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考古发现之谜(求知探索)
407600000002

第2章

当地发现的猛犸象遗体化石非常多,在新西伯利亚群岛上,还有它们的墓地。

别列索夫卡的猛犸象相当完整,连肉、血液和毛皮都保存了下来,对研究大有帮助。

它的样子好像是在闭目养神,让人怀疑随日才会睁开眼睛。

它外面披着红褐色的长毛,比较粗且硬,长达05米。

别以为猛犸象仅此一件外衣,其实贴身那件更保暖。

在粗毛下有一层细绒毛,一般长约25厘米。

这两件厚实的衣服看起来已足以帮助我们对付冬天了。

但是,对于这头成年累月生活在西伯利亚冰雪中的动物来说,还嫌单薄了一点。

猛犸象人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取暖,而动物只能凭自身的优势生存。

猛犸象皮下厚达9厘米的脂肪也为它抵挡风寒增加了能量,使象背上隆起两个类似驼峰一样的肿块。

象牙粗壮而向上弯曲,好似刀身特大的镰刀,有4~5米长,一只重400千克,长长的象鼻拖在地上。

整个看来,其体重可达5吨以上,食量之大可想而知,有12千克之多。

在化石的牙缝里还有能辨认出种类来的草,这就是猛犸象大概的情况。

可是,不要错误地以为这种动物只生长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

猛犸象生活在距今20万年到1万年前的大陆上。

北自极地的冻土,南至草原地带,都有猛犸象巨大的身影。

因此,从地域上可以把其分为两大类:西伯利亚猛犸象和欧洲猛犸象。

在欧洲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品中,有许多猛犸象雕像和绘画,描绘出一两万年前猛犸象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情景。

一大群原始人围捕一头猛犸象,用自制的石矛、石斧,不断攻击它,使其既无还手之力,又不能逃走,笨重的象只能拖着长鼻子,在猎人的包围圈中仓惶地奔来走去。

终于,在双方的对峙中,势单力薄的象倒下了。

于是,人们一哄而上,高高兴兴地把战利品弄回去。

晚上,围坐在火堆边上,男女老少吃着香喷喷的象肉,脸上跳跃着火光和满足的笑容,白天的激烈场面萦绕在个别人脑子里,久久不能抹去,渐渐地,他便形成了一种审美意识,有了创作的动力。

所以,他拿起雕刻器,在洞壁上刻下猛犸象,刻下捕猎的场面。

人类最早的艺术就是这样诞生的。

冰藏的猛犸象是怎样形成的呢?从别列索夫卡发现的化石来看,它的胃里填满了东西,嘴里还含着食物,说明它是突然死去的,并非饿死或病死。

在它的胃里还找到了一些夏末秋初生长的植物,证明其死亡时正值夏秋之交。

根据观察,这头猛犸象是窒息而死的,而且还折断了一条腿。

把这一系列事情连缀起来,当日的情景便再现于眼前。

夏日的风融化了冰冻的荒原,上涨的别列索夫卡河水掺杂着淤泥形成一个个陷阱,在等待着自投罗网的猎物。

一天,一大群猛犸象走在与河相毗邻的山上。

泥泞的山路,使它们每走一步都很困难。

由于身躯沉重,脚陷得很深,拔起来相当费力。

它们缓慢地前进着,边走边四处张望,寻找食物。

突然,悬崖边刚变得松软的十不堪重负,崩塌厂。

山石和泥土纷纷坠下,扑天盖地。

走在上面的猛犸象应声而落,掉到了山崖下的河滩上,纷至沓来的石头砸伤了它的腿,它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不幸的是越陷越深。

最后,它留下一声微弱的哀鸣,便被泥淖(nào)吞噬了。

转眼即至的严冬似乎垂怜于这些不幸死去的生灵,像天然的大冰柜将其层层包裹起来,成为保存完好的冰藏猛犸象。

绘着猛犸象的壁画(出自法国的康巴勒尔洞壁,据推想是克罗马农人画的)然后就是万年的期待,等着人类去挖掘这些古老的遗体化石。

从发现化石的地点来看,冰藏猛犸象大都在河或湖边的悬崖附近,说明与列别索夫卡猛犸象相同遭遇的为数不少。

其他的死因还有误人冰川缝隙或跌进沼泽地之类。

总之,冰原既是它们的家,又是坟墓。

史载,我国南北朝时,就有人曾吃过猛犸象的“冻肉”。

在发现别列索夫卡象的同时,有人传闻,俄罗斯官员曾用其肉大宴宾客。

这种万年“冻肉”是否珍馐(xiū)美味呢?据发现者说,猛犸象肉只有探险队的狗感兴趣,它的臭味令人无法忍受。

现代科学表明,猛犸象不可能被速冻冷藏。

毕竟,大自然的冰柜比不上现代科技。

而缓慢冻结的肉,细胞内会出现结晶体,致使细胞爆裂,而水分尽失,这种肉是不能食用的。

况且,要使巨大的猛犸象完全冰冻,必须在零下100℃,西伯利亚再冷也不可能有如此低温。

所以,从外表看来很完整的猛犸象,实际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它的内脏已慢慢地腐烂了。

