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4156800000021

第21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模式(3)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公布最新调查显示近七成公众最关心中国能拿多少金牌。针对这一举动,新闻主持人发表评论说:“这种调查当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之民意,但更深地反映出了很多民众不明金牌从何而来的道理。我甚至可以说,越是普通民众越是关心奥运拿多少金牌,他们不知道金牌拿得越多他所受损越多……”再如,主持人一边播报新闻一边点评,“北京奥运百米新飞人博尔特的父亲谈论儿子打破世界纪录时信誓旦旦地说,‘肯定是番薯使他夺冠的。’他还表示牙买加的特产番薯能给予选手们力量。在牙买加,番薯被认为是一种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的食品。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吃了好几十年地瓜,也没吃出过一个跑得哪怕像点样的啊。难道牙买加的地瓜很特别吗?”最后一句戏谑式的点评让人捧腹大笑,但笑过之余也同时被评论本身透出的一丝悲哀和讽刺所触动。由此可见,电视屏幕上主持人直接出面评论的形式是非常灵活多样的,它将新闻事件的叙述过程和对论点进行逻辑辩证过程两者统一,避免了带着观点来找例子说教或喋喋不休地指点江山,而是把观点隐藏于巧妙的结构安排上,不言自明。

1996年1月28日《东方时空》改版,加强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整体节目中的主播作用,由过去每个小专栏都设有各自的主持人,改为由一位总主持人来主播贯穿4个小专栏,同时,推出了每次3分钟的小栏目《面对面》。这个栏目采用了主持人评论的方式,评说的题材,灵活运用,引发主持人议论的可以是本人的亲身经历,更多的是对某个报道的延伸发挥或对当天报道内容的反馈评点,或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及时评述。[9]节目虽定位于主持人的随感评论,但最终是为了主持人队伍中培养评论员这一目标而设置的。改版后的《面对面》淡化了原来《东方之子》有评价性意味地选择人物,跟着新闻和热点走。访问方式上也有了些变化,或者由总主持人采访,或者让出镜记者采访,突出了访谈的特点,体现了主持人的个性,熔分析、评述为一炉。

譬如,2010年2月1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对国足进行了报道,并对比赛本身和中国足球的前景进行了分析。《东方时空》先是配合“打破梦魇”这样的新闻背景标题由主持人对昨天国足3∶0大胜韩国的比赛进行了评述:“昨天晚上,相信无数中国球迷是在惊喜当中入睡的,就在中国男足的恐韩症成为老病根之后,他的病突然好了。春节来临之际,中国男足没有给国人添堵,一个漂亮的3∶0将老冤家韩国队斩落马下,结束了32年逢韩不胜的尴尬历史。”

节目还引用韩国媒体《朝鲜日报》的报道,韩国队惨败之后,愤怒的球迷一度让韩国足协官网瘫痪,韩国主帅许丁茂则将失利原因归咎于裁判,并声称自己是不幸的人,丢掉了韩国足球面对中国足球胜利的传统。

随后,主持人声情并茂地配合国足昨晚3∶0大胜韩国的比赛画面对中韩两国32年来的战绩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述评:“在本届东亚四强赛之前,几乎没有人看好这支在打假反赌风暴、以及高层地震背景之后的中国男足,然而身处质疑、丑闻、批评之中的中国足球在昨晚却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以一种充满血性的方式打破了32年的耻辱纪录。3∶0的结果加上积极的比赛过程甚至让现场的中国球迷送上了‘我爱你’这样多年来未见的呐喊。”

随后主持人评述道:“昨天的比赛再次让人意识到足球是圆的,一切都有可能,但是一场3∶0的大胜是否意味着我们就能彻底摆脱恐韩症,是否能够成为中国足球的强心剂呢?”并就这些问题对北京电视台著名体育评论员魏翊东和体坛周报副社长颜强进行了电话采访。魏翊东认为国足取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集训时间长,球员比较齐整都是客观原因,而且和日本队的比赛也激发了国足的状态,而韩国队则因为和香港的比赛过于轻松。相对来说,颜强就显得比较冷静,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足球的问题并不是一场比赛能够解决的,尤其是联赛不会因为一场比赛而改变。因为联赛追求的是不同俱乐部球迷的情感链接。从足球这个概念来讲,国家队只是一部分,不应该过于强调这场比赛的伟大意义,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这场比赛的伟大意义,那不免以偏概全。

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引用前国足主帅米卢的博客作出总结:“这场比赛能够对球迷带来一些信心,亲爱的中国队员们,你们身上最重要的东西今天又回来了,那就是自信!”

