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遇见一些人,流泪
385800000016

第16章 不负如来不负卿 (2)

我高兴地说:“好啊!”他用藏语给我唱了一支歌,我一听到那样好听的旋律就马上疲劳尽消。我问他:“这首歌是谁写的?”他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我们藏族的诗人。”

在那个偏远的地方,一个牵马的小伙子,说出诗人两个字时,真的让我有一点惊讶。

“在我们藏区,不少人都会背诵他的诗。”

然后他一句一句地翻译这首歌的意思给我听:

“第一最好不相见,免得彼此相爱恋。第二最好不熟识,免得彼此苦相思。”

但凡有一点经历的人,听到这样的句子,可能都会有所震动吧?

然后,他又一句一句地把歌教给我,我们一路唱着,踩着大大小小的石头,穿行在参天的树木、怒放的杜鹃花之间

仓央嘉措,这个名字,和他的诗歌,就这样被我记住了。

1682年2月25日,在刚建好不久的布达拉宫里,五世达赖喇嘛去世了。当时的藏王桑结嘉措,为了继续利用达赖的权威掌管格鲁派(黄教)事务,并没有对外宣布五世达赖的死,也没有派人去寻访转世灵童,而是以达赖闭门修炼来欺骗康熙皇帝。

直到1696年,康熙得知了这件事情,并且为之震怒,桑结嘉措这才派人出去寻访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寻访的使者来到西藏南部的门隅地区的一个村庄,找到了一位器宇轩昂、聪敏过人的15岁少年,他很有文采,不但善于骑术和剑术,还擅长诗歌,深受乡邻的喜欢。

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六世达赖灵童,马上被接到了拉萨。当年10月,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

年轻的仓央嘉措,远离了故乡,来到华丽的布达拉宫,那里虽然富丽堂皇,金光璀璨,但是,每天要和监护的师傅们一起诵经、礼佛,每天与枯燥无味的佛学经典作伴,无时无刻不在宗教氛围中生活,他觉得特别孤独和无奈。

他的本性是一个诗人啊!诗人就是应该自由地呼吸,到广阔的天地之间去,为所欲为的!

于是,实在受不了清规戒律的仓央嘉措偷偷换上老百姓的藏族服装,戴上假发,手上戴着戒指,拿着弓箭,溜出了布达拉宫。他去爬雪山,去打猎,在拉萨的八廓街闲逛,和世俗的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饮酒狂欢,这些朋友并不知道他就是藏族人民的活菩萨。

才华横溢的仓央嘉措,来到了世俗,无拘无束地发挥他的诗情,他创作了许多朗朗上口、热情奔放的情歌,和朋友们即兴演唱,这些诗歌很快就在民间传开了。

信徒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上

不为进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来生与你相见

他写出这样的情诗,是因为他在雪山脚下,认识了一位十分漂亮的藏族少女——仁珍翁姆。这位姑娘,让仓央嘉措难以抑制心中的爱情。他决心去爱她,而不管佛教的清规戒律。

1703年,年满20岁的仓央嘉措,回绝了五世班禅的授戒,并且亲自到扎什伦布寺向五世班禅要回了他过去所受的沙弥戒。这个举动,让桑结嘉措、三大寺的法师们大吃一惊。他们十分反感六世达赖的“浪荡”生活,但是劝阻无效,于是,桑结嘉措暗地里安排人去刺杀仓央嘉措。

谁知道,刺客远非仓央嘉措的对手。

公元1706年5月,拉藏汗借战乱之机拘捕了仓央嘉措,把他关在拉萨附近的一个民居里。仓央嘉措在那里,也没有忘记他的朋友们和情人。他给他们写诗,然后请人带出去给他们。

1706年6月27日,六世达赖被押送去北京,在出发之前,他写了一首诗给仁珍翁姆:

洁白的仙鹤!

请把双翅借我,

我不会远走高飞,

只到理塘就转回。

他没有想到,这首诗,成了他和仁珍翁姆的诀别诗。从拉萨到北京,路途遥远,仓央嘉措在路途中病死了,死的时候,才24岁。

在史书上,关于仓央嘉措的记载特别少,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尊贵的活佛,他既没有在佛教上有什么成就,也不是一个政治家,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死在了哪里。他死之后,在灵塔殿里,没有人安放他的塑像,但是,作为一个自由率性、温柔浪漫的活佛,他被平凡的人们记住了,在他的情歌里,他活了下来,传了一代又一代。

仓央嘉措,门巴族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公元1683年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旦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

见或不见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就在那里不舍不弃

在怀里也行在心里也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如果你正巧经过查令十字街号,能否为我吻它?我欠它的实在太多了!

