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哥对我呵护有加,宁可自己流血流汗,也不让我受委屈。有一次,父亲让我和五哥一起去请三哥的师傅刘大叔到我家吃饭,我们哥俩走到刘大叔家门口时,突然从院内冲出一条狗,狂吠着向我俩扑来,五哥拉着我扭头就跑,眼看狗要追上我们了,五哥对我说“你快跑”,他却慢下脚步,在我后边挡狗。狗追上五哥咬住了他的大腿,刘大叔的女儿听到狗叫,急忙跑出来打狗,狗被打跑了,可五哥的腿却流出了鲜血。要不是五哥护着我,那被狗咬的人一定是我,而不是五哥。
五哥是一个大孝子。1969年五哥结婚的时候,家中困难,父母没有给他们任何资助,五哥五嫂两人是自力更生、白手起家。1970年,我的大侄女杨莉出生了,当时五哥家的收入不高,住房也比较拥挤,这种情况下五哥也不忘孝敬父母,曾多次接父母到家中居住,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回去时总给买一些东西。几年后,父母年纪大了,体弱多病,出行不方便了,五哥就按月给父母寄钱,直到1974年父母相继故去。
1974年5月,母亲病故,五哥接到电报与姐姐一起急忙往家赶,到清河门车站下车时,已经是夜间,没有班车了,五哥和姐姐徒步走了20多华里路,到家时已是半夜时分,两人的脚都磨出了大血泡。
时至今日,清明时节,五哥都要乘车赶300多公里[2]的路,到父母的坟前去祭拜,表达儿子对父母的怀念之情。
五哥对叔父、姑母也很孝敬。1964年五哥在哈军工读书,得知老叔家盖房子,手头不宽裕,就给老叔家寄去15元钱,钱虽不多,但那可是五哥从每月十几块钱的津贴中省出来的呀,老叔接到钱后,感慨万分。儿时,我们经常在姑母家玩,她对我们很关照,五哥对此念念不忘。1974年办完母亲的丧事,五哥回沈阳时将姑母接回家中。姑母在五哥家的那段时间开心快乐,五嫂有时间就陪姑母逛商场、游公园,买礼物、做好吃的。姑母回到家后逢人就讲:“这辈子没白活,沾了侄子的光。”
五哥对兄弟有情有义。三哥是农民,一直在老家生活,家中有7个孩子(5个女儿、2个儿子),与父母和我一起居住,直到1968年我结婚,三哥家才单过。五哥对三哥一家也是一往情深,解囊相助。三嫂去世后,五哥把三哥接到自己家中住了20多天,无微不至地照顾三哥。三哥回家后,五哥月月给他寄钱,三哥跟邻居们讲“我晚年这么幸福,全仗有个好弟弟”。
五哥与我年龄相差较小,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我对他的感情比其他哥哥深厚许多。1961年我去离家20里外的瓦子峪七中读书,住校,每月交7.5元的伙食费,当时父母和三哥一家人同住,生活很困难,在哈军工读大学的五哥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主动供我读书,每月从他16元的津贴中省出一半寄给我,除交伙食费外,我还有5角钱的零用钱,此外,五哥还给我寄笔、本和各种书籍,并在信中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大学生的哥哥供初中生的弟弟读书的故事在家乡传为美谈。
1967年,五哥和五嫂确定了恋爱关系。准备结婚时,我在家乡订婚了。因父母年纪大,需要照顾,我准备提前结婚。五哥知道这件事后,为我买了布料、被子等物品,并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工作3年攒下的300来块钱寄回家中给我办喜事。我成家了,可五哥的婚期却因此推迟到1969年。
2004年,我和爱人迁居沈阳,五哥给我2万元钱作为安家费,我对五哥说:“我们有工资收入,不能再拿你的钱啦!”五哥说:“咱们兄弟分什么彼此,赶紧收下,不然我就不高兴了。”
五哥对侄孙的关心程度之高也是不多见的。2001—2003年的春节,我和爱人在沈阳儿子家过节,五哥来看我时,每次都让我给在老家的三哥的2个儿子带钱,每人1000元。
五哥在三哥的2个孙子身上也花了许多心思。大孙子参军转业后,结婚、做生意,五哥资助万余元。二孙子自费上高中,五哥给拿了1万元学费,考上大专后,每年资助6000元,直到毕业。
