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407200000001

第1章

筷子

筷子是我们中国人一日三餐须臾不能离开的夹取食物的用具。筷子本名是“箸”。“箸”者“堵”也,意思是行不通。古时出门行船,尤其讳言。为了祈求顺利,便改“箸”为“快”。“快”谐音“筷”也。

筷子种类很多,有金、银、铜、铁、铝、木、象牙筷等。汉代有位将军巨无霸,每日必用3斤重的铁筷进餐,以显示其武功和力量。至于金筷子比较罕见,传说上海滩上的传奇人物犹太富翁哈同,在夫人诞辰之日,开了上百桌酒席,其间贵宾席全用金筷。在《红楼梦》第四十回中,王熙凤以一双四楞象牙镶金筷戏弄刘姥姥吃鸽蛋落地后,凤姐儿又换双乌木三镶银筷给她,并说:“菜里有毒,这银筷一下去了就试得出来。”由于银筷遇上酸性液体会发黑,所以富贵人家多用银筷进餐,说是可以防人家投毒。

请客吃饭时,主人不可用筷子敲打碗盆。传说古代有人用虫粉末制成“盅”,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为使“盅”发挥毒效,必须边念咒语边打碗盆。为此,主人请客用筷子打碗盆,是对客人的大不敬。用饭时,主人为表示盛情,一般应说“请用筷”、“请随便用筷”等,而不可讲“不要停筷”。因为筷子是人们每天必用的餐具,“停筷”即暗指人仙逝而不能再用筷的意思。宴席中如需要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盘碟或调羹上。如果把筷子横搁在上面,即表示酒醉饭饱不能进餐了,古代礼节称之为“横筷”。横筷礼节一般用于平辈或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而在与长辈或师尊同桌时,是不能先横筷的。因为中国素有尊师爱长的礼仪,小辈为表示对师长的尊敬,应在长者先横筷后才跟着横筷,不然则为不尊。古代用筷忌讳把筷子直插在碗或盆上,只有供死人的祭品上才能把筷子直插在上面。这是表示人死去灵魂飘游在冥冥之中,已不能像活人一样自如地使用筷子。

我国宋代在女儿出嫁时,还出现陪送筷子的礼仪。当时婚事议定后,女方父母一般都送一对灌水的坛子,内放活金鱼四尾,并附筷子两双,其含义为:金鱼谐音为“金余”、祝愿今后生活中金钱有余;筷子取谐音“快子”,祝愿新婚夫妇早日得子。

无论什么材料做成筷子,使用方法无非是手指、手掌、手臂、肩胛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块肌肉的全方位运动。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论筷子说:“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据说美国总统里根及夫人来我国访问前,就请人教他们用筷子。尽管下了一番功夫,可是在参加中国的宴会时,仍被圆滑的鱼丸难住了。难怪西方人也禁不住叹为观止,给筷子起了一个极生动形象的洋名儿——Chopsticks,意思是“很快的棍子”。

早在商朝时,筷子由中国传入日本,直至今天,筷子仍受到日本国民的普遍欢迎,其种类还在不断推陈出新,从金、银筷到象牙筷、骨筷、塑料筷、木筷、竹筷等。日本人最喜欢用的是木筷和竹筷。日本宫廷中用的筷子全是白杨木做的,不上漆,十分朴素。天皇、皇后用的筷子较短,大臣、贵宾用的筷子较长一些。每双筷子用过一次后就扔掉,以表示高兴。日本的一般家庭,用的筷子叫做“夫妻筷”,丈夫用的筷子总要比妻子用的长出一寸,也是使用一次就扔掉。有人估计,按日本一亿人口计算,每人每日扔掉一双筷子,一年就要扔掉可以盖十万幢二层楼房的木材。日本报纸曾一再呼吁“用完即扔”是“可怕的浪费”,但也无补于事。

