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三境界:淡定从容舍得
3771900000006

第6章 淡定篇(5)

常常听一些人痛苦地说:“我永远无法原谅自己。”可是,不原谅又如何?那等于把自己推入一个永不见底的深渊,从此再也看不到希望和光明。而世上买不到后悔药,谁也不能改变过去,对自己的责怪只会加深自己的痛苦。学会原谅自己——原谅自己不能成就伟业、不能出人头地,原谅自己不能才华横溢,原谅自己没有成为富翁,同时也要原谅自己过去所犯下的错误,别紧紧抓住自己的弱点、缺点、过失不放。太苛求自己,只会使自己丧失自信和勇气,进而放弃希望与上进心,请放下包袱,给自己解压,相信以后的人生还有机会。在心灵的一个角落里,珍藏起自己过去遭遇的种种喜怒哀愁、酸甜苦辣,再把更广阔的心灵空间留给现在。

山不转路转,路不转心转

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有很多琐事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有人不小心刮花了我们的新车,拥挤不堪的公交车上有人踩到了我们的脚,诸如此类的事件发生之后,本该快乐充实的一天就因为这些不顺心的小事失去了。

其实,当我们不顺心时,只要稍微那么一转念,就会豁然开朗。

玛莎曾在慈爱会中同广为美国人所敬爱的特蕾莎修女共事30多年。从她下面讲述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特蕾莎对待人生的态度:

一次,当我做完弥撒,和特蕾莎院长谈到人世间诸多的困难挫折时,她对我说:“其实,世上的艰难困苦俯仰皆是,但如果我们视其为上天恩赐的礼物,那么人们周围便会减少几许悲观,平添些许快乐……”

不久以后,我和特蕾莎院长乘飞机去纽约。飞机起飞前发现了故障,被迫停飞。当时,我感到失望和沮丧,但想起了特蕾莎院长说过的话,便这样对她说道:“院长,我们今天得到了一份‘小礼物’——我们得待在这儿等4个小时,您不能按计划赶回修道院了。”特蕾莎修女听完我的话,微笑着看了看我,然后便安然地坐下来,拿出一本书,静静地读了起来。从那以后,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磨难与挫折时,便会用这样的话语来表达——“今天我们又得到了一份礼物”“嘿,这可真是个特殊的大礼物”……这些话竟然有着神奇的效果,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困顿难释的心境变得开朗,莫名的烦恼也消失不见,连微笑也会在说话间悄悄爬上脸颊……

特蕾莎修女善于“转念一想”,即使生活中的小麻烦,也将其当成一份礼物来对待,保持着一个平和的心境。

究竟是生活对我们过分吝啬,还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出了问题呢?换种思维方式,如果我们都能够像特蕾莎修女讲的那样,真诚地感谢生活,把来自生活的点滴都当成生命的一份礼物,将磨难当作命运的祝福,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生活得更加轻松、澄澈明亮。

生活中有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失去的无奈、不得的遗憾。然而,好与坏,乐与悲都在我们的转念之间,谁都没有束缚我们,是我们捆绑了自己。遇到坏事时,提醒自己转个念头去想一想,烦恼、痛苦自然消减。

不必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

世界一样,但人的眼光各有不同,所以,不必花费大量的心思让每个人都满意,如果一味地追求别人的满意,不仅自己累心,还会在生活和工作中迷失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忙活工作或者生活其实花不了太多的时间,只是我们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令别人满意这件事情上,所以身体累,心更累。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农夫和他的儿子,赶着一头驴到邻村市场去卖,没走多远就看见一群姑娘在路边谈笑。其中一个姑娘大声说:“嘿,快瞧,你们见过这种傻瓜吗?有驴子不骑,宁愿自己走路。”农夫听了立刻让儿子骑上驴,自己高兴地在后面跟着走。

不久,他们遇见一群老人正在激烈地争执:“喏,你们看见了吗,如今的老人真是可怜。那个懒惰的孩子自己骑着驴,却让年老的父亲在地上走。”农夫听见这话,连忙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

没过多久又遇上一群妇女和孩子,几个妇女七嘴八舌地喊着:“嘿,你这个狠心的老家伙!怎么能自己骑着驴,让可怜的孩子跟着走呢?”农夫立刻叫儿子上来,和他一同骑在驴背上。

快到市场时,一个城里人大叫道:“瞧这驴多惨啊,竟然驮着两个人,它是你们自己的驴吗?”另一个人插嘴说:“哦,谁能想到你们这么骑驴,依我看,不如你们两个驮着它走吧。”农夫和儿子急忙跳下来,他们用绳子捆上驴的腿,找了一根棍子把驴抬了起来。

他们卖力地想把驴抬过闹市入口的小桥时,又引起桥头上一群人的哄笑。驴子受了惊吓,挣脱了捆绑撒腿就跑,不想却失足落入河中。农夫只好又恼怒又羞愧地空手而归了。

故事中农夫的行为十分可笑,不过,这种任由别人支配自己行为的事并非只在故事里出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处理类似事情时就像那个农夫,人家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谁有个什么说法,就听谁的,结果只会让大家都不满意。

我们不可能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满意,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对我们展露笑容。通常的情况是,你以为自己照顾到了每一个人的感受,可还是有人对你不满,甚至根本不领情。每个人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每个人的立场,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想面面俱到,不得罪任何人,同时又讨好每一个人,那根本无法做到!

