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力资本管理:创造组织新财富
3815200000026

第26章 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机理与模式(3)

3.1.2海尔基于OEC管理模式的管理变革和组织智力

资本增长变革的背景:1991年,海尔成立集团,为了壮大集团的实力,使成员企业全面走向世界,达到生产国际一流产品,创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确立了“联合舰队”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发展战略,一靠技术进步,二靠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不仅是技术进步的支柱,而且在市场无序的变化中,只有通过内部的有序性,才能确保企业适应外部市场的变化,实现企业目标。为此,海尔逐步创造并实施了“0EC管理模式”。OEC管理方法是指企业在根据市场变化确定战略目标,并且量化层层分解为具体指标的前提下,运用有效的整体控制和职工自主控制的方法,对企业每天、每人、每项工作都进行量化控制和激励性管理,使企业行为和职工行为都处于精细化管理下的有序和上进状态,通过日事日清,日清日高,最终达到企业的质变(转引自“第三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汇编”,1995)。

活化和改变过程:海尔集团从1991年开始,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创造了OEC管理模式。OEC管理方法与海尔以往的管理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1)把质量互变规律的哲学观点用于企业管理工作,通过实现天天好的目标,最终达到质变。(2)强调管理的精细性和有效性。指标分解到每一个人、每一天和每一项工作,日日清管理法追求工作的零缺陷和灵敏性,在最短的时间、最小范围内把经济损失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3)在管理技法上,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瞬间控制方法,以及企业中已经使用的PDCA循环和动态优化的目标管理等方法,经过融合提炼,形成一种综合性管理技法。新的综合性管理方法包括:生产作业现场采用瞬间控制法;把全公司的管理工作纳入PDCA循环,周期压缩到一天;形成人人都管事和物,事事物物有人管的动态优化的目标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考核;设置严格及时的奖惩制度,按照成绩和缺陷实行严格的奖惩,对发现问题者当场给予奖励,对问题责任者及时给予处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自主管理等。

制度化过程:OEC管理方法扩展到生产和技术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营销子系统中,把日日清的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之中,进一步发挥管理职能的作用。对已有的管理制度,按照市场的需求和OEC管理方法的要求,去粗取精,使各项管理工作的细化程度普遍加深,要求普遍提高。

依靠OEC这套自我巩固、自我发展的精细化管理,使海尔集团在新的投入尚未产生效益的前提下,靠原来的人员、设备,1993年,销售收入达到14.87亿元,实现利润1.25亿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105.5%和301.1%。海尔基于OEC管理模式的突变式组织智力资本增长。

3.1.3管理变革主导型的突变式

组织智力资本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管理变革主导型的突变式组织智力资本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为,市场压力形成企业变革的战略意图,在该战略意图的指导下实施管理变革,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工作标准化,以及确立或使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更加明朗化,形成新的行为规范和组织氛围等。

·通过管理变革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变革,促进技术型组织智力资本的增长;最终在市场竞争上获得优势,促进营销型组织智力资本的增长。

·如果企业从深层次引发变革,它可能会彻底打破旧的文化体系、规章制度和组织规程,使企业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崭新的企业。

3.2技术变革主导型的突变式组织智力资本增长及实证研究对技术型企业而言,技术变革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技术型组织智力资本是组织智力资本的主要资本形式。基于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能力论学者认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M.H.Meyer,J.M.Utterback,1994.)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且核心能力在更大的程度上就是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M.H.Meyer和J.M.utterback 1994)。具体说,核心能力是反映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对创新产品投入生产的能力以及产品市场化的能力。虽然这种观点越来越受到企业能力论学者的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由技术变革引发的组织智力资本增长是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主要模式。技术变革主导型的组织智力资本增长模式主要发生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更新快、市场竞争剧烈的技术型企业。

下面以西湖集团开发全数字处理技术彩色电视机和杭州制氧厂开发第六代空分设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3.2.1西湖集团开发全数字处理技术彩色电视机的实证研究全数字处理技术彩电开发的背景:近几年来,中国的彩电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而彩电作为西湖集团的主要产品对集团的生存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1996年,西湖的电视机产值更占到总产值的60%以上。从生产成本上说,西湖不如长虹;从品牌来说,西湖不如合资企业;从财政来说,西湖不如南方的康佳、TCL等企业,因为西湖没有类似的优惠政策。西湖深切体会到,不能停留在原先的低价位的竞争上,而必须转向技术和质量的竞争。西湖集团高层领导看到今后的电视机将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而将发展成为综合的信息处理机,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革命是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湖彩电将不仅面临国内厂家的竞争,更将面临世界企业的挑战。1995年,西湖集团决定迎难而上,结合国际发展潮流与我国实情,开发全数字处理技术彩色电视机。

西湖集团开发全数字彩电采用的是德国ITT公司的数码300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ITT公司是一家半导体公司,一方面它无法向整机厂家提供较多的整机控制经验,同时该公司也想观望中国究竟谁有能力开发全数字彩电。因此,西湖集团是在没有任何经验参考的情况下开始着手研制的。全数字彩电的核心是IC周边电路的设计和IC控制软件的设计。在IT‘r3000型全数字彩电的设计中,为了找出这内部控制极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数码3000集成电路的最佳参数和控制策略,数名主设计人员在经过4个月的努力后,成功地建立了软件开发的控制平台。

项目小组攻克了第一道技术难关。之后,主设计人员又经过4个月的艰苦奋斗,设计开发了整机控制软件,从而完成了全数字彩电研制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1997年10月,西湖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开发成功全数字处理技术彩色电视机,并将在年底批量上市。

11月份,西湖全数字彩电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达到世界90年代中期同类产品先进水平”。12月份,西湖全数字处理技术彩电开始大批量生产,并召开向消费者推荐会,西湖全数字处理技术彩电CD2978PN和CD2918PN型投放市场,并引起了轰动。1998年以来,企业加入数字化产业联盟,进行数字接收机顶盒技术开发,使企业数字彩电技术平台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