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心芯相印
3761000000044

第44章 做书记,忠诚事业(1)

来到深圳中航企业集团,这对我充满了挑战。不断探索并积极开展经济特区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党组织工作,发挥其作用;深入研究并努力参与经济特区开发非航空产品及资本运作。这填补了我工作中的两个空白,为一生的工作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新的环境

我在离任成都420厂厂长之前,中航总党组决定派我到深圳中航企业集团任党委书记一职。我这个人一向是服从组织安排的,所以并没有任何异议。可是这事却遇到一点小麻烦,深圳市委以我年龄偏大为由,不同意。为此总公司曾派专人带着我的个人材料去协商,未果。我自己倒无所谓,心想反正到哪里都是工作,一点也不着急。为了此事,朱育理总经理接连三次亲自找深圳市委书记沟通,到了最后干脆撂下一句话,如果再不同意,我们只好直接下调令了。因为深圳中航是中央的直属企业,市领导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好同意。

我离开工厂时,没有劳师动众地搞什么欢送会。我早早把票买好了,直到临走那天我才告诉原司机与秘书,等他们告诉厂领导时,火车已经开动了。

同样,我到深圳上任,也是一人坐火车。我先到了当地与成都420厂的联营厂,联营厂对我的突然“驾临”,自然也是吃惊不小。稍休息后,才告诉深圳中航,李总派秘书陈宏良来厂接我。因为过关要证件,否则我就直接去公司了。别人可能会不理解我的做法,但我就是不喜欢劳师动众。就这样,我开始了在深圳这片新天地生活工作的日子。

经历了经济特区初创期的十几年发展,1995年的深圳,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随处可见。这座年轻的城市,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欣欣向荣的气息。虽然只有十几年的成长,但速度可谓惊人,深圳当时的市容面貌已经赶超内地许多大中城市,无论是设计独特的高楼大厦,还是合理便捷的市政交通,亦或是与国际接轨的经济环境,都给在内地生活多年的我一种新鲜的冲击。这个城市仿佛让我又年轻起来,比起安享清福,我反倒觉得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有很多新知识可以研究,有很多余热可以发挥。

初来深圳中航,我听得最多的是早期创业者的故事。1979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同志带领国务院8个部委的负责人到深圳视察,第三机械工业部的领导也在其列。当时王震副总理分管国防工业,此行的目的就是落实各部委支援特区建设,同时自身一道壮大成长。他提出,各部委要面对新的形势,要坚决地推进改革开放,要在特区建立窗口。部领导说:“航空工业技术水平高、设备好,以我们的高精尖产品和技术优势吸引外资,可以为特区建设一个壮门面的窗口。”

深圳中航早期最大的创举是拿下了10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也就是现在的中航苑。这块土地当时是一块高低不平、荆棘丛生的荒丘,深圳中航人在这里落地生根。

在这块土地上我看到了航空人特有的执著和激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以陕西人居多,因为早期组建时的班底是由陕西的几个航空企业领导组成的。由于有着航空工业的文化底蕴,一段时期中航苑都有着“社会主义大院”的称号。但是,来到这里干事创业的航空人与内地相比都有脱胎换骨的变化,那就是深入骨髓的市场经济意识。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深圳中航已初步形成以高科技工业制造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结构,是深圳市响当当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这里发展非航空民品业务规模很大,而且有声有色。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年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

深圳中航下属单位各行业、各业界的有上百家,其中绝大多数是合资、联营的。面对如此多的新领域新行业,我有些应接不暇,却也颇感新鲜。

初来乍到,又是特区,我还是这样想,工作要从认识企业、了解企业开始,同时也要让大家认识我、接纳我。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天马公司)是专业从事液晶显示屏生产、液晶显示技术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天马通过“外引内联”逐渐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成功扩产并兴建天驰、天骏分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液晶显示行业的龙头企业。

1995年,天马公司的上市工作是深圳中航的头桩大事。组织安排我出任天马公司监事会主席,认识天马的成长,可以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经济课。

