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辉煌60年
3765700000089

第89章 优秀奖(5)

1985年开始, 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调整, 军品任务陡然下降, 在国民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形势下, 航空工业加入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大循环, 企业由单一结构的军品生产型向军民结合生产经营型转化。航空工业生产调度工作根据“大转快转全面转,保军转民争出口, 航空为本, 军品第一”的方针, 加速经营战略思想的转变, 扩大视野,学习新知识, 增强应变能力。根据军民生产线有分有合的变化, 建立了相应的运行机制、管理手段和规章制度, 学习组织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方法, 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由于国家指令性任务有限, 要使企业生存和发展, 必须关心市场需求、产品开发和售后服务, 以销定产,合理使用资金, 科学支配生产要素, 充分利用厂所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把生产组织好。在生产调度工作中, 军品生产强调社会效益第一, 生产产品强调质量第一, 生产秩序强调安全第一。

1985年2月部党组决定航空工业飞机预先研究、型号试制、成批生产实行3 段管理,飞机研制有型号办归口管理, 成批生产由调度局负责。发动机、机载设备研制及生产技术管理由发动机局、机载设备局负责, 成批生产日常调度仍由调度局负责。从机关生产调度局到企业生产调度机构以行政指挥系统的姿态同时参加新机型号关键节点进度检查, 形成了从机关到厂所调度指挥矩阵管理的模式, 提高了工作效率。1987年完成了歼8Ⅱ、歼7Ⅲ、歼教7 3种飞机和霹雳七号导弹的设计定型。

航空航天工业部成立之后, 实行相对独立的两大系统的运行机制。航空系统广大生产调度人员以“航空为本, 军民结合, 军品第一, 民品为主, 走向世界”以及“军转民,内转外”为指针, 通过辛勤的劳动, 不怕苦、不怕累, 克服了资金紧张, 能源不足, 原材料成品涨价、短缺, 市场不稳等外部大环境, 以及设备陈旧老化, 军民共线, 品种繁杂, 多种生产类型交错, 人员技术素质有所下降, 组织生产十分复杂等内部环境所造成的困难, 针对新机型号、军品生产、军贸出口等各项任务, 采取了突出重点、明确关键、跟踪检查、狠抓落实的措施, 通过严格检查考核维护指令性计划的严肃性和调度指挥的权威性, 通过加强厂际沟通、合作、现场办公、组织配套进度协调, 为基层排除困难, 为科研生产服务。

1990年是航空工业最困难的一年, 但也是军民品全面完成任务最好、民品建线初见成果、新机型号上天最多的一年。每项任务的完成都凝聚着广大生产调度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从封闭生产到国内外合作推进现代化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全球化, 中国航空工业突破独家封闭生产的模式, 引入欧美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航空转包生产和出口规模的扩大, 使航空工业生产调度工作者逐步认识到为适应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生产调度工作的整体功能和群体素质, 在总结发扬我们自己调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学习运用外国的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特别是1985 年秋在北航召开航空工业第六次生产调度会议以后, 广大生产调度工作者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地广泛开展生产调度工作交流, 把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总结提高, 发表了上百篇生产调度工作及管理方面的论文, 并有计划地对在职生产管理干部进行培训, 学习经营与决策、市场学、价值工程、工业工程、产品开发与可行性研究、计划评审技术、项目管理、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等, 学习上海飞机厂MD-82飞机生产管理经验, 出版了《航空工业企业计划与控制》一书,同时推荐了18项现代化管理方法。通过上述培训和运用, 使航空工业生产调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990年5月在陕西兴平召开的航空工业第七次生产调度工作会议, 是推进航空工业生产工作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里程碑, 使航空工业生产调度工作向着更加科学化迈进。在这次会议上, 针对航空工业改变“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要求, 决定组织编制《生产过程管理系列标准》。航空航天工业部生产调度司组织成立了标准编制审查委员会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该委员会由机关人员、院校教授、学者、研究人员、企业生产管理负责人和专家组成, 历经3年的努力, 通过多次论证、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协调修改, 广泛征求企业意见, 通过各方面专家审查, 才以航标 ( HB 6724~HB 6730 ) 批准颁布。中航总以航空调[1994] 64号文在全行业贯彻执行。为此, 中航总生产调度局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宣贯教材。总经理朱育理为宣贯教材写了按语, 他充分肯定了这套标准, 认为它“标志着我们对生产管理在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在宣贯大会上, 中航总副总经理刘高倬说:“众所周知,‘技术落后, 管理更落后’ 是我们企业的通病。今天, 我们在这里开这个会, 就是要强调管理的重要性, 就是要明确厂长、经理们要狠抓管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也是企业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合作道路的条件。”

