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杨凤田传
3762500000038

第38章 老机新生(3)

从2005年10月到2007年10月,历时2年的时间,4724厂在601所等各单位的大力配合下,改装完10架歼8B型飞机,先后飞回了原来的部队。部队在使用中发现故障率降低了,出勤率提高了,使地勤人员非常满意,飞行员更是高兴。因为过去训练飞行时,飞行员用肉眼都看得见的目标,可208雷达的屏幕上却没有目标显示。改装后的JBBH型飞机,雷达探测距离提高很多,很远就可以发现目标、攻击目标,不但可以杀伤敌机,也能保护自己。训练时,用ZLD导弹打巡航导弹打得非常好。因此飞行员对JBBH型飞机夸个不停、爱不释手。

2.饥渴之时送甘露

根据杨凤田的建议,海军又将歼8D型飞机改装成JBDF型飞机,改装项目同空军的JBDF型飞机一样。主承包单位仍是601所,4724厂是改装施工单位。2007年底,4724厂完成了所有歼8B型飞机的改装任务。这一年的经济效益很不错,全厂上下非常高兴。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厂领导却忧心忡忡、面带难色。2008年只有一些一般的飞机维修任务,歼8D型飞机的改装刚刚起步,改装数量并不多,工厂的收入难于维持正常运作,1500多职工的工资也没有着落,工厂面临着困境。古人说得好,“预则立、不预则废”,“水未来先筑堤”。为了防止工厂走入困境,厂领导坐下来开会研究,想办法,找出路,最后会议认为:歼8D型飞机的改装是采用成熟的技术,成熟的成品设备,工厂有能力自主完成改装任务。如果能成为歼8D型飞机改装的主承包单位,拿到的改装费就会多出十几倍,工厂的收入就会大幅度增加,面临的困境就会迎刃而解。于是工厂拟出了申请报告,上报总装备部,但没想到总装备部将报告退回来了。总装备部说:“歼8D型飞机的改装任务是由601所总承包的,不能随意改动。”工厂为了生计,只好找该项目的总负责人杨凤田,向他汇报了工厂的现状和意见,并请他帮忙解决。这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杨凤田左右为难,他没有马上表态,陷入了沉思:“如果把改装的总承包权转让给工厂,那么就损害了601所的利益,601所会同意吗?如何向601所说呢?如果不给工厂,工厂又面临困难,职工拿不到工资,那将是什么样的局面呢?”“世界上什么工作最艰苦?思考问题。”[3]经过杨凤田艰苦的思考,他还是决定把歼8D型飞机改装的主承包任务转交给4724厂,而601所的工作由他来做。4724厂真是久旱逢喜雨、饥渴得甘露、绝处逢生。他们立即重拟报告,再报总装备部,这次报告顺利地批了下来。这样,4724厂成了歼8D型飞机改装的主承包单位,601所配合工厂的改装工作。工厂躲过了困境,全厂上下无不感谢杨凤田总师。

由于工厂加班加点改装歼8D型飞机,呈现出一派大好景象,海军航空兵也拥有了能与第三代飞机航电系统相匹敌的JBDF型飞机,守卫祖国辽阔的天空与海疆。

有点霸气

现役飞机改装过程中,杨凤田是项目的总负责人,从项目的立项、实施,到飞机返回使用部队,都是由他策划的。他既是院士也是领导。每个项目的开工,他除了动员、部署,还经常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难题,显示出他极强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参加改装的人都知道他说话正确,说话好使,说话算数,他想做的事,一定能办成。

要工作就有困难,他总会想办法解决。他的意见、要求,有时军队、上级机关及一起工作的人也会暂时不理解、不支持、不答应,他有时也急、也躁、也烦,甚至脸气红了、血压升高了,拍了桌子、说了粗话,但他总是坚持阐述他的意见,提出他的要求,推行他的方法。虽然人们都知道他是干事业、干大事的人,能够理解,但总觉得他有些霸气,有点“横”!