倘若真有人吃过的话,大概出于两种原因:一是好奇心作祟,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斗胆尝试,只不过这次并没有为后人创出美食新路子;二是饥饿难当时采取的下策。

即使是今天专吃珍禽异兽的老饕(tāo,意指贪食之人),对如此珍贵的“万年肉”,怕也只能敬而远之吧。

看着小山似的猛犸象,很难想像得出,它的老祖先只有家猪那么大。

这就是象家族的鼻族,叫始祖象,生活在5000万年前,在今天北非的埃及、苏丹、利比亚一带的热带森林和热带草原接壤处。

始祖象身体笨拙,这个特点一直遗传到现代的象身上。

它经常在密林深处出没,喜欢吃鲜嫩的树叶或幼枝。

我们常把象腿喻为四根大柱子,而始祖象的四肢顶多只算短柱子。

它宽阔的脚倒是为后代所继承了。

始祖象及其臼齿但是,伸缩自如的长鼻子和威武的大象牙,在这位元老身上还没有长出来,只是有了一些迹象。

始祖象不如子孙长寿,它的牙齿同时长成,同时使用,加速其老化程度,因此,寿命也不会很长。

对于以食草为生的动物,失去了牙齿就等于失去了生命。

它们跟人不同。

始祖象经过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演变,才一步步进化成现代大象。

在象的演化过程中,有几类是值得一提的。

奇特的恐齿象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的直接祖先和后代都不清楚,是名符其实的“来路不明”。

顾名思义,恐齿象身躯很高大,站起来身高达5米。

它有一条灵活自如的长鼻子,能把前进路上的障碍物一扫而光,即便是凶恶的鳄鱼和老虎,都不在话下。

更为怪异的是它的一对大象牙,不是向上,而是向下并往后弯曲,真是绝无仅有。

至于这对象牙有何作用,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用来挖鲜甜草根的最好工具,又有人想出更为独特的理由:恐齿象喜欢睡在凉快的水塘边上,为了避免落水的现象发生,便用弯曲的象牙勾住树枝,这一下两全其美,是很富有想像力的说明。

还有人认为这是用来挖洞的器具,因为恐齿象不喜欢露宿,通常是穴居,与第二种说法背道而驰。

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是防卫武器。

一般来讲,动物雪亮尖利的獠齿都是用来防身的。

象的进化与谱系不过,恐齿象这两把尖刀的位置长得太怪了一些。

因为没有定论,谁都可以根据其形态来想像一番。

但是,谁都不能断定孰是孰非。

除了猛犸象,剑齿象也伴随人类的祖先走过了许多的日子。

我国大量的人类化石中总伴随着“大熊猫一剑齿虎动物群”的化石。

1973年春天,在甘肃省合水县板桥村的马莲河畔,农民在挖沙时发现了一具非常完整的剑齿象化石,因为此地属于黄河流域,所以叫黄河剑齿象,俗称黄河象。

从其身体特征来看,与现代非洲象类似。

同时也可推测当时陇东一带的气候与现在的非洲撒哈拉沙漠仿佛,而并非今天的黄土高原。

剑齿象化石在我国民间有特殊意义,其臼齿被老百姓称为“青龙齿”,并作为中药来使用。

而“龙骨”也是剑齿象一类哺乳动物的化石。

《山海经》是最早记载“龙骨”的文献。

“龙骨”又被叫作“佛骨”,供奉在寺庙里受善男信女的朝拜。

所谓“佛骨”,指的是释迦牟尼的遗骨。

唐朝皇帝定佛教为国教,以迎合民众的心理,并以“佛骨”来取信于民。

唐宪宗就曾大张旗鼓地把“佛骨”迎接到宫中奉养。

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大诗人韩愈认为此举劳民伤财,又无重大意义,目的只是蛊惑群众罢了。

