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乘止观法门释要
3841800000015

第15章

三明止觀體狀三。初總標。二別解。三總結。今初。

次明第三止觀體狀。就中復有二番明義。一就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二就清淨三性以明止觀體狀。

體狀猶言相貌。乃正示下手功夫之方法也。

二別解二。初約染濁三性。二約清淨三性。初中三。初分科。二各釋。三通簡。今初。

初就染濁三性中復作三門分別。一依分別性以明。二約依他性以顯。三對真實性以示。

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二約依他性。三約真實性。初中二。初從觀入止。二從止復觀。初又二。初明觀。二明止。今初。

對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者。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當觀五陰及外六塵。隨一一法悉作是念。我今所見此法謂為實有。形質堅礙本來如是者。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此法是虗。以不知法是虗故。即起妄想執以為實。是故今時意裏確然將作實事。後當念言。無始已來由執實故。於一切境界起貪瞋癡。造種種業。招生感死莫能自出。作此解者即名觀門。

五陰六塵本是依他起性似有非實。妄想執實乃是分別性也。繇分別故起惑造業招生死苦。知其過患即名觀門。以是出世初方便故。

二明止。

作此觀已復作此念。我今既知由無明妄想非實謂實故流轉生死。今復云何仍欲信此癡妄之心。是故違之。彊觀諸法唯是心相虗狀無實。猶如小兒愛鏡中像謂是實人。然此鏡像體性無實。但由小兒心自謂實。謂實之時即無實也。我今亦爾。以迷妄故非實謂實。設使意裏確然執為實時。即是無實。猶如想心所見境界無有實事也。復當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但以癡妄謂有實念。道理即無實也。如是次第以後念破前念。猶如夢中所有憶念思量之心無有實念也。作此解故執心止息。即名從觀入止也。

此中具有兩重觀察。先彊觀諸法惟是心相。以破實有境執。次復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以破實有心執。二種實執既破。即名從觀入止也。毗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正是此意。蓋眾生無始以來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儻不以四大觀身四蘊觀心。則實執何繇可破。實執不破生死浩然。故大小兩乘通以此觀此止為下手之處。但達依止一心而修即名大乘止觀。不達依止一心而修乃成小乘止觀耳。夫彊觀諸法無實。復觀能觀無念。一往似屬從假入空。然了達色心本空非滅故空。亦是即隨緣而觀不變。如觀波即水。波無波相。則非但空明矣。言次第以後念破前念者。先以能觀破諸法。後復以觀破能觀。重重推破。不令一念稍執實故。然不可計前念為所觀。後念為能觀也。以後念起時前念已滅。不得成所觀境。但借前念之本虗以知後念之非有。仍是前念為能觀後念為所觀。繇能觀故令於所觀不起實執。四運推簡正旨如此。若執重者。一一運中仍須四性簡責。知其無生無滅方成唯心識觀之門。

二從止復觀。

復有知諸法無實故。反觀本自謂為實時。但是無明妄想。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徑入依他性觀者。即名從止入觀。

復局炤俗名為從止起觀。以即分別性為境故。轉入依他性觀名為從止入觀。以境智俱增進故。

二約依他性二。初從觀入止。二從止復觀。初中二。初明觀。二明止。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觀體狀者。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謂因前分別性中止行知法無實故。此中即解一切五陰六塵隨一一法悉皆心作。但有虗相。猶如想心所見似有境界。其體是虗。作此解者即名為觀。

一切五陰六塵皆屬因緣所生。正是依他性也。解其悉皆心作。所謂本如來藏言。但有虗相等。一往似屬從空入假。然了達似有非有。全體作相。所謂不變隨緣。則非偏假明矣。

二明止。

作此觀已復作是念。此等虗法但以無明妄想妄業熏心故。心似所熏之法顯現。猶如熱病因緣。眼中自現空華。然此華體相有即非有。不生不滅。我今所見虗法亦復如是。唯一心所現有即非有。本自無生今即無滅。如是緣心遣心知相本無。故虗相之執即滅。即名從觀入止。

緣心遣心。謂緣唯心之旨以遣執虗相之心也。前分別性中明止。但滅執實之心。今並止其謂有虗相之心。故得為真如觀作方便也。

二從止復觀。

既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知不妨非有而有。似有顯現。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行徑入真實性觀者。此即名從止入觀也。