筷子小史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餐刀源于我国

餐刀

许多人以为餐刀是西方人发明的其实它源于中华民族。餐刀在我国古代称“餐匕”。考古学家发现,在铜器时代以前,我国已经有了用兽骨制作的餐匕,这在黄河流域的许多新石器遗址中都有发现。到了唐代,金属餐刀盛行,款式和质地都十分讲究,那时餐刀还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而西方国家在3世纪以前,一般平民百姓们仍然用手抓食。学者们认为,后来由于我国烹饪技术日益进步,食物切成小块,用盆、碗盛装,就餐时不需要再用餐刀切食物了,于是筷子便取而代之。

铁锅:“补血器皿”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家庭主妇对炊具的选择往往是我国的铁质炊具。因为传统的中国铁锅对防治缺铁性贫血有益,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向世界推荐我国铁锅烹调方法。

铁锅的主要品种有印锅、耳锅、平锅、油锅、煎饼锅等,铁锅有生铁锅和熟铁锅之分:生铁锅是选用灰口铁熔化用模型浇铸制成的;熟铁锅是用黑铁皮锻压或手工捶打制成,具有锅坯薄,传热快的性能。铁锅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少量的硫、磷、锰、硅、碳等,铁是一种金属元素,主要参与人体血色的形成,人体内一旦缺铁,随之会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等症状。据统计表明,世界上约有15%~20%的人有缺铁的现象。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铁约12毫克,尤其是小儿生长发育以及孕妇需要铁的量更多。

使用中国铁锅对于弥补缺铁之不足确是行之有效的。锅与铲之间的磨擦会产生许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热烹调的过程中,铁会溶解于食物之中,使饭菜更加可口,而且能使铁、磷、钙等营养成分含量上升。而且原来食物中的有机铁与青菜中含有的植酸、草酸相结合,便成为不溶性铁盐,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由于铁锅是无机铁,在烹调中微量的铁随食物进入人体内能形成可溶性铁盐,易被吸收,使用铁锅、铁铲是人体摄取铁的重要途径。

科学家认为铝可以促进衰老,与老年性痴呆有关,长期使用铝制的厨具对人体无益,建议使用铁锅、铁铲为好。

火锅“三千岁”

火锅

冬寒人们往往为菜肴易凉而发愁。可是,当你将火锅置于桌上,或全家欢聚,或与亲朋畅饮,那情景该是多么惬意啊!

说起来,火锅的“年龄”已有3000岁了。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火锅。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即著名的曾侯乙墓中,就出土过一件青铜“炒炉”,实际上就是火锅。它上层为盘,下层为炉。上层盘圜底,略深,盘外附两提梁,盘下四足作兽蹄形,立于炉口上。炉亦作盘形,底上有扁方形镂孔,炉盘下有三个兽蹄形粗矮足。出土时,下层炉盘已烧裂变形,并残留木灰,可知它是以木炭为燃料的;上层盘内则还残留有鱼骨。

但这还不是最早的火锅。从现有考古材料看,其至少可上溯到西周穆王时期。1974年,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贵族伯墓及其夫人井姬墓中,各出土过一件青铜火鼎。井姬墓所出,下层为圆盘,盘下三短足,盘上正中立柱一根,上层的鼎身就附于柱上。并且,鼎腹内还有铭文七字:“伯作井姬突鼎。”古人以鼎为炊,所谓“突鼎”亦即火锅。

俗话说“一热三分鲜,味道自不同”。不仅如此,冷食不利消化,对胃有毛病者更甚。食用火锅,则有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力。难怪古人对此物偏爱,不过古代能享用火锅的,只是极少数高级贵族,至于下层平民与奴隶则无缘了。如今,火锅已进入千万平民百姓家,这正是社会制度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味精是谁发明的