因此作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力陈其事,结果被宪宗贬至潮州。

这是文学史上极为有名的一段典故。

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指出:“韩愈阻止的佛骨也无疑是象一类的化石”。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并没有什么医疗作用,只是古人不了解真实情况,误以为是神话中的龙的遗骨,才如此奉若神明。

就在猛犸象出世的时候,古菱齿象也诞生了。

这一种类最直接的祖先可追溯到1500万年前的脊棱象,在江苏省泗洪境内发掘出的淮河象就是其代表。

古菱齿象是最早的真象,现代象的第一代。

它早期生活在亚洲各地,后因气候变化,便向非洲进发,这才有了非洲象:10000年到8000年前,北方的统治者猛犸象消失,只剩下现代象的一些种类在勉强维持着这个大家族。

在象的家族史上,曾经出现过350多个种类,然而,现代却只剩下两种:非洲象(又称菱齿象)和亚洲象(又称印度象)。

亚洲象与非洲象非洲象“男女平等”,无论雌雄都有象牙,而亚洲象只有雄性才有。

非洲象比亚洲象更魁梧,耳朵也大些,不过脑袋却较小。

两者的区别还在脚趾上:前脚都是五趾,而亚洲象的后脚是四趾,非洲象只有三趾。

无疑,大象是很受人喜爱的动物。

多数时候,它们看起来很温顺。

象鼻是象身上最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象的身躯很笨重,但它的长鼻子却异常灵敏。

一方面伸缩自如,可以以鼻代手,进行各种活动,既可以把大树连根拔起,也能从地上把绣花针拾起来,事无巨细,皆以鼻代劳。

另一方面,象鼻的嗅觉很发达。

从几千米之外随风飘来的味道它都能分辨得出,真是了不起。

当今法国香水大师的鼻子怕也比不上它。

象鼻简直是一件万能工具,不仅是大象探路的拐杖,还是强有力的武器。

象鼻子上神经密集,灵敏度很高,如同现代的探测仪。

即便是黑夜中,大象也不会担心撞到树上,这就全靠象鼻了。

当遇到敌人入侵时,象鼻的摔打威力无比。

倘若被卷起来从高空摔出去,很难有生还者。

当一群大象在水中嬉戏时,它们互相喷水,形成一幅很精彩的画面。

大象可以储存水,以备急用,而它的鼻子一次即可吸进20千克水,真不可思议。

大象的喉头有块软骨,保证其吸进大量水而不至于损伤肺部。

吸水时,软骨盖住气管,就像大江截留,把所有的水都汇集到一处去,水顺着食管流到胃里,肺部自然安全无恙。

而停止吸水后,软骨自动打开,恢复呼吸功能,这是个很巧妙的身体结构。

象鼻子的功用还很多,而且妙不可言。

现代人把大象驯服,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它的长鼻子不仅可做许多人类力所不能的体力活,而且还为人提供娱乐。

它的鼻子成了儿童的滑梯,还能将人送到它的背上。

大象有很高的智力,它甚至能与人交流情感。

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有一支勇猛的大象军为了保卫疆土而抛头颅、洒热血,点都不比人逊色,在西双版纳的丛林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战争中只有一头战象幸存下来,事隔多年,当它预感到天年将尽之时,它让饲养员找出当年的鞍,它就带着这副血迹斑斑、残旧不堪的象鞍,朝着密林孤独地走去。

原来,它又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埋葬战友的象冢中,慢慢趴下,安详地闭上双眼。

临终时,它可能又回忆起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起与战友并肩抗敌的日子。

这是一篇文章里记载的并非虚构的故事。

从此可以一睹大象的情感世界。

当然,如果人对大象不友善,它也有野性暴露的时候。

常有大象伤人的报道见诸报端。

因此,如何使之扬长避短,是人与象相处中的一个大问题。

由于人对自然的破坏,以及某些唯利是图者的大力捕杀,使大象一度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

所以,世界上一片“救救大象”的呼声。

近几年,在公众的保护下,大象脱离困境,却又趋向另一个极端。

在非洲的一些主要产象国,大象数量剧增,导致森林和农田都受到严重威胁,这又引起了一系列问题。

最近,这几个国家与西方各国达成协议,他们可以有限度有规定地出口象牙,并对大象采取“计划生育”。

可见,自然界讲求的是平衡。

远古时候,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大象,就在公元前600年,山东、河南一带还有象和犀牛,说明当时的气候是温暖潮湿的。

河南省简称“豫”,字面意思即一个人牵着一头象。

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这并不是徒有虚名的。

可是,如今仅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还有野生的印度象,它们与密林、红土与竹楼,构成和谐的画卷。

