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一般地说,当一种范式不能很好地吸纳和消解它通常能够吸纳和消解的问题时,这种范式自身也会渐渐从结构上发生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现实。而这种渐变与现实出现不可通约的情况时质变就会发生,旧的范式就会被新的范式所取代。教育,包括成人教育,虽然有着博大的胸怀,总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素质为己任,但从后现代的意义上看,把受教育的人都视为千人一面、人人都得用同一种模式来“压铸”的做法,显然遮蔽了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而形成了一种强加于人的霸权。毕竟有学习热情和学习需要的人永远只是人群中的一部分,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努力为有学习要求的人提供应有的条件和方便,无疑是工作的指向和目标。但若要尊重另外一部分人的选择和做法,而他们的价值取向又跟当代普世的目标与价值存在距离的话,我们的教育又该如何去做?其工作方式是不是也将会被刷新?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杜以德,等.成人教育发展纵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马尔可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图书馆:在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
用传统的语言来表述,学校是一个读书的场所。校园里的学生和教师均是所谓的“读书人”。就是从现代的意义去理解也大致不差,因为学校传授的知识几乎都是从“书”这个“宝葫芦”里倒出来的,读书成了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同义词。哪怕从更广泛、更一般的意义上去考察,读书仍然还是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
图书馆———这个兼收并蓄各种各样“宝葫芦”的仓库,就担当起了一种使师生们有书读、读好书的重要角色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决定着大家读什么书、读多少书的大问题。就拿一个中专学校为例,学生在读了必修的课程之外,图书馆馆藏的丰富与否,在客观上就制约着学生知识的多寡和水平的高低。从教师的角度看亦是如此。除了过去负笈求学时的积累以外,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学校“大面积”地送教师脱产进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加上工薪的微薄难以抵挡书价的狂涨,以及想买的书也未必能方便地买到等情况,以至于教师知识的更新在较大的程度上依赖着图书馆。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专图书馆普遍难以做到尽如人意。尽管教育管理部门对其规模和藏书都有一定的具体要求,可事实上仍然很难得以真正地落实。况且,上级的这些要求也不一定都与时代和现实相吻合。人们常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中专图书馆工作中同样存在。为了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为了让所购书籍不致被损坏,即使是有了一定数量存书的图书馆也不一定都能让书籍充分地发挥作用。据说有这么一个图书馆,为了学校上档次而购置了上百万元的图书,为了某种“明确的目的”,这些书只能静静地躺在书库里仅供远观,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至今已颇有些时日了。可笑吗?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也就是说,这种只规定图书的数量而不管其周转次数的方法,起码是存在着某些缺陷的。就是历史上传统的私人“藏书楼”也都懂得要对具有一定层次的真正的大学者开放,何况学校购书的目的本身就是供广大师生利用的。连古人都知道“藏书的意义最终还是要让它广泛传播,‘藏’本身不应成为最终目的”①。但现实中,中专图书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的情况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以致某些老师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仅仅“专攻”那几本教材的情况,绝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类似这种现象的存在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格格不入、完全相悖的。
就在人们津津乐道于传统图书馆建设,盯着一册册“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版的早已发黄了的破书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信息化时代已悄然降临我们的身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技术、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思维和相互交流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放眼世界,在技术方面出现了微机、光盘及其他存储媒体以及世界性的网络,发展了通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计算机绘画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压缩技术等新技术。特别是最近,由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使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开放系统、国际交互网INTERNET的力量。前几年还是科学幻想的“全球村”,现在已经不知不觉地身处其中了。有了最新的装备,人们完全可以与世界任何地方的其他人交谈、写信、商讨问题、发送文件和交换其他信息。在网上的“虚拟图书馆”里,读者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读到现实图书馆里所没有的文献———这种文献不单有黑白相间的仅用视力感受的呆板文字,而且还有有声有色的能够愉悦多种感官的源源不断的信息流。笔者就常常在电脑网络上读文章、看小说、听音乐,遇到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下载或者用自己的彩色打印机将其打印出来。用这种方式“阅读”,真可谓耳目一新,其乐无穷。
据资料反映,我国的一些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已经开始由传统型向“数字式”的目标转化。所谓数字式图书馆,“它是社会通讯设施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和相应阶段的产物,它的基本特征是全文资料向数字化发展,数据数量向大规模发展,检查途径向多媒体超文本界面发展,数据调阅向互联网发展”②。
如设在广州图书馆内的中南电子图书馆,作为我国首家电脑图书馆,早在1995年1月就已开馆,其中包括电脑操作室、网络总控室、软件室、电脑书刊阅览室、电脑展销厅、专家接待室等,颇具规模。
北京图书馆1995年2月开设的电子阅览室,以收藏电子出版物为主,汇集的国内外光盘数据库多达数十种,内容涵盖了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材料科学、食品科学、商业贸易和社会科学领域,数据量上亿条。电子阅览室配备24台电脑供读者进行光盘检索,可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资料检索、①余秋雨《风雨天一阁》,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文明的碎片》第16页。