这段节目中,主持人不仅妙语连珠地分析了事件的前前后后,并且调动了幽默而又犀利的情绪语言,赋予整个话题形象生动的感染力。主持人的述评成为了节目的核心部分,既展现了主持人的即席评说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组织串联作用,还发挥了议题的思想提炼能力,为新闻评论节目增加了丰富的表现功能。

第二节 谈话体评论

一、谈话体评论的定义

传播学经实践证明,最好的传播效果是受众参与的一种活动性的面对面的接触。[10]谈话体评论是主持人用一种类似与听众面对面交谈的口吻,来阐述对事物的见解或意见的节目。评论的主持人(播音员)可以单独与观众“谈话评论”,也可以邀请嘉宾一起参与“谈话评论”,也就是说在特定的环境中,由主持人引导、谈话参与者(嘉宾、场内外观众)围绕某一主题或事件阐述和讨论各自观点。节目的主体就是参与者,节目的内容由事件、问题和观点组成。

对于谈话体评论来说,谈话的方式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而其实质则在于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口吻面向受众论事说理。[11]譬如,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率2007年11月1日,播出的评论节目片段:“古语说得好‘春种一粒子,秋收一季粮。’到了秋天,你到我们江南农村去看看,满眼都是金灿灿的金黄色,那个美啊,那是哪儿都没法比的!不光是沉甸甸的稻谷堆满了仓,再看看打你面前走过的人,那个幸福感,那份喜庆,家家像过年。……瞧,多新鲜啊,农民用‘掌上电脑’种水稻,还有电子管理、学习系统这些道道,可不比城里的IT白领学问少。……”

节目中,“你”“那个美啊”“多新鲜啊”等语气词,既是口语化风格的发挥,也拉近了距离,完全摒弃了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仿佛“你、我”是早已熟知的朋友,用一种亲切的语气来跟“你”拉拉家常,自然能够让人心悦诚服地听下去。

另外,谈话体评论所涉及的题材范围也非常广泛,按节目的内容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新闻时政类、社会生活类、情感交流类和专业话题类等,大多以谈话、聊天的形式在平等的交流基础上,沟通和共享各自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谈话类节目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选择人们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创造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亲切、真实、自然情感交流的空间,通过谈话的形式传到人们的耳际和眼前,实实在在地把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拉近了。可见,它已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简单的信息交流,而且体现了人们生存空间的开放拓展以及个性理念的成熟与提高。

二、广播谈话体评论

广播谈话类节目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以来,逐渐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但回顾广播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广播的社会沟通功能是近几年来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识并发挥其社会作用的。广播谈话节目这种形式从无到有,从封闭走向开放,蕴含了一个生存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它的社会沟通功能不断地得到凸现,体现出社会生活中多种意见的交流探讨,多种观点的交锋争论,最后实现充分的沟通和理解,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和维持高收听率的热门节目。

目前,广播使用的新闻性谈话节目在内容上与报刊上的思想评论类节目有着相似的特点,即谈话体评论的任务是要对现实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领域的问题,对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进行分析,发表看法,也适用于就典型事例来解释某种政策。

另外,谈话节目最关键的是言之有物。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过:“如果没有充分的案头准备,提问往往是肤浅的。来宾会认为在同一个小学生讲话,甚至对牛弹琴,谈话的兴趣肯定不高;没有准备的提问也往往是散发型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重点。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一晃就过,而留给观众的却是一片模糊……”[12]因此,谈话类节目的关键在于,要为参与谈话的嘉宾创造一个“想要和愿意谈话”的情景,同时考虑到听众置身于“正在收听”的情境,还需要营造轻松的谈话气氛,注意“谈”的口评,亲切与自然的风格是嘉宾和听众所乐于接受的。