提起味精的由来,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那是1908年的一天,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池田菊苗化学教授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着妻子准备的可口菜肴,突然,他停止进餐,怔了一会,问妻子:“今天这碗汤怎么这样鲜美?”他用小勺在汤碗中搅动几下,发现汤中只不过是海带和几片黄瓜,便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海带里有奥秘!此后,教授对海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经过半年时间,终于发现海带含有谷氨酸钠,并提炼出此种物质,正是它大大提高了菜肴的鲜味,于是便将其定名为“味精”。池田教授还发明了用小麦等提取味精的方法,不久味精便在全世界风行起来。1923年,我国上海首先建起了国庆味精厂,现在生产味精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方法,由淀粉制成,从而使原料来源多,生产更广泛和普及了。

古代茶具小话

紫砂茶具

古书记载,我国最早的茶具是用陶土制成的缶。后有椀,从字形上看应为木制。古代茶具还有金、银、铜、锡、玉、竹木、漆器等制品。至唐代,人们对茶具已很有讲究。当时唐人所用的茶碗首推越州窑产的越瓷,越瓷釉色青,茶色显绿,造型美观。宋代,茶具已改用盏和盏托。宋人喜用黑釉盏。因当时茶色尚白,黑色盏可与之相映。福建建窑的茶盏被视为上品。明清以来,烹茶之法大有不同,茶壶已成为普遍使用的茶具。茶壶的出现是明代的一大特色。明代江西景德镇瓷茶具以胎质细腻、色泽鲜艳、画意生动而驰名于世。到了清代,茶具有“景瓷宜陶”之说。宜陶指江苏宜兴紫砂茶具。明末清初紫砂茶具即远销海外,享有“世界茶具之首”的美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紫砂壶索以雕刻书画为上,金石书画,诗词联句,集名家佳作镌刻壶上,得以“壶随字贵,字随壶传”,使紫砂壶茶具成为一种精美的艺术欣赏品。

茶具不同,沏出的茶汤也不同。唐代《十六汤品》中说:用金银为泡茶汤器的叫“富贵汤”;用石料为汤器的叫“碧玉汤”;用瓷料为汤器的叫“压一汤”;用铜锡的叫“缠口汤”;用土瓦的为“减价汤”。现在看来,上述评述是不够科学的。197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凡茶叶专业人员品尝茶叶时必须用陶质或瓷质的茶具。因为这种茶具质地细洁紧密,有微小的细孔,有一定的透气性能,而且传热不快不慢,保温性适中,不起化学反应。所以,冲泡出的茶汁能保持较好的色、香、味。尤其是宜兴的紫砂茶具,造型典雅古朴,深受饮茶者的欢迎。用这种茶壶沏茶,泡出的茶汁芳香清醇,汤色澄清,滋味醇正,即使留在壶中,也隔夜不馊。

对饮茶喜爱者来说,搪瓷茶具和保温杯不宜使用。因搪瓷茶具传热快,泡出的茶汤色香味均较差。保温杯几乎不传热不透气,开水冲入,茶叶烫熟,茶汁变黄,茶味苦涩,失去清醇的茶香,均不是理想的茶具。

最早的钢针

针,也叫引线,是缝制衣服的一种用具,也是妇女们的必备之物。即便是古代的大家闺秀,也长于针黹。

古代称善于运针缝纫、刺绣活儿的妇女为“针神”。《拾遗记·魏》有这么一段记载:“夜来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重幄之内,不用灯火之光,裁制立成……宫中号曰针神。”这里的夜来即指薛夜来,是魏文帝所宠爱的美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称她为:“艺是针神貌洛神。”

我国最早的针是用兽骨制的。据考古发现,早在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作衣服。

至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考古发现的缝衣骨针更是不计其数。至于我国最早发现的缝衣钢针,那是距骨针以后的15900年,亦即距今2100年的西汉文景时期。

这枚缝衣钢针的发现经过是这样的:1975年秋,发掘位于江陵凤凰山167号汉墓时,于头箱的一件竹筒里发现一件针衣(包裹缝衣钢针的布包),翻开针衣,里面裹着一枚长5.9厘米,最大直径0.05厘米的缝衣钢针。针体粗细均匀,针孔细小,针孔里还穿有一根黄色的丝线呢。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枚钢针了。