这套标准的颁布实施开创了生产管理与标准化相结合的新领域, 反映了航空工业生产管理的实际, 它结合了航空工业前40年在生产过程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 吸收了国外一些先进的、适用的管理技术, 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这套标准的编写探索了航空工业生产管理走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路子, 为研究行业管理规范, 建立科学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累了经验。

为了方便生产调度人员学习、运用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 在《生产过程管理系列标准》颁布之后, 中航总生产调度局又组织有关学者、专家编写《生产管理实用手册》, 并在郑航的支持、帮助下, 经过5年的努力, 于1999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

在这一阶段中, 航空工业飞机研制、生产上有了巨大的技术飞跃和突破。空中加受油机、歼教7、歼10、歼11、歼轰7、超7、K8、直8、直9、MD-82、“新舟”60等装备了中国军队, 投入了民航运营; 在飞机转包生产上, 中国航空工业是美国波音、欧洲空客等公司的主要合作伙伴。在这里有航空工业广大生产调度工作者的艰辛付出, 也有他们为航空工业取得巨大成就而发自内心的欢笑!

回忆航空工业开展风力发电二三事

张德全

近年来, 我国利用风能发电已居世界第一位, 成就斐然。这不由使我想起在20世纪80年代航空工业对发展风力发电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当时我在航空工业部飞机局从事军转民工作, 1982年开始主管风力发电项目, 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和指导下, 我参与和组织了一些重要活动, 例如出席国际风能利用会议; 航空工业部与山东省联合开展中型风力发电机(简称风机) 设计制造、引进风机并网发电等。这些事件在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令人印象深刻。

航空工业启动风力发电项目历史性转折

“六五”期间, 国家已将风能利用纳入新能源发展规划, 其重点是发展10 kW以下小型风机, 发出的电蓄存在电池中, 用于远离主电网的农牧区及海岛居民使用。在军转民的大环境下, 航空工业部550厂、602所利用军品的技术优势先后开发出了1 kW、3 kW、10 kW的风机, 且小批量生产风机叶片为国内几个风机厂配套, 由于技术实力明显高于国内同行, 受到当时主管风能利用的国家科工局的重视, 他们建议航空工业部跳出竞争激烈的小风机圈子, 依托自身优势, 开展中型风机 ( 50 ~100 kW ) 设计预研工作, 为“七五”发展风机并网发电打基础, 同时邀请航空工业部组团参加即将在美国召开的第七届风能利用国际会议。据此, 飞机局与厂所研究决定, 调整航空工业部风机生产发展方向: (1) 小型风机维持现状; (2) 继续风机叶片技改投入, 尽快形成规模; (3) 研发设计转向中型风机; (4) 抓住参加国际会议有利时机, 了解研究国外大中型风机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律, 为下一代预研工作创造条件。当时主管民品的崔光炜副部长完全同意这个调整思路, 指示尽快实施。

