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朱育理文集
3762300000016

第16章 航空工业1986—1999(11)

二、结合行业调整和“双加工程”[27]的实施,增加质量投入,加速质量改进

提高产品质量,需要完善的质量体系。因为质量体系是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的有机整体,而资源就是手段,是保证质量的物质技术基础,是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在技术改造、产品的更新换代上投入太少,厂房破旧,设备老化,这里包括检测设备、质量保证所需的硬件建设都还很差。往往是出了问题,才想起补充手段,不出问题还引不起我们的重视,就想不起来建立先进的、必要的检测手段。所以说质量工作必须做在前面,不能等待事后补救;当然出了事只好事后补救,但要防患于未然,以预防为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抓落实,质量工作最容易停留在口头上。所以在党组会上,大家提出增加投入,但不能重复建设,要结合型号任务和布局调整,结合民品技术改造。现在34项、26个亿进入“双加工程”,我们要从项目费用中切一块下来,用于搞好质量管理硬件建设。在确定技术改造方案时要请质量部门、计量检测部门参加,使保证质量的资源合理配置,纠正重外延规模投入,轻内涵质量投入;重加工设备投入,轻计量检测设备投入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总公司有关局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制订计划时要统筹考虑质量投入,并加以落实,切实把质量体系物质技术条件不断加以提高。

三、搞好质量队伍的建设与培训仍是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需要一支认真负责、事业心强、敢于坚持质量原则和训练有素的质量专职队伍,而质量队伍是在实践中学习、锻炼逐步成长起来的。质量否决权讲了多年,我们要求从质量副厂长到质量检验员都要履行这一权力,并把质量与分配挂钩的工作做起来,就是要重奖重罚,奖惩分明。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搞好。质量干部队伍也有老化的问题,对新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的同志应特别注意培养、培训,训练他们的职业道德、质量意识,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要创造机会,让他们不断学习、提高。在这方面我们应有长远打算,防止人才断层。总公司有关局在“请进来,走出去”的有关工作中,为质量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培养一批高级专门人才。我们有一个“三高人才”规划,这里应包括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这是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航空工业腾飞的需要。

加快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二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1995年1月10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密切结合航空工业的实际,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航空工业的重要指示和重大决策,总结1994年工作,部署1995年任务,研究讨论航空工业今后发展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这次会议在南京召开,还带有现场会的性质,就是要学习推广金城[28]的经验,探索进一步搞好大中型企业的路子。总之,这次会议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的形势分析会,是搞活企业的经验交流会,也是号召全行业职工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加快发展的动员会。

一、1994年的主要工作和1995年的形势

1994年,航空工业广大职工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20字指导方针,按照总公司第一次工作会议的部署,狠抓落实,新机研制和批生产、民品、对外开放、体制改革、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回顾去年的工作,我们感到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认真贯彻航空为本的方针,确保航空科研生产任务完成;二是着眼长远发展,突出抓好重大产品的立项和重点工作;三是充分抓住有利时机,以深化改革求发展;四是在抓好发展和改革的同时,坚决保持稳定。

1994年航空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效益下降,亏损增加;质量安全形势严峻;民品发展速度放慢,库存积压增加。产生这些问题有客观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管理体制还很不适应,各方面都有不小差距。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航空工业既面临着新的难得的机遇,又存在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际形势的变化可以为我们争取到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潜力巨大的市场,为航空工业走向世界和引进资金技术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就国内来说,根据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重大项目上马,将对航空工业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总公司进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国家保军14条政策逐步落实,将使军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国家要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可能使航空工业的经济状况更加困难,同时,我们的思想观念、产品发展、经营管理这3个方面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包括面临的机遇如果抓不住,我们对上对下都难以交代,并且将丧失多年的发展时机。

面对严峻的局面,全行业都要统一认识,奋力拼搏,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拿出当年军转民“大转,快转,全面转”“不仅企业要转,科研所、院校都要转”的那种魄力和干劲,“大变,快变,全面变”,从思想观念、工作习惯、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各方面加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并争取今年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1995年航空工业各项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行业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紧抓机遇,狠抓落实,坚持航空为本,以市场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重点,坚决打好发展、改革、调整、稳定4个方面的攻坚战,促进经济形势尽快好转,圆满完成“八五”计划,并为“九五”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作方针是:“发展、改革、调整、稳定”。

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千方百计促进发展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第一位的是要千方百计促进航空工业发展,把经济效益搞上去。为此,要重点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

(一)确保航空产品科研生产任务全面完成

针对今年航空产品任务情况,我们要认真总结分析近两年组织科研生产的经验和问题,努力改善科研生产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航空为本的方针不动摇,及早动手组织部署,亲自抓关键。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分解进度,明确到人。总公司要进一步严肃计划管理,加强组织指挥,增强指挥和调控能力。要狠抓质量、攻关、试飞和配套,特别是对配套问题要早抓,关键项目要逐个落实,少数重点配套厂所要千方百计确保进度。对配套中的资金拖欠问题要加强协调解决。在确保今年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还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围绕列入“九五”计划的重大项目,认真组织好重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研制方案的制订,力争尽早立项。