1998年,五哥和五嫂到义县我的家中串门,交谈中得知,三哥的二儿子靠种地维持生活有些困难,为了帮助他们增加收入,五哥花1万元钱为二侄买了一台农用汽车,跑运输挣钱。2000年五哥又拿出7.5万元,为二侄建了5间房子,里边有暖气、有洗澡间,使他家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在家乡叔叔出巨资为侄子盖房子的事情是从来没有过的,乡亲们为此交口称赞。
五哥经常说:“农村比较困难,农民还是弱势群体,我们条件好了,就要帮助他们。”
多年来,五哥在不断地帮助人、成全人,资助大家的钱物不计其数,但他对自己却很吝啬,不讲吃穿、不讲排场。五嫂更会勤俭持家,不乱花一分钱。五哥所做的这些事情,离不开五嫂的支持、理解。在此,我代表我的家族感谢五嫂的通情达理、宽容大度。
五哥对恩师也是情深意长。1998年春节五哥到义县我的家中,得知高中时教他数学的王成春老师还健在时,立刻和我一起去拜访王老师。王老师看见五哥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我,还来看我。”2010年10月18日,五哥的母校义县高中新址落成庆典,五哥应邀出席,向校长询问王老师的情况,校长派人将王老师请来,师生共进午餐后,五哥亲自用车将老师送回家中,这一举动感染着在场人的每一个人。
五哥的事情还有许多许多,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五哥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可亲、可敬。”
侄女的回忆
五伯父在我的父辈中排行第五,因此称他“五伯父”。
早期印象
对五伯父最早印象的形成源于父亲讲的关于五伯父的3个故事:丈量土地,供弟念书,孝敬父母。在我的脑海里五伯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初次相见
1981年的暑假,上小学四年级的我和上小学二年级的弟弟来到沈阳姑姑家玩,到达沈阳的当天五伯父来看我俩,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五伯父,他衣着简朴,平易近人。五伯父关心我们的学习,询问我们所学的课程及学习情况,坐了半小时便匆匆离开,那以后的20多天里再也没有见到五伯父。听姑姑讲,五伯父一直很忙,在搞科研,经常加班。当我们要返家的前一天,五伯父来了,给我们买了字典等学习用品和好吃的东西,嘱咐我俩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当时我觉得五伯父是一个非常忙碌的人。
春节团聚
1985年的春节,应父亲邀请五伯父一家4口到我家过春节,我和弟弟非常兴奋,盼望着早日与五伯父全家相见,这是我出生16年来五伯父第一次带全家回老家。大年三十下午3时多,父亲派去接站的车才驶进我的家门(当时的交通不是很便利,从沈阳到我家坐火车需要5个多小时)。五伯父看见迎出来的我家4口人非常高兴,互相簇拥着走进房间,嘘寒问暖、格外亲切。天气的寒冷、旅途的劳累让五伯母有些吃不消,五伯父很体贴地将五伯母扶上炕,让五伯母坐在炕头,嘱咐她多喝热水,暖暖身体。与我的父母共叙家常后,五伯父兴致勃勃地在房前屋后转来转去,看到家里的变化,五伯父赞不绝口。虽然与五伯父家的两个妹妹是初次相见,但并不觉得陌生,血浓于水,我们姐仨年龄相仿,又都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共同的话题很多,除了学习之外,还谈到了各自的父亲,她俩说“我们的父亲是慈父”。做年夜饭的时候,五伯母要下厨房帮忙,五伯父说“你好好休息吧,我去做”。晚饭后,我们共同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当时五伯父坐在炕沿,二妹依偎在五伯父的身旁,五伯父轻轻地抚摸着妹妹的额头,这幅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大年初一,五伯父去看望亲友,走在街上,五伯父都微笑着主动与人打招呼,所到之处充满了欢声笑语。相聚的时间总是太短暂,大年初三,当五伯父全家要返回的时候,很多人都恋恋不舍,纷纷送站。那时我认为五伯父是一个体贴入微的好丈夫、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好父亲、是一个受人喜爱和敬重的好人。
大学录取
