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阿毗达磨俱舍论
3812500000030

第30章

论曰。唯于人趣有不律仪。然除北洲唯三方有。于三洲内。复除扇搋及半择迦具二形者。律仪亦尔。谓于人中除前所除。并天亦有。故于二趣容有律仪。复以何缘知扇搋等所有相续非律仪依。由经律中有诚证故。谓契经说。佛告大名。诸有在家白衣男子男根成就。归佛法僧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齐是名曰邬波索迦。毗奈耶中亦作是说。汝应除弃此色类人。故知律仪非彼类有。复由何理彼无律仪。由二所依所起烦恼于一相续俱增上故。于正思择无堪能故。无有极重惭愧心故。若尔何故无不律仪。彼于恶中心不定故。又若是处有善律仪。则恶律仪于彼亦有。由此二种相翻立故。北俱卢人无受及定。及无造恶胜阿世耶。是故彼无善戒恶戒。猛利惭愧恶趣中无。故律不律仪于彼亦非有。与胜惭愧相应相违。方有律仪不律仪故。又扇搋等如醎卤田故不能生善戒恶戒。世间现见诸醎卤田。不能滋生嘉苗秽草。若尔何故契经中言有卵生龙半月八日。每从宫出来至人间。求受八支近住斋戒。此得妙行。非得律仪。是故律仪唯人天有。然唯人具三种律仪。谓别解脱静虑无漏。若生欲天及生色界。皆容得有静虑律仪。生无色界彼必非有。无漏律仪亦在无色。谓若生在欲界天中及生色界中。除中定无想皆容得有无漏律仪。生无色中唯得成就以无色故必不现起。因辩诸业性相不同。当释经中所摽诸业。且经中说。业有三种。善恶无记。其相云何。颂曰。

安不安非业  名善恶无记

论曰。如是名为善等业相。谓安隐业说名为善。能得可爱异熟涅槃。暂永二时济众苦故。不安隐业名为不善。由此能招非爱异熟。与前安隐性相违故。非前二业立无记名。不可记为善不善故。又经中说。业有三种。福非福等。其相云何。颂曰。

福非福不动  欲善业名福

不善名非福  上界善不动

约自地处所  业果无动故

论曰。欲界善业说名为福。招可爱果益有情故。诸不善业说名非福。招非爱果损有情故。上二界善说名不动。岂不世尊说下三定皆名有动。圣说此中有寻伺等名为动故。由下三定有寻伺等灾患未息故立动名。不动经中据能感得不动异熟说名不动。如何有动定招无动异熟。虽此定中有灾患动。而业对果非如欲界有动转故立不动名。谓欲界中余趣处业。由别缘力异趣处受。以或有业能感外内财位形量色力乐等。于天等中此业应熟。由别缘力所引转故。于人等中此业便熟。色无色界余地处业。无容转令异地处受。业果处定立不动名。又经中说。业有三种。顺乐受等。其相云何。颂曰。

顺乐苦非二  善至三顺乐

诸不善顺苦  上善顺非二

余说下亦有  由中招异熟

又许此三业  非前后熟故

顺受总有五  谓自性相应

及所缘异熟  现前差别故

论曰。诸善业中始从欲界至第三静虑名顺乐受业。以诸乐受唯至此故。诸不善业名顺苦受。过三静虑上地诸善业。说名为顺不苦不乐受。此上都无苦乐受故。非此诸业唯感受果。应知亦感彼受资粮。受及资粮此中名受。有余师说。下诸地中亦有第三顺非二业。由中定业招异熟故。若异此者。中间定业应无异熟。或应无业。以无苦乐异熟果故。有余师说。此业能感根本地中乐根异熟。有说。此业不感受果。二说俱与本论相违。故本论言。颇有业感心受异熟非身耶。曰有。谓善无寻业。又本论说。颇有三业非前非后受异熟耶。曰有。谓顺乐受业色。顺苦受业心心所法。顺不苦不乐受业心不相应行。乃至广说。由此证知下地亦有顺非二业。非离欲界有此三业俱时熟故。此业为善为不善耶。是善而劣。若尔便与所说相违。谓善至三名顺乐受。得可爱果名为善业。应知彼据多分为言。此业与受体性既殊。如何说为顺乐受等。业与乐受体性虽殊。而能为因利益乐受。或复此业是乐所受。彼乐如何能受于业。乐是此业异熟果故。或复彼乐是业所受。由此能受乐异熟故。如顺浴散。此亦应然。是故名为顺乐受业。顺余二业应知亦尔。总说顺受略有五种。一自性顺受。谓一切受。如契经说。受乐受时如实了知受于乐受。乃至广说。二相应顺受。谓一切触。如契经说。顺乐受触。乃至广说。三所缘顺受。谓一切境。如契经说。眼见色已。唯受于色不受色贪。乃至广说。由色等是受所缘故。四异熟顺受。谓感异熟业。如契经说。顺现受业。乃至广说。五现前顺受。谓正现行受。如契经言。受乐受时二受便灭。乃至广说。非此乐受现在前时有余受能受此乐受。但据乐受自体现前即说名为受于乐受。此中但说异熟顺受。由业能招受异熟故。虽业与受体性有殊。而得名为顺乐受等。如是三业有定不定。其相云何。颂曰。