(二)加快非航空产品和第三产业这“两翼”的发展

非航空产品的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重提高竞争力。一是努力开发和培育市场。总公司“九五”期间要重点发展车辆、制冷装置、新兴建材、工量具等十大类非航空产品。一定要下决心集中投资,组建集团,以更大的气魄狠抓经济规模,争取尽快形成市场优势,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树立名牌意识,大力提高产品档次。总公司规划发展的重点产品和企业的支柱产品都要争创一流,进入同行业前几名。近两三年内,微型汽车、摩托车、空调压缩机等要力争首先达标。三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抓紧开发新产品。四是狠抓市场营销工作,大力加强销售和售后服务,减少库存,盘活资金。五是加快改造。总公司和企事业单位还要继续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推进合资合作,利用好海外资金、合作合资外方投资、中航技卖方信贷和申请列入科技、技改计划的国家贷款。

第三产业今年要有实质性进展。要按照《腾飞计划纲要》和总公司三产工作会议的要求,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和实施办法。同时,要切实抓好试点,尽快提供经验,指导基层单位发展三产。各企事业单位也要制订规划,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特别是土地资源优势,把三产这台戏唱起来。总公司有关部门要抓紧工作,互相协调配合,力争今年启动一两个大项目,在大三产上有所突破。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要在抓好重点项目对外合作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办好中国航空工业走向世界国际研讨会和海峡两岸航空科技合作交流会,做好参加世界大型航展工作,探索进一步引进技术和智力的途径,不断扩大中国航空工业的世界影响,加快引进我们所急需的技术和人才。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更多地吸引外资。要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继续发展航空产品出口和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扩大机电产品出口。要进一步办好中航技集团,在保持军工外贸公司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力争早日进入全国外贸公司前10名。要积极地参与特区、开发区的建设,在这些地区的窗口企业要进一步发挥“前店后厂”作用,带动内地企业发展。

(四)继续优先发展科技教育

继续加强对预研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像抓型号那样,切实抓好重点预研项目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八五”预研计划,搞好“九五”预研计划项目的综合论证;要切实抓好技术改造和重点项目建设;要大力推进科研院所的高科技产品开发,逐步使科研院所高科技产业形成规模,取得更大的效益。按照全国软科学工作会议精神,推动软科学和咨询业发展,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航空教育要在巩固前一段合作办学成果的基础上,以联合、共建为重点,吸引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尽快增强院校实力,提高教学质量,更加直接、主动、有效地为航空工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持。要继续做好进入“211工程”的申办工作。继续完善和加强职工教育,全面落实航空工业“三高人才”培养规划。认真抓好在岗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培训,大胆选拔和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并按“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和变招工为招生的办法,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训,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五)狠抓增收节支、扭亏增盈,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要建立健全投入产出责任制,大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今年上半年各单位都要在审计、法律、纪检监察部门配合下,对过去所有的投资活动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于无前景、效益差的项目,该下马的坚决下马,该撤资的尽快撤资,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今后对所有重大经济活动,包括技术改造、合资合作、联营、担保等,都要坚持综合平衡、量入为出、讲究效益的原则,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并且建立投入产出责任制。决策前要进行全面的市场、经济、技术论证,决策后要严密监督控制,坚决扭转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只贷款、不还贷,只花钱、不赚钱的现象,保证每一分钱都能够花在刀刃上。

二是建立健全增收节支、扭亏增盈责任制,大力提高企业创利水平。所有企业都要精打细算,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要建立健全各种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坚决控制物资大量流失,重视抓好节能降耗、开源节流工作,深挖各方面的潜力,努力消化涨价因素,为控制通货膨胀作贡献。盈利企业要通过增产增收,更上一层楼。亏损企业要克服畏难情绪和依赖心理,下定扭亏的决心。要找准亏损的主要矛盾,对症下药。有的要突出抓好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的要突出转换机制、强化管理,有的要大力开发新产品,有的要狠抓产品上规模、打开市场。根据前几年一些单位扭亏的经验,亏损大户要进一步划小核算单位,把扭亏指标具体落实到基层和个人,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坚决打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个人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对扭亏有成绩的厂长给予奖励,对完不成扭亏指标的厂长给予处罚,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要继续探索兼并、合并、破产等改革办法,并且鼓励优势企业兼并或联结一批困难企业,逐步建立起优胜劣汰的机制。

三是建立健全厂长(经理)经济责任考核制,推动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总公司正在制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打算尽快下发,严格执行。考核的重点是质量、指令性计划、实现利税、资产保值增值、上缴税收和管理费,哪一条也不能偏废。考核的结果要与下年度企业的工资总额和厂长(经理)的收入挂起钩来。

三、推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体制改革

(一)积极稳妥地进行总公司改组为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