1988年,我和五伯父家的二妹都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辽宁大学,全家人高兴的心情无以言表,五伯父特意让我的父母来沈阳相聚,作为奖赏陪我们逛了一天北陵公园,尽管五伯父家离北陵不远,但他已记不清有多长时间没来过了,兴奋的心情与我别无两样,一路上时而哼哼小曲、时而侃侃而谈,面对美景也是赞叹不已、流连忘返,不断地招呼大家合影留念。那天我们拍了许多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当时我看到了一个童心未泯、热爱生活的五伯父。
非常时期
大学4年的多数星期天、节假日我都是在五伯父家度过的,每次看到五伯父、五伯母精心制作的美味佳肴,我是吃在嘴里、暖在身上、感激在心底。五伯父对我和妹妹历来都是慈眉善目、和颜悦色。但是有一次五伯父对我俩却非常严厉,那是1989年5月下旬,校园里贴满了条幅、标语,宣传鼓动的人群随处可见,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扰乱,学校被迫停课。当我和妹妹好奇地在校园里东游西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脸严肃的五伯父,对我俩厉声说道:“你们别在这儿胡闹,赶紧跟我回家去。”我非常不解地看了五伯父一眼,跑到嘴边的话没敢说出口,只好乖乖地跟随五伯父回家。到家后,五伯父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你俩在家学习,待学校复课后再上学。”半个月后,当中央将那场运动定性为“动乱”时,我暗暗钦佩五伯父在大是大非面前的睿智。
航空情结
1990年5月,读高三的弟弟面临着高考志愿的填报(那时是先报志愿,后参加高考),凭着他重点高中前5名的学习成绩,考上国内名校不成问题。正当他为填报志愿而犹豫不决的时候,五伯父的“报北航(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业大有作为”的话语如醍醐灌顶,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北航。弟弟果然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继承了五伯父为之奋斗不息的航空事业。用弟弟自己的话说:“五伯父是我事业的引路人,是我前进路上的灯塔。”
1992年,即将毕业分配的我也走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到锦州师专当老师还是到沈飞公司当员工,是我面临的一个抉择。当时毕业的大学生都愿意去机关、学校。五伯父说:“到沈飞公司去,沈飞公司会越来越好。”五伯父亲自领我到沈飞公司报道,当天我被分配到了22厂车窗班当铆工,厂里规定新入厂的大学生第一年必须到生产一线当工人。拿惯了笔杆的我,拿起铆枪来简直是重若千斤,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白皙细嫩的双手也磨出了老茧。星期天回到五伯父家,我满腹委屈,向五伯父诉苦。五伯父耐心地听着,之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国有国法、厂有厂规,决不能搞特殊化,没有苦哪有甜,付出才会有回报,我和你父亲之所以有今天靠的就是‘吃苦实干’的精神,我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在五伯父信任、鼓励的目光中我感到很惭愧。此后,当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愿意向五伯父诉说,五伯父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涤荡着我的灵魂,令我终生受益。
十多年来,在五伯父言传身教的航空情怀感召下,我和弟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五伯父的要求相比还相差很远,我们决心以航空报国为己任、以五伯父精神为楷模,诚信敬业,不断取得优异成绩,不辜负五伯父的期望。
注 释
[1].李商隐:《晚晴》。
[2].1公里=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