天马公司的设立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香港出现的液晶显示器制造热潮,虽然在国际市场上热得有点过头,但当时液晶显示器在大陆还没有实现产业化,作为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正是借着深圳的天时地利,作为第一批“内联型窗口企业”的深圳中航,成立了天马公司。从承接贴片工序、以手工劳动为主,到先进设备的迁入,与港商精诚合作,到投产后的价格战、质量战,到滚动发展,投建天驰、天骏等都进展顺利。讲起天马公司创业的老故事来,天马人个个眉飞色舞。天马公司的成绩正是得益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验证了“不进则退,进则有路,退则必亡”的市场铁律。

记得当时参观天马公司的几个厂房,开放式办公、透明式车间、先进生产线、高效工作流程,不禁让人感慨。天马公司能成就如今这红红火火的产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以赢得市场。

天马公司技术改造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深圳开放的经济环境与宽松的政策环境、靠前的国际视角与贴近市场的有力优势,它的技术改造又不同于内地老厂的自主攻克,借助深圳优势,天马公司充分调动了国内外的资源,把竞争对手转化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充分与“老厂”合作,在专业设备制造上大做文章。“内引外联”方针在天马公司体现得淋漓尽致。

飞亚达股份有限公司(飞亚达)从依靠零部件组装、贴牌销售发家,慢慢已发展为国内知名的专业手表生产商。飞亚达销售收入可观,是深圳中航的利润贡献大户。当下,那句“飞亚达手表为您报时”是国内无人不晓的经典广告语。

在市场高度开放、激烈竞争的环境下,飞亚达的成长真的很特别,它不像我们通常意义上兴办国企、部署企业,往往是等到机构健全了、设备齐全了才开始研发,研发成熟了,再开始生产,有了产品才计划着出售。飞亚达改变了这种按部就班的程序,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打开市场,它学来香港表业发展的精髓,先把市场占了,先把钱赚了,再一步步滚动发展。所以飞亚达从成立开始就十分注重销售,注重建立品牌形象。认定了打品牌战,飞亚达从不吝惜在品牌宣传上的投入,公司上市时筹集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投放到市场广告上,正是这样,全国人民都熟识那句“飞亚达表,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的广告语。飞亚达的产品,往往在推出之前就把广告先打出去,让人们先认识,勾起人们的好奇之心,然后才想了解,最后才会购买。做民品行业需要的正是这种看准市场、大胆营销的魄力与胆识。最终,飞亚达成效卓著,荣获“中国钟表之王”桂冠,并首次在国内举办的“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和“购物首选品牌”评选中名列第一。

后来,飞亚达开始探索投资海外品牌,“借船出海”这些经营思路都是独具匠心的,就和飞亚达手表的设计一样,总能融入自己的独特创新。我是发自内心地看好这个民族品牌,对于自己的那块飞亚达老表也是情有独钟,很是珍惜,每每看时间的时候就会升起一股小小的自豪感。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深南电路,深南)是从事高精度、高密度、高可靠性印制电路板(PCB)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PCB行业技术的领头羊。了解深南的历史,最让我钦佩的有两点。

一是公司组建和前期发展的资金问题。除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高息拆借外,公司前期组建光技术转让费用就高达14万美元,面对经费紧缺、无设备的困境,公司董事会当机立断,决定通过中行信托投资公司以租赁方式解决高额的进口设备费用,之所以有这样大胆的决定,我想,一定程度上与上级对此项技术的支持力度相关,但更多的是在开放的市场大环境下,深南人早就明白,仅仅以技术引进与研发很难支撑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技术研发必须有市场需求的支持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的销售必定会带来利润,只要刺激销售有盈利,那就可以通过租赁设备的方式投产从而逐步发展。从“无米下锅”到尝试性订单,深南敏锐地察觉到内地潜伏的不少军工大厂生产机械设备、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电路板市场信息,通过四处奔走,市场渐渐打开。加之中国游戏机热的好时机,深南很快占据了PCB市场。

