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识教育的沿革与现状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 ,源起于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它强调精神解放,注重纯理性的追求,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身体、智慧和道德的和谐发展,力图将人从褊狭和愚昧中解放出来。究其实质,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
回顾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历程,20 世纪初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就明确提出“沟通文理”的主张;“通识为本,专识为末”“诸育并进”是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有关大学办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观的凝练。众多学者,如朱光潜先生“养成宏正通达之士”的目标,金岳霖先生“所有的人文学科都应该丰富年轻人的性格”的主张,都显示出20世纪前期教育学界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迫于特殊的国际环境与经济形势,为迅速完成国家重建与经济赶超的应急之需,我国高等教育复制苏联模式,采取了条块分割、划分细致的专才教育培养体式,多数重点单科院校直接隶属各部委管理,文、理、工科学科科壁垒分明,强调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培训,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文理的贯通。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理念更新,专才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受到诟病。教育界开始重新审视并积极探索通识教育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不过有关通识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基本围绕于本科阶段。其实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更高端层次,研究生教育更应注重培养对象的全面发展及其对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知识领域的融会贯通,以便从基础理论、知识架构、个人素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等重要环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突破专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对象在社会选择和个人发展历程中普遍面临的瓶颈。然而为数众多的高校,尤其是地方性普通院校对于研究生通识教育的开展明显关注不够,投入不多。略作分析,通识教育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推行乏力的主要原因不外如下。
二、推行乏力的原因思考
(1)资源禀赋的客观差异,导致地方性普通院校对待通识教育的认识定位上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相对于综合性重点大学,地方性普通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储备、生源素质、人文环境等方面“先天不足”。而通识教育实践具有的成本显著、收益隐性、成效滞后等特性,使得地方性普通院校的管理高层普遍缺乏深入推动的内在动因,仅将其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一种补充或点缀,相应的政策支撑与管理力度明显不足。
(2)功利主义思想制约通识教育的发展空间。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的转化,当下的地方性普通院校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学校在专业开设与课程设置方面,不得不以实用性为起点,以满足学生谋职就业的直接需要为导向,以确保稳定的招生规模。因此,相对远离现实、不具实用性的文化素质类、通识类课程,明显受到冷落。即使开设,也属于“豆芽科”“兴趣课”,徒有形式。
(3)从地方性普通高校研究生通识教育的现有状况来看,其课程安排普遍缺乏良好的、有效的“顶层设计”。往往以迁就学校现有条件为出发点,没有对时代与社会形势需求和学生素质状况进行仔细的调查分析,并根据教育理念和规律来规划这类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设计模块结构,多数属于拼凑或应景,以致研究生教育阶段通识教育课程纷乱无章或者徒有其形。
三、对策与思考
由于招生规模、生源结构、培养类型、学制弹性等多方面的变化与调整,当下的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已经迥异于传统的精英教育。如何确保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并举,同时满足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文化需求对其人才培养的需求,已经使得地方普通高校有效开展通识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1)学校领导的认识高度与明晰定位是基本前提。通识教育归根结底是素质教育,承载着“育人”的基本功能。因此需要学校高层从教育理念的高度明确其意义,从而在管理体制上统筹研究生教学与思政、学生工作等职能部门,共同规划与实施通识教育的全过程。研究生阶段通识教育的基础历来薄弱,因此,必须自上而下地贯彻、助推,给予相应的资源倾斜、政策激励、制度支撑,才能具备行之有效的基础。
(2)教学双方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认同及重视程度是根本动力。对通选课程价值判断转变的过程,实质也是对通识教育理念认同和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形式上“开设了多少门通选课,通选课平均出勤率有多高”所能表征的。而参与师生对通选课课程价值的判断与态度的改变,亦不是单纯的行政措施、制度或硬性规定能够解决的。应当通过显性宣传与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摒弃急功近利的学习观,明晰通识教育对其成才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并外化为端正的学习态度;激励优秀教师承担通选课程并确保教学质量。教师的专业分布、学养以及通识教育的理解都会对研究生阶段的通识教育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除通过合理计算工作量、给予适当酬劳等物质补偿外,更应让任课教师感受到开课本身的光荣与责任。
(3)良好的通识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质量是实施关键。
1)结合总体培养目标及学科融合需要,全局统筹,确定本校各学科研究生通识课程开设的主要领域及方向。
2)制订严格的申报程序,打破以院系为单位的常规,从全校范围内审批申报通选课程。
3)对审批通过的通选课具体教学计划进行指导,包括其课程目标、具体学时、教学进度及教学要求。
4)收集各方信息,制订系统的考核指标,定期评鉴,动态调整课目。
5)优化通选课的课程质量是关键。环顾地方性院校的通行做法,通选课即为“兴趣课”,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与任务目标,而异化为教师充抵工作量、学生赚取廉价学分的场所。因此,确保通选课的课程质量至关重要。通选课程的选择应具有基础性、整合性、前瞻性。全校性通选课应定位于各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并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规定必选与任选的课程范围。
6)提供优质师资。深化通识教育,其目的并不寄希望于课堂能传授所需的全部知识,而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度思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专业以外的人文、自然、社会学科的求索热情,并以此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理性思辨的习惯。因此,对授课教师素质及水平的要求也就成为题中之义。
7)必需的教学任务与训练要求。应力戒照本宣科、考前死记、考后忘记的传统模式,提倡多采用专题探讨、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方式,并以课后作业、读书笔记、必要测试等形式明确课程的重点与要求。
8)建立师生沟通的多元渠道,通过课堂提问、心得写作、教学网站留言等形式加强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动态。
9)科学评价,适时调整。引入适当方法,评价通选课的课程效果并作为教学改进的参考。