钟婉懿《社会科学图书馆在电子信息时代的趋势与新任务》,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1997年第2期30~31页。②
全文阅读等信息服务。它可以通过连通电话网,实现远程通讯;连通国内CESECPAC网和CNPAC网,实现国际数据通讯。
而上海图书馆不但如此,它还直接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 HORIZON系统,经过二次开发后对采访、编目、流通、连续出版物以及公共查询系统进行电脑管理,并引进和开发了光盘图文存储系统,对古籍、近代文献以及特藏文献进行电子扫描,建立各种专门数据库。除了对馆藏纸质载体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外,还进行数字化资料的直接采集。现在,它的整个业务和行政管理系统及其数据库都实现了联网,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网络节点和信息枢纽。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已经为我们确立了一系列的新概念,它的功能和作用远非传统的图书馆能够承载和担当得了的。这说明,人们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根本性的飞跃。为此,我们只有尽快地更新观念才能与时代进步的节拍相吻合,才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或许,有人会说:“那么先进的玩意儿,是国家级图书馆的事,与我们中专学校何干?”其实,这正是思想落伍的一种具体表现。殊不知,在现代开放性的社会里,科学知识根本没有什么级别之分,获取知识同样没有什么人为的层次之别。国家甚至国外的图书馆也就是我们中专学校的图书馆!因为越是先进的图书馆,它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就越先进,可以说它肯定就是 INTERNET上的一个节点。我们不管身处何方,只要有一部电脑,一个MODEN,再加上一根电话线,就完全可以“进入”任何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在找到你需要的文献后,如果没有时间在图书馆读它,那么还可以把它下载下来,等到有时间的时候或者是拿到自己的家用电脑里再去细细地品味这人类智慧的玉液琼浆!
或许,又有人说:“那种现代化的玩意儿可能很贵吧!”是的,它很贵。它跟几本教科书比起来的确是贵多了。但笔者是一个只有工资收入、没有担任任何官职、没有任何其他收入的教书匠,完全靠自费玩网络已有多年。我窃想:任何一个中专学校以其集体的力量决不会比一个穷教书的个人更拮据吧。所以说,以资金短缺为由放松图书馆的建设以及未能有效地促进其现代化进程,只是一种不是理由的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而已。
综上所述,图书馆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是人们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重要阵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信息传播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105] 。号称文化教育三大基石的阅读、写作和计算方式也都发生了巨大的裂变,但图书馆这个阵地在增强了它的功能、实现了它的飞跃的前提下还是能够保持其“宝葫芦”仓库的美誉的。尽管图书馆的“传统型”与“数字型”的具体形式或许还要并存相当长的时间,但“数字型”无疑是它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身处这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的每一个致力于图书馆事业和信息科学的人,都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面向世界、把握未来。应坚信: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知识的进步与发展,图书馆永远是知识进步与发展的一座明亮的灯塔!
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现实存在及其应然状态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兴起于20世纪末的教育思潮,由于极大程度地切近和满足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并且在理论上有效地弥补了现实教育即“应试教育”的不足,以至于它的出现当即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片叫好。一时间,大家对“应试教育”口诛笔伐,素质教育大行其道,颇有取而代之之势。但是,经过了近10年实践的检验和理性的思考,笔者不禁要问: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它想要做什么?它能够做什么?“应试教育”是否真的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它的前景如何?
这些问题你是否真正地关注过?是否认真、系统地思考过?
笔者在此试图采用哲学的方法、冷峻的思考、中庸的态度和理性的结论来做出回答。
一
所谓素质教育,笔者认为是围绕着受教育者素质的优化与提高而实施的一系列灌输、传授、影响和塑造的活动。而受教育者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特定素质实实在在地改善,则是整个相关活动的落脚点和关键之所在。素质,基本的含义应该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具有本原意义的组成部分。素者,元素、要素也;质者,质地、本质也。一个是有待于组装的零部件,一个是这些零部件抑或零部件实施组装之后器物的成色及其好坏,而素与质又共同组成一个特定社会人的最内在、最起码的,即具有“底线”性质的定在。素质,从词源意义上讲,强调的是人先天的自然属性,但既然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体,以致在实际上自然的属性被摆在了一个人所共知、不说自明的,甚至是带有公理性的位置上,它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前提条件。失去了它,或者它在某种程度上不健全的话,就会使另外一个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一般来说,因为教育能够起到的显著的塑造功用的体现往往又集中在后天的社会属性上,所以,素质的社会属性从而更加引人瞩目。
素质教育,根据上述情况,如果把它定位于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便使之进入社会时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具备的公共性、基础性能力的培养的话,这是可能,也是可行的,理应受到肯定。人的发展,从中等教育这个阶段性的任务结束之后,就会向不同的方向发散,但不管其朝向何如,毕竟它应有一个现实的基础,应有一个坚实的点,这个点就是我们初、中等教育,也就是“公共教育”“基础教育”抑或叫素质教育的聚焦之处。无论把它规定为“德、智、体”三个元素,还是把它分解成“德、智、体、美、劳”五个元素,从理论上讲,人们对此都有一个潜在的认识,即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这个条件说到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对于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就是我们初等和中等教育,即基础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
面对这样的任务,新的教育思潮———素质教育没有满足于上述的解释与分析。它将有关理论作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升华,在高扬于旗帜上的纲领性宣言里明确地告诉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