有即非有。幻有不礙真空。非有而有。真空不礙幻有。然皆以依他性為所觀境。但是復局炤俗。故名從止起觀。若轉入真實性觀。則境智又俱進矣。

三約真實性有四重。初一重從觀入止明無性性。第二重從觀入止明無真性。第三重止觀明根本真如三昧。第四重止觀明雙現前。今初。

次明第三真實性中止觀體狀者。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因前依他性中止行知一切法有即非有故。所以此中即知一切法本來唯心心外無法。復作是念。既言心外無法唯有一心。此心之相何者是也。為無前二性故。即將此無以為心耶。為異彼無外別有淨心耶。作此念時即名為觀。即復念言。無是無法。對有而生。有尚本來不有。何有無法以為淨心。又復無法為四句攝。淨心即離四句。何得以此無法為淨心也。作此念時。執無之心即滅。則名為止。

文中先明觀。次明止。先明觀中既知法本唯心。則離分別.依他二相。然不得將此二相之無以為心相。譬如不將無免以為手巾。以淨心本性自有故也。次明止中雙遮有無圓離四句。以滅執無之心。所謂止息根本無明。停止中道實諦。以其除妄空故名無性性。當知非但中也。

第二重從觀入止明無真性。

又從此止更入觀門。觀於淨心。作如是念。二性之無既非是心者。更有何法以為淨心。又復此心為可見耶。為不可見耶。為可念耶。為不可念耶。作此分別時即名為觀。即復念言。心外無法。何有能見此心者。何有能念此心者。若更緣念此心。即成境界。即有能緣所緣。即是心外有智能觀此心。何名為如。又復我覓心之心體唯是淨心。何有異法可緣可念也。但以妄想習氣故自生分別分別之相。有即非有。體唯淨心。又復設使分別即知。正是淨心分別也。喻如眼見空華。聞言華是眼作有即非有。唯有自眼。聞此語已。知華本無不著於華。反更開眼自覓己眼竟不能見。復謂種種眼根是己家眼。何以故。以不知能覓之眼即是所覓眼故。若能知華本無。眼外無法。唯有自眼不須更覓於眼者。即不以眼覓眼。行者亦爾。聞言心外無法唯有一心故。即使不念外法。但以妄想習氣故。更生分別覓於淨心。是故當知能覓淨心者即是淨心。設使應生分別。亦即是淨心。而淨心之體常無分別。作此解者名為隨順真如。亦得名為止門。

文中亦先明觀。次明止。先明觀中秪是簡責以破異執。次明止中有法有喻有合。法中能覓即是所覓。舉所成能。全能既所。所既即能。何可緣念。喻中以眼喻真實性。華喻依他及分別性。即知華是眼作。何可更覓於眼。合中以不更覓心即是安心已竟。名為隨順真如。以其異執永息了知本寂。名無真性。不於二性之外別覓真也。

第三重止觀明根本真如三昧。

久久修習。無明妄想習氣盡故。念即自息。名證真如。亦無異法來證。但如息波入水。即名此真如為大寂靜止門。復以發心已來觀門方便。及以悲願熏習力故。即於定中興起大用。或從定起。若念若見若心若境種種差別。即是真如用義也。此名從止起觀。

從圓初住名為隨順真如。歷盡四十一位名為久久熏習。初成妙覺所證根本實智名為大寂靜止門。所起後得智盡未來際常然大用之門名為從止起觀也。又圓十信亦得名為隨順真如。初住已上亦得名為分證真如分成就此止觀二門。具如下文斷得中辨。

第四重止觀明雙現前。

又復熾然分別而常體寂。雖常體寂而即緣起分別。此名止觀雙行。

此攝上真如大寂靜止門及真如用義。而明其非異時也。此雙行平等止觀。局惟佛果。通約性修。何以言之。二乘之人定多慧少不見佛性。菩薩之人慧多定少雖見佛性而不了了。乃至等覺菩薩見於佛性猶如隔羅望月。故知局惟佛果也。然諸眾生雖繇迷理迷事二種無明熾然分別。而體本常寂。即於常寂體中具足一切緣起分別。是謂理即雙行。若從知識及經卷聞此心性寂用之理。能解能知。是謂名字雙行。從此念念體其本寂。善能分別緣起。是謂觀行雙行。能體寂故隨順奢摩他道。能分別故隨順毗婆舍那。是謂相似雙行。止行現前名首楞嚴三昧。觀行現前名摩訶般若。是謂分證雙行。習氣盡故法界一相。大用顯故徧示三輪。是謂究竟雙行。妙明明妙。寂照照寂。從始至終罔非性德。理即位中名為逆修。名字已去悉名順修。順逆雖殊在性則一。故悟性者方成妙修。得此第四止觀雙行意已。方知前約二性所修止觀。及真實性中前三番止觀。法爾亦是一一雙行。但明昧有殊。致使淺深差別耳。約染濁三性中分科并各釋竟。

