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管理实践家“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曾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过一番调查,工人在搬生铁块的时候,姿势各种各样,有弯腰搬铁块快步行走的,有不弯腰搬铁块慢步行走的,这样累计下来每人每天搬运的生铁块共约14吨。经过一个月的研究发现,只要合理利用工作时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动作和拖延,工人每天的工作量可达到45吨。为此,他还向厂长建议实行计件工资制,这样工人每天可以多劳多得。于是工人渐渐习惯了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劳动工作效率,出现了高效率、高工资和高利润的局面。
课堂收获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对体力劳动者要以效率管理为主管理他工作的过程,过程做得好,结果自然就好。而对知识工作者要以管理效果为主,让他在过程中按照专业自由发挥。
通过计划透视管理的职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任何组织来讲都是一样的。如果没有计划,组织的各项工作都将陷入混乱状态。计划就是要从诸多预期目标中选择一个最佳目标,从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优化方案,计划与决策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
——哈佛名言
哈佛课堂上曾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例作为导课来激发同学们对于计划的讨论。
2010年4月,在美国某零售公司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大会上,总经理向公司的各位董事汇报工作,说:“我借这个机会,向在座的各位董事报告一个好消息,目前,我们公司的销售总额已经突破了5000万美元大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将近50%,这是个可喜可贺的成绩。这说明我们公司的经营规模正不断扩大,预计在未来的5年内销售总额将突破1亿美元大关。接下来,我来讲讲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做好基础工作,提高服务附加值。”
“大家都了解,良好的服务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是零售公司最为重要的条件。我们要加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让每位工人都尽责任和义务做好产品,力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其次还要提高公司各门店的整体形象,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轻松、快乐的购物环境。”
“二、制定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
“现在公司的销售额已经突破5000万美元大关,所以,我们以这个5000万美元为起点,来制定1亿美元的长远发展目标。这就要求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运营部门、人事部门都要结合各部门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计划,然后再拿到会上讨论,方案一旦通过,各部门负责人就要将计划细分,可制订每月、每周、每日的计划,让每一个员工根据计划积极努力工作,从而达到公司预期的目标。”
该公司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合理的目标,并且强调各部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甚至详尽到日的计划。这样,员工每天都能按照计划行事,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近。
在制订计划时,要综合考虑效率因素和计划的可行性。如果企业在制订计划时设定目标过高,会影响大多数员工实现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能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无法完成计划目标。
课堂收获
计划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结合实际,立足现实,先研究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历史与现状,然后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发展趋势后,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目标(包含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保证计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然后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引导发展,这对于领导者尤其重要。
建设人际网是管理者的基本能力
与人相处,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艺术。你能够运用这种艺术,便无往而不胜。
——哈佛名言
在哈佛的管理课堂上,教授常常强调说,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在人际关系管理上也一定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单位而展开的。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有一个广泛的人际网络,在这个交际网中保持诚心和善意,积极为自己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不忽略任何一个人。
美国的华尔道夫饭店是纽约当地最负盛名的酒店之一,它于1931年开业,经过几十年成功的管理经营,如今已经成为了纽约极致尊荣的地位象征,也成了各个国家的高层政要造访纽约下榻的首选。华尔道夫饭店的经营管理者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很多年前的一个雨夜,一对赶路的老夫妇被迫去旅馆留宿,在他们冒雨终于找到一家旅馆后,服务生非常抱歉地告诉他们客房已经满了,接着又诚恳地建议他们:“若是在平常,没有空房的情况下,我会建议你们去其他家旅馆,可是我今天无法想象你们要再一次置身于风雨中,你们何不待在我的房间呢?它虽然不是豪华的套房,但是还是蛮干净的,因为我必须值班,我可以待在办公室休息。”这对夫妇非常感激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第二天,雨过天晴,老先生前去结账时依旧是这位服务生当班,这位服务生仍然亲切地表示:“昨天您住的房间并不是饭店的客房,所以我们不会收您的钱,但愿您与夫人昨晚睡得安稳!”老先生点头称赞:“你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员工,或许改天我可以帮你盖栋旅馆。”
几年后的一天,这位服务生突然接到一封信,信中说了那个雨夜所发生的事,另外还附了一张邀请函和一张往返纽约的机票,邀请他到纽约一游。抵达纽约后,在第5街与34街交叉的路口,服务生遇到了这位老先生,路口矗立着一栋华丽的新大楼。老先生说:“我叫威廉·阿斯特,身后是我为你盖的旅馆,希望你来为我经营,我说过,你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员工,记得吗?”后来这位服务生就接手了华尔道夫饭店管理的工作,也正是他——乔治·波特(George Boldt)良好的经营管理,使华尔道夫拥有了现在的地位。
课堂收获
在好莱坞流传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一个人在社会上必然接触各种各样不同的人,作为一名管理者更是如此。
若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不但要积极地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还要学会如何经营人际关系,不要忽略任何一个人,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助人的机会。保证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实人脉资源,就会为未来的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与资源,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管理企业从全局出发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有整体优化意识,在处理问题时要从全局出发,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
——哈佛名言
在哈佛大学的课堂上,教授为了强调管理者要有整体优化意识、全局意识,向大家讲述了下面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美国某化工厂设有甲、乙两个生产车间,甲车间负责生产半成品,对外销售或者向乙车间销售。而乙车间负责将那些半成品加工成商品,再销售出去。其原料可以由甲生产车间提供,也可以对外采购。后来甲、乙生产车间因工作出现了一些小分歧,无法找到折中办法,所以甲生产车间不再为乙车间提供半成品,乙只好外出采购,但每个单品价格上比甲车间的要多5美元。时间一长,由于乙车间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工厂货品积压、赚不到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新厂长上任后,仔细调查了厂里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找到根源后,做出了一系列调整。首先请甲、乙生产车间的负责人与自己共进午餐,在餐桌上,厂长向二人提出,为了这个工厂的正常运转,甲、乙生产车间的负责人必须握手言和,并且甲车间无条件地为乙车间提供半成品,只有这样整个工厂效益才会提高,员工的福利才会提升。经过两个生产车间的通力合作,整个厂的效益越来越好,员工们的待遇也随之提高了。
故事二:美国一家具公司——西曼斯公司,发展前期经过多年打拼才有了自己的品牌,还在全世界各地开了400家连锁店,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公司决定允许一家信誉度很差的生产公司加盟后,这家公司生产的商品整体质量变差,市场反应恶劣。受这家公司的影响,西曼斯公司开始出现大量货品囤积,情急之下,西斯曼公司决定停止这家公司的商标使用权。
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局部服从整体,才能保证整个企业的发展,赚取更多的利润。
课堂收获
从全局出发,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顾全大“家”,才能幸福小“家”。只有从大处着眼、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细水长流式的发展才能使企业永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