(4)利用校际沟通资源互补,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等方式积极营造通识教育的外部氛围。地方性院校由于其学科门类及师资实力所限,单纯依靠本校力量往往无法完全满足通识教育的学科交叉、跨度较大、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要求。通过地区内校际联合、交叉开课,实现学科互补、师资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对地方性院校通识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能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要消除传统的思想痼疾,确立“通专并重”的教育氛围,仅仅依赖课堂教学的形式,显然是单薄的。它需要通过办学理念、校训传统、校园文化、讲座宣传、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显性课程以外的方式渗透、潜移默化。只有这种长期的积淀与熏陶,才能成为通识教育在地方性普通院校生长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吕淑华,师韵茗.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和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4).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何京蓉,颜帮全.创新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28).
[4] 谢桂红,颜洽茂,金娟琴.强化通识教育 推进大类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8(3).
(作者:杨蕾)
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
自2003年教育部正式颁布枟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枠以来,一大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优质课程在全国各高校中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对保证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以及缓解因高校扩招而造成的教学资源不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对于本专科层次的优质课程建设而言,研究生教育层次的优质课程建设起步较晚。为了充分发挥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基础功能,研究生优质课程的建设就成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心和核心,其优质课程建设和实践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一、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有价值的体现专业特色的选修课设置相对不足,学位基础课设置过重,导致研究生在学习中有“只见大树未见森林”的感觉。有些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任课老师之间沟通不足,因人设课的现象仍存在;二是文理课程划分过于清晰,除了政治和英语等公共课外,研究生课程的交叉化、综合化太少;三是相当部分研究生课程内容更新不足,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应用技术,且缺乏最新的、具权威性的教材;四是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课堂讲授仍然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五是校内学院之间优质教学资源缺乏共享问题突出;六是受课程建设经费所限,课程实践环节、实验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目前这些研究生课程和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多种途径来加强研究生教学改革,建设研究生优质课程,以期起到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来推动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改革,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对研究生优质课程内涵的理解
何谓优质课程?2004年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对优质课程内涵作了高度的概括:优质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管理(即“五个一流”)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不过,与本专科层次的优质课程相比,研究生优质课程的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刻。一流教师队伍应是老中青三结合,以35~45 岁中青年教师为基础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其中主讲教师应该由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的知名教授担任。一流教学内容应是指课程内容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一流的教学方法是不局限于传统的讲授法,而是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更多地注重以“研讨式”和“问题驱动式”来引导研究生对问题的探索,以达到创新意识、研究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流的教材是对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的集成,是科学研究的新思想、新方法的反映。与本科教材注重完整的知识结构、追求全面不同,研究生层次的教材应强调专业的深度,并注重与多种媒体结合形成的立体化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机制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生成绩的评定等环节,还包括师资队伍的充沛性,课程建设管理的有序、规范性,教学保障条件的建设等。
三、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途径
要将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成“五个一流”,起到真正的高质量性和示范效应,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实施。
1.打造名师团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关键。通过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名师团队,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以目前我校优质课程建设为例,各课程负责人在各自的教学科研岗位中成果都很显著,课程主讲教师一般为5~7人,且70%以上都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副教授学历。
2.研究生优质课程内容要具有高层次性
研究生教育是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在本科教育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决定了研究生优质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性质就具有高层次性。这种高层次性体现在课程内容方面更多地取材于最前沿的新成果,甚至要大量涉及并未取得共识的、存在争议的各种成果,以及理论与实践性问题。课程内容本身就着眼于研究生人才目标。因此无论是选用被广泛认可的现有教材,还是自编教材或讲义,都必须反映教学内容的前沿经验和成果,其中不乏国外原版教材。
3.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注重网络教学平台
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多元化教学模式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像集于一体,将难以描述的教学内容以清晰的形式形象地展现在研究生面前,使教学内容实感性增强,使教学过程直观明了。特别是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需要把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灵活运用到课堂中,将学术沙龙、论坛、小型研究会等形式作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