这枚缝衣钢针实物的发现,说明我国在西汉时冶金技术已是有相当高的水平了。经鉴定,这座汉墓的墓主为一老年妇女,把缝衣铜针和针衣,作为心爱之物而随葬墓中。

剪刀今昔

张小泉剪刀

剪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剪刀的使用,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尔雅》曾记载:“剂、剪,齐也。”晋郭璞注:“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由此可见,至少在距今二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发明并使用剪刀了。那时候的剪刀从考古材料中可以看到,和我们现在的不一样。1953年在河南洛阳市烧沟西汉墓中出土了四把铁剪刀,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剪刀。它们中间没有轴眼,也没支轴,只是将一根铁条的两端锤成刀状,弯曲而成。二刀直背直刃,前端成尖锋,刀后两股交叉,尾部弯曲成一环,很像一个“8”字。其中一把通长21.1厘米,刃长10厘米。这种剪刀支点在最后部,使用时依靠钢铁的弹性,一按一张,类似镊子。这种剪刀,当时只称交刀。

古时候,剪刀不仅是裁剪衣服的工具,人们还用它作为馈赠朋友的礼品或定婚的信物。《太平御览》引《齐书》,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南齐时,一个名叫江祐的小官吏,向范云的女儿求婚。他设酒席款待范云,取出一把剪刀作为聘礼。后来,江祐平步青云,当了大将军。范云得知后也设酒席款待他,席间范云对江祐说:“从前你和我都是黄鹄(天鹅的一种),如今你已变成凤凰了。我的女儿是个布衣百姓,无缘份享受这荣华富贵。”说罢,取出剪刀还给了江祐,将这门婚事辞退了。那时,不仅普通人家以送剪刀定亲,就是皇太子选纳王妃,也赠与“龙头金缕交刀”。盛唐时期,以太原(当时称并州)制造的剪刀最为有名。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作“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诗句,来称赞太原剪刀。

剪刀的形状究竟什么时候改制成现在这个样子呢?考古学家曾于1953年在湖南长沙市郊发掘了一座属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公元960年)的墓葬,墓中出土了一把铁剪刀,形状已很类似现在的剪刀了。剪刀两股分离,刀刃与把之间,打有轴眼,并铆有穿钉作支轴,将支点从后端移到了刀刃与把之间。这说明至少在1000多年前,我国的剪刀形状就有了变化。这种新型的剪刀使用起来非常省力、方便,是当时制剪技术上的一大进步。现在我们使用的剪刀,基本上仍沿用于这种形制。

到了明、清,全国各地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每家铁匠铺几乎都可以生产剪刀,尤其是杭州张小泉制造的剪刀,享有很高的声誉,历300余年而不衰。据史书记载,张小泉剪刀的创始人叫张思家,是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安徽歙县人,世代以制剪为生。传至张思家这一代,张记剪刀已在苏、皖境内小有名气了。1663年(康熙二年)他因避难,举家迁居杭州,在当时最繁华的市中心大井巷口搭棚设炉,挂出“张大隆剪刀店”的拓牌。他苦心琢磨,博采众家之长,把好钢镶嵌在刀刃上锻打,首创了“镶钢法”。又用江苏镇江特产的泥砖细磨,使剪刀刃口锋利无比,深受人们的欢迎。张思家去世后,其子张小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制剪工艺,使剪刀从式样、品种到锋利度又有了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更佳,很快就驰名全国。由于张记剪刀声誉高,销路好,不少人冒名,一下出现了许多“张大隆剪刀店”。为此,张小泉改店名为“张小泉剪刀店”,以区别于众多的冒牌货,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梳篦小史

竹节梳

梳理头发,是文明社会人类日常美容活动之一。我国梳篦的发展,可上溯到6000多年前的原始时代。

古代制梳篦的原料,贵有象牙金玉,但一般是用骨、石与木料。其形状有长方形、箕形、半月形、长条形等。若从梳背上分有平背和弧背,从齿式排列有平排齿和弧排齿。

考古出土较早的古梳,见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江苏邳县刘林遗址的骨梳,仅四、五齿。山东泰安大汶口墓葬的象牙梳,十分精巧。梳体为长方形,梳背平列三个圆孔,握手部位镂有“S”形纹饰,其凹弯处还有“T”字纹。梳高16.7厘米,宽8厘米,有16个齿。