做人无须在意太多,凡事只要尽心,按照事情本来的面目去做就好,简简单单地过好自己生活就行,否则就会像故事中的农夫一样,费尽周折,结果却是毫无收获。

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一个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笛声悠扬,逍遥自在。

年轻人走上前去询问:“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都没了。”年轻人试了试,不灵。于是,他又继续寻找。

年轻人来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年轻人走上前去鞠了一个躬:“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办法吗?”老翁抬头看他一眼,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年轻人试了试,还是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洞内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年轻人深深鞠一个躬,向老人说明来意。老人微笑着摸摸长髯,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年轻人说:“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老人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没有。”“既然没有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

年轻人一直渴望摆脱烦恼,起初像牧童一样骑在牛背上吹笛,后来像老翁一样在柳荫下垂钓,但都没有效果。最后来到山洞里,老人的一句话将他点醒,“既然没有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

生活中有许多习惯忧虑的人如同这年轻人一样,不肯让自己放松下来,总是喜欢和自己过不去。当他们感慨活着真累的时候,不知有没有想过,生活本来无意与你作对,和你过不去的一直是你自己而已。

其实,每个人都有烦恼忧虑的时候,但事实上,快乐是自找的,烦恼也是自找的。如果你不给自己寻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所以,每当你忧心忡忡的时候,每当你唉声叹气的时候,不妨把你的烦恼写下来,看看它是否值得忧虑。如果值,我们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不值,又何必费神呢?人生在世就只有短暂的几十年,不必对自己苦苦相逼。尝试对自己微笑一下,和自己握手言和吧。把烦恼当做衣上的尘埃,随时洗拂,常保洁净,这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快乐。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在拉赖因号轮船上举办过一场演讲会。他在演讲中说道:“当你感觉到内心有压力和烦恼时,不妨走到船尾去,把烦恼的事一一说出,然后把它们抛掷到汪洋大海中,注视着它直到它消逝不见。”这个建议乍听起来仿佛有一点荒诞和幼稚,但是当晚却有一个人跑来对他说:“我按照你的话去做了,结果觉得心中非常舒畅,这实在是件令人吃惊的事呀!”这人还继续说道:“待在船上的这段时间里,我天天在日落的时刻,把一切恼人的烦忧抛入大海,直到自己觉得完全没有一丝烦恼为止。同时我也日日注视着这些烦恼消失于时间的大海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帆风顺,轻轻松松,简简单单,然而生活却有重重压力。例如,追求的失落,奋斗的挫折,情感的伤害,等等,都让我们的心灵背上了沉重的负荷。面对压力,要想获得平和的心,有一个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注意为自己的心灵留下适当的空白。

事实上,刻意地使心灵空白的确能有效地为人们带来心安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将头脑中忧虑、不安、沉重、憎恶等不良情绪“清空”,取而代之的是愉悦、安定、轻松、满足的心境。

清空内心的烦恼和忧虑,可以使我们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当然,仅使心灵空白还是不够的,必须加进一些内容才可,因为人的心灵不能永远呈现空白而毫无内涵,否则,曾经丢弃的消极想法极有可能又会重新钻入你的思想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在心灵呈现空白的同时,立即注入富含创造性、健康性的想法。这样一来,那些负面的想法就无法再对你造成任何影响。久而久之,那些重新注入脑中的新想法将在你的思想中生长,而且能击退负面的想法。那时你的心灵将远离压力的困扰,永葆平和。

(第五章)经得住诱惑,扛得住寂寞——淡定,是一份成就大器的沉淀

欲速则不达,宁静以致远

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莒父做地方官,他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欲速则不达”便是其中的核心与关键,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柏杨先生也曾说:“躁进之士跟野心家不同,野心家有时候还可以克制自己,躁进之士则身不由己地到处寻觅可以撞门的别人的人头,更为劳苦、危险。”

一味地求急图快,结果往往是越急事情越办不好,这和人们常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是同一个道理。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有些事情越是着急,就越是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有一个小朋友,很喜欢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玩耍时看见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茧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茧里辛苦地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小朋友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随手拿起剪刀将茧剪开,蝴蝶破茧而出。但没想到,蝴蝶挣脱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变得很臃肿,根本飞不起来。

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与艰辛,但只有付出这种辛劳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

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拥有的都是一颗躁进的心,于是,人们在不断跳槽中度过了人生中适合进步与发展的最佳时机,人们在金钱至上的追逐中失去了欢笑与幸福的能力,人们在“速度就是一切”的观念中迷失了自我。

曾有一位朋友这样诉说自己的苦闷:“我这一两年一直心神不定,老想出去闯荡一番,总觉得在我们那个破单位待着憋闷得慌。看着别人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心里慌啊!以前也做过几笔买卖,都是赔多赚少;我去摸奖,一心想成个暴发户,可结果花几千元连个声响都没听着,就没有影了。后来又跳了几家单位,不是这个单位离家太远,就是那个单位专业不对口,再就是待遇不好,反正找个合适的工作太难啊!天天无头苍蝇一般,反正我心里就是不踏实,闷得慌。”

这便是现代人典型的“躁进”心理,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适,对前途毫无信心,心神不宁,焦躁不安。于是,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变得盲目,只要能满足自己想要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棋坛有“石佛”之称的韩国围棋第一高手李昌镐,他总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每次对弈,置胜负于度外,平心静气地走好每一步棋,借用《士兵突击》中的一句话就是“心稳了,手也就稳了。”出现劣势时,对手大多有些慌乱,但他依旧毫无表情,纹丝不动,而最终的胜者则常常是他。

与李昌镐相比,现代人患上了浮躁的心理疾病,它使人失去了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使人漫无目的地努力,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其实,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总是背道而驰,就连宋朝着名的朱熹也曾犯过同样的错,直到中年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的良方,只有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用“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这十六字箴言将“欲速则不达”做了最精彩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