人类是伴随着大象成长的,愿人与象永远是朋友。

多蝠砚上的秘密东岳泰山素以峭拔闻名,但是,谁又能想像得出,这里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呢?五六亿年前,泰山只是海中的一个岛屿。

在它周围广阔的海域里,繁衍着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有海藻、海百合、珊瑚、水母、笔石、三叶虫和鹦鹉螺等,其中尤以三叶虫的种类和数量最多。

如果是推选代表的话,三叶虫首当其冲,因此,这段地质时期被称为三叶虫时代。

三叶虫化石的分布很广,凡是在当时有海水的地方都会发现它。

我国的三叶虫化石很丰富,如云南东部到三峡地区、山东泰山等,都是古生物学者不可多得的天然宝库。

据考证,中国人早在1400多年前就已发现了三叶虫化石,而国外最早接触三叶虫是在1698年,当时把它叫做三瘤虫。

我国古代文人把蝙蝠又叫做蟙zǐmò),而且曾用“蝙蝠石”制成砚台,称作砚。

在清代诗人王士祯韵著作《池北偶谈》中,也有类似记载。

读书人张华东在泰山附近拣到一块石头,上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蝙蝠近百只,后来,他把石头做成砚台,命名为“多蝠砚”。

直到20世纪,地质学家才彻底弄清了“蝙蝠石”的庐山真面目。

原来,所谓“蝙蝠石”,并不是由蝙蝠形成的,而是三叶虫的化石,之所以古人会把它当做蝙蝠,是因为三叶虫身体构造非常特殊。

三叶虫是一种节肢动物,身体可分为头、胸、尾三部分。

头呈马蹄状,上有复眼,下有口;胸部由许多胸节有条不紊地排列组成,还有附肢;尾巴则像一把短剑,尖锐无比。

联接三个部分的是关节。

古人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但把它用在三叶虫身上却很不合适。

从纵的方向看,三叶虫由头、胸、尾组成,而横着看,它也可以分为三部分:中间是一条隆起分节的轴,两侧是肋叶。

由此可见,三叶虫并非徒有虚名,而是恰如其分。

三叶虫身上最奇妙的器官是眼睛。

一般动物仅有两只眼睛,即便是《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也不过3只眼,而三叶虫却有100旧多只,数目惊人。

其实,说怪也不怪,这些眼睛都非常小,组合在一起复合成了一种很特别的眼睛——复眼,像蜻蜓也有这种复眼。

我们两只眼已能看清楚物体,三叶虫的视力可想而知。

即使是光线很弱、物体很小,对三叶虫来说,仍然是洞若观火。

形形色色的三叶虫根据这种复眼的特点和结构,现代仿生学制成电视摄影机,使电视影像清晰度更高。

长在三叶虫腹部的板状附肢,也就是它的脚,这些小脚成对地以前后顺序排列,跟螃蟹的螯相似。

这几对附肢是维系三叶虫生命的关键,它们是交通工具,帮助三叶虫在海水中游泳,在海底爬行。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呼吸。

人有肺,鱼有鳃,三叶虫却是用脚来呼吸。

天工造物之神奇可见一斑。

三叶虫还是天生的杂技演员,它可以把身体完全卷曲起来,像一个卷筒。

三叶虫在生长过程中,还要换几次甲壳,像是换衣服,螃蟹也是这样的。

三叶虫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普通的长3~10厘米,宽1~3厘米。

大型的三叶虫长度超过20厘米,小型的仅06厘米。

在葡萄牙发现的名为乌拉裂肋虫的三叶虫,长达70厘米,实属罕见。

大的种类有德氏三叶虫、蝴蝶三叶虫等,小的像球接子。

三叶虫的体形大多是卵形或椭圆形的,但是,它们的“长相”却不尽相同,其中不乏大众化面孔,更有独具特色的形象,可谓异彩纷呈。

有的头上像戴着铁皮面罩,有的又在脑袋上装了一根长矛,有的头顶珠冠,有的尾拽短戈,各式各样的装饰品让人目不暇接。

三叶虫生活在大海里,更确切地说,它的家在海底。

三叶虫成群结队地四处活动,或穿行于海百合之间,或出没于淤泥之中,它们捕食时一旦遇到困难或其他危险,便通力合作,团结一致。

三叶虫在食物上并不挑剔,它靠捕猎一些小动物为生,甚至沉到海底的动物遗骸也被其视为美食,因此,三叶虫赢得了“海底清道夫”的称号。

当然,就像鲜肉比冻肉味道好一样,对三叶虫来说,海底淤泥中肥嫩柔软、又极有营养价值的蠕虫是第一选择。

虫如其名,蠕虫全身滑腻腻的,而且不停地在蠕动,正是那层黏液使三叶虫不会轻易得手。

而三叶虫也不会就此罢休,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后,蠕虫最终会败下阵来,成为三叶虫的滋补品。