商代和西周有了铜梳。山西石楼商代晚期的铜梳,高约11厘米,13个齿。梳背有鸟形饰、握手处饰回纹。这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一件金属发梳。

现在见到最早的木梳在春秋时期:河南固始楚墓中一件合体梳篦,一端为梳,一端为篦,两者合为一体,在梳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从战国开始,长方形梳被箕形梳所取代,唐宋时期则转化为半月形梳。至明代中叶,开始流行长条形梳篦,奠定了今天梳篦的基础。

关于梳子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三皇时代、有个叫赫廉的能工巧匠,他见人们披头散发,于是就仿造人手抓撩头发的模样,用骨头做了一把“五指梳”。结果他因“私造怪物”而被处死。看守皇甫也是个匠人,他得到赫廉的“五指梳”后,送给他的远亲——嫘祖娘娘。她用梳子梳理了个漂亮的发髻,并去见黄帝。这时黄帝才知赫廉做的并不是什么“怪物”,下旨释放赫廉,可惜赫廉已被处斩,黄帝只得封他为梳子始祖。黄帝又命皇甫当匠作统领,监制木梳。后来皇甫回到常州,在清水潭开办梳子匠作。临终前,他含笑用木梳梳了三下。

在古代,梳子除了作为梳理头汉的工具外,妇女们还将它插于发际,作为一种装饰之物,所以梳子在古代又是我国的8大发饰之一。用梳子作发饰风盛行于唐宋时期,至元明时仍保留这种风俗,古代的木梳子大都很考究,非常精致。

1986年在广东省三水县高丰区的一座明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把精美的木梳,梳形呈半月状、背部包有一片模压花纹的银片,花纹非常精致,中间还压印了一朵绽开的牡丹,两边又各有两朵葵花相衬。

在古代,一把小小的梳子往往能反映出勤俭节约的精神,唐太宗李世民就很注重这一点。据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唐太宗将早年用过的粗陋发具“柞木梳、黑角篦”保存在寝宫里,以昭示子孙。

在我国最享有盛名的是常州梳篦,又称“宫梳名篦”。据史书记载,清末的苏州织造府,每年农历七月要到常州定制60把象牙、黄杨梳,另加60把梅木象牙密齿篦箕,连同龙袍、绢花等进贡皇宫。常州梳篦曾两次在国际上获大奖,一次是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和平博览会,另一次是美国独立150周年费城博览会。从此“宫梳名篦”名扬世界。

镜子谈趣

最早的镜子叫瓦监,是用瓦盛清水,以水照人。最早用金属铸镜,始于商代初年,称铜鉴。最早铸铜镜的为秦朝。自秦以后,瓦监淘汰,铜鉴也不被人常用了。

镜在古时被视为神秘之物,特别是道家把它当作照妖之神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镜乃金水之精,内明外暗。古镜如古剑,若有神明,故能辟邪魅忤恶。凡人家宜悬大镜,可辟邪魅。”显然,李是受道家荒诞之说的影响,古镜是用五金所铸,根本没有“金水之精”的。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对古镜铸造说出了真谛:“凡铸镜,模用灰沙,铜用锡和。《考工记》亦云:‘金锡相半,谓之鉴燧之剂。’开面成光,则水银附体而成,非铜有光如许也。”

从文物的角度来说,最珍贵的古镜有楚国镜(山字镜)以及秦镜(秦朝铸的镜),但因数量少,极难得到。今日所见的古镜,多为汉代之物,称汉镜。汉镜有铸造极为精巧,且多嵌镶珠宝,每镜都有铭文等特点。《博古图》概括地介绍说:“是以制作之妙,或中虚而谓之夹鉴,或形蜕而名以浮水。以龙蟠其上者,取诸龙护之象也……至于铭其背,则又有作国史语而为四字……”汉镜名称颇多,如日月镜、十二辰镜、尚方御镜、仙人镜、宜官镜等等不可屈数。

