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几代航空人早就企盼着我们自己的航空业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可是, 在冷战时期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实施封锁战略, 迫使我们一切都从“零”开始, 再加上10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 使得飞机的研制工作几起几落, 痛心的是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使原本就有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 反而又越来越大。到20世纪80年代, 北约各国以及华约各国都相继完成了第三代战机的更新换代, 而我们的主战飞机仍然是第二代战机,比人家整整落后了一代。如果我们再不迎头赶上, 用不了多久又会滑落到被动和落后挨打的老路上去。
尽管世界风云变幻, 但历史还是赐予了我们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 中国和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末恢复和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为两国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随后, 中苏军事技术合作启动, 1990年5月31日~6月14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率中国代表团访问了苏联, 访问中就中苏两国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问题进行了会谈。会谈后, 中苏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军事技术合作的协定》, 和《中苏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标志着中苏两国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正式开始。
同年10月25日,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部长会议军事工业问题国家委员会主席别洛乌索夫, 应邀率苏联政府代表团访华。这次访问, 主要是举行第二次中苏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并对具体开展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举行会谈。
会谈中, 中苏双方都向对方通报了本国政治经济形势及当前的情况。中央军委刘华清副主席在会谈中重申了中国政府对发展中苏友好关系的立场, 着重就中苏军事技术合作的有关问题表明中方的态度和诚意。他希望双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积极开展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别洛乌索夫在介绍了苏联当前国内的情况后表明, 苏方对加强同中国的经济技术合作是有诚意的, 巩固和发展苏中关系, 不仅有利于苏中两国人民, 而且有利于世界和平。苏联政府和领导人做出向中国提供苏-27飞机的决定是相当不容易的, 这也是为了体现对中国的感情。
通过几次会谈, 中苏两国政府就中方购买苏-27飞机问题的意见终于达成一致, 并于同年11月1日上午顺利签署了《中苏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第二次混合委员会取得了令双方都很满意的结果。
同年12月中旬, 苏联外经部副部长戈里申海军上将率苏联代表团再次来华, 继续就苏-27飞机的具体问题进行政府间协议的谈判。这次谈判涉及到实质内容和双方的根本利益, 因而谈得非常艰难, 但最后双方还是缩小了差距, 达成了协议。12月28日, 苏联向中国提供若干架苏-27的合同在北京国贸大厦正式签订, 从而使中苏两国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然而, 不久苏联发生了1991年的“8 ·19”事件, 原定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召开的第三次中苏军事技术混合委员会的计划, 由于苏联局势的变化不得不取消, 从而给刚刚开始的中苏军事技术合作带来一层阴影。同年12月26日, 苏联宣告解体。中苏间的军事技术合作随着苏联的解体而搁浅。
庆幸的是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 也承担了所有条约和债务方面的全部责任。因此, 我国和苏联的军事技术合作协定也由俄罗斯接手后继续履行。尽管由于时局动荡耽误了一段时间, 但中俄双方领导人都着眼于世界新格局和共同的国家利益, 不久就建立起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新的战略伙伴关系。因而使得中俄的军事技术合作又步入正常轨道。
中国试飞员走进培养英雄和军事将领的摇篮
笔者到试飞部队任职的这一年, 正是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简称中航总) 的目标是在这一年打通引进先进飞机的生产线, 其标志就是国产的新一代战机在年底之前飞上蓝天。而这项具有时代意义的新一代战机的首飞任务, 历时性地压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能够亲身经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 既是一种机遇, 又是一种幸运, 更是一种责任。
这期间, 中俄不仅开展广泛的军事技术合作, 而且也加强了两国军队之间的互访、学习和交流。其中, 到加加林空军学院参观学习是中方军事代表团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学院位于莫斯科以东约40 km风景秀丽的莫尼诺, 是俄罗斯最著名的空军学院, 也是俄罗斯空军军事教育与科研中心。它成立于1940 年3 月29 日, 是在佐科夫斯基空军学院指挥系、战役系、领航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当时称为红军指挥员和领航员学院。1946年改名为空军学院。作为俄罗斯空军的最高学府, 它是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空军各级指挥员的摇篮。能够走进这个学院, 是俄罗斯军人的莫大荣誉。
陪同中国试飞员访问小组参观学习的俄方翻译是一位年轻小伙儿, 他与领导十月革命的列宁同名, 也叫弗拉基米尔·列宁, 一口俄式发音的汉语倒很流利, 他自我介绍道:“大家好! 欢迎各位光临加加林空军学院。我的名字叫弗拉基米尔·列宁, 和领导十月革命的列宁叫一个名字。我要告诉大家的是, 在我们这里一共有3个列宁: 一个在莫斯科红场的水晶棺里长眠, 一个矗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胜利广场挥臂遥望东方, 最后一个那就是我———弗拉基米尔·列宁。不过他是 ‘领袖’, 我是 ‘酒鬼’。今天由我来陪同大家参观游览, 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 ‘为人民服务’。”别致的开场白, 体现出俄罗斯人诙谐幽默的风格, 一下子拉进了彼此间的距离。交谈中得知他曾在北京留过学, 难怪汉语讲得这么流利。
