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朱育理文集
3762300000066

第66章 航空工业1986—1999(61)

(5)互相协作,适度竞争。根据航空工业实际情况,两大集团要从航空工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注意加强团结,互相协作,同时也要形成一定程度的适度竞争,从而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在这样的新的体制、新的形势下,如何使我们的质量工作不但不削弱,而且得到加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各单位都要努力开创质量工作的新局面,争上新水平。

《中国航空工业概览》序

当代航空工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早在新中国初创时期的1951年4月17日,中国政府就决定创建航空工业,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优先重点发展。45年来,中国航空工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强有力的前进步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仿制到自行研制,从生产单一军工产品到军民结合,一步步地实现着古老的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潮中,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于1993年6月26日成立。它作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大型工业集团,植根于前辈们创造的坚实基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肩负着承前启后、开创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新局面的重任。在中国航空工业走向新的历史征程之际,《中国航空工业概览》面世了。它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本大型图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在蓬勃发展中的规模和实力,在奋斗不息中自强自立的气概和风采,在走向未来中坚定的目标和决心。这本书凝聚着几代航空人的长期拼搏,凝结着全国各行各业对航空工业的真诚支持,也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全面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将是一个经济发展史诗般的黄金时期,中国航空工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和巨大挑战。作为进入不惑之年的中国航空工业,将贯彻“科教兴业”的战略指导思想,坚持“突出主体(航空产品),加强两翼(民品和第三产业),发展经济,振兴航空”的方针,实施“大集团、大产品、大商贸、高科技、高效益”的发展战略,在努力将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改组为国家控股公司的同时,全面实施航空工业《腾飞计划纲要》和“航空凝聚力工程”,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振兴航空工业,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一贯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得到全国各界的关心、帮助和国外朋友们的真诚友好合作,我代表中国航空工业56万职工表示深切的感谢!同时,竭诚希望海内外各界人士、特别是那些国际同行们的积极支持与合作。我相信,这种共创未来的合作,必将使国际航空事业更加繁荣,中国和世界都将因此而获益。

纪念我的老首长、老学长、老家长刘华清[97]

(2011年2月14日)

心里一直觉得有话想说,想写点东西纪念刘华清副主席这位可敬的老人。

他一生戎马倥偬,生前特别关注部队装备建设,尤其在晚年更是全身心地致力于我国国防现代化事业,提升国防工业的研制水平与生产能力,在这方面他做了大量的、具体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我们国家的重大损失,对航空工业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损失。

从1992年到1999年期间,我先后任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那时刘老将军任军委副主席,由于经常陪他出差、考察、出国等,所以这段时间和他有了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他的为人、能力、事业心以及对航空人的感情我都是亲历的,至今想起来,那些场景还历历在目。

歼轰7上马挽救了斯贝发动机

记得在歼轰7立项初期有过一段争议,是关于并座还是串座的问题。并座是指两个人并排驾驶,串座是指前后驾驶,这既是技术上的争议,也是用途上的争议,但主要还是战术技术上的要求。这个问题论证了很长时间,最后,刘华清决定搞串座,这个方案就定下来了,很快经过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我们就铺开了开始干。

由于歼轰7上马,挽救了一型发动机的命运——即斯贝发动机。1974年,国家决策从英国引进斯贝发动机,然后搞国产化。但是后来由于这个发动机用到哪个飞机上一直没有确定而终止了国产化进程,造成设备闲置、人才流失。最初从英国购买的50台新发动机也放在仓库里,一停就是七八年。

正是由于歼轰7上马,也正是因为歼轰7选用了斯贝发动机,从而挽救了斯贝发动机的命运。这时候我们先期进口的整机在国产化进程中消耗了一部分,剩下的整机发动机不足以满足歼轰7批量生产的进程,所以要加快国产化进度,这期间出现了一段空档。

当时,我们得到信息,斯贝发动机在英国已经停产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库存旧发动机和零部件,这些发动机经过我们大修后还可以用到新机上去。我就向刘华清建议,在国产化批量生产还没有提供成批发动机之前,是否可以把那些旧发动机买来补充。刘副主席当时就拍板,买!

这批退役经过大修的发动机也起了一定作用,正好把我们斯贝发动机的国产化衔接上了。

在这个过程中,刘副主席经常到阎良视察,给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的工人们很大鼓舞。刘华清代表军委到阎良参加了歼轰7首飞和运7改进改型首飞仪式。歼轰7首飞成功后,我又陪着刘副主席到阎良考察,这时就开始决定搞歼轰7的改进型——歼轰7A。刘副主席在仔细、认真地听取了我们研制部门的汇报后,果断地表态:“要立即上马,所需经费由中央统一拨款。”

这等于是乘胜追击。歼轰7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试飞,基本型暴露出一些问题,部队提出许多改进意见,这样603所着手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歼轰7A也搞了出来。这个飞机成为海军航空兵主力的作战机种,屡次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并且参加了多次军事演习。

这就是刘副主席自始至终关心的一个重要型号——“飞豹”。

为第一架歼10剪彩眼中含泪

被誉为“撒手锏”工程的歼10飞机,研制经历也是一波三折,这个项目同样也得到了刘华清高度关注。

1997年5月底,歼10首架实现了总装交付;6月2日,我陪着刘副主席到成飞,在公司总装车间型号研制现场为首架歼10总装交付剪彩,在现场刘副主席显得非常激动。我记得当时歼10飞机上披着大红绸子花,刘副主席亲自拉着披着大红绸子花的飞机往前走,一边拉一边用湖北口音说:“太好了!太好了!”我用眼睛的余光看到老人的眼睛里闪动着泪花,我也不由得鼻子一酸热泪夺眶而出。