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成功地用平面镜装配了世界上第一架潜望镜。汉《淮南万毕术》曾有“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的记载。镜子含有特殊的意义:一是视为夫妻和好、团圆的象征:唐孟棨《本事诗·传感》记载:南朝的陈国将亡时,太子舍人徐德言估计在兵荒马乱中会失散妻子乐昌公主,便打破铜镜,各执一半,约定离散后的正月十五日卖镜于市,互探消息。局势果如徐所料。正月十五那天,在市高价卖半镜,徐见一人也卖,把此两半镜一合,果是原物。徐即题诗一首:“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见诗,涕泣不食,也做诗一首:“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两人终得团圆。二是成为励精图治的自励:开创贞观盛世的唐太宗,对镜子评论颇有哲理:“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眼镜趣话

古无眼镜,读书人苦于近视或老花,唐大诗人杜甫老花犹如雾中观物、一片模糊,只能听读。眼镜作为舶来品,约于明代中后期传入,知识界视为至宝,正如清初刘廷玑所说的:“自有眼镜,令昏者视之明,小者视之大,远者视之近,虽老年之人,尚可灯下蝇头。”“真宝物也。”(《在园杂志》卷四)

“长绳双目系,横桥一鼻跨”。这是雪松《咏眼镜》中的诗句,见于《随园诗话》。它形象地描绘了眼镜的佩戴方法。用丝带绑在镜架外侧,套在双耳,架在鼻上,是西班牙人在16世纪想出的办法。在这之后,英国人发明了根据人头大小配置双钩的桥式,眼镜才得到普遍使用。后来,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了双焦距眼镜,效果就更好了。

眼镜,别名叆叇(原意是厚厚的云彩)。明万历朝田艺蘅《留青日扎》卷二《叆叇》条云:“提学副使湖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一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音爱蝶)也。”清代有一次考试,命题即为《叆叇》。大学者阮元写的一首诗,获得第一。其诗曰:“引镜能明眼,玻璃试试磨。佳名传叆叇,雅制出欧罗……。”清代《续都门竹枝词》中也有一首诗谈到这一点:“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更饶养目轻犹巧,争买皆由属后生。”然而在古代,由于眼镜框是用象征着神圣的动物——乌龟壳做的,镜片是宝石做的。价格昂贵,所以人们把它看作贵重物品。因此,那时配戴眼镜,或为表示吉祥,或为炫耀身份的高贵,或为显示自己的时髦,均有人在。《都门杂咏》中即有诗曰:“……眼镜戴来装近视,教人知是读书人。”

100多年前,我国便有了制作眼镜的作坊。但当初眼镜的深浅标度,却不是用数字标志的。

清代史料笔记丛书里李光庭著的《乡言解颐》中写道,道光二十九年前后,在琉璃厂开设有不少眼镜店,所出售的老花镜及近视镜,均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标度,而且是从“亥”字倒数,由浅至深,共分为12个不同深浅度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多种需要,眼镜的配置日臻完善,种类日益繁多。诸如镜片颜色能随光线强弱而变化的变色眼镜;可根据需要而调节焦距的眼镜;可直接嵌入眼睑内紧贴眼球的薄膜眼镜;镜腿里装着微型电子助听器的助听眼镜;适于盲人使用的声纳眼镜;适于火车司机使用的闹钟式眼镜,以及夜视眼镜等。

扇子

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扇子的主要材料有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的如棕榈叶、槟榔叶、麦秆、蒲草等也能编成或制成各种各样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制,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

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拿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经数千年沿革演变完善改进已发展成为几百种的扇子家族,但总的归纳为二大类;一平扇(即是团扇、葵扇、麦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叠,二折扇可自如敞开收叠。