参加国际会议了解国外风机发展现状

1983年10月, 飞机局领导研究决定由我带队组团出席美国第七届风能利用国际会议。成员有科技局张鄂 (工程师)、南航汤瑞源 (教授)、550厂许启东 (设计室主任)、602所陈国岩 (工程师)、中航技施长跃 (翻译)。这是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首次派团参加这类会议。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美国、中国等9个国家的503位代表, 其中生产风机及配件的企业近100家。美国波音公司等就风能利用现状、发展趋势、风机设计特点、运行情况、销售业绩、风力资源勘察等进行大会交流。会议还组织参观了位于旧金山以东的阿特芒斯风电场 (美国对安装风机场地的称呼) , 有7家公司在该风电场安装1000多台风机, 有很多的风机额定功率在50~100kW, 均并网发电, 十分壮观。会议期间有4家公司邀请我们访问,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推销风机, 但同时也为我们了解风机以及并网技术等提供了方便, 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活动, 我们了解到: 一是风能利用已成为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国策, 政府大力推进, 据介绍到1983年底美国已建成20 多个规模较大的风电场, 有4000 台风机并网发电,是1982年的3. 6倍。西欧、北欧在风机研发、制造水平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也从它们那里引进技术或购买风机。二是50~100 kW这一档风机技术比较成熟, 且已产业化, 但大型风机尚处于预研攻关阶段。三是美国风能利用之所以发展迅速, 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如减免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对风机研发给予财政支持、鼓励电力公司收购风电等。四是我国风能资源丰富, 有推广应用风机的客观条件, 但在研发设计、生产技术、市场经验上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 起步阶段还应以借鉴、消化吸收为主。

回国后我们以“美国风能开发近况”为题写出报告, 提出开发中型风机的建议, 崔光炜副部长指示: 由飞机局组织, 先进行市场调研, 再议开发方案。

部省合作共同开发市场

我国有四大风场, 涉及东南沿海、渤海湾、内蒙古、西北等14个省、自治区。1984年3月, 飞机局丁志远处长组织对风场进行调查, 最终选定山东作为开展风机并网发电的试验地。同年5月, 丁处长和我赴山东调研, 山东省计委能源处史国昭处长明确提出, 希望与航空工业部合作, 共同发展风电项目, 以解决长岛、荣城等地主电网末端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6月, 我与550厂、602所的同志到山东省能源所, 就风场选址、风机性能指标、联合开发等工作进行磋商。9月, 飞机局胡溪涛局长、丁志远处长和我实地考察了荣城风场 (拟安装风机的场所), 并与省计委、省科委就风机联合设计、风机制造分工等进行协商, 取得共识, 同意山东省提出的由航空工业部组团赴国外考察的要求。部省合作进入实质阶段。

联合引进样机,我国首次实现并网发电

1984年11月, 应美国福禄公司、丹麦国家风机检测中心的邀请, 航空工业部、山东省组成考察团。考察团共13人 (山东9人、航空4人) , 团长是山东省科委副主任周文斌、副团长是550厂厂长周恩庆, 我参加了访问考察。

出国前崔副部长接见了全体同志, 进一步明确了出访的两项任务: (1) 确定风机选型;(2) 技术引进或样机引进。如样机引进可购买4台, 其中1台用于参照学习, 另3台安装荣城风场发电, 以积累经验, 为国产风机应用打基础。所需费用部省均摊。

考察团首先访问了美国福禄公司。他们设计生产的是φ型170 kW、300 kW两种风机,这两种风机对风场要求比较高, 效率偏低, 叶片材质为空心铝合金, 成本高, 难以国产化,访问无成果。12月初, 考察团到哥本哈根丹麦国家风机检测中心参观, 该中心负责风机检测鉴定工作。现场有20 多台各国风机, 当参观到丹麦威斯塔斯公司生产的55 kW风机时,大家眼前一亮, 此款机我们在美国曾见到过, 当时就引起我们的关注。中心详细介绍了该风机的有关情况, 并帮助联系参观了这家公司。该公司管理严格, 工艺先进, 风机结构布局、性能指标较为理想, 我方有合作意愿。经几次谈判, 他们只同意销售产品, 但可以免费提供一些技术和培训中方人员。由于风机报价不高, 最终签订了4台风机购买合同。

1985年底, 3台风机安装在荣城风场, 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风机的并网发电, 在我国风机发电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987年秋末, 莫文祥部长、崔光炜顾问在山东调研时还亲临风机现场视察。荣城县委李书记介绍说:“3台风机一年累计发电30万度, 补充了主电网, 缓解了当地用电紧张的局面。”当时我和部科技局宋广照同志在场。

首台中型风机联合设计试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