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过去了,琳达去市场上取回了画,她发现整个画布上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琳达十分不快,觉得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都白费了,选出来的这幅画算是满意之作了,也得不到人们的喜爱,于是深感失望。
老师看着情绪低落的琳达,建议她换个方法试试。他让琳达又临摹了一张同样的画,第二天再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作旁边仍要放上一支笔,不同的是,这次的说明要换成:“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中有值得肯定的妙笔,均可在画中标上记号。”
当晚琳达再取回画时,她发现画作又被涂满了记号。之前所有被指责的笔画,如今却都成了赞美的标记。
老师问琳达:“同样的一幅画,前后两天获得的评价竟如此不同,你怎么看?”
“老师!”琳达不无感慨地说,“我发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我们做什么,都不可能同时取悦所有的人。一个人做事,能让一部分人对自己满意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在一些人眼里看来是有缺陷的东西,到了另一些人的眼中很可能是最完美的。”可见,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在你讨好一些人,想让他们对你产生满意的时候,很可能会得罪了另一些人。
想要努力讨好别人的人,很难活出自己的真实模样。因为别人的标准会让你越来越困惑,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找到发展的方向。一味地讨好别人,只会让别人从心底里更瞧不起你,而你也会在迎合别人的同时,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和快乐,你也就彻底地迷失了自己。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总是想要去看别人的脸色,得到别人的认同,而应该努力做自己。倘若你为人很好,在事业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那么别人又怎么可能会不尊重你呢?因此,我们决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怎么样讨别人的喜欢”这些无聊的事情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努力学习上,只有你完善自身,做出了成绩,别人才会对你刮目相看。否则,即使是你每天都努力迎合,想要讨好他人,别人也一样会看不起你。
去除世俗的包裹
“妈妈,妈妈,今天我们老师给我们讲了什么是快乐。他说,俄国有一位诗人名叫涅克拉索夫,他有一首长诗叫《在俄罗斯,谁能幸福和快乐》,里面讲的是诗人找遍了整个俄国,最后发现最快乐的人竟然是一个枕着锄头打瞌睡的农夫。因为那个农夫有着很强壮的身体,能吃能喝能睡,从他的眉宇间以及打呼噜的声音中,都流露着由衷的开心。他的生活和他的神态都在说明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孩子,你们老师一定是讲错了,一个农夫怎么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呢?他什么都没有,没有金钱,也没有地位,不可能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你可千万不能学他啊。你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赚多多的钱,再买个大房子。这样,等你衣锦还乡的时候,你就会是最幸福的人。”妈妈说。
是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大人总是教导小孩,你以后要怎样努力,才会拥有什么东西,才会被人瞧得起,这样你就可以衣锦还乡,从此闻名乡里。可是,那些大人们又怎么会知道你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不是做成一番大事业之后衣锦还乡呢?他们之所以会向你传达这样的思想,无非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罢了。而你,也许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只想跟那个农民一样,追求内心的安宁,无关世俗的双眼。
庇吕斯国王一直想要进攻意大利。军师西内阿斯觉得这是一个很荒唐的想法,就问他说:“陛下,您有这样伟大的目标,目的是什么呢?”国王说:“我想要让意大利成为我的疆土,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下。”“那如果您实现了,又想怎么样呢?”军师又问。“我会进攻高卢和西班牙。”国王说。
“然后呢?”
“然后我就可以征服整个非洲,继而征服世界。等到全世界都成为我的疆土时,我就可以休息,过上幸福而又自在的生活了。”
军师听了,立刻对他说:“我尊敬的陛下,您看,您最终的理想是过上幸福而又自在的生活,那么您现在其实就可以过上的,只要您愿意免去中间那些劳顿和风险,那么您的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可是您非要舍近求远,您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阻止您这么做了吗?”
这个故事很短,却发人深省。庇吕斯国王的终极追求无非是过上幸福而又自在的日子,可是他被世俗的标准迷住了双眼,让他的目标充满了变数。军师劝谏,一针见血,指出了如果想过这样的日子,现在就可以,可是舍弃了这样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冒险,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止了他做当即就实现的决定呢?
仔细思考一下,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阻止国王过上快乐生活的,不过是他被世俗牵绊住的想法罢了。在大千世界中,人们总是在世俗的迷雾里撞来撞去,直到生命的最后,都不能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自己一直在做什么,内心里究竟想要什么……这样的话,我们怎么可能拥有幸福和快乐?