腕足动物海豆芽也是三叶虫不可多得的理想食品,不过,它很难征服,三叶虫常常是吃了闭门羹后,悻悻离开。

弱肉强食,同类之间的相互残食在三叶虫的世界里也没有幸免。

形体健硕的三叶虫有时为了省去捕猎的麻烦,或者是想要耀武扬威,便就地取材,以自己弱小的“兄弟姐妹”为食。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海藻。

那些力量薄弱的小东西没有能力吃上肉,则只好以一些微生物为食。

而这些孕育微生物的海藻就像吉普赛人的大篷车,成了小三叶虫移动的家。

有时侯,三叶虫也会到浅海游玩。

如果是风平浪静,它们可以从容不迫地自由来去。

但是,倘若遇上风暴,聚集在一起的三叶虫便会随波逐浪,被摔上海岸。

由于三叶虫是节肢动物,关节很脆弱,一旦受到重力撞击,就性命难保。

除了自然灾害,三叶虫的天敌也为数不少,其中威胁最大的是鹦鹉螺。

鹦鹉螺是一种新兴的软体动物,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身上有一个保护罩,就是这层坚固的外壳使它免受撞击之苦,因而具有与三叶虫抗衡的能力。

鹦鹉螺的壳是圆锥直体型的,很长,一般几十厘米,有的则超过一米。

壳的质地是碳酸钙,所以非常厚重。

如此重压,岂不是给鹦鹉螺增加了一层桎梏?其实不然,这里面有一个小奥秘:鹦鹉螺的肉体和内脏都集中在锥体的开口一端,而其余的壳则分成很多装满气体的小室,因此浮力大增,行动起来就不会感到不适了。

鹦鹉螺的长相略看还颇有些雅致,触目所及便是在水中飘来荡去的须足,像在春风中拂动的柳叶。

这是其头部最为明显的标志,实际上是鹦鹉螺长在口四周的手腕。

这些腕很柔软,伸缩性极强。

在每一条腕的腹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吸盘,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在身体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令靠近它的猎物有去无回。

所以,鹦鹉螺凭着这些神奇的手,捕食有如探囊取物,轻而易举。

有时根本不用出手,只是守株待兔,也同样能饱餐一顿,可怜的是那些误人歧途的小动物。

而伸缩自如的手腕对于捕猎同样很具有威慑力。

这两种性能加起来,使鹦鹉螺有恃无恐,不仅是三叶虫,即使是比它更身强力壮的动物,也不会放在眼里。

鹦鹉螺的眼睛是凸起的,又圆又大,视力很好。

它的嘴长在头部前端,嘴边上有锉子一样的颚,能毫不费力地把一些壳状物咬碎,真是天生的“尖牙利嘴”。

鹦鹉螺托着重重的壳,究竟是怎样在海中行动的呢?从身体的方向来看,一般动物都是向前行进的,但鹦鹉螺却是朝后退。

因为它的动力来自口里的喷水器官。

当它喷水时会受到海水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身体行进,不过是倒退着前进罢了。

这倒有些像横放的火箭,只是一个喷水,一个喷火。

看起来,鹦鹉螺也并古代鹦鹉螺现代鹦鹉螺不是游泳能手,所以它基本上都是在海底活动。

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同样生活在海底,为了寻找活路,鹦鹉螺和三叶虫之间免不了会同室操戈。

偏偏鹦鹉螺在食物上要求很高,非肉不吃,为数众多的三叶虫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对方的猎物,鹦鹉螺是三叶虫的星。

今天很常见的乌贼和章鱼与它是同类。

在现代的太平洋里,还残存着鹦鹉螺的后裔,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在外形上已有所改变,壳变成了卷曲形的,更加好看了。

三叶虫在鹦鹉螺的威胁下,经过漫长的时间,身体的构造及性能已有所改变,不再束手待毙。

譬如,它们学会了钻泥的本领,像现在的泥鳅一样,可以钻到泥里躲避敌人的攻击。

甚至眼睛也长了柄,当它藏在泥中时,眼睛就像被举在手上,从泥里伸出来,四处望风放哨。

尽管如此,三叶虫始终处在被动状态,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渐渐地,它被迫让出生存空间,在海洋里失去踪迹。