广播与电视相比,广播是“有声评论”,电视是“形象化评论”。电视观众往往是坐在一起边听边看,广播的听众则是个体,广播谈话体评论能够模拟出听众的对话对象正在一旁听取别人交谈的感觉,唤起听众强烈的参与感,从而进入主动收听、主动思考的情境。

(一)广播对话

对话式广播评论将一人口播变成两人口播对话,常常以“你问我答”“一来一去”的形式交流。一般男女搭配,二者配合默契同时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它不仅消除了一人口播的单调感,还自然而然地给予了观众两种不同语言风格的视听体验,有的主持人语言口语化风格很明显,意在谈话式的“人际交流”中拉近和本地听众的距离。

虽然对话的内容一般是提前准备或事先排练过的,或者两位对话者不在同一空间内主持节目,但两位对话者相互配合,创造了一种较为真实的对话氛围。例如沈阳新闻广播的《沈阳新闻》节目中推出的《观点连线》,着重评析本市的热点现象。2009年1月4日,针对“沈阳市供暖测温退费政策为什么出台了两个多月却一直没有真正得到实施的问题”,节目以记者连线直播间对话的方式作出了解读:

(主持人)去年10月,市供暖办说过,沈阳市推出供热测温是想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自身利益;可进入采暖期后,他们却说,“测温”和“退费”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监督供暖企业,让每个人的家里都能热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记 者)第一种说法强调的是法治,第二种说法强调的是我们要理解和包容。这其中抵触的部分反映了现实矛盾———供热企业这些年收费难、经营难,但依然按照政府要求在供热;另一方面,这些企业改革滞后、效率低下、成本过高,却还有着很强的赢利冲动……

对于今天的广播来说,丰富的媒体手段已经信手可得,为了增强评论的真实感,录音对话的介入成为一种新的普及形式,即对话形式的录音评论。由主持人展开一个议题,采录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对话插入其中,录音与演播室的切换应用自如,一种声音代表了一种观点,而节目本身就是种种观点的聚合体,集思广益的形式提升了评论的权威性与客观性。譬如,获得2007年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评论一等奖的作品《和平的赛场需要更宽广的民族胸怀》,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共鸣和反响,宣传效果极佳。

案例

《和平的赛场需要更宽广的民族胸怀》

(主持人)中国观众为什么要给德国队掌声而给日本队嘘声?不言而喻,比赛的时间恰巧是“九一八”的前夕,日本****70年前给国人的伤害是无法让中国人忘记的,况且在“二战”后,德国与日本队战争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对于赛场上中国观众给日本队的嘘声,福建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麻健敏教授认为:

【录 音】(麻健敏)中国人对日本的侵华历史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我们中国不会忘记这段历史。但是不忘记不等于说我们在不适合的场合发表我们的看法,表露我们的感情,尤其是在体育这个和平的赛场上,这种世界性的赛场上。我们研究历史、了解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总结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就是为了现在更好的发展,让人类有更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牢记历史、总结历史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然而,当我们把牢记历史的民族情感转化成球场上的嘘声时,这显然是与发展相违背的。其实,在国际赛场上停止我们的嘘声并不代表我们忘记历史,反而是为民族自身的发展和民族与民族间的发展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著名体育评论员文国刚老师从体育的实质以及奥运的历史阐述了同样的观点:

【录 音】(文国刚)为什么奥运会会出现呢? 就是欧洲人考虑到国家与国家之间老是打仗,所以他们要找一种方式让大家不打仗,寻求一种和平的环境。奥运休战就是奥运会的时候所有交战国都不打了,都来共同参加奥运会。体育本身就代表一种和平,运动员他本身代表一种和平大使的形象。赛事本身我觉得尽可能不要政治化,而且这一点非常重要。