队,担任培养训练飞行学员的任务。1936年9月,招收第二期飞行班学员15人, 1937年9月毕业14人。1937年冬,招收第三期飞行班学员和第二期机械班学员。中国共产党派出的学员进入的就是这两个班。
中共中央根据与盛世才达成的协议,从新兵营选调25 人,从延安选调19 人(有1人因病未入学,实为18 人),共43 人入新疆航校学习。1938 年2 月28日,新兵营的25名学员,经身体检查合格后入校。他们是:方子翼、陈熙、袁彬、张毅、刘忠惠、吕黎平(李维先)、龚廷寿、安志敏、杨一德、余天照、黄明煌、朱烨(后改名为朱火华)、金生、周立范、刘子宁、陈旭、丁圆、王东汉、周绍光、曹麟辉、黄思深、余志强、胡子昆、汪德祥、王云清。半个月后,延安派来的学员亦到校。他们是:方华(李述方)、方槐、黎明、李奎、谢奇光、赵群、夏伯勋、杨光瑶、王聚奎、彭洁、邓明、严振刚(严振球)、云甫、吴峰、陈御风、刘子立、彭仁发、吴茂林。航校于同年3月开学。第三期飞行班学员总数为26人,其中25人为中共方面派来的学员,另1人为校长姚雄之子姚维涛。第二期机械班学员总数为34人,其中中共学员为18人。1939年11月,第二期机械班毕业34人。1942年4月,第三期飞行班毕业22人。
飞行班25人是:方华、方子翼、方槐、吕黎平、陈熙、安志敏、袁彬、胡子昆、刘忠惠、张毅、汪德祥、杨一德、夏伯勋、黎明、赵群、李奎、谢奇光、王东汉、龚廷寿、邓明、黄明煌、杨光瑶、王聚奎、彭浩、余天照。
机械班的18人是:严振刚、朱火华、金生、周立范、曹麟辉、丁圆、王云清、黄思深、陈旭、云甫、周绍光、刘子立、陈御风、吴峰、刘子宁、彭仁发、吴茂林、余志强。
两个班的班长均由中共干部担任:飞行班长吕黎平(李维先);机械班长严振刚(严振球)。中共学员都是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不少人还是高级干部。例如,三十军保卫部长方华,四方面军作战科长吕黎平。中层干部,如金生是五军的青年科长,朱火华是三十军的组织科长,陈熙是五军政治部文印科长。有些人是跟随过首长工作的,陈御风曾是朱德总司令的警卫员,张毅曾是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的警卫员。这两个班的中共党员组成一个秘密党支部,吕黎平、严振刚、朱火华、方华、汪德祥先后担任过党支部书记。
航校于1938年3月3日举行开学典礼。先学一个月的航空理论课后,两个班分别进行专业训练。航空理论教育的时刻表,执行的是苏联航校6小时一贯制,即上午上6节课,下午和晚上复习和自习。该校课程基本上是按苏联航校教材施教的,学习科目是比较全的。比如:飞行班除必须学习飞行课程外,还要学习飞行原理、飞机构造、发动机原理和构造、空中领航、空中射击、通信、轰炸,以及机械维护和气象学等课程。机械班除重点学习飞机、发动机原理和构造以及维护操作技术外,还要学习飞行、通信、领航、射击、轰炸、照相等课程,掌握木工、焊工及与维护有关的其他基本知识。
这批红军学员文化水平较低,学习上比较困难。加之,学习条件差,没有印发教材和讲义,只靠听教员讲,记笔记。文化低,记不下来或记不全。只好在课后,互借笔记整理,有时要整理四五遍,才能整理得完整一些。为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据党代表的指示,每个班组成几个互助组,利用集体智慧,把当天讲的内容弄通弄懂。1938年底,常乾坤、王弼从苏联回到新疆。每到星期天或假日,航空队红军学员就回到中共驻新疆办事处,由常、王两人为之补课,讲飞行原理、飞机构造、发动机原理及构造等课程。常、王还翻译了一些教材,发给他们学习,对他们帮助很大。在中共驻新疆党代表的直接领导下,这批学员经过顽强苦学,取得较大成绩。譬如,机械班34人中,有16人是盛世才自己培养的学员,均为中学毕业生报考来的,由于学习不认真,毕业考试反不如这些红军学员。
从1938年4月上旬,飞行班开始飞行训练。先飞乌-2型初级教练机。经过15~20飞行小时的训练,到同年10 月,全体飞行学员放了单飞。第二阶段是飞中级教练机,使用的机型是埃尔 -5 侦察机。该机是苏联早期著名飞机设计师尼·尼·波里卡尔波夫于1929 年设计的,是一种木结构双座一个半机翼的双翼机,尾翼和主翼采用蒙布。机身蒙皮用的是层板。这种飞机既可以用作侦察机,又可以用作轻型轰炸机和教练机,装1 台中等功率的M-17 水冷发动机(500 ~680马力),速度可达230千米/时。1939年夏,飞行班完成了中级教练飞行,全班学员放了单飞。1939 年冬,由于苏援发生问题,飞行班停飞八九个月,延到1941年才复飞,继续上课。在苏联教官的帮助下,选出吕黎平、方子翼、方槐、陈熙、袁彬、刘忠惠、夏伯勋等10 名学员开飞苏联新交付的伊-15、伊-16 型战斗机。其余飞行学员仍继续飞埃尔-5 侦察教练机。这两种新机是波里卡尔波夫设计局1933—1934 年设计的。伊 -15 为双翼歼击机,最大速度为360 千米/时,伊-16为单翼歼击机,起落架可收放,最大速度为454 千米/时。发动机为M-25星形气冷式,功率为715马力。这两种飞机均为金属结构,曾参加过西班牙内战。飞行班到1942年7月,结束了埃尔-5、伊-15、伊-16三型飞机的教练飞行。飞行班在航校共飞了4种飞机,平均每人飞行100 个起落,近300 个飞行小时,飞行技术达到了作战水平。
机械班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学习,于1939年11月毕业。毕业后,全部分配到新疆航空队当机械员。每架飞机有两名机械员:一个是盛世才的人,另一个是机械班毕业的中共学员。名义上是以盛的人为主,实际的业务工作多是中共学员做的。因为这些红军学员学习刻苦,工作能力也比较强,到1942年能单独维护上述几种飞机了。
在新疆航校学习的43 名学员中,飞行班的汪德祥于1942 年因飞行失事牺牲;机械班的彭仁发于1940 年因机械事故牺牲。吴茂林因病调离航空队。龚廷寿、邓明、余志强因犯错误调离航空队。到1942 年7 月,航空队实有中共学员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