刘副主席在现场做了重要指示:一是要提前为原材料国产化做出安排;二是要为批生产进行技术改造;三是要生产一小批量飞机交部队试用。这些指示在各部门的支持下都得到了落实。

工作生命结束前的最大工程

引进苏-27生产许可,是刘副主席全程参与领导和直接指挥的。他从出国考察调研、决策、实施,再到第一架首飞,包括谈判、建线、研制、总装、首飞,都参与其中,直接领导与指导,并且多次到俄罗斯参加混委会的谈判,领导我们和空军、国防科工委对俄进行谈判。

刘副主席有过五年留苏经历,他懂装备,知道飞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上他对部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非常急切的心情,所以他对我们整个工作的指导都是非常严格、非常重要,当然也是非常宝贵的。

谈判过程很艰苦,每次谈判完刘副主席都要听取汇报,做重要指示。我记得有次谈判在北京进行,谈了23天,我一直盯在那儿,刘副主席一两天就要过来一次,及时了解谈判进展情况,那时正是讨价还价最激烈的时候,重大问题直接向江泽民总书记汇报。最终,我们在1995年12月初,签订了关于苏-27生产许可转让的政府间协议与总合同,迈出了关键一步,他非常高兴。

之后每一个分合同的谈判刘副主席都要及时听取我们的汇报,我们也主动把一些重要情况报给他,这项工作他做得太细了。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在刘华清直接关注下,分合同一个一个都签下来了。其中最关键的是辅机合同,技术含量比较高,所以谈判异常艰苦。刘副主席亲自带着我们到俄罗斯参加快接近尾声的辅机合同谈判,后来谈判成功,我在合同上签字,刘副主席很激动。

回到使馆后,刘副主席通过他的夫人徐大姐给我转达了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因为那时刘副主席已经退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岗位,但他还是带领着我们去俄罗斯参加重要合同的签字。徐大姐说:“朱育理,这个项目是刘副主席工作生命结束之前所组织的一项最大的工程,你一定要完成好。”我记住了,回来也给相关参与人员传达了这句话。

各项分合同都签订之后,我们就开始加快组织生产,很快在国内实现了第一架机首飞。首飞那一天,中央军委副主席全部到场,包括俄罗斯大使罗高寿都到了现场。

关注直升机发展

1997年7月,我陪刘副主席到哈尔滨和景德镇,对某型号直升机研制进行考察、调研。在哈尔滨,他仔细考察了工厂的设计、研发能力等情况,紧接着就去了景德镇。景德镇没有机场,我们坐他的专机到了九江,考察了一些其他国防工业企业后驱车去景德镇。那时道路不像现在这样好走,九江和景德镇之间还没有鄱阳湖大桥,我们只能从九江绕过鄱阳湖,一路颠簸。

他仔细参观直升机所[98]和昌飞,仔细听汇报。考察完两个地方后,刘副主席对我国的直升机设计和研制能力都心里有数了。厂所请他题词,刘副主席就在宾馆里写下了“直升机的摇篮”。

当时他已经快退了,在离职前他拍板决定上马新型直升机,又为航空做了一件大事。

喜欢羊杂碎和泡馍抄录“天下第一联”

刘副主席操一口浓重的湖北乡音,好多人听不懂他讲话,但我因为跟他时间长,基本都能听懂。他很幽默,脑子反应非常快。

记得1997年1月,我们开企干会[99],请他出席并讲话,还给他准备了一个发言稿,挺长的。因为当时有对俄项目,他急切地寻找一切机会动员我们、鞭策我们,鼓励我们赶快把这个项目拿下来,所以他决不放过这个面向全行业动员的机会。我在主席台上挨着他,开始的时候他按稿子讲,讲着讲着就脱开稿了。当时我就怕他拉不回来,但过了一会儿,老人家一低头又接着念,原来他是用手指头按着他断句的那个地方,又接着念了。

刘副主席生活很简朴,不讲排场。1997年4月,我陪他到陕西考察,他不住宾馆,就住西飞招待所,在那整整一个星期,那时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好。他还喜欢吃西飞招待所的羊杂碎和泡馍。那次他视察了阎良的几个厂所,还代表中央参加了黄帝陵的祭祖活动。

还有一次,1999年参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他要我陪着去。在军区为他举办的招待会上,我给他敬酒。他比我大18岁,我对他一直是晚辈对长辈的感觉。我在祝酒的时候说:“刘副主席是我的老首长、老学长、老家长,祝刘副主席身体健康……”我还没说完,他就打断我的话说:“朱育理,你说的不对,我们是老战友、老学友、老朋友。”我说他是老首长,不用解释,上下级关系嘛;老学长,因为他是留苏的,我也是;老家长,是他给予我父辈一样的关怀。老人的反应如此之快,思维如此敏捷,对仗如此工整,在座的人无不感到惊讶!

1997年,我们去景德镇的路上他告诉我说,前段时间去了昆明,看到“天下第一联”,上联90个字,下联90个字,写得非常好,当时就找纸笔抄了下来,说着从兜里拿出来抄录的对联让我念。

我说刘副主席我不念,你看着我来背:“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老人很惊讶,也非常高兴。

1997年,老人带团到俄罗斯谈判辅机分合同,获得成功。离俄前,在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举办的欢送会上,老人又一次叫我背诵了这幅长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