601所程梅回忆说:“如果你和杨总一起工作过,你一定领略过会场上杨总为了某个决策或某个问题认真时的震怒和威慑,但这种严厉在日常工作中你很难看到。杨总几乎可以记住每一个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哪怕你只找他签过一份文件,他都会在下次见到你时远远地扬起他那只大手,笑呵呵地和你打招呼。”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能做成事、做大事的人,很多都是有一点霸气的,都是铁石心肠的。也正是杨院士有点霸气才能排除工作中的种种困难,铲除前进路上的拦路虎,才保证了改装工作顺利进行。参加改装的人员为有这样的项目负责人而高兴,因为跟他干活无后顾之忧、舒心,所以干起活来苦点、累点也在所不计、无怨无悔。

杨凤田正是有点霸气,他说的话无人敢不听,他要做的事无人敢不做,他的要求总能如愿以偿。霸气也许是杨院士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吧!

赤子之心,心系部队

改装从2005年开始,先后将部队的歼8D型飞机改成JBDH型飞机和JBDF型飞机,又将歼8B型飞机改成JBBH型飞机。由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作战任务不同,使用和保障等也有区别,所以空军和海军对飞机的具体设计技术状态也有不同要求,由此可见现役歼8飞机改装看似简单,实际却是4种各有特点的不同技术状态,4个机型分别履行立项论证、方案论证、设计、样机试制、试验、试飞、鉴定、批量改装等正规程序。

现役歼8B、歼8D型飞机大幅度升级改装工程是杨凤田突破主机所传统任务分工,以赤子之心,心系部队装备战斗力提升需求,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向各级领导机关主动请缨承担的艰巨任务,并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看到了部队装备现状和发展需求,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确定了改装目标;也是以其平易近人的凝聚力带领攻坚队,以其真诚合作的态度联合各参研单位全力配合、齐心协力完成的系统工程。改装工程采用最新的成熟的科研成果给老飞机赋予了新生命,开创了我国现役战斗机寿命期内大幅度提升战斗力的道路,为今后新机研制成果快速推广,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装备战斗力提供了经验,这是一个得到多方赞许的创举。

通过改装现役歼8B、歼8D飞机,部队综合作战能力迅速大幅度提升,其中海军2架JBBH飞机首次拦截舰对地导弹的实弹演练中两发两中,击落靶弹,突显了我军飞机拦截导弹的能力。

工程还锻炼了主机所现役飞机改装研制团队,积累了部队改装经验,为大修厂大幅度改装现役飞机,空军靶试基地和海军部队执行改装飞机技术鉴定试飞,成品厂所协同现场改装和现役飞机大幅度改装工程组织领导,以及今后新机寿命期改装开辟了道路。

可是改装好的飞机,在试飞使用过程中发现好多技术问题,尤其是雷达与火控系统的精度差成了棘手的问题。部队把问题反馈给总师系统。杨凤田从不回避这些问题,而是认真组织人员研究解决。由于飞机已经交付部队,要在部队的飞机上加装测试设备和相关硬件比较困难,而且还涉及很多配套单位和经费,更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但杨凤田出于对部队负责,对自己设计的飞机负责的责任心,明确答应部队“我们要开展专题研究,争取尽快解决”,给部队吃了定心丸。在随后的日子里,他组织601所与各相关单位协商,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发出了设计改装图样,借部队飞机大修之际,一架一架改装,让部队非常满意。

为了研制JBF型飞机和推广其使用范围,杨凤田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无人记清,做了多少次试验无人细数。每个难题的解决,每个险阻的排除,无不浸透了杨凤田和他的团队的睿智、汗水和心血。他带领他的团队创造了多个全国纪录,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敢于探索、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敢于超越与认真务实的人。

JBF型飞机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杨凤田荣立特等功。

杨凤田主持研制的4型飞机,要求一型比一型时间紧,一型比一型技术难度大。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正是我国周边国家与地区采用先进技术提升武器装备水平,改装第三代战机的时候,反华势力、“台独”势力嚣张,对我周边地区安全和祖国统一造成了威胁,形势迫使我军必须尽快全面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同时,由于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正是601所进入多型新机并行研制时期,歼8系列飞机日臻成熟,向功能扩展、技术提升发展,以形成我空、海军的“拳头力量”,因此,担子愈来愈重。杨凤田出于使命感、责任心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理念,他勇敢地挑起了这副担子,把汗水和心血都浇注在新机研制上。经过他和他的团队坚忍不拔的努力,终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注 释

[1].管仲:《管子·内业篇》。

[2].拿破仑:《语录》。

[3].爱默生《论文集第一辑·论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