世人总是在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告诉人们,一个人一定要有权力,有金钱,有地位,这样你才能获得幸福。可这些都是世俗的需求,是世人依据自己的眼光和标准,为那些混沌的人规定出来的道路。然而,世俗只会给你提供评判和标准,却不会告诉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让你的内心感受到快乐。所以千万不要被世俗迷住了心,只有抛开了世俗的包裹,看透自己的真心,去寻求自己想要的那一份安宁,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快乐。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觉得疲惫不堪,因为我们一直在世俗的眼光下,疾步走着不属于也不适合自己的道路。所以,有时候你可以暂时停下自己的脚步,把生活的节奏放慢,仔细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真实的召唤,这样你的生活才能更大程度地遵从于本真,才能不执着于追求身外之物。
忙忙碌碌的人生,也许我们会满足世俗的需要,有了金钱,提升了社会地位,也有了权势,但是我们的内心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到头来,也许我们实现了其他人眼中羡慕已久的幸福,却唯独没有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那么,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生活如死水一般,我们的内心还是会感到空虚和寂寞。所以,与其在世俗的眼光里去追求一份不属于自己的幸福,不如缓一缓为世俗而忙碌的心吧,看一看内在的自己真正需求的是什么,再为之而努力,也许你会收获一份不一样的快乐和幸福。
走慢一些,可以更快乐
香港地区一位知名的女作家说过,品味生活,在于抓住生活的空隙。一些不经意间发生的事情,往往会带来许多欢乐。生活的意义,正如一杯清茶,谁都能体会到它的清苦,可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香醇。
也许你会问,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年代,哪儿有资本慢下来啊?其实,“慢生活”并非让你放弃自我、无所事事,它与物质的富有程度也没有多大关系,“慢生活”中的“慢”更多的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普通人来说,每一天都是当“慢人”的好时候,只要你运用得当,做个有品位、有资本的“慢人”绝不是什么难事,更不是什么坏事。
埃玛·盖茨博士是美国大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中在艺术领域和科学领域中做了许多发明,有许多发现。
盖茨博士的个人生活证实,他锻炼脑力和体力的方法可以培养健康的身体并促进心智的灵活。他思考问题非常全面。
拿破仑·希尔曾带着介绍信前往盖茨博士的实验室去见他。当希尔到达时,盖茨博士的秘书告诉他说:“很抱歉……这时候我不能打扰盖茨博士。”
“要过多久才能见到他呢?”希尔问。
“我不知道,恐怕要三个小时。”她回答。
“那么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她迟疑了一下然后说:“他正在静坐冥想。”
希尔忍不住笑了:“那是什么意思啊——静坐冥想?”
她笑了一下说:“最好还是请盖茨博士自己来解释。我真的不知道要多久,如果你愿意等,我们很欢迎;如果你想以后再来,我可以留意,看看能不能帮你约一个时间。”
于是希尔决定留下来,而且他也发觉这个等待是多么地有价值。下面是希尔所描述的情形:当盖茨博士终于走进房间里时,他的秘书给我们介绍,我开玩笑地把他所说的话告诉他,在他看过介绍信以后高兴地说:“你想不想看看我静坐冥想的地方,并且了解是怎么做的?”
于是他领我到一个隔音的房间去,这个房间里唯一的家具是一张简朴的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几本白纸簿、几支铅笔以及一个可以开关电灯的按钮。
从谈话中我慢慢得知:盖茨博士每次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就走到这个房间来,关上房门坐下,熄灭灯光,让全部心思进入深沉的集中状态。他就这样运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要求自己的潜意识给他一个解答。等整个思路比较清晰明了时,他就会立刻抓紧时间把它记录下来。
埃玛·盖茨博士曾经把别的发明家努力过却没有成功的发明重新研究,使它尽善尽美,因而获得了200多种专利权,他就是能够加上那些欠缺的部分——另外的一点东西。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只有放慢脚步才能找到生活的美,才能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发现新的深度。漫步在幽深的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透过林荫,怀着一种悠闲的心情细数阳光洒在地上碎石般的条纹,或者闭上眼睛,感受扑面而来的淡淡花香。仰天长望,几朵白云在轻轻地飘;哼一首无名的小曲,默念一首小诗。这些都会让你充分地感受到生活之美。
“慢”,生活和工作之间的一个美丽的平衡点;慢生活,一种有条不紊、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慢”下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诱惑,虽然你会损失金钱,但你却丰富了生命。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忘了停下脚步来考虑这个根本的问题,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在忙着用生命去赚钱,却很少有人去规划一个值得拥有的生命。
当你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每天忙来忙去,我到底在忙什么?我真正追求的是什么?”研究发现,约有93%的人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忙来忙去究竟要到哪里去,如同水面上的浮萍一样,糊里糊涂地过了一生。他们的生活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忙、盲、茫”。
生活好像一盏灯,把脚步放慢一些,灯就被点着了,点亮的灯会照亮生活中原本十分平凡的瞬间。而那些太过实际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看不到生活中最精彩动人的细节。慢下来,细心欣赏一朵花的盛开,沉醉于一阵微风掠过,细想人生百味,咀嚼生活点滴,是何其简约和透彻的事情。
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半期在英国政坛叱咤风云的首相劳合·乔治,有一天和一个来访的客人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关上这些门呢?”客人十分纳闷。
“这对我来说是很必要的,”乔治微笑着说,“这一生我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关上身后的门,也就意味着将过去的一切都关在了门外,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不太美妙的回忆,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客人听后,对乔治的智慧很是佩服。
“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或许在别人看来只是劳合·乔治的一个习惯,但对他而言,那却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即使我们心中有再多的伤感、悔恨,也注定无法改变了。所以,与其深陷过去,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不如抛开过去,把每一天都当作是全新的一天来过。就像享誉世界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所说的那样:“我从不缅怀过去,而是专注于现在。我把每个睡醒后的早晨都当成一件礼物,因为这表示还有一天可以工作。”
与此相应的,我们对待未来也应采取和对待过去同样的态度。未来,它还没有发生,我们对于它的一切不过是想象。如果我们指望在渺茫的未来寻得快乐与幸福,将全部希望都放到对未来的预期与幻想之中,就会使我们对现在的生活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会削弱人们享受“现在”的能力。
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珍惜自己眼前拥有的,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所谓“当下”就是指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认真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当前的现状满意,相信每一个时刻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秉持着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会让我们看清自己已经拥有的,并竭尽全力地珍惜它们。
有一个人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能感受到人们身上幸福的味道。他曾赐给一个失去水牛的农夫一头健壮的水牛,曾给了一个因受骗而无钱回家的男人路费,在得偿所愿的农夫和男人身上,他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一天,他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轻、英俊、才华横溢,妻子貌美而温柔,生活富足,但他却过得不快乐。
天使问他:“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诗人对天使说:“该有的我几乎全都有了,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吗?”
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