此有定不定  定三顺现等

或说业有五  余师说四句

论曰。此上所说顺乐受等。应知各有定不定异。非定受故立不定名。定复有三。一顺现法受。二顺次生受。三顺后次受。此三定业并前不定总成四种。或有欲令不定受业复有二种。谓于异熟有定不定。并定业三合成五种顺现法受者。谓此生造即此生熟。顺次生受者。谓此生造第二生熟。顺后次受者。谓此生造从第三生后次第熟。有余师说。顺现法受业。余生亦得熟。随初熟位建立业名为顺现等。勿强力业异熟果少。毗婆沙师不许此义。以或有业果近非胜。或有相违。譬如外种经三半月葵便结实。要经六月麦方结实。譬喻者说业有四句。一者有业于时分定异熟不定。谓顺现等三非定得异熟。二者有业于异熟定时分不定。谓不定业定得异熟。三者有业于二俱定。谓顺现等定得异熟。四者有业于二俱不定。谓不定业非定得异熟。彼说诸业总成八种。谓顺现受有定不定。乃至不定亦有二种。于此所说业差别中。颂曰。

四善容俱作  引同分唯三

诸处造四种  地狱善除现

坚于离染地  异生不造生

圣不造生后  并欲有顶退

论曰。顺现法受等三业唯定并不定为四。是说为善。此中唯显时定不定。释经所说四业相故。颇有四业俱时作耶。容有。云何。遣三使已自行邪欲俱时究竟。几业能引众同分耶。能引唯三。除顺现受。现身同分先业引故。何界何趣能造几业。诸界诸趣或善或恶。随其所应皆容造四。总开如是若就别遮。于地狱中善除顺现。无爱果故余皆得造。不退姓名坚。彼于离染地。若异生类除顺生受可造余三。圣者双除顺生顺后可造余二。异生不退无次更生。后还生下。不退圣者必无还生下诸地故。随所生地容造顺现受。造不定业一切处无遮。然诸圣者若于欲界及有顶处已得离染。虽有退堕而亦不造顺生后业。从彼退者必退果故。诸退果已必不命终。如后当辩。住中有位亦造业耶。亦造。云何。颂曰。

欲中有能造  二十二种业

皆顺现受摄  类同分一故

论曰。于欲界中住中有位。容有能造二十二业。谓中有位及处胎中。出胎以后各有五位。胎中五者。一羯剌蓝。二頞部昙。三闭尸。四键南。五钵罗奢佉。胎外五者。一婴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住中有位能造中有乃至老年定不定业。应知如是中有所造十一种定业。皆顺现受摄。由类同分无差别故。谓此中有位与自类十位。一众同分一业引故。由此不别说顺中有受业。即顺生等业所引故。诸定受业其相云何。颂曰。

由重惑净心  及是恒所造

于功德田起  害父母业定

论曰。若所造业。由重烦恼或淳净心。或常所作。或于增上功德田起。功德田者。谓佛法僧。或胜补特伽罗。谓得胜果胜定。于此田所虽无重惑及淳净心亦非常行。若善不善所起诸业。或于父母随轻重心行损害事。如是一切皆定业摄。余非定受。现法果业其相云何。颂曰。