三通簡三。初正簡示。二約幻喻。三約夢喻。初中四。初簡止觀功能。二簡四重深義。三簡修有次第。四簡妄執須除。今初。

上來三番明止觀二門。當知觀門即能成立三性緣起為有。止門即能除滅三性得入三無性。入三無性者。謂除分別性入無相性。除依他性入無生性。除真實性入無性性。

觀門成立三性緣起者。謂觀五陰六塵等法本虗。但是妄想執實。即能成立分別性緣起。以知諸法惟分別性。無實法故。次觀五陰六塵等法悉皆心作。其體是虗。即能成立依他性緣起。以知諸法悉依他起。但虗相故。次觀一切諸法本來惟心。心外無法。不將二無以為心相。即能成立真實性緣起。以知諸法有即非有。唯淨心故。止門除滅三性入三無性者。謂彊觀諸法唯是心相虗狀無實。復觀能觀之心亦無實念。繇此執心止息。故名除分別性入無相性。次觀虗法唯心所現。有即非有無生無滅。繇此虗相執滅。故名除依他性入無生性。次觀淨心圓離四句。不屬有無亦非可緣可念。故名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

二簡四重深義。

就真實性中所以有四番明止觀者。但此窮深之處微妙難知。是故前示妄空非實。除妄空以明止即是無性性。次一顯即偽是真。息異執以辨寂即是無真性。是故無性性或名無無性或云無真性也。第三一重止觀者。即是根本真如三昧。最後第四一重止觀者。即是雙現也。

何有無法以為淨心。故云示妄空非實。執無之心即滅。故云除妄空以明止。設使分別。正是淨心分別。故云顯即偽是真。何有異法可緣可念。故云息異執以辨寂。餘如上釋可知。

二簡修有次第。

又復行者若利機深識。則不須從第一分別性修。但徑依第二依他性修。此依他性亦得名分別性。以具有二性義也。若不能如是者。即須次第從第一性修。然後依第二性修。依次而進也。終不得越前二性徑依第三性修也。又復雖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三番並學。資成第二番也。

利機謂智慧敏利。深識謂識見深遠。利則觸著便知。深則不泥情執。蓋已先知一切唯心。諸法無實。故可徑觀本虗之法。以此本虗之法。不執便是依他。執乃妄成分別。元非二體二相。又虗妄果報亦即名為分別性法故也。若不能了達境虗。即須如前次第修習。此易可知。然縱令極利根機。亦不得徑觀真實性法。以眾生無始以來全墮依他性中。離依他性無真實性。如離流無水。設使徑觀真實。真實反是分別。譬如捨流覓水非真水。故圓覺經云。未證無為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此之謂也。但能諦觀分別及依他性。任運自得證真實性。如觸波流全觸於水。智者大師的指現前一念。識心為所觀境。識心豈非依他性耶。觀此即是不思議境。既不思議豈非真實性耶。若不立事境單言理觀極得意者。秪是清淨真如。其在初心多屬惡取邪執。可不慎哉。又復應知所以觀分別者。欲了分別無性以入依他。觀依他者欲了依他無性而證真實。是則前二以為方便。正欲資成第三番耳。若約大途。則分別性中止觀一往從假入空。依他性中止觀一往從空入假。真實性中止觀正顯中道妙定妙慧。然圓人初行三止三觀具在一心中修。故不妨於念念中三番並學。從觀行三番入相似三番。從相似三番入分證三番。從分證三番入究竟三番。至於究竟雖不妨仍說三性及三無性。而究竟統惟真實性矣。

四簡妄執須除。

問曰。既言真實性法。有何可除。若可除者即非真實。答曰。執二無以為真實性者即須除之。故曰無無性。妄智分別淨心謂為可觀者。亦須息此分別異相。示其無別真性可得分別。故言無真性。但除此等於真性上橫執之真。非謂除滅真如之體。

正簡示竟。

二約幻喻三。初標章。二正說。三例結。今初。

復更有譬喻能顯三性止觀二門。今當說之。

二正說三。初喻觀門。二喻止門。三止觀合辨。今初。

譬如手巾。本來無免。真實性法亦復如是。唯一淨心自性離相也。加以幻力。巾似免現。依他性法亦復如是。妄熏真性現六道相也。愚小無知謂免為實。分別性法亦復如是。意識迷妄執虗為實。是故經言。一切法如幻。此喻三性觀門也。

此喻即同前文約一心辨三性之義也。文並可知。

二喻三無性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