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麦克佛森的经营下,由于他“把企业交到员工手里”,在20世纪70年代,戴那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在财星五百大企业中跃居第二。而这家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托来多市的轮轴制造企业,曾被认为“拥有有史以来财星五百大企业中最差劲的生产线”。1979~1981年,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但该企业却迅速恢复了元气。
这就是尊重员工、信任员工,把企业交给员工的力量所在。
让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来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让员工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处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和讨论组织中的重大问题,他们可以感到上有主管的信任,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目标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参与管理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取得别人重视的机会,从而给人一种成就感。员工因为能够参与商讨与自己有关的问题而受到激励。参与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参与管理的方式试图通过增加组织成品对决策过程的投入进而影响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在员工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有四个关键性的因素:
(1)权力,即提供给人们足够的用以做决策的权力。这样的权力是多种多样的,如工作方法、任务分派、客户服务、员工选拔等。授予员工的权力大小可以有很大的变化,从简单地让他们为管理者作出的决策输入一定的信息,到员工集体联合起来作决策,乃至员工自己作决策。
(2)信息。信息对作出有效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组织应该保证必要的信息能顺利地流向参与管理的员工处。这些信息包括运作过程和结果中的数据、业务计划、竞争状况、工作方法、组织发展的观念等。
(3)知识和技能。员工参与管理,他们必须具有作出好的决策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组织应提供训练和发展计划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4)报酬。报酬能有力地吸引员工参与管理。有意义的参与管理的机会一方面提供给员工内在的报酬,如自我价值与自我实现的情感;另一方面提供给员工外在的报酬,如工资、晋升等。
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必须同时发生作用。如果仅仅授予员工作决策的权力和自主权,但他们却得不到必要的信息和知识技能,那么也无法作出好的决策。如果给予员工权力,同时也保证他们获取足够的信息,对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也进行训练和提高,但并不将绩效结果的改善与报酬联系在一起,员工就会失去参与管理的动机与热情。
员工参与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生产力,其作用如下:
首先,员工参与管理可以增强组织内的沟通与协调。这样就通过将不同的工作或部门整合起来为一个整体的任务目标服务从而提高生产力。
其次,员工参与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机,特别是当他们的一些重要的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
再次,员工在参与管理的实践中提高了能力,使得他们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组织上增强员工参与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包含了对他们的集体解决问题和沟通的能力的训练。
激发员工参与决策的热情
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麦克莱兰说: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赋予员工这种参与权,能大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韦尔奇到通用电气公司后,认为公司管理人员太多,而会领导的人太少,工人们对自己的工作会比老板清楚得多,经理们最好不要横加干涉。为此,通用电气公司实行了“全员决策”制度,使那些平时没有机会互相交流的员工、中层管理人员都能出席决策讨论会。自实行“全员决策制”后,公司的工作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较大进展:
(1)参与决策的员工会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是受到重视的。他们一旦参与决策,感觉领导把自己看做集体获取成功的重要角色,当然就会投入更多精力,增强责任心,为部门或公司创造业绩。
(2)参与决策的员工之所以能做好日常决策,能从公司或部门那儿直接获取准确信息也是重要因素。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信息或不赞同员工参与决策的管理者通常要么是抱怨员工,要么就是自身难以作出好的决策。员工要作出有创造力的、好的决策,必须能得到准确的、及时的信息。如果管理者能够及时提供信息,并且对员工表示出相信他们有能力做得很好,他们往往会作出有效决策。
(3)参与决策的员工会把作出决策当做自己的切身责任,有了这种责任,即便决策实施在后期变得很糟,他们也会竭尽所能来改善它,使其有所转机。每个有责任心的人都会如此。员工参与决策,会使企业成功的机会大为增加,即使决策中的某一部分对部门或公司有失远见或没有价值,小组的所有成员也会尽心尽力,不让结果与所期望的有所偏离。
(4)参与决策的员工将更注意如何培养自己解决远景发展方向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谴责当前本企业管理上的某些不合理问题。以往,因为员工没有参与企业决策,经常有这样的评论:“这又不是我的决定。”“这是谁的聪明主意?”“一百年这也无法实行。”这些言论说明了两点:第一,员工对此决策压根儿不满;第二,决策失误,决策者对它能否成功本来就没有把握,使员工有了埋怨对象。
(5)员工参与决策时的精神与动力,在组织内显得颇为重要。员工若是参与了决策,就会知道自己对公司或部门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而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对工作就会有忘我精神、极大的热忱和不懈的动力。
(6)参与决策的员工作出的决策,若能对工作有很强的推动力,管理者就有了闲暇致力于部门的发展问题。就像怎样使公司或部门进一步发展壮大,取得更卓越的成绩这类关于公司远景发展方向的问题,管理者也可放心让员工处理。这样,管理者将会有时间去研究顾客的需求与不满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有了这些新信息,企业管理者也可组织一下讨论诸如随着顾客需求的变换市场将会出现什么转变的问题。另外,管理者也将有充裕的时间考虑有关改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秋尾法则活学活用:员工参与管理四方案
让员工参与管理,最主要的几种形式有分享决策权、代表参与、质量圈和员工股份所有制方案。
1.分享决策权
分享决策权是指员工在很大程度上分享其直接监管者的决策权。管理者与员工分享决策权的原因是,当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时,他们常常无法了解员工所做的一切,所以选择了最了解的人来参与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更完善的决策。各个部门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相互依赖的增强,也促进员工需要与其他部门的人共同商议。这就需要通过团队、委员会和集体会议来解决共同影响他们的问题。共同参与决策还可以增加对决策的承诺,如果员工参与了决策的过程,那么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他们就更不容易反对这项决策。
2.代表参与
代表参与是指工人不是直接参与决策,而是一部分工人的代表进行参与,西方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的形式要求企业实行代表参与。代表参与的目的是在组织内重新分配权力,把劳工放在同资方、股东的利益更为平等的地位上。代表参与常用的两种形式是工作委员会和董事会代表工作委员把员工和管理层联系起来,任命或选举出一些员工,当管理部门作出重大决策时必须与之商讨。董事会代表是指进入董事会并代表员工利益的员工代表。
3.质量圈
质量圈是指一线员工和监督者组成的共同承担责任的一个工作群体。他们定期会面,通常一周一次,讨论技术问题,探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及实施解决措施。他们承担着解决质量问题的责任,对工作进行反馈并对反馈作出评价,但管理层一般保留建议方案实施与否的最终决定权。员工并不一定具有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因此,质量圈还包含了为参与的员工进行质量测定与分析的策略和技巧、群体沟通的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4.员工股份所有制方案
员工股份所有制方案是指员工拥有所在企业的一定数额的股份,使员工一方面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员工在心理上体验做主人翁的感受。员工股份所有制方案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激励水平。员工除了具有企业的股份,还需要定期告知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拥有对企业的经营施加影响的机会。当具备了这些条件后,员工会对工作更加满意。
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了生产力。因此,参与管理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其具体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我国的企业也注重使用参与管理的方式,如许多企业开始采用员工持股的形式。但是,参与管理并非适用任何一种情况。在要求迅速作出决策的情况下,管理者还是应该有适当的权力集中,而且,参与管理要求员工具有实际的解决管理问题的技能,这对于员工来说并不是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