随后, 他向我们简要介绍了加加林空军学院的情况。对于我们中方来讲, 主要是想通过友好访问达到相互之间的信任和了解。访问中, 加加林空军学院富有特色的教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国内军事院校不同的是, 在加加林空军学院上课, 从来不发教材。一般每天开6节课, 没有午休。学院教学以实战为目的, 集科研、试验、应用为一体。未来战争需要什么, 学院就研究什么并在课堂上教什么。教官授课大都结合实战和案例来进行, 重点是灌输一些新的作战理念和基本原则。一位佩戴少将军衔的教官, 还是一位功勋飞行员。他向大家介绍说, 学院自成立的那一天起, 就把“传授战争必需的技能”作为学院教学中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现已成为这个学院的鲜明特色。学院在具体教学上还有几个新特点: 一是结合新装备的研究教学。俄军的许多新装备往往在研制期间或装备部队之前就首先配备到学院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相应缩短部队学习应用的时间, 使新装备一装备部队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二是高度重视模拟训练。一方面通过米格-29、苏-27、苏-30等多种机型的飞行模拟机进行飞行模拟训练; 另一方面, 通过模拟集团军、各机种航空兵师团等各级指挥所,进行临近实战的对抗性训练。三是各种考试只有口试没有笔试。考试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考官紧密结合部队实际提问, 主要考学员的应用能力。综合考试不存在标准答案, 只要学员能对自己的做法或想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考试委员会一般都会认可。
俄方陪同人员还介绍说, 20世纪60年代初, 学院开始培养航天员。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就是在这里培训的。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成功飞上太空, 成为人类走向太空的先行者, 他不仅是学院及俄罗斯的骄傲, 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不幸遇难后, 学院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加加林空军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 为苏联/俄罗斯培养了大批军事领导人, 先后有700多名在此学习过的人被授予苏联英雄和俄罗斯英雄称号, 前后培养了18名本国航天员和3名外国航天员。学院因高质量的教育和训练先后获得红旗嘉奖令和库图佐夫嘉奖令, 另外还获得7个国家级嘉奖令。
珍惜军人的荣誉
为了加快新一代战机研制和生产进度, 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尽快把试飞员改装出来。但由于当时国内不具备试飞员改装的条件, 因此,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决定选拔付国祥、毕红军、杨秋杰、李国恩等部分试飞员赴俄罗斯进行改装。第一批改装人员确定后,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因为这些试飞员都不会俄语, 要想如期完成改装任务, 必须要首先攻克俄语关。在完成飞行理论改装后, 便集中时间对出国改装人员进行俄语强化训练。这时, 离计划的出国日期仅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为了按时出国, 部队对改装人员实行封闭性管理, 试飞员们更是以自己的顽强毅力刻苦学习, 硬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把必须要掌握的俄语常用专业用语和生活用语给攻了下来。这在平时真是不可想象的, 我不得不佩服试飞员们的那种拼命精神和超强的记忆力。
俄罗斯茹科夫斯基飞行学院是具有国际水平的飞行学院。在改装过程中, 俄罗斯飞行教官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作风、过硬的飞行技术等, 给中国试飞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出乎意料的是, 改装人员出国后又遇到了新的困难。由于俄罗斯的政局不稳, 导致了俄罗斯新的经济危机。为此,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几个月的时间内, 连续撤换了3任总理。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波及到俄罗斯的各个领域。尽管茹科夫斯基试飞学院是具有国际水平的试飞学院, 可是, 当时有许多飞机由于资金短缺而无法进行定检和维修, 机场停机坪上停放着各种待修的飞机。当我们的改装人员到达这个试飞学院后, 竟没有改装训练飞机。后经俄方协调, 才从军方临时调来几架教练机用于改装训练。由于教练机的剩余时间有限, 因此试飞员改装的训练起落和时间不得已被削减。尽管如此, 大家并没有因为这种变故而使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 反而更加努力地飞好每一个起落。
最令试飞员们感动的是俄罗斯试飞学院的飞行教官的敬业精神。尽管俄罗斯的经济危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带飞的那几位飞行教官都已经近半年没有领到工资了, 可他们的工作热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仍然是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国家转型时遇到的困难, 所以他们深信困难终将是会过去的,“面包会有的”。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蕴藏的那种自信和顽强的力量。但俄罗斯军人特别崇拜强者, 你不如他, 他就瞧不起你; 你胜过他, 他则尊敬你。他们对中国人虽然很友好, 但骨子里还真有些瞧不起你, 有时甚至还要故意出难题看你出丑。
第一次带飞时付国祥大队长就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天的天气不太理想, 能见度勉强达到开飞条件。一般情况下, 新飞行员改装训练是不宜在这种气象条件下飞行的。可是, 自负的俄方飞行教官好像故意出难题似的, 不但坚持开飞, 而且一起飞就钻到云层里作特技, 几个特技动作下来便把飞机交给付国祥不管了。这分明是一种挑战, 实际上人家也是在摸我们的底, 看看中国空军的水平究竟如何。付国祥清醒地意识到,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带飞, 也是对自己飞行技术的一次考验, 重要的是还关系着中国空军的声誉和祖国的荣誉。他在心里还真有些不服气, 心想不就是复杂气象吗, 这难道还能难住我? 要不然就妄称是从中国空军王牌师飞出来的飞行员了。
付国祥接过驾驶杆, 适应性地做了几个动作, 很快就找到了感觉, 便开始按仪表作规定的飞行课目, 每个动作都力求规范准确。这时, 天气忽然转坏, 按常规则应该返航, 可是课目还没做完,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退出, 尽管无可指责, 但对于飞行员来说还是有失尊严的。付国祥毫不犹豫地继续飞行, 直到把所有规定的训练课目全部做完, 才退出空域返航。返航时完全是在云中飞行, 由于是在异国陌生的空域飞行, 再加上看不到任何地标, 给飞机返航带来很大困难。此刻, 教官眼里闪现的那种傲慢的眼神, 反倒更坚定了付国祥的自信和勇气。飞临机场时, 付国祥做了一个标准的直线穿云, 当飞机终于冲出云层时, 恰好在跑道头, 这时机场正下着大雨, 他稳收油门、减速、轻柔接地、放减速伞, 几个动作有条不紊,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