由田意殊胜  及定招异熟

得永离地业  定招现法果

论曰。由田胜者。闻有苾刍于僧众中作女人语。彼于现世转作女人。此等传闻其类非一。由意胜者。闻有黄门救脱诸牛黄门事故。彼于现世转作丈夫。此等传闻事亦非一。或生此地永离此地染。于此地中诸善不善业。于异熟定位不定者。此业必能招现法果。若有余位顺定受业。彼必定无永离染义。必于余位受异熟果。若于异熟亦不定者。永离染故不受异熟。何田起业定即受耶。颂曰。

于佛上首僧  及灭定无诤

慈见修道出  损益业即受

论曰。于如是类功德田中为善恶业定即受果。功德田者。谓佛上首僧。约补特伽罗差别有五。一从灭定出。谓此定中得心寂静。此定寂静似涅槃故。若从此定初起心时。如入涅槃还复出者。二从无诤出。谓此定中有缘无量有情为境。增上利益意乐随逐。出此定时。有为无量最胜功德所熏修身相续而转。三从慈定出。谓此定中有缘无量有情为境。增上安乐意乐随逐。出此定时。有为无量最胜功德所熏修身相续而转。四从见道出。谓此道中永断一切见所断惑得胜转依。从此出时净身续起。五从修道出。谓此道中永断一切修所断惑得胜转依。从此出时净身续起。故说此五名功德田。若有于中为损益业。此业必定能招即果。若从余定余果出时。由前所修定非殊胜修所断惑未毕竟尽故彼相续非胜福田。异熟果中受最为胜。今应思择。于诸业中颇有唯招心受异熟。或招身受非心受耶。亦有。云何。颂曰。

诸善无寻业  许唯感心受

恶唯感身受  是感受业异

论曰。善无寻业。谓从中定乃至有顶所有善业。于中能招受异熟者。应知但感心受非身。身受必与寻伺俱故。诸不善业能感受者。应知但感身受非心。以不善因苦受为果心俱苦受。决定名忧忧非异熟。如前已辩。有情心狂何识因处。颂曰。

心狂唯意识  由业异熟生

及怖害违忧  除北洲在欲

论曰。有情心狂唯在意识。若在五识必无心狂。以五识身无分别故。由五因故有情心狂。一由有情业异熟起。谓由彼用药物咒术令他心狂。或复令他饮非所欲若毒若酒。或现威严怖禽兽等。或放猛火焚烧山泽。或作坑阱陷坠众生。或余事业令他失念。由此业因于当来世感别异熟能令心狂。二由惊怖。谓非人等现可怖形来相逼迫。有情见已遂致心狂。三由伤害。谓因事业恼非人等由彼嗔故伤其支节遂致心狂。四由乖违。谓由身内风热痰界互相违反大种乖适故致心狂。五由愁忧。谓因丧失亲爱等事。愁毒缠怀心遂发狂。如婆私等。若在意识方有心狂。复许心狂业异熟起。如何心受非异熟耶。不说心狂是业异熟。但言是业异熟所生。谓恶业因感不平等异熟大种。依此大种心便失念。故说为狂。如是心狂对于心乱应作四句。谓有心狂而非心乱。乃至广说。狂非乱者。谓诸狂者不染污心。乱非狂者。谓不狂者诸染污心。狂亦乱者。谓诸狂者诸染污心。非狂乱者。谓不狂者不染污心。除北俱卢所余欲界。诸有情类容有心狂。谓欲天心尚有狂者。况人恶趣得离心狂。地狱恒狂。多苦逼故。谓诸地狱恒为种种异类苦具伤害末摩猛利难忍。苦受所逼尚不自识。况了是非。故地狱中怨心伤叹。猖狂驰叫世传有文。欲界圣中唯除诸佛。大种乖适容有心狂。无异熟生。若有定业必应先受后方得圣。若非定业。由得圣故。能令无果亦无惊怖。超五畏故。亦无伤害以诸圣者无非人等憎嫌事故。亦无愁忧证法性故。又经中说。业有三种。谓曲秽浊。其相云何。颂曰。

说曲秽浊业  依谄嗔贪生

论曰。身语意三各有三种。谓曲秽浊。如其次第应知依谄嗔贪所生。谓依谄生身语意业名为曲业。谄曲类故。若依嗔生身语意业名为秽业。嗔秽类故。若依贪生身语意业名为浊业。贪浊类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