二是瞄准市场、灵活多变地求发展。听深南阎总介绍,通过一次游戏机板的顾客投诉,深南敏感地发现连“杂牌军”都能假冒的东西,已没有市场潜力可言。而当时中国的通信机市场已开始起步。深南人审时度势、果断地将目光转向通信机电路板市场。而这样的转变并不顺利,通信机电路板技术难度太大,做了几批都大量退货,合格率的大幅下降使得公司出现亏损。面对困境,深南人没有放弃,正是看准市场的正确决策,通过改进工艺、技术攻关,逐步使得合格率稳步上升,转亏为盈。通信业的迅猛发展证实了深南决策的正确性,我与深南接触之时,深南已开始大批量接华为的订单,华为也认准了深南,宁可用高于别家的价格向深南下单以求高质量。

零售、酒店等第三产业对于在内地干了多年工业的我来说,真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我一直很好奇为何深圳中航会涉足零售行业。当初为了方便早期建设人员的吃住配套而尝试发展的天虹商场,如今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并陆续开了深南、碧波、振华三家分店,为深圳中航提供着不小的利润贡献。在天虹商场的调研参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年初刚刚启用的商场自动化系统。据介绍,这套系统是天虹投资300多万元从美国购进的集进货、销售、调货、存货等功能为一体的商业销售终端(POS)电脑化管理系统,在国内首家实现了同城连锁店的联网管理,大大提高了天虹商场的管理效率及服务效能。同时,天虹商场还在积极推进集网络、通信、商业信息、购物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处理系统,比起内地许多人工记录整理操作的商场来说,天虹可以说领先迈出了自动化销售管理的一步。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不可小视,天虹这是在向商业自动化要效率、要效益,事实证明自动化的实践果然成为天虹发展的有力助推。我想,正是因为天虹大胆的尝试、果断的选择、积极地推进才使得公司能够立于市场竞争的潮头,立于消费者信赖和首选的彼岸。

在深圳生活的几年里,我习惯经常在天虹商场里逛逛,有亲戚朋友来深圳,我也一定会带他们去走走。我始终觉得天虹有一种亲切的气氛很吸引人,也许是舒适便利的服务环境,也许是源于航空系统的诚信与可靠,也许是在深圳白手起家的坚持与执著。

除了从航空的传统工业延伸的各个工业企业外,深圳中航的服务业也自成特色、小有名气。格兰云天大酒店、上海宾馆都是深受市民欢迎的精品酒店。比起内地老厂的配套酒店或招待所,这里的服务业结合航空人的诚信与细心加之市场化竞争刺激,渐渐形成了独特的经营风格,拥有一批忠实的顾客。

我刚到深圳之时,恰逢深圳进入“二次创业”期。当时的深圳特区发展已经15年,高速的成长和累累的硕果多依赖于中央给予的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而许多政策已慢慢成为全国的普惠政策,特区特惠已经不复存在。面对严峻的考验,深圳正处于积极增创新优势的阶段,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成为深圳增创新优的重点。

1996年,深圳中航企业集团被列入深圳市政府培育发展“百亿大型企业集团”规划及“九五”期间重点扶持发展的30家企业之一。

为追求更大的发展和促进资本最大增值,深圳中航提出资产经营战略,在传统的商品经营、服务经营基础上,开始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资产经营活动,推动集团企业向更高层次的规模发展。

深圳中航作为试点单位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格外重视与大力支持,市委厉有为书记等几位领导还亲自参加了公司召开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会,借此深圳中航掀起了“中航管理年”活动。

我有幸参与这场管理变革,对寻求新思路、新突破,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发展、要效益有了新的体会。从早期工、贸、技结合的中航技深圳公司,逐步申请扩大经营范围,慢慢发展成工业、贸易、商业、物业、旅游及金融俱全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发挥各企业优势的同时,开始着手思考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使集团功能更加完善。从1995年起的接连两三年中,以产权关系为纽带逐渐理顺了各级投资的管理关系,不断完善以中航技深圳公司为核心的集团管理机制。深化集团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依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激励和制约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制定集团内部分配、奖励办法,包括企业分类定级、工资改革等。同时,为了提高集团职工对社会保障机制的适应能力,尝试完善企业养老金保险基金,进行住房改革,推行住房公积金方案等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