三叶虫灭亡了,但它的一门亲戚却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

鲎(hòu)就是这个种类的延续者。

目前世界上鲎仅有两个属,其中一属分布在北美东海岸,另一属生活在我国华南、东南沿海一带,叫中国鲎。

鲎是研究三叶虫最好的活标本,它一般隐居于泥沙之中。

鲎还是动物界难得的恩爱夫妻。

退潮后的沙滩上,经常会见到它们双双漫步的身影。

夕阳之下,这个场景非常让人感动。

它们的恩爱还体现在夫妻之间生死不渝的“感情”方面。

一旦雌鲎发生意外,雄鲎便终身“不娶”,最终郁郁不乐而死。

同样,如果是丈夫先妻子而去,雌鲎也会渐渐衰亡。

谁说动物没有感情?有趣的是,在生殖季节,雄性总是伏在雌性背上,并用两条螯足抱着雌鲎,通过这种奇怪的方式使卵受精。

然后,雌鲎就爬到沙滩上去产卵,产完卵后,这对夫妻却抛下未出世的孩子,扬长而去,连头也不回,真是够“狠心”的了。

所以,鲎宝宝自打一生下来就没了父母,成了孤儿。

它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完全靠自己,否则就会被淘汰。

或许,这正是鲎能长期生存的原因。

鲎只重夫妻之情,而忽略了亲子之义,有违常理,这也算是一桩咄咄怪事。

鲎鲎的奇特之处不只这些,更有研究价值的是它的血液。

一般动物的血是红色的,而鲎的血却是蓝色的。

这种蓝血里面含有多功能的变形细胞,当这些细胞与有毒的细菌接触时,能释放出可凝性的蛋白质,使血液迅速凝固。

它在医学上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对许多疑难病症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

三叶虫虽然已经绝迹了,但是,鲎却义不容辞地担负起重任,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使现代人也能一睹三叶虫多姿多彩的生活。

除此之外,它对人类医学所做的贡献更是为人称道。

由于三叶虫的身体是以关节连接起来的,所以它死后关节散落,头、胸、尾都零零散散地分开了,因而化石往往是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

又因为有些三叶虫尾后长着角,它留下的尾部化石便形如展开的翅膀,而尾轴部分模糊不清,致使古人误认为是蝙蝠的身体,于是才有了“蝙蝠石”的各种记载。

虽然古人因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不能准确地认识三叶虫,但无论如何,他们的首发之功是不能轻易抹杀的。

从海洋到陆地的鱼世界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东部东伦敦海港附近的海面上,正在渔船上作业的渔民捕到一条怪鱼。

这位不速之客长约15米,重58千克,身体是有些发紫的铅灰色。

它身侧长着的部分,与其说是鳍,不如叫脚更合适。

这些鳍非常粗壮,形同船桨,怪鱼蹦跳起来时,像是用鳍在撑着地行走,这倒使人想起安徒生童话里用尾巴站立的美人鱼。

不仅长相奇特,怪鱼的脾气也大得很。

当有人伸手抚摸它时,它猛地跳起,二话不说,张开大嘴就要咬人。

单看那白生生的、尖利无比的牙齿,就让人有些胆怯,再加上那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足以令人退避三舍。

霎时,海港因怪鱼的出现而沸腾起来。

在兴致勃勃的观众中,有一位拉蒂迈女士独具慧眼,看出这条怪鱼很有研究价值。

于是,人们把它送到附近的博物馆去,希望那里的专家能有所发现,结果不获而归。

虽然大家都觉得怪鱼身上大有文章可做,却没有丝毫线索。

随后,这条鱼又被请到南非格雷厄姆斯敦大学史密斯教授的实验室里,之后再次辗转,远涉重洋,到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当然,这时的怪鱼早已不再恶狠狠地了,离水3个小时后它就丧失了性命。

而当时又没有防腐的准备,在运输过程中肉体腐烂殆尽,最后只剩下一具骨架。

活化石——拉蒂迈鱼经过史密斯及伦敦的专家学者们的观察和鉴定,确认这条鱼是几亿年前古代鱼类的后代,靡足珍贵,同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一样,是研究古生动物最好的标本。

这种鱼被冠以“拉蒂迈”这个名字,是为了表示对第一个重视它的拉蒂迈女士的敬意。

因其尾部像矛,又称矛尾鱼,它的祖先是总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