平扇来之于“障扇”(掌扇)“竹和捷”(古代用竹片编制成的扇子称“竹和捷”)。战国秦汉时期,一种半规形“便面”其形似单扇门,故又称“户扇”单门扇可遮面窥视成为当时扇子的主流。“便面”一律用细竹篾编形制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使用它。而古之障扇、雉扇,为障尘蔽日用具,仪仗的一种。

扇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

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

西汉时期,对称“合欢扇”(又称宫扇、纨扇、团扇),其形尚圆,合欢扇特点是面素白色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似圆月,纨扇以竹木为架,面成圆形或椭圆形,用薄丝绢糊成。当时以中原一带所制纨扇最为考究,有“齐纨楚竹”之说,即指用山东绢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纨扇。汉时十分流行这种纨扇,并赋诗颂之,如班婕的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此种对称式团扇出现后,历代沿用而不衰,并成为我国传统风格的扇型。

折扇,古称“聚头扇”,或称为撒扇,或折叠扇,以其收拢时能够二头合并归一而得名。南宋时,折扇的生产已有相当规模。折扇盛行于明代,皇帝下召命宫内工匠仿制高丽扇,吸取外来工艺制作,促进国内扇子发展。

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第一次出现于三国。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她售出时便由十二文涨至“百文”。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

北宋时,出现了携带极为方便的折扇。折扇,亦叫“聚头扇”、“撒扇”或称“聚骨扇”。其扇骨有用牛角、玳瑁、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珍贵材料制成;形式有琴式、如意头、竹节式、蚱蜢眼等;扇骨分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之多。

到了南宋,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并出现了扇铺和画商。明清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近现代的恽寿平、郑板桥、金农、石涛、任伯年以及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都是题扇画扇的艺术大师。眼下,这些名家的翰墨丹青扇子,每柄价值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元。

扇面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扇面书画务须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其中的艺术意蕴。老舍先生平生热衷于收藏书画扇,几十年来,他集得扇子有数百把,其中有明、清和现代书画家题诗作画的扇子,亦有戏剧界名流的书画扇。郑逸梅先生爱扇成癖,视扇为“书画皆绝的珍品”。他最珍爱章太炎的篆书扇和吴湖帆所绘绿梅的书画扇。当代女作家叶文玲有藏古玩的雅好,书画扇亦在她的收藏之列。她书房的书橱中有把扇面,上有刘海粟题写的“清风”二字;冯友兰题写的“明月”二字;裴艳玲书写的“乱石崩云”四字;华君武所绘的幽默画,曹禺的题诗等等,叶文玲非常珍爱。

扇子史传上最初称为“五明扇”。相传舜为广开视听求贤自辅,曾制作五明扇。殷周时期已出现了一种“翟扇”,那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鸡尾羽做成的,故有“羽扇”之说。《尔雅》中谈道:“以木曰扉,以苇曰扇。”从这可推测,早期的扇子可能是长方形的苇编物。早期的扇子并非用来纳凉,而是用作统治者礼仪之具,所以又叫“仪仗扇”。我国秦汉以后,扇子的形制主要有方、圆、六角等形,扇子的面料采用丝织的绢素,由于宫中用得多,故又称“宫扇”;隋唐两代,盛行于世的主要是纨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纸扇;宋以后,折扇渐渐流行;明清时期,浙江、苏州、四川等地盛产折扇,题字作画亦兴于此。这一精湛的技艺从明代开始传入欧洲,然后风行世界。

岳阳的扇艺之花

扇艺

岳阳多特产,尤以扇著。梅兰芳深喜湘妃竹扇,所存数以百计。精雅的纸扇竹骨光滑,扇面端整,可见出裱糊的功夫。尤其那笔墨毫不马虎,或风光胜迹,或花鸟虫鱼,或古诗名文,尺幅之内自有灿烂世界。特别是绘有隐现于洞庭烟波中的岳阳楼全景,又配上范仲淹《岳阳楼记》全文的纸扇,可称拔萃之品。再如“屈子行吟图”配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题咏的折扇,让人想到“吴山烟锁子胥祠,汨罗水绕三闾宅”的玉笥山,仿佛听见悲愤的《离骚》。这些山水人物翩跹于纸面,也较好地体现了传统的画扇技法——山水以平远为宜,花卉以折枝为宜,人物最好不布景,即有亦以简约为妙。金笺扇面要重色才压得住,作水墨画较好,能仿米家雨景,尤易入目;若作浅绛山水,则难于出色。