“我不知道,可能对我来说去或不去那儿已是无所谓了。我梦到那儿的次数太多了。”——海莲·汉芙

1949年10月5日,在美国,一位32岁名叫海莲·汉芙的独身女人,将一封信投进了邮箱:

先生:

你们在《星期六文学评论》的广告上说你们主要经营绝版的书籍,你们所用的“珍本书商”一词让我有些害怕,因为我害怕“珍本”总是与昂贵相联的。我是位穷作家,但对书却有一些“珍本”般的嗜好,我所要的书在这里都很难买到寄上我最急需的书的名单,如果你们有干干净净不超过五美元一本的二手货,请将此函视作订购单,并将书寄给我。

(一九四九年十月五日)

你忠实的

海莲·汉芙小姐

不久之后,这封信就到达了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和科恩书店”,那个书店“混杂着霉味儿、长年积尘的气息,加上墙壁、地板散发的木头香”,这家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打开了这封信,并为海莲找出来她需要的书,不但寄出了它们,还给她回了信。

于是,通信开始了。

汉芙穷困潦倒、善良莽撞,一心爱读书,连美圆和英镑的换算都不会。她给德尔的信情感丰富,带着惊诧、喜爱、抱怨、感激、娇嗔、忧伤时而欣喜若狂,时而感激涕零;有时,还捎带着顽皮地痛骂德尔一顿。

1949年圣诞节,她将一块重6磅的火腿寄往伦敦,那时候,英国经济困难,物资匮乏,汉芙自己手头也不宽裕,但她的慷慨大度给书店的工作人员带来了珍贵的美味和欢乐。从那以后,美味的食物源源不断地从美国寄往伦敦。

“马克斯和科恩书店”的店员们一直想象,这位海莲小姐是一位年轻成熟时髦的女人。但海莲告诉他们,她执拗邋遢,穿着破旧的睡衣,躺在自己的床上,翻看着从伦敦寄来的书和信。

20年来,德尔先生却从未在信中对汉芙的顽皮作任何回报,他是个绅士,是个好丈夫,他是汉芙的倾听者,从不主动提问,对于汉芙的东拉西扯只是三言两语地应答。但他兢兢业业地为汉芙寻觅好书,满足汉芙对书的挑剔要求。

直到1952年,德尔先生才在汉芙的强烈要求之下,将一贯“汉芙小姐”的称呼,改为“亲爱的海莲”,写信的日期恰与情人节巧合。

亲爱的海莲:

我同意,现在写信给你,是该把“小姐”的称谓放弃了。我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古板,只是因为我所写给你的信,都要在办公室的卷宗中存档,所以我觉得正式的称呼更合适,但这封信与书没有关系,是不会被存档的。

真不知该如何报答你这么多好礼物,我能说的只是,如果有一天你来伦敦,橡原巷37号会有一张床给你,你爱待多久便待多久。(一九五二年二月十四日)

20年间,汉芙在查令十字街84号买了50本书。但是与书店的德尔先生及其

他人的通信来往,却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相隔万里,深厚情意,莫逆于心。20年间,她很想去伦敦,但都因为穷困潦倒没有成行。

1969年1月,纽约的冬天很冷。

汉芙从图书馆回到家中。

她手上捧着一摞书,走进楼门,从邮箱里取出信件,放在书上。

在电梯中,她发现在那一大堆账单之间,有一封薄薄的蓝色的从伦敦寄来的航空信封。那封信似乎有些异样,她没太在意。夜深人静时,她才打开它。信中的消息,是德尔的死讯。

在德尔去世后,德尔夫人写信给汉芙说:“我曾经很嫉妒你,因为弗兰克对你的信如此喜欢,你的信与他的幽默感又如此相同。”书店的老板去世了,书店的门也许就要永远关上了。海伦伤心地翻阅存放在鞋盒中的20年间与小书店之间的信件,整理之后在次年秋天出版。

这本书叫《查令十字街84号》。

书里还收录了她写给去伦敦的朋友的信:

亲爱的凯瑟琳:

我现在在家中打扫卫生,整理书架。偷闲坐在地上,四面地毯上散放的都是书。希望你与布莱恩在伦敦玩得愉快。他在电话里对我说:“如果你有路费的话,和我们一起去吧?”我几乎哭了。

我不知道,可能对我来说,去不去那儿已是无所谓了。我梦到那儿的次数太多了。我常常是为了看那些宽街窄巷才去看那些英国电影。记得许久以前,有个人对我说,那些去过英国的人,都能在那儿找到他最想要的东西。我告诉他我想去英国,是为了找英国文学。他说:“它们就在那儿。”

或许在那儿,或许不在。看着四周地毯上散乱的书籍,我知道,它们肯定在这儿。

那位卖给我这所有书的好人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的主人也死了,但是书店还在那里。如果你正巧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能否为我吻它?我欠它的实在太多了。(一九六九年四月十一日)

这本书出版以后,她终于有机会去了伦敦。

在街道杂乱、墙壁陈旧、光线斑驳的伦敦街头,她走下出租车,游移的目光掠过那一家家摆着书的橱窗,68号、72号、76号、78号、82号,寻寻觅觅,最终停了下来。

但面前却是空空的房子,布满尘埃。

她信守了诺言,但空屋中并无人回应。

泪水静静地爬满了她的脸。

海莲·汉芙,出生于1916年4月15日,死于1997年4月9日。终身未嫁。

现在的查令十字街84号,在周边林立的书店中,成了一家酒吧连锁店的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