诗画合璧扇应当在我国文化史中占得一个位置,文人多宝之且喜弄之。说书艺人更是视扇子为心爱之物,一扇在手,抖擞生风,那口中的烟粉、灵怪、公案便自然添了精神。通些文翰的风雅人,大约是非摇扇便不能显其潇洒,更无论觞咏。所以说,岳州之有古老的文化品格,或许得益于这柄扇。岳州羽毛扇是将天鹅、大雕等名贵禽羽梳洗后,以银丝巧织而成的,轻轻摇动,风柔若絮。彩色绒毛舞踏扇闪烁珠翠之光,极美丽,若伴袅娜倩影,给人“无风起舞,无花飘香”的感觉。骨扇以牛排骨雕就,玲珑精巧,洁白如玉,花纹多为“二龙戏珠”、“双狮滚球”等,民族风格浓郁。帽扇设计绝妙,收拢宛如一束盛开的鸡冠花,半开则是一把扇子,全开则是一顶太阳帽,集欣赏、引风和遮日于一体,若用个词形容,便是“盖帽儿了”!另有绢扇、宫扇、套扇、香木扇诸多品类,不具述。

岳州扇、苏州扇和杭州扇并称我国三大名扇,历史同样悠久。史载明清之际,有农民以山中楠竹制扇。光绪年间,制扇手艺传入岳州,延至今日。岳阳制扇厂年产量四五百万把,相当可观。有诗赞曰:烟波浩渺洞庭春,轻盈潇洒松竹青。千姿百态诗画美,扇艺之花夺天工。

折叠伞的发明

折叠伞小巧玲珑,携带方便,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在我国已被普遍使用。然而,人们兴许会以为它是由国外引进的产品,其实不然。

折叠伞的发明者,是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老焱若。据老教授的儿子、现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老志诚说:“当初老先生是在观察人体肘关节,受到它能曲能折的启发,才想到要设计折叠伞的。后来不仅由他自己设计出图纸,还亲手制定出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最后由北京的一家机械加工厂——中孚工厂承制并销售。”在1957年第六期人民画报《退休的老教授》专栏里,曾刊出过当时生产的折叠伞的照片。

老志诚教授还说:“当时有位有权势的人,妄图夺取此项发明和专利权,老焱若教授曾向他提出抗议,后经法院判处‘停产’,致使折叠伞未能继续投放市场。”

老焱若教授去世于1966年。他生前有不少设计和发明。目前煤厂使用的蜂窝煤机,就是他的发明之一。

我国的钟表业

钟表

中国钟表产品包括机械表、石英电子表、机械闹钟、机械摆钟、石英钟和其他一些钟表。

中国目前手表的年产量为6700万只,时钟产量为3300万只左右。中国时钟和手表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4位。中国的机械钟1928年诞生于烟台,第一批手表则于1955年在天津和上海问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钟表工业已形成制钟、制表、各种计时仪器(包括定时器)、钟表材料、元器件、外观件和机床等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成为世界钟表主要生产国之一。

80年代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钟表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手表时装化、时钟装饰化已成为钟表外观发展的主流。

为满足国内外需要,一些钟表企业从瑞士、日本、德国等国引进了钟、表、谷、盘、针等生产线和指针式石英钟表及关键零部件生产线,初步形成了年产1200万只指针式石英电子表和1500万只石英钟机芯的生产能力。外观花色由过去的数百种,增加到目前的1000多种,形成了多档次、多品种、多花色的产品系列。

中国的钟表已